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甫荊湖北路轉運判官尚書屯田郎中劉君墓誌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1067
颗粒名称: 王介甫荊湖北路轉運判官尚書屯田郎中劉君墓誌銘
其他题名: 並序
分类号: I262
页数: 3
页码: 五至七
摘要: 姚鼐所撰寫的古文辭類纂中收錄的王介甫荊湖北路轉運判官尚書屯田郎中劉君墓誌銘。
关键词: 散文 辞赋 总集

内容

王介甫荊湖北路轉運判官尚書屯田郎中劉君墓誌銘
  並序
  治平元年五月六日荊湖北路轉運判官尚書屯田郎中
  劉君年五十四以官卒三年蔔十月某日葬真州揚子縣
  蜀岡而子洙以武甯章望之狀來求銘噫余故人也為序
  而銘焉序曰君諱牧字先之其先杭州臨安縣人君曾大
  父諱彥琛為吳越王將有功刺衢州葬西安於是劉氏又
  為西安人當太宗時嘗求諸有功于吳越者錄其後而君
  大父諱仁祚辭以疾及君父諱知禮又不仕而鄉人稱為
  君子後以君故贈官至尚書職方郎中君少則明敏年十
  六求舉進士不中曰有司豈枉我哉乃多買書閉戶治之
  及再舉遂為舉首起家饒州軍事推官與州將爭公事為
  所擠幾不免及後將範文正公至君大喜曰此吾師也遂
  以為師文正公亦數稱君勉以學君論議仁恕急人之窮
  于財物無所顧計凡以慕文正公故也弋陽富人為客所誣將抵死君得實以告文正公未甚信然以君故使吏雜
  治之居數日富人得不死文正公由此愈知君任以事歲
  終將舉京官君以讓其同官有親而老者文正公為歎息
  許之曰吾不可以不成君之善及文正公安撫河東乃始
  舉君可治劇於是君為兗州觀察推官又學春秋于孫復
  與石介為友州旱蝗奏便宜十餘事其一事請通登萊鹽
  商至今以為賴改大理寺丞知大名府館陶縣中貴人隨
  契丹使往來多擾縣君視遇有理人吏以無所苦先是多
  盜君用其黨推逐有發輒得後遂無為盜者詔集強壯刺
  其手為義勇多惶怖不知所為欲走君諭以詔意為言利
  害皆就刺欣然曰劉君不吾欺也留守稱其能雖府事往
  往咨君計策用舉者通判廣信軍以親老不行通判建州
  當是時今河陽宰相富公以樞密副使使河北奏君掌機
  宜文字保州兵士為亂富公請君撫視君自長垣乘驛至
  其城下以三日會富公罷出君乃之建州方並屬縣諸里
  均其徭役人大喜而遭職方君喪以去通判青州又以母
  夫人喪罷又通判廬州朝廷弛茶榷以君使江西議均其
  稅蓋期年而後反客曰平生聞君敏而敢為今濡滯若此
  何故也君笑曰是固君之所能易也而我則不能且是役
  也朝廷豈以為他亦曰愛人而已今不深知其利害而苟
  簡以成之君雖以吾為敏而人必有不勝其弊者及奏事
  皆聽人果便之除廣南西路轉運判官於是修險阨募丁
  壯以減戍卒徙倉便輸考攝官功次絕其行賕居二年凡
  利害無所不興廢乃移荊湖北路至逾月卒家貧無以為
  喪自棺槨諸物皆荊南士人為具君娶江氏生五男二女
  男曰洙沂汶為進士洙以君故試將作監主簿餘尚幼初君為范富二公所知一時士大夫爭譽其材君亦慨然自
  以當得意已而迍邅流落抑沒於庸人之中幾老矣乃稍
  出為世用若將有以為也而既死此愛君者所為恨惜然
  士之赫赫為世所願者可睹矣以君始終得喪相除亦何
  負彼之有銘曰
  嗟乎劉君宜壽而顯何畜之久而施之淺雖或止之亦或
  使之唯其有命故止於斯

知识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出版地:温州

清桐城派大家姚鼐编纂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共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阅读

相关人物

姚鼐
责任者
王介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荊湖北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