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兵制八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1519
颗粒名称: 西漢
分类号: E291
页数: 7
页码: 一至七
摘要: 宋陳傅良撰寫的《歷代兵制》的西漢部分。
关键词: 兵部 军事

内容

漢大抵依秦制凡民二十三為正一歲以為衛
  士每立秋斬牲於郊名曰貙兵官皆肄孫吳兵
  法六十四陣名曰乘之季冬天子大會饗賜觀
  以角抵罷遣王尊傳常以季冬或正月行幸曲臺臨饗罷衛士
  案魏書曰漢承秦制三時不講惟十月車駕
  幸長安水南門會五營士為八陣名曰乘之
  二歲為材官騎士材官自秦有之志云秦置材官於郡國高帝常命天下選
  能引關蹶張才力武猛者以為輕車騎士材官八月太守都尉令長丞
  尉會都試課殿最水處為樓船邊郡太守各將
  萬騎行障塞年六十五乃免就田又自十五以
  至五十六出賦人百二十為一算為治庫兵車
  馬秦孝公十四年始為賦漢興算賦天下人皆直戍邊三日不
  人人自行其行者不可往便還因便往一歲一
  更諸不行者出錢三百入官以給戍者是為過
  更更有三品每一月一更謂之卒更貧者欲得僱更錢次直者出錢僱之月二千謂之踐更
  繇戍謂之過更也有事以羽檄發材官騎士以備軍旅
  如高祖十一年發上郡北地隴西車騎巴蜀材官呂后五年發河東上黨騎屯北地宣帝神爵
  元年發三河潁川沛郡淮陽汝南材官詣金城文帝始以銅虎符代檄
  當時各因其地以中都官號將軍將之時以盧卿為上
  郡將軍魏遫為北地將軍周竈為隴西將軍事已則罷京師之兵止
  南北軍及中尉緹騎郎中令諸郎城門校尉屯
  兵北軍屬太尉南軍屬衛尉武帝更太尉為大
  司馬大將軍以寵將帥而北軍分八校尉以中
  壘領之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凡八中尉為執金吾
  而置三輔都尉屬焉郎中令為光禄勲而置建
  章營騎屬焉後更名羽林騎選隴西天水安定北地西河上郡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置期門羽林又取從軍死事者子孫養羽林教以五兵號羽林孤
  兒元狩間兵革數動士物故者動以萬數民多
  買復徵發之士益少於是發謫吏次謫民次謫
  戍次七科謫吏有罪一亡命二贅壻三賈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
  母有市籍七而又多赦罪人亡命弛刑徒者從軍初
  高文世用兵中尉兵屬衛將軍尚屯關中至元
  鼎六年中尉卒始發矣邊兵不贍至出武庫昭
  帝始元間始募奔命應劭曰常兵不足權選精勇聞命奔走故曰奔命
  及命惡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師古曰被告劾而逃亡宣帝
  神爵間擊羌發三輔中都官徒弛刑及應募佽飛射士羽林孤兒胡越騎以益邊兵盖北軍亦
  出矣
  唐杜佑通典云兵制可採惟有漢氏重兵悉
  在京師四邊但設亭障又移天下豪族輳居
  三輔陵邑以為強榦弱枝之勢或有四夷侵
  軼則從中命將發五營騎十六郡良家貳師
  樓船伏波下瀨咸因事立稱畢事則削雖衛
  霍勲高績重身奉朝請兵皆散歸按漢將軍
  置以征伐無員職佑言命將旋罷是矣又按
  漢兵郎官無員數虎賁千五百人而多不過
  千人羽林左八百人右九百人八校各七百
  人至東漢不過三千五百三十六人執金吾
  緹騎五百二十人或曰三百人至東漢不過六百
  人魏王朗奏漢金吾騎從六百衛尉所領諸宫掖門都候
  劔戟衛士至東漢不過二千五百人十二城
  兵雖不見數然亦不過門置一候以掖門司
  馬所掌考之多至百八十人少或三十八人
  則城門領於一校大畧可見高祖晚征黥布
  用留侯計發關内兵合中尉卒三萬人衛太
  子軍灞上惠帝末年陳平周勃為將相始以
  呂氏故屯兵滎陽文帝備北以三軍景帝七
  國之變太尉周亞夫乘六乘傳出擊吳楚而
  大將軍竇嬰監軍滎陽皆因軍設屯事已即
  罷武帝雖置關内都尉領如郡國亦無營壘
  而佑謂重兵悉在京師非也
  漢制雖曰因秦然多近古盖民有常兵而無
  常征之勞國有常備而無聚食之費當是時
  故將之家亦為給賦見孝惠元年詔宰相之子均調
  戍邊是以繇有復算有減逋有更貸則得為
  君上之恩至於將相廢置惟時或中都公卿
  或邊郡守尉御史大夫出為護軍韓安國不為
  左遷酒泉太守即命破羌辛武賢不為異數而
  又御軍之法簡肅精明雲中戰士上功幕府
  差首虜六級賞典輒格屯田上奏以六月戊
  申不越旬日璽書已報輪臺之詔敗亡不掩
  衛霍行封得喪相除可以槩見其時無有壅
  蔽誕謾之患若乃賞賚雖或無常廩餼悉皆
  有量京師將校比二千石塞下戍卒月穀二
  石六斗有奇東漢亦人日廩米五升見李固傳注云升小故五升是以
  終漢之世上無叛將下無驕兵諸侯七國變
  生倉卒備禦素具南征北攘連兵數年而邦
  本不揺誠有以也
  南北軍記云南北軍漢制也古者天子之都
  必有重兵焉所以壯根本而嚴衛翼也上天
  之象以羽林為天軍黄帝之聖以兵師為營
  衛規天摹聖則爪牙之衛詎可一日而缺諸
  漢高祖皇帝以神武之資躬持三尺糾合義
  旅蝨鞮鍪而汗介胄其勤五載縛嬰斬羽而
  後天下合為一任罷之兵佚諸農畝巴渝北
  貉無勤遠人卧皷包戈將與天下安於無事
  矣然方是時獫狁北張蠻睢南粤竊壤植大
  強宗豪姓盤互關東而材官騎士散在郡國
  虎符與檄召而後來帝室皇居無武卒騎士
  以鎮之殆非所以防未然而窒不軌也此高
  帝建軍之本意歟夫天下形勢惟地與兵漢
  始都洛陽從婁敬及張良議即命車駕西都
  秦故地左殽右蜀太華涇渭表裏而襟帶金
  城千里巋然天府之固矣南北二軍負城環
  拱路佖營廵碁羅星布平居無事虎視眈眈
  四征不庭如火發發而又衛尉藩護金吾徼
  廵武庫司兵司馬禁掖章溝虎威晝揮夜呵
  戎心姦膽戰栗駭落無敢弗率干我天威鎮
  安四方鞏固萬世兵威地利兩兼得之信乎
  高祖貽燕子孫規模宏遠也

