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論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水心先生文集二十九卷補遺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1507
颗粒名称: 終論五
分类号: K206.5
页数: 3
页码: 十三至十四
摘要: 葉適創作的一篇奏議,終論第五篇。
关键词: 古文 奏议

内容

請言前日之所以謀爲恢復者趙鼎書生自附於問學収
  拾文義之遺說與其一時士大夫共爲貴中國賤夷狄之
  論此說春秋者所當講也不可以爲不羙雖然中國之不
  可以徒貴夷狄之不可以徒賤也所謂女眞者豈以其講
  論析理精微之所能致邪張浚之始用也少年狂踈恩信
  未足以感士智力未足以服人蹙迫強項玩命之將一舉
  而失關陜蜀之全者幸耳鼎既泛然於事機之間不戰不
  守虜來則進而拒名曰親征虜去則退而安名曰駐蹕而
  浚尤爲無統光堯四顧無所倚仗以言孝思之迫切則祐
  陵之梓宫未歸顯仁之鑾輅未返以言圖功之敉寧則治
  兵講武不休而漢虜之分决迄無期度於是秦檜南自南
  北自北之論衡入其中堅不可破而鼎與浚均逐矣及乎
  紹興之後檜死虜動而隆興之初浚專以恢復之說自任
  號召天下名爲忠義自喜者利而從之其實無措手足之
  地聚兵淮上一則祖述范仲淹之舊說欲與虜帥往返以
  定和議爲两國生靈請命一則欲結合北方大姓故家契
  丹遺種相率響應以謀大功至其一敗符離師徒潰散人
  情摧沮異論交興而湯思退王之望尹穡力主割地以盟
  而中原再失望矣浚不成而敗事及其招徠歸正歸明之
  人散滿内地窮困州縣冗雜銓部至今無根抵者上書論
  事自謂能知虜情畫策出竒以干差遣而度歳月皆浚所
  爲也蓋浚與鼎乃前日言恢復者之首而其方略可考矣
  昔者南北兩立南欲返城而歸北北欲奪地而來南無義
  之人志念不靖未始不如此爲将帥者啗致之而不敢絶
  豈眞以此爲立功實驗哉今南北雖復爲两立之勢而北
  本吾故都故南之思北也少而北之望南也多大姓舊家
  常思歸順其理必然無足恠者特患吾威不立而戰不勝
  耳威立而戰勝可使中原之士奮挺逐虜而迎我然吾之
  眞能恢復者不專在此况於契丹遺種豈可誘致此與童
  貫用郭藥師伐燕拒女眞何異邪浚少年爲将相困躓白
  首忠義不衰而其所經畫者止於如此光堯聖訓謂浚不
  可用非知人之明哉今郷曲之拐士志在邀利取寵復取
  浚門下巳陳之說更互藩飾以爲北方之竒策而國信小
  吏以土物相饋遺竊問厮飬而謂得虜宻事以相衒耀沿
  淮守臣思爲進用計布心腹於跳河之曹越淮未幾撰造
  虛事以爲間探之明若此者紛然繼踵而恢復之說遂與
  舉子習程文以媒課試者無異而國事眞無所考據矣願
  陛下一切掃盡勿留聖思力行今日之實事以實勝虚以
  志勝氣以力勝口用必死之師必死之将必死之士以二
  年之外五年之内責其成功可也

知识出处

水心先生文集二十九卷補遺一卷

《水心先生文集二十九卷補遺一卷》

出版地:温州

《水心先生文集》包括《文集》和《别集》两部分。为叶适的文稿辑集。《文集》原本已佚,明黎谅所编有二十九卷本。卷一为奏札八篇。卷二为状表二十二篇。卷三至五为奏议;卷六至八为诗,包括五言、七言古诗及律诗、绝句等。卷九至十一为记。卷十二为序,主要是书序。卷十三至二十五为墓志铭。卷二十六为行状、谥议、铭、青词、疏文。卷二十七为书启。卷二十八为祭文。卷二十九为杂著。

阅读

相关人物

葉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