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筵孟子講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止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附錄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2559
颗粒名称: 經筵孟子講義
其他题名: 目錄作議誤
分类号: I264.4
页数: 5
页码: 二至七
摘要: 陳傅良在經筵上講孟子的講義。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古代散文

内容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䖏士横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
  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
  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
  有肥肉廐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
  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
  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将相食吾為此
  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滛辭邪說者不得作作於
  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
  吾言矣
  聖王不作者言周之衰上無明天子也諸侯放恣者言上
  無明天子則下無賢方伯凡有國之君皆得自便縱欲而
  專利也䖏士横議者言自天子至于諸侯皆失其道不復
  以明教化為務則天下蕩然學術無統紀而世之䖏士各
  横為議論人自為一說家自為一書也楊朱墨翟之言盈
  天下者言䖏士横議者雖多於其中獨有楊朱墨翟之教
  盛行而莫之抏也天下之言不歸楊墨則歸言從其說者
  之衆也舉天下之能言者不以楊朱為師則以墨翟為師
  而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教道也楊氏為我是
  無君也者此孟子之𠩄以闢楊朱也何也朱之為說曰㧞
  一毛而利天下弗為也且夫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故
  人主者天之𠩄置非天下徒尊之也葵藿之於太陽江漢
  之於海鳥獸之於麟鳳皆此物也而誰敢易之是故天下
  之士忘身以為主忘家以徇國非直苟利禄也假使世之
  學者皆操楊朱之心雖損一毛而不以利物是無與事君
  者也故曰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者此孟子𠩄以
  闢墨翟也何也翟之為說曰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且天
  之生物也使之一本父母是也今夫人有父母有兄弟有
  夫婦均此愛也而先王立教每為之差而獨𨺚於父記曰
  為人子者不可不私其父不私其父不可以為人子矣是
  故有東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此言苟私其父雖其父
  之伯仲不可以不異宫也又曰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國無二主家無二尊以一治之也故
  父在為母齋衰期者無二尊也此言苟尊其父雖父之妃
  不可以不殺服也是之謂一本假使世之學者皆操墨翟
  之心愛無差等是人人而父也故曰是無父也無父無君
  是禽獸也者孟子極其弊而言之也人𠩄以相群而不亂
  者以其有君父也有君在則上下尊卑貴賤之分定有父
  在則長㓜嫡庶親踈之分定定則不亂矣苟無君父則凡
  有血氣者皆有爭心苟有爭心不奪不厭是人心與禽獸
  無擇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廐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
  莩此率獸而食人也者此孟子舉公明儀之語推廣言之
  也公明儀以為國君之肥馬在廐而民飢莩在野是為君
  者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
  誣民充塞仁義仁義充塞則率獸而食人人将相食者盖
  孟子終言楊墨之害與禽獸無異也且夫孔子之道𠩄以
  尊信於萬世者非儒者能強之也誠以三綱五常不可一
  日殄滅故也三綱五常不明而殄滅則天地不位萬物不
  育矣自古及今天地無不位之理萬物無不育之理則三
  綱五常無絶滅之理三綱五常無絶滅之理則孔子之道
  無不足尊信之理今楊墨者自信其私說而不信孔子故
