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政戰國策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0565
颗粒名称: 劉子政戰國策序
分类号: I262
页数: 3
页码: 五至七
摘要: 姚鼐所撰寫的古文辭類纂中的一篇關於戰國策序的文章。
关键词: 散文 辞赋 总集

内容

劉子政戰國策序
  此文固不若過秦論之雄駿然沖溶渾厚無意為文而
  自能盡意若莊子所謂木雞者此境亦賈生所無也
  周室自文武始興崇道德隆禮義設辟雍泮宮庠序之教
  陳禮樂弦歌移風之化敘人倫正夫婦天下莫不曉然論
  孝弟之義悼篤之行故仁義之道滿乎天下卒致之刑措
  四十餘年遠方慕義莫不賓服雅頌歌詠以思其德下及
  康昭之後雖有衰德其綱紀尚明及春秋時已四五百載
  矣然其餘業遺烈流而未滅五伯之起尊事周室五霸之
  後時君雖無德人臣輔其君者若鄭之子產晉之叔向齊
  之晏嬰挾君輔政以並立於中國猶以義相支持歌說以
  相感聘覲以相交期會以相一盟誓以相救天子之命猶
  有所行會享之國猶有所恥小國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
  息故孔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周之流化豈不大哉
  及春秋之後眾賢輔國者既沒而禮義衰矣孔子雖論詩
  書定禮樂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無勢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時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興故
  曰非威不立非勢不行仲尼既沒之後田氏取齊六卿分
  晉道德大廢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
  義而用詐譎苟以取強而已矣夫篡盜之人列為侯王詐
  譎之國興立為強是以轉相放效後生師之遂相吞滅併
  大兼小暴師經歲流血滿野父子不相親兄弟不相安夫
  婦離散莫保其命滑然道德絕矣晚世益甚萬乘之國七
  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盡為戰國貪饕無恥競進無厭國
  異政教各自製斷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為
  右兵革不休詐偽並起當此之時雖有道德不得設施有
  謀之疆負阻而恃固連與交質重約結誓以守其國故孟
  子孫卿儒術之士棄捐於世而遊說權謀之徒見貴於俗
  是以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代厲之屬主從橫短長之說
  左右傾側蘇秦為從張儀為橫橫則秦帝從則楚王所在
  國重所去國輕然當此之時秦國最雄諸侯方弱蘇秦結
  之合六國為一以儐背秦秦人恐懼不敢窺兵於關中天
  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國勢便形利權謀之士咸
  先馳之蘇秦始欲橫秦弗有故東合從及蘇秦死後張儀
  連橫諸侯聽之西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據崤函
  之阻跨隴蜀之饒聽眾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蠶食六國
  兼諸侯並有天下杖於謀詐之積終無信篤之誠無道德
  之教仁義之化以綴天下之心任刑法以為治信小術以
  為道遂燔燒詩書坑殺儒士上小堯舜下邈三王二世愈
  甚惠不下施情不上達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淺薄綱
  紀壞敗民不見義而懸于不寧撫天下十四歲天下大潰
  詐偽之弊也其比王德豈不遠哉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大使天
  下有所恥故化可致也苟以詐偽偷活取容自上為之何
  以率下秦之敗也不亦宜乎戰國之時君德淺薄為之謀
  策者不得不因勢而為資據時而為畫故其謀扶急持傾
  為一切之權雖不可以臨教化兵革救急之勢也皆高才
  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出奇策異智轉危為安易亡為存
  亦可喜皆可觀

知识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出版地:温州

清桐城派大家姚鼐编纂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共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阅读

相关人物

姚鼐
责任者
劉子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