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先生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集十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1247
颗粒名称: 永嘉先生傳
分类号: K81
页数: 3
页码: 一至二
摘要: 明代張著號永嘉子,作詩成集名《永嘉集》,成書時周榘為張著作傳。
关键词: 传记 历史人物 古典文学

内容

予與姑蘇嘉定黃公廷玉偕由洪武初科舉人入仕知名四十年至永樂二年同以戶部差遣往浙江整治水利驅馳潦倒甫遂識面于是語次極歡每問及直隸州郡同年士公曰吾同榜中人物雖極一時之盛然迄今觀之余獨後死者矣惜乎不可復見也如琴川張公則明俊爽超詣尤爲不羣博通史傳而工于易微辭奧義靡不淹貫其立身淸愼而有爲其臨民嚴肅而能恕善以禮誘人雖愚悍無知者往往感慕而嚮化其操存施設有足稱述者惜乎其不可復見也越三年余至琴川識先生之子規運生因求遺藁閱之其文紆徐汗漫有關鍵有工致終篇無窘束態其詩淸新整肅語渾厚而意深長因掩卷嘆曰廷玉不輕許與人先生之學可謂達而知要矣安得聆嘉言于左右以啓沃其心哉惜乎予之不得見也既而運生以狀求爲之傳嗚呼予豈敢辭以文辭蕪陋而使先生之才美遂泯沒而無以示其後哉先生名著自號永嘉子人稱永嘉先生世居溫之平陽縣以詩禮傳元至正間遊學至姑蘇之琴川會兵梗弗克歸邑大夫慕先生之學以禮招置邑庠爲弟子師遂家而占籍焉聖朝洪武三年初開科取士中直隸鄉試第十一名未及會試太祖皇帝遣使頒勅命卽其家授陜西延安府膚施縣知縣就令赴任而膚施頻年被兵民竄匿山谷間未盡復業廨宇廢荒鞠爲草莽先生招諭撫循脩舉廢墜民始知有太平之樂雖有府衛軍需供億之重使軺往來迎送之煩而推誠待物民歡趨之無後期土俗愚悍有鄒某者嘗吿其子鄒二不孝先生召二至庭下爲陳天倫之重國法之嚴諄切懇至足以感動其心二忽泣下乞改行自新終身不敢違遂諭侍其父偕歸卒爲孝子邑民聞之咸曰鄒二尙如此吾何可以不孝聞于人於是更相勸勉遂成美俗公餘每與同年某官文徵金公某官廷玉黃公吟和自適有長安倡和詩集刋行又以唐拾遺杜公嘗避兵是邑宋文正范公嘗帥鄜延與文徵合俸資立二賢祠以祀之涖官三年不尙鞭扑專以德化人吏民愛慕之秩滿考績當陞邑人詣闕借寇遂得旨復任逾年竟以能陞江西臨江府同知以俗尙吿訐每朔望必召郡耆老至府庭教以禮讓毋得肆忿爭以抵刑憲且俾日吿諭閭井間居數月訟庭日簡民方安其政不幸未久以疾終于官所時年六十歲嗚呼使天假之年以其道施于天下將必有大見于人者豈直如是而已惜哉贊曰君子之仕也不以得位爲榮而以行道爲貴若膚施之化鄒二是能以道訓其民矣惜乎無以是爲太史氏吿也使著之簡册示之天下後世則與漢蒲亭長奚讓哉予故表而出之庶以取證于後人也永樂六年孟春之月廬陵周榘傳

知识出处

永嘉集十二卷

《永嘉集十二卷》

出版地:温州

明代诗文别集。张著(自号永嘉子)著。有抄本传世,卷内题“胤子规同弟矩敬集,大理寺左寺正严本校正”。此集共12卷,按体编次,卷1五言古诗、卷2七言古诗,卷3长短句,卷4歌行,卷5五言排律,卷6五言律诗,卷7七言律诗,卷8七言绝句,卷9集句,卷10记,卷11序,卷12杂著。前有宣德二年吴讷序、宣德三年王直序。或许此抄本即从宣德本录出。《四库全书》未著录。其生平事迹详见集端周榘所撰《永嘉先生传》。陈田《明诗纪事》说:“《永嘉》一集,雅健丽则,诸体并工,亦明初诗家罕见之笈也。”其古体想象丰富,时有奇思妙句,如《过缑市》、《与李克敏陆子善分题雪井》、《三川水涨金别驾用老杜韵题壁间余续其后》、《龙山歌送卜子敬之无锡幕长》、《送碧泉石道士住持吴兴玄妙观》、《缪使君之嘉兴贰守赋去思诗分题得仙姑洞》皆具有这样特点。其近体注意熔炼,时有辞锋磊落之辞,如《次李克敏节判见寄韵》:“楼船夜梦横江去,草阁春寒听雨眠。”《次韵送彭贰令》云:“草经夜雨回芽短,花苦春寒着蕊迟。”均具有这样的特长。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榘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