  楊墨之道不息則孔子之道不著如此則邪說行而仁義
  廢今夫人之𠩄以老者相共養㓜者相撫字敵巳者相徃
  来以其本諸仁義之心也無君則不義無父則不仁矣此
  心苟亡則𥝠慾横流弱者之肉強者之食爾故曰人将相
  食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滛辭邪說者不得作
  此孟子以衛道自任之言也且孟子非好辨也惧斯道之
  不明而人心淪胥至於
  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
  得而食諸雖有天下不能一朝居也此聖賢之𠩄大懼也
  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者言滛辭邪說
  之初亦甚㣲也不過其門人弟子轉相傳授以為可行而
  深信之焉耳夫苟有是說也在扵人心則不見之扵行事
  斯巳矣苟見之行事則必害及於其事不施之扵有政斯
  巳矣苟施之扵有政則必害及扵其政孟子逆知二氏之
  學一日得志扵天下其害有不可勝言者聖人復起不易
  吾言矣者孟子篤扵自信之辭也臣聞之曰天下未嘗一
  日無邪說也聖王在上教明而禁立雖有邪說而不得行
  耳反道敗徳侮慢自賢有苗氏之邪說也而虞舜遷之威
  侮五行怠棄三正有扈氏之邪說也而夏啓征之謂𥙊無
  益謂暴無傷謂已有天命謂敬不足行啇紂之邪說也而
  周武㓕之然則道術分裂間為異端自唐虞三代有焉而
  卒不足以干大中至正之統者聖王在上故也今夫楊墨
  非有王公貴人之勢也非有醲賞以誘率人嚴州以驅迫
  人也又未得嘗試其術於戰國之際也而天下翕然從之
  不歸楊則歸墨是豈一人之力一朝一夕之故㢤盖聖王
  不作則教不明禁不立教不明則曲學之論興禁不立則
  朋邪之𩔗勝及其末流而莫之救也由此觀之凡不本於
  孔子而敢為異說者豈不甚可畏㢤有聖王者作豈可不
  深察㢤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
  姓寜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云戎狄是膺荆
  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𠩄膺也我亦
  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滛辭以承三聖者豈好
  辯㢤予不得巳也能言距楊者聖人之徒也
  抑遏也兼并也言并治之也膺當也言北當戎與狄也懲
  艾也言南艾荆楚及羣舒也承止也言天下莫敢禦之也
  聞之曰聖賢之生斯世必以天下為巳任當堯之時洪水
  為天下害啇之末夷狄禽獸為天下害周之衰亂臣賊子
  為天下害戰國之際邪說詖行為天下害洪水夷狄之害
  則生人不得安其居不得安其居則不得適其性矣亂臣
  賊子之害則生人不得定其分不得定其分則不得適其
  性矣邪說詖行之害則生人不得修其學不得修其學則
  亦不得適其性矣是皆人心之𠩄由紛亂而昏蔽也聖賢
  者天民之先覺将使之啓迪人心而歸於正者也則以生
  人為巳任者聖賢之責此正人心以承三聖孟子𠩄以不
  得辭也是故禹不抑洪水周公不兼夷狄驅猛獸使斯人
  脫於不安其生之患而君臣父子兄弟夫婦相保也則禹
  周公之責不塞孔子不明亂臣賊子之罪使斯人脫於不
  定其分之患而君臣父子兄弟夫婦相保也則孔子之責
  不塞孟子不辯邪說詖行之非使斯人知𠩄學而君臣父
  子兄弟夫婦相保也則孟子之責不塞禹周公得君以行
  其道則見之立功孔孟不得君以行其道則見之立言凡
  以盡聖賢之責而巳且夫禹周公人臣也孔孟布衣也夫
  為人臣為布衣不敢不以天下為己任况尊為天子富有
  四海之内乎今敵國之為患大矣播遷我祖宗丘墟我陵
  廟膻腥我中原左袵我生靈自開闢以来夷狄亂華未有
  甚於此者也髙宗﨑嶇百戰撫定江左将以討賊而沮於
  議和孝宗憂勤十閏經營富疆将以雪耻而屈於孝養二
  聖人之責至今猶未塞也陛下以仁聖之資嗣有神噐豈
  得一日而忘此耶陛下誠一日不敢忘此則當以天下為
  巳任而不敢以位為樂𠩄謂一日不敢忘此則不敢以位
  為樂者每行一事每用一人必自警曰得無為敵國𠩄侮
  乎吾民困窮如此吾士卒驕惰如此吾内外之臣背公營
  私如此吾父子之間歡意未洽如此吾将何以待敵國也
  常持此心常定此計周公豈欺我㢤則大義可明大功可
  立矣雖然臣特因兼夷狄彂明一事爾若夫人心不正豈
  止於此皆陛下之𠩄當講也臣不勝拳拳

知识出处

止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附錄一卷

《止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附錄一卷》

出版地:温州

陈傅良,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止斋先生文集》为陈傅良身后弟子们为其编集的诗文总集,南宋时有两个系统的刻本:一是嘉定间由徐凤刊于永嘉郡斋的曹叔远所编五十二卷本,世称“永嘉本”;一是蔡幼学任福州知州时刻于任所的五十卷本,世称“三山本”。

阅读

相关人物

陳傅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