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退之爭臣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0503
颗粒名称: 韓退之爭臣論
其他题名: 鼐按此文風格葢出於左國
分类号: I262
页数: 3
页码: 十至十二
摘要: 姚鼐所撰寫的古文辭類纂中的一篇關於韓退之爭臣論的文章。
关键词: 散文 辞赋 总集

内容

韓退之爭臣論
  鼐按此文風格葢出於左國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
  聞多不求聞於人也行古人之道居於晉之鄙晉之鄙人
  薰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
  大夫人皆以為華陽子不色喜居於位五年矣視其德如在野彼豈以富貴移易其心哉愈應之曰是易所謂恒其
  德貞而夫子凶者也惡得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蠱之上
  九雲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則曰王臣蹇蹇匪躬
  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時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蠱之
  上九居無用之地而致匪躬之節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
  位而高不事之心則冒進之患生曠官之刺興志不可則
  而尤不終無也今陽子實一匹夫在位不為不久矣閱天
  下之得失不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為不加矣而未嘗一
  言及於政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
  喜戚於其心問其官則曰諫議也問其祿則曰下大夫之
  秩也問其政則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
  聞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
  今陽子以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與不得其言而
  不去無一可者也陽子將為祿仕乎古之人有雲仕不為
  貧而有時乎為貧謂祿仕者也宜乎辭尊而居卑辭富而
  居貧若抱關擊柝者可也蓋孔子嘗為委吏矣嘗為乘田
  矣亦不敢曠其職必曰會計當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
  矣若陽子之秩祿不為卑且貧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
  哉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陽子惡訕上者惡為人臣招其君
  之過而以為名者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書曰爾
  有嘉謀嘉猷則人告爾後於內爾乃順之於外曰斯謀斯
  猷惟我後之德夫陽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應之曰若陽
  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謂惑者矣人則諫其君出不使人知
  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夫陽子本以布
  衣隱於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誼擢在此位官以諫為名
  誠宜有以奉其職使四方後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聞而慕之束
  帶結髮願進于闕下而伸其辭說致吾君於堯舜熙鴻號
  於無窮也若書所謂則大臣宰相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
  也且陽子之心將使君人者惡聞其過乎是啟之也或曰
  陽子之不求聞而人聞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
  守其道而不變何子過之深也愈曰自古聖人賢士皆非
  有求于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義得其道不敢獨
  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砣砣死而後已故禹過
  家門不人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聖一賢者豈
  不知自安逸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
  以賢聖才能豈使自有餘而已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耳
  目之於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後
  身得安焉聖賢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聖賢之身也且
  陽子之不賢則將役於賢以奉其上矣若果賢則固畏天
  命而閔人窮也惡得以自暇逸乎哉或曰吾聞君子不欲
  加諸人而惡訐以為直者若吾子之論直則直矣無乃傷
  於德而費於辭乎好盡言以招人過國武子之所以見殺
  於齊也吾子其亦聞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
  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為直而
  加人也且國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盡言于亂國是以見
  殺傳曰叫善人能受盡言謂其聞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
  陽子可以為有道之土也今雖不能及己陽子將不得為
  善人乎哉

知识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出版地:温州

清桐城派大家姚鼐编纂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共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阅读

相关人物

姚鼐
责任者
韓退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