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曼倩非有先生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1301
颗粒名称: 東方曼倩非有先生論
分类号: I262
页数: 3
摘要: 姚鼐编撰的辭賦類文章之《東方曼倩非有先生論》。
关键词: 散文选集 辞赋

内容

非有先生仕於吳進不稱往古以厲主意退不能揚君美
  以顯其功默然無言者三年矣吳王怪而問之曰寡人獲
  先人之功寄於眾賢之上夙興夜寐未嘗敢怠也今先生
  率然高舉遠集吳地將以輔治寡人誠竊嘉之體不安席
  食不甘味目不視靡曼之色耳不聽鐘鼓之音虛心定志
  欲聞流議
  者三年於茲矣今先生進無以輔治退不揚主譽竊不為
  先生取之也蓋懷能而不見是不忠也見而不行主不明
  也意者寡人殆不明乎非有先生伏而唯唯吳王曰可以
  談矣寡人將竦意而覽焉先生曰於戲可乎哉可乎哉談
  何容易夫談有悖於目拂於耳謬於心而便於身者或有
  說於目順於耳快於心而毀於行者非有明王聖主孰能
  聽之吳王曰何為其然也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先生試
  言寡人將聽焉先生對曰昔者關龍逢深諫於桀而王子
  比幹直言於紂此二臣者皆極慮盡忠閔主澤不下流而
  萬民騷動故直言其失切諫其邪者將以為君之榮除主
  之禍也今則不然反以為誹謗君之行無人臣之禮果紛
  然傷於身蒙不辜之名戮及先人為天下笑故曰談何容
  易是以輔弼之臣瓦解而邪諂之人並進及蜚廉惡來革
  等二人皆詐偽巧言利口以進其身陰奉周彖刻鏤之好
  以納其心務快耳目之欲以苟容為度遂往不戒身沒被
  戮宗廟崩池國家為虛放戮聖賢親近讒夫詩不雲乎讒
  人罔極交亂四國此之謂也故卑身賤體說色微辭愉愉
  呴呴終無益於主上之治則志士仁人不忍為也將儼然
  作矜嚴之色深言直諫上以拂主之邪下以損百姓之害
  則忤於邪主之心曆於衰世之法故養壽命之士莫肯進
  也遂居深山之間積土為室編蓬為戶彈琴其中以詠先
  王之風亦可以樂而忘死矣是以伯夷叔齊避周餓於首
  陽之下後世稱其仁如是邪主之行固足畏也故曰談何
  容易於是吳王懼然易容捐薦去幾危坐而聽先生曰接
  輿避世箕子被發佯狂此二人者皆避濁世以全其身者
  也使遇明王聖主得清燕之間寬和之色發憤畢誠圖畫
  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則五帝三王之
  道可幾而見也故伊尹蒙恥辱負鼎俎和五味以幹湯〓
  公釣於渭之陽以見文王心合意同謀無不成計無不〓
  誠得其君也深念遠慮引義以正其身推恩以廣其下〓
  仁祖義褒有德祿賢能誅惡亂總遠方一統類美風俗此
  帝王所由昌也上不變天性下不奪人倫則天地和洽遠
  方懷之故號聖〓公侯傳國子孫名〓
  也太公伊尹以如此〓豈不哀哉故曰談
  何容易於是吳王穆〓而深惟仰而泣下交頤曰嗟乎
  餘國之不亡也綿綿連連殆哉世之不絕也於是正明〓
  之朝齊君臣之位舉賢材布德惠施仁義賞有功躬節〓
  減後宮之費損車馬之用放鄭聲遠佞人省庖廚去侈〓
  卑宮館壞苑囿填池塹以予貧民無產業者開內藏振貧
  窮存耆老恤孤獨薄賦斂省刑辟行此三年海內晏然天
  下大治陰陽和調萬物鹹得其宜國無災害之變民無饑
  寒之色家給人足畜積有餘囹圄空虛鳳凰來集麒麟在
  郊甘露既降朱草萌芽遠方異俗之人鄉風慕義各奉其
  職而來朝賀故治亂之道存亡之端若此易見而君人者
  莫肯為也臣愚竊以為過故詩雲王國克生惟周之楨濟
  濟多士文王以寧此之謂也

知识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出版地:温州

清桐城派大家姚鼐编纂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共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阅读

相关人物

姚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