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固移滄州過闕上殿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0693
颗粒名称: 曾子固移滄州過闕上殿疏
分类号: I262
页数: 5
页码: 三至七
摘要: 姚鼐所撰寫的古文辭類纂中的一篇關於曾子固移滄州過闕上殿疏的文章。
关键词: 散文 辞赋 总集

内容

曾子固移滄州過闕上殿疏
  臣聞基厚者勢崇力大者任重故功德之殊垂光錫祚舄
  奕繁衍久而彌昌者蓋天人之理必至之符然生民以來
  能躋登茲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天禹之績大矣而其孫
  太康乃墜厥緒湯之烈盛矣而其孫太甲既立不明周自
  后稷十有五世至於文王而大統未集武王成王始收太
  平之功而康王之子昭王難於南狩昭王之子穆王殆於
  荒服暨於幽厲陵夷盡矣及秦以累世之智並天下然二
  世而亡漢定其亂而諸呂七國之禍相尋以起建武中興
  然沖質以後世故多矣魏之患天下為三晉宋之患天下
  為南北隋文始一海內然傳子而失唐之治在於貞觀開
  元之際而女禍世出天寶以還綱紀微矣至於五代蓋五
  十有六年而更八姓十有四君其廢興之故甚矣宋興太
  祖皇帝為民去大殘致更生兵不再試而粵蜀吳楚五國
  之君生致闕下九州來同複禹之跡內輯師旅而齊以節
  制外卑藩服而約以繩墨所以安百姓禦四夷綱理萬事
  之具雖創始經營而彌綸已悉莫貴於為天子莫富於有
  天下而舍子傳弟為萬世策造邦受命之勤為帝太祖功
  未有高焉者也太宗皇帝通求厥寗既定晉疆錢俶自歸
  作則垂憲克紹克類保世靖民丕丕之烈為帝太宗德未有
  高焉者也真宗皇帝繼統遵業以涵煦生養藩息齊民以
  并容遍覆擾服異類蓋自天寶之末宇內板蕩及真人出
  天下平而西北之虜猶間人窺邊至於景德二百五十餘
  年契丹始講和好德明亦受約束而天下銷鋒灌燧無雞
  鳴犬吠之警以迄於今故於是時遂封泰山禪社首薦告
  功德以明示萬世不祧之廟所以為帝真宗仁宗皇帝寬
  仁慈恕虛心納諫慎注措謹規矩早朝晏退無一日之懈
  在位日久明於群臣之賢不肖忠邪選用政事之臣委任
  責成然公聽並觀以周知其情偽其用舍之際一稽於眾
  故任事者亦皆警懼否輒罷免世以謂得馭臣之體春秋
  未高援立有德傅付惟允故傳天下之日不陳一兵不宿
  一士以戒非常而上下晏然殆古所未有其豈弟之行足
  以附眾者非家施而人悅之也積之以誠心民皆有父之
  尊有母之親故棄群臣之日天下聞之路祭巷哭人人感
  動獻欷其得人之深未有知其所繇然者故皇祖之廟為
  宋仁宗英宗皇帝聰明睿智言動以禮上帝眷相天命所
  集而稱疾遜避至于累月自踐東朝淵默恭慎無所言議
  施為而天下傳頌稱說德號彰聞及正南面勤勞庶政每
  延見三事省決萬機必咨訪舊章考求古義聞者惕然皆
  知其志在有為雖早遺天下成功盛烈未及宣究而明識
  大略足以克配前人之休故皇考之廟為宋英宗陛下聖
  神文武可謂有不世出之姿仁孝恭儉可謂有君人之大
  德憫自晚周秦漢以來世主率皆不能獨見於眾人之表
  其政治所出大抵踵襲卑近因於世俗而已於是慨然以
  上追唐虞三代荒絕之跡修列先王法度之政為其任在
  己可謂有出於數千載之大志變易因循號令必信使海
  內觀聽莫不奮起群下遵職以後為羞可謂有能行之效
  今斟酌損益革弊興壞製作法度之事日以大備非因陋
  就寡拘牽常見之世所能及也繼一祖四宗之緒推而大
  之可謂至矣蓋前世或不能附其民者刑與賦役之政暴
  也宋興以來所用者鞭撲之刑然猶詳審反復至於緩故
  縱之誅重誤人之辟蓋未嘗用一暴刑也田或二十而稅
