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周礼学不分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3134
颗粒名称: 邦國
分类号: K224.06
页数: 8
页码: 二十五至三十二
摘要: 清代沈夢蘭讀《周禮》,總結有關邦國的記載並加以說明、繪圖。
关键词: 笔记 注疏

内容

大司徒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矦之地封
  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
  食者三之一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
  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封疆綂山川附庸言之詩錫之山川土田附庸食則其
  所封之地也夏官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管子
  諸矦之地千乘之國者所以知地之小大也司馬法十
  成爲終終千井三千家革車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終
  地方三十里千井共九千家車三十乘計方三十里者
  凡三十當一千乘之國其開方則百四十餘里也此云
  五百里之半者據下地率之大司馬上地食者三之二
  中地食者半下地食者三之一封疆五百里十數起算
  方千里者爲地八十一同實積五十三萬一千四百四
  十一里以封四公積十三萬二千八百六十里半之得
  六萬六千四百三十里三而當一得二萬二千一百四
  十三里有奇開方爲百四十餘里管子小匡篇制國以
  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五家爲軌軌有長
  十軌爲里里有司四里爲連鶡冠子四里爲扁連有長十連爲
  鄕鄕有良人五鄕一帥制五家爲軌軌有長六軌爲邑
  邑有司國語三十家爲邑十邑爲率率有長十率爲鄉鄕有良
  人三鄕爲屬屬有師五屬一大夫南至於岱陰西至於
  濟北至於海東至於紀隨地方三百六十里有敎士三
  萬人革車八百乘按軌里比閭法也十軌二閭四里二
  族十連二成之地廣十里長二十里軌邑井牧法也六
  軌三井小司徒四井爲邑係方數此六軌爲徑數十邑三通十率三成廣十
  里長三十里三鄕方三十里爲一屬五屬地如王圻一
  遂之數尙傳多士傳古者百里之國二十里之郊三十
  里之遂是也五屬一大夫矦國大夫五人五五二十有
  五屬綂計二十一鄉爲方十里者四十二二十五屬爲
  方三十里者二十五此封疆五百里之半三而當一之
  實數矦伯以下倣此推之
  大司馬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國之政職方千里曰國畿其
  外方五百里曰矦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
  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
  里曰衞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
  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九畿職方氏謂之九服周九服夏五服也國畿禹貢謂
  之甸服國語邦内甸服是也書云五百里者就一面言
  之爲五百里合四面言之方千里矣矦服同禹貢甸服
  禹貢之綏服也男服采服在矦甸四隅若王畿之梢地
  然禹貢采及男邦在矦服內者就一面所距綂言之此
  就四面各方言之故男采次甸畿後也春秋時曹去王
  城八百里而爲伯甸鄭去河南密縣百七十里而爲伯
  男男服反近於甸此其證也自國畿至衞畿爲周之五
  服洛誥矦甸男邦采衞衞服四隅爲蠻服夷服禹貢之
  要服也國語蠻夷要服鎭服距王畿二千五百里其四
  隅謂之蕃服於禹貢爲荒服地方五千里皐陶謨弼成
  五服至於五千王制千里之內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
  流禹貢自矦服百里采至荒服二百里流共分九等與
  此九服同也
  職方氏凡邦國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
  則六矦方三百里則七伯方二百里則二十五子方百里
  則百男以周知天下舊注謂七伯字誤當得十一有奇蘭案古文七與九相近史記生鐘分七
  分二七分
  四與此同
  千里者九九八百一十里也以封四公方四百五里半
  之廣二百餘里又以三而當一開方百四十餘里矦封
  三百六十里三之一廣百二十里伯封二百七十里三
  之一廣九十里三而當一矦國方百二十里伯國方九
  十里子封百八十里四之一方九十里三而當一開方
  五十餘里男封九十里四之一方四十五里三而當一
  開方二十五里有奇此不能五十里者故周官不言附
  庸也孝經說周千八百國諸矦布列五千里内王制謂
  四海之內方三千里者據古步里法言之古者以周尺
  八尺爲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爲步古者百里當今百
  二十餘里王制云當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案上文古今步尺均不計分零數於率
  不通此有訛竄闕之是古者方三千里當今三千六百四十餘里
  也九九計之正方五千里白虎通天子主治五千里內
  又云平土三千周時古尺與周尺並用孟子海內之地
  方千里者九又云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
  國地方五十里皆古步法如殷人七十而助湯以七十里之類大國三郊
  三遂地方百四十餘里謂之方百里者猶九州共方五
  千里則每州方千六百六十餘里而王制曰州方千里
  也
  小行人及其萬民之利𡧱爲一書其禮俗政事敎治刑禁
  之逆順爲一書其悖逆暴亂作慝猶犯令者爲一書其札
  䘮凶荒厄貧爲一書其康樂和親安平爲一書凡此五物
  者毎國辨異之以反命於王以周知天下之故
  此邦國之考課也周官王畿內曰都鄙外曰邦國古邦
  國猶後世郡國也太宰以六典佐王治邦國大司徒以
  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宗伯掌九
  儀之命司馬有九伐之法大司㓂以三典佐王刑邦國
  餘如大府大史職方行人掌邦國之治者共四十餘職
  司士凡邦國三歲則稽其士任而進退其爵祿邦國之
  參伍殷輔皆王官也王制山川神祇有不舉者爲不敬
  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廟有不順者爲不孝不孝者君絀
  以爵變禮易樂者爲不從不從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
  爲畔畔者君討覲禮矦氏右肉袒於廟門之東天子辭
  於矦氏曰伯父無事歸寍乃邦非如漢代封建有丹書
  鐵劵也特其子孫象賢者則使嗣之韓弈詩序美宣王
  能錫命註謂韓矦受命葢卽位除䘮以士服入見天子
  而聽命也此可見周官之法矣自王者迹熄諸矦始據
  爲巳有故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此
  春秋所由作也李唐不爲封建後有藩鎭之據則周季
  可知柳子厚謂封建菲聖人意聖人曷嘗有封建哉
  九服圖方五千里
  邦國圖方千里格一同小方格一終

知识出处

周礼学不分卷

《周礼学不分卷》

出版地:清光緒十七年(1891)祁縣縣署刻所願學齋書鈔本

沈梦兰,字古春,乌程人。乾隆四十八年举人,官湖北宜都县知县。梦兰博通诸经,实事求是,尤邃於《周官》,成《周礼学》一书。《周礼学》卷一首先叙述《周礼》源委,其次为《天官》“治官之属”至《春官·巾车》“孤乘夏篆”,凡有诂解的,此处皆见。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夢蘭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