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于鳴條之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敷文書說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1999
颗粒名称: 書序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于鳴條之野
分类号: K204
页数: 3
页码: 十四至十五
摘要: 鄭伯熊針對《尚書》中有關書序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于鳴條之野所寫札記。
关键词: 史籍研究 札记 尚书

内容

伐桀聲罪也升陑不避險阻正兵也與桀戰于鳴條
  之野危之也何危乎推湯之本心也兵者聖人之所
  畏雖以至仁伐至不仁鋒刃旣接勝負之形不可必
  勝則出民塗炭之中不勝則天下貿貿然將復何恃
  以歸乎危之故勝之勝之則予畏上帝之責始塞矣
  大賚孥戮驅誘之術無遺力焉非得已也其心危也
  夫揖遜與賢而繼以世及又繼以兵取時變愈下視
  古愧焉而不辭天下之惡名以救斯世不避後世之
  口實以闕二字世昔所未嘗有而自我爲之雖時有汙
  隆而理無彼此因時乘理聖之時中而回視唐虞之
  道有不可及之世下視萬世有亂名實之禍此湯之
  所甚懼而不忘也雖然後世聖人不幸遇斯世天下
  望其來蘇如旱雲時雨能不恤吾身起而應之滌煩
  澡毒擧道暍之人而置之清閟之地澤焦潤枯起復
  秀之苗於已死之餘湯之所甚懼而不敢釋然者至
  此可無憾矣故武王曰取彼凶殘我伐用張于湯有
  光使天下後世無桀則已天下後世而有桀負湯之
  德居湯之地處湯之時坐視赤子之在水火而不知
  救其爲慙德抑有甚焉故至仁之擧口實之懼以救
  生人以律萬世雖處時之不幸而終無跋疐之象瞻
  前顧後原始要終委蛇曲折無所不至其道蓋如此
  孟津之渡升陑之正也牧野之戰鳴條之危也數紂
  之罪若有涼德焉武王之心其又危於湯哉武庚之
  不叛則適命不黜不逆其必畔而立之武王之心其
  無憾矣嗚呼湯之德至是愈光矣而後世亂臣賊子
  尙敢假其名以欺天下而匹夫匹婦卒不眩其名忠
  臣義士得以伸其志者由湯武之德皎然可以戶曉
  也此聖人所以爲時中而無忌憚者不得以亂名實
  歟

知识出处

敷文書說一卷

《敷文書說一卷》

出版地:清道光至咸豐大梁書院刻同治七年(1868)王儒行等印經苑本

郑伯熊是宋代著名经学家,永嘉学派的开创者.其《敷文书説》开啓了试策式解经方式,解释经义往往广引经史,纵横论辩.思想上认同孔子订《书》序《书》,解经往往以"《春秋》笔法"发掘《书》中微言大义;以尧,舜之世爲社会理想,认爲尧舜用轻刑,倡德主刑辅治政之策,解《书》努力发掘出尧,舜圣贤传授心法.对《敷文书説》的探讨可以瞭解郑伯熊的基本思想,以及其永嘉学派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鄭伯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