  一然歲時省察數議寬減之宜下蠲除之令蓋未嘗加一
  暴賦也民或老死不知力政然猶憂憐惻怛常謹復除之
  科急擅興之禁蓋未嘗興一暴役也所以附民者如此前
  世或失其操柄者天下之勢或在於外戚或在於近習或
  在於大臣宋興以來戚裏宦臣曰將曰相未嘗得以擅事
  也所以謹其操柄者如此而況輯師旅於內天下不得私
  尺兵一卒之用卑藩服於外天下不得專尺土一民之力
  其自處之勢如此至於畏天事神仁民愛物之際未嘗有
  須臾懈也其憂勞者又如此蓋不能附其民而至於失其
  操柄又怠且忽此前世之所以危且亂也民附於下操柄
  謹于上處勢甚便而加之以憂勞此今之所以治安也故
  人主之尊意諭色授而六服震動言傳號渙而萬裏奔走
  山岩窟穴之氓不待期會而時輸歲送以供其職者惟恐
  在後航浮索引之國非有發召而簇齎橐負以致其贄者
  惟恐不及西北之戎投弓縱馬相與核服而戲豫東南之
  夷正冠束衽相與挾冊而吟誦至於六府順敘百嘉暢遂
  凡在天地之內含氣之屬皆裕如也蓋遠莫懿於三代近
  莫盛於漢唐然或四三年或一二世而天天之變不可勝
  道也豈有若今五世六聖百有二十餘年自通邑大都至
  於荒陬海聚無變容動色之慮萌於其心無援抱擊柝之
  戒接於耳目臣故曰生民以來未有如大宋之隆也竊觀
  於詩其在風雅陳大王王季文王致王跡之所由與武之
  所以繼代而成之興則美有假樂鳧鷺戒有公劉泂酌其
  所言者蓋農夫女工築室治田師旅祭祀飲屍受福委曲
  之常務至于兔置之武夫行修於隱牛羊之牧人愛及微
  物無不稱紀所以論功德者由小以及大其詳如此後嗣
  所以昭先人之功當世之臣子所以歸美其上非徒薦告
  鬼神覺悟黎庶而已也書稱勸之以九歌俾勿壞蓋歌其
  善者所以興其向慕興起之意防其怠廢難久之情養之
  於聽而成之於心其於勸帝者之功美昭法戒於將來聖
  人之所以列之於經垂為世教也今大宋祖宗興造功業
  猶大王王季文王陛下承之以德猶武王成王而群臣之
  於考次論撰列之簡冊被之金石以通神明昭法戒者闕
  而不圖此學士大夫之過也蓋周之德盛於文武而雅頌
  之作皆在成王之世今以時考之則祖宗神靈固有待于
  陛下臣誠不自揆輒冒言其大體至於尋類取稱本隱以
  之顯使莫不究悉則今文學之臣充於列位惟陛下之所
  使至若周之積仁累善至成王周公為最盛之時而泂酌
  言皇天親有德饗有道所以為成王之戒蓋履極盛之勢
  而動之以戒懼者明之至智之盡也如此者非周獨然唐
  虞至治之極也其君臣相飭曰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則處至治之極而保之以祗慎唐虞之所同也今陛下履
  祖宗之基廣太平之祚而世世治安三代所不及則宋興
  以來全盛之時實在今日陛下仰探皇天所以親有德饗
  有道之意而奉之寅畏俯念一日二日萬鋸之不可以不
  察而處之以兢兢使休光美實日新歲益閎遠崇侈循之
  無窮至千萬世永有法則此陛下之素所蓄積臣愚區區
  愛君之心誠不自揆欲以庶幾詩人之義也惟陛下之所
  擇

知识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出版地:温州

清桐城派大家姚鼐编纂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共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阅读

相关人物

姚鼐
责任者
曾子固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滄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