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度量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周礼学不分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3204
颗粒名称: 律度量衡
分类号: K224.06
页数: 6
页码: 八十四至八十九
摘要: 清代沈夢蘭總結《周禮》中關於律度量衡的內容並作出註解。
关键词: 笔记 注疏

内容

〓氏量之以爲鬴
  漢志量者龠合升斗斛本起於黄鐘之龠用度數審其
  容以子穀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凖其概
  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斗十斗爲斛而五量嘉矣
  春秋傳齊舊四量豆區釜鐘四升爲豆各自其四以登
  於釜陳氏三量皆登一焉小爾雅一手之盛謂之溢兩
  手謂之掬掬四謂之豆豆四謂之區區四謂之釜今以
  秬黍騐之卽今北方秫黍中者每橫黍百粒當漢泉尺九寸一手之溢爲黍四
  龠兩手之掬黍十六龠掬卽升也二龠爲合林氏考工記解四龠
  爲合四合爲升按合龠爲合四禽當从小爾雅作溢以八合爲升自相乘至六十
  四升爲一鬴以十合爲升自相乘至百升爲一斛斛實
  二千龠鬴實千零二十四龠陳氏五升八十龠爲豆五
  豆四百龠爲區五區二千龠爲釜則釜正與漢斛同其
  實管子海王篇百升而釜亦謂之釜者猶之十寸八寸
  皆爲尺也漢志其法用銅方尺而圜其外旁有所焉其
  上爲斛其下爲魁左耳爲升右耳爲合龠其圜象規其
  重二鈞聲中黄鐘文與攷工悉合古今稱謂不同漢時
  則無鬴稱而皆謂之斛矣
  深尺內方尺而圜其外其實一鬴
  度者分寸尺丈引本起黄鐘之長以子穀稚黍中者一
  黍之廣度之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
  十丈爲引朱載堉律吕精義縱黍八十一分當橫黍百
  分斜黍九十分粟米法八百一十分容一龠積千六百
  二十寸容一斛黄鐘之長縱黍八十一分以空圜九分
  乘之七百二十九分云八百一十分者容積係合縱橫
  言之此其斜黍數也黼圜體志云其圜象規言内方尺
  者周髀所謂方數爲典以方出圓也方尺周四尺以圓
  其外得圜徑一尺三寸密率圜徑百三十分圜周四百分零以圜半徑乘
  圜半周得面幕百三十寸零容斜黍萬四千五百餘分
  再以縱黍深尺當斜黍一尺一寸一乘之爲積一百六
  十二萬分王莽銅斛銘曰律嘉量斛内方尺而圜其外
  〓旁九𨤲五毫羃一百六十二寸深一尺積千六百二
  十寸容十斗今以秬黍騐之外圜周縱黍三十二分徑
  十分有奇深八分容千二百餘黍圜周四十分徑十三
  分深十分容二千四百黍蓋以橫黍起度則八數相乘
  至四區千零二十四龠爲一鬴縱黍起度則十數相乘
  至五區二千龠爲一斛此可實測而得者也
  其臋一寸其實一豆其耳三寸其實一升
  豆實四升積五萬一千八百四十分如臋深縱黍一寸
  則面羃葢四千六百六十五分有奇也耳容一升其周
  徑傚此推之
  重一鈞
  權者銖兩斤鈞石本起黄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
  十二銖二十四銖爲兩十六兩爲斤三十斤爲鈞四鈞
  爲石合龠爲合兩龠爲兩權量同也十六兩爲二升三
  十斤爲一黼少十六分之一舉成數言之大率千龠爲
  重一鈞爲實一黼古人紀數止舉太率言之如圍三徑一之類其二千龠之
  斛則漢志重二鈞者是也賈疏粟米法千六百二十寸
  容一石石重百二十斤積三千八百四千龠於武千龠
  之斛幾倍矣鄭註儀禮二十兩曰溢米一升又二十四
  分之一按一溢米之溢小爾雅一手之盛是也二十兩
  之溢孟子雖萬鎰是也古文鎰通作溢但云二十兩則
  容米二升不當云米一升又二十四分之一矣
  其聲中黄鐘之宫
  吕氏春秋古樂篇昔黄帝令伶倫作爲律取竹於懈谿
  之谷以生空厚竅釣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
  之以爲黄鐘之宫吹句日舍少次制十二筩十二筩黄
  鐘最長應鐘最短淮南子天文訓黃鐘八十一應鐘四
  十二三寸九分者其較數也曰舍少謂由十一月黄鐘
  之律日舍去其少許至應鐘止也史記生鐘分子一分
  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之一十六辰八十一
  分之六十四巳二百四十三分之一百二十八午七百
  二十九分之五百一十二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之一
  千有二十四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之四千有九十六
  酉一萬九干六百八十三分之八千一百九十二戌五
  萬九千有四十九分之三萬二干七百六十八亥一十
  七萬七干一百四十七分之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爾
  雅註管長尺圍寸按卽黄鐘之管九寸爲尺九分爲寸
  也黄鐘一尺三之得二生林鐘九之得八生太簇太簇
  八寸三之得一十六生南呂九之得六十四生姑洗一十
  六卽太簇三分之二六十四太簇九分之八也下皆倣此姑洗六十四分三之得一
  百二十八生應鐘九之得五百一十二生蕤賓蕤賓五
  百一十二釐三之得一干零二十四生大吕九之得四
  千零九十六生夷則夷則四千零九十六毫三之得八
  千一百九十二生夾鐘九之得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
  生無射無射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絲三之得六萬五
  千五百三十六坐中昌而十二筩之制畢焉古人因律以起度後
  嚚執癡以求律始設三分攢禚隔八相生之法黄鐘之實五十三萬一千四百
  四十一忽九分無射卽得忽數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
  七者圅三忽而爲一也律法九忽爲絲九絲爲毫九毫
  爲𨤲九𨤲爲分九分爲寸故黄鐘九寸倍大呂八寸三
  分七𨤲六毫本律四寸一分八釐三毫太簇八寸倍夾鐘七寸四分
  三𨤲七毫二絲本律三寸六分六釐三毫六絲姑洗七寸一分倍中吕
  六寸五分八𨤲三毫四絲六忽本律三寸二分八𨤲六毫二絲三忽蕤賓
  六寸二分八釐林鐘六寸夷則五寸五分五𨤲一毫南
  吕五寸三分無射四寸八分八𨤲四毫八絲應鐘四寸
  六分六𨤲月令中央土其音宫聲中黄鐘之宫蔡氏章
  句謂黄鐘少宫半黃鐘九寸之數漢志聲中黄鐘始於
  黃鐘而反覆焉葢橫黍方尺則爲六十四升之鬴聲中
  黄鐘半律之少宮縱黍方尺則爲百升之斛聲中黃鐘
  全律之正宫也

知识出处

周礼学不分卷

《周礼学不分卷》

出版地:清光緒十七年(1891)祁縣縣署刻所願學齋書鈔本

沈梦兰,字古春,乌程人。乾隆四十八年举人,官湖北宜都县知县。梦兰博通诸经,实事求是,尤邃於《周官》,成《周礼学》一书。《周礼学》卷一首先叙述《周礼》源委,其次为《天官》“治官之属”至《春官·巾车》“孤乘夏篆”,凡有诂解的,此处皆见。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夢蘭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