論官職多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2185
颗粒名称: 論官職多寡
分类号: K224.06
页数: 3
页码: 四至六
摘要: 王与之所写的《东岩周礼订义》中的一篇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古代史料

内容

王昭禹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至周又增為三
  百六十先王建官或多或寡非矜異也稱事之繁簡帝
  者之世其事簡故百官足矣王者之世其事繁故夏商
  倍之周禮樂官備増而為三百六十不如是則事繁
  而不舉官之多寡亦各趨時而已矣
  陳及之曰周禮雖以設官三百六十為額然職事貟數不
  止此以天官考之凡卿大夫命士三百五十餘人地官
  除鄉遂山虞林衡司闗司門不可考者四百餘人春夏
  秋三官皆五百餘人凡六官中大略以春夏秋三官為
  準以少乘多皆以五百人為額凡三千人其間兼攝者
  必相半可也何者先王之制因事而命官作史之人因
  官而分職以三公六卿論之如周禮所云二鄉必公一
  人六卿各掌其職冝若不可兼而成王時周公以公兼
  太宰召公以公兼宗伯蘇忿生以公兼司寇故書洛誥
  云司徒司馬司空也成王將崩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
  畢公衛侯毛公則是六卿中召公畢公毛公亦上兼三
  公矣○吕氏曰三公無職六卿則有職者也三公論道而六卿則行道者也以三公兼六卿合本末精粗於一源可離非道也由是推之
  先王之制其職則不可廢其官未必一一有舉其大略
  則土訓誦訓無他職事掌葛徴絺綌掌染草徴染草掌
  荼徴荼掌炭徴炭角人徴齒角羽人徴毛羽每官掌一
  事無事之日多矣軍司馬行司馬輿司馬戎僕戎右有
  軍旅則用之甸祝田僕有田獵則用之有䘮紀則用夏
  采䘮祝有盟會則用詛祝建邦國則用土方氏來逺方
  之民則用懐方氏先王豈能以禄食養無用之官待有
  事然後用之亦臨事兼攝爾盟府命士也太公兼之所
  謂載在盟府太師職之是也作禮者以職不可廢故各
  設其官職以待智者决擇耳又六卿内治一官外兼一
  鄉則周官每鄉卿一人每官卿一人若是者皆非事實
  也齊桓公令國子髙子各率五鄉晉景公命士會將中
  軍且為太傅命韓厥將新軍且為僕大夫晉悼公令戎
  御屬校正司右屬司士皆古人之制也或者以書謂唐
  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今予小子仰惟
  前代時若訓迪厥官則周之建官不能逺過夏商與其
  有兼攝相半亦千五百人矣曰有朝廷官有田野官所
  謂建官惟百夏商官倍者指在朝者也若總千里之内
  安能勝其事哉今考六官中大率在朝廷者什之二二
  耳其他則分散甸稍縣都之内與尚書無甚戾或者又
  謂鄉遂設官最冗六鄉之民不過七萬五千家今設官
  至萬八千九百三十人為大夫者百八十八六遂之民
  亦不過七萬五千家而設官乃三千九百九十八人為
  大夫者四十人鄉遂共十五萬家大抵官吏至二萬三
  千人如因民之入以賦官禄則十五萬家之人所入能
  㡬何而足以養二萬三千官吏也殊不知鄉遂之官吏
  皆土居人其大官如卿則朝臣兼之以下大夫命士之
  屬分散在他處且鄉遂人數勢不可得兼者則各置焉
  李景齊曰古人自抱闗擊柝而上皆以下士為之無非鄉
  舉里選徳行道藝之人此成周建官之美意

知识出处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出版地:温州

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书前有真德秀序和赵汝腾后序。赵汝腾称,真德秀殁后王与之又删繁取要,由博得约,此书“精粹无疵”。《周礼订义》采录旧说共五十一家,唐以前为杜子春、郑兴、郑重、郑玄、崔灵思、贾公彦六家,其余四十五家均为宋人,资料博详,凡文集语录无不搜采。以当时诸儒为主,前儒古义仅特为附存而已,实际是取宋人的学说。解经以义理为本,典制为末,言义理者多,考典制者少。其注《考工记》,认为《冬官》不亡,与宋俞庭椿《周礼复古编》观点一致,但俞庭椿易改经文,王与之仅持其观点而不移改经文。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极为不满,当谈及邱葵《周礼》序中讲,王与之作《周官补遗》、《周礼》之六官全,而此书无此补遗,不知因何时说,“然凭空臆改经之说,正以不存为最善,因无庸深考也”,颇为偏激。认为《周礼订义》不及李鼎祚《周易集解》能存古义,则颇中肯。然而,宋时四十五家之书,已佚十之八九,是赖以《周礼订义》而得以流传,可见其对宋文献功不可没。版本有:宋刻本,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间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與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