知识出处

历代兵制八卷

《历代兵制八卷》

出版地:温州

中国古代最早的专论兵制的军事著作。南宋孝宗时陈傅良撰。共8卷,约4万字。该书按照朝代顺序,记述自西周到北宋的兵制。对西周的乡遂井田兵农合一制,汉代的京师兵、地方兵,隋、唐的府兵,唐代的骑、禁军,以及兵制的继承、发 展也有所论述。有关历代兵员征集办法,兵役、徭役情况,军功爵赏,兵员数额,军费开支,战争状况等亦有记述。对其中重要内容,还加以评论。如在兵农关系上赞赏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在征调问题上,主张爱惜民力反对征调无度;在统御关系上,强调权限分明,既要保证“强干弱枝”,反对“诸王擅兵”,又要保证将领必要的指挥权,反对“兵无专主,将无重权”;在练兵问题上,主张号令严明,严加考核,选拔优秀,反对“练习不精”,等等。 该书对北宋兵制的流弊,言之尤详,旨在通过古今兵制对比,以针对南宋将弱兵骄,冗兵充斥,军费浩繁的现实,提供改革兵制的借鉴,以贯彻其兵要少但要至精的主张。《历代兵制》作为论述中国古代兵制的第一部专著,对后世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其学术价值至今仍值得重视和探讨。

阅读

相关人物

陳傅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