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公孤不列於六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2183
颗粒名称: 論公孤不列於六職
分类号: K224.06
页数: 2
页码:
摘要: 王与之所写的《东岩周礼订义》中的一篇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古代史料

内容

吕氏曰案周官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隂陽三孤貳公弘化
  寅亮天地弼子一人見得公孤之分不同周禮一書惟
  三公不見何故自冢宰以下各領其職所謂作而行之
  三公黙然無為坐而論道所謂司萬化之原者不是耳
  目經歴簿書期會之計非有司繩墨所能制只去本原
  上整頓朝夕納誨格人主之非心論道經邦便是燮理
  隂陽處何嘗去空虚渺茫處理會大抵人主一心萬化
  之原一都一俞論道之間使人主果識本原於此上轉
  得則上而日月星辰無不順下而山川草木莫不寧便
  是三公之職至三孤則弘大三公之化隂陽以氣言天
  地則有形燮理在其上寅亮在其下公卿之分於是著
  矣然弼予一人乃格君心之任於孤言之而公之職不
  與者成王尊三公之至若不敢以身煩之蓋曰斯人也
  乃造物之友非予一人之弼尊之至也

知识出处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出版地:温州

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书前有真德秀序和赵汝腾后序。赵汝腾称,真德秀殁后王与之又删繁取要,由博得约,此书“精粹无疵”。《周礼订义》采录旧说共五十一家,唐以前为杜子春、郑兴、郑重、郑玄、崔灵思、贾公彦六家,其余四十五家均为宋人,资料博详,凡文集语录无不搜采。以当时诸儒为主,前儒古义仅特为附存而已,实际是取宋人的学说。解经以义理为本,典制为末,言义理者多,考典制者少。其注《考工记》,认为《冬官》不亡,与宋俞庭椿《周礼复古编》观点一致,但俞庭椿易改经文,王与之仅持其观点而不移改经文。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极为不满,当谈及邱葵《周礼》序中讲,王与之作《周官补遗》、《周礼》之六官全,而此书无此补遗,不知因何时说,“然凭空臆改经之说,正以不存为最善,因无庸深考也”,颇为偏激。认为《周礼订义》不及李鼎祚《周易集解》能存古义,则颇中肯。然而,宋时四十五家之书,已佚十之八九,是赖以《周礼订义》而得以流传,可见其对宋文献功不可没。版本有:宋刻本,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间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與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