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不系舟渔集十五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0473
颗粒名称:
分类号: I21
页数: 6
摘要: 陳高所著書文之合集。
关键词: 文集 別集 书文

内容

與張仲舉祭酒書
  四月廿一日門生陳髙頓首百拜奉書於祭酒先生閣下甲午嵗
  先生主文衡辱不以高之愚不肖舉而措諸進士之列一謁謝後
  即隨隊南還曽弗獲少侍燕閑親炙誨論繼以兵革日用道途阻
  艱咫尺之書亦無因達於左右其負罪可勝言哉髙性直而謀疎
  學膚而才拙不能與世俯仰往者備員四明絜身奉職惟恐獲戾
  於民以玷名教而無以報閣下甄録期望之意遭時多故眾醉獨
  醒棄官歸田今五十矣或徜徉乎山谷之間或浮游乎江湖之上
  任情自適無所系留當道者雖欲牽挽而不能羈縶因自號為不
  系舟漁初非敢為髙也揣已之無能處俗之不偶故以是而托其
  名焉耳閣下倘取其意而畧其迂賜以詩若文以張大其說俾得
  以稱其名焉幸甚幸甚參政危公不敢以書請願假閣下之重並
  求一文昔圬者王承福托韓子之傳而名垂於世今若得二先生
  之述作夫豈不可與圬者比數乎然士之有所抱負者其走書京
  師干請於名公钜卿非獻陳籌策以匡時則衒鬻智能以求用而
  髙獨以求文章為事亦何愚而不知時務之甚也無任忱悚伏
  唯照察不偹
  答友人書
  辱書及示以詩文聨篇亹亹數百言辭嚴而竒意深而隠其光彩
  璀璨而交錯若驚湍之奔激若崕石之峭露又若蛟蜃之騰摶而
  左右前後莫求其分合也足下之為文至此夫豈髙所跂望而及
  而來書詞稱乃反過情褒許豈其然乎且高烏足以論文哉高之
  文非幼少而習之也非師授而得之也數年以來始知讀書為學
  初而求之古人之言則但見巍乎其高而已耳窅乎其深而已耳
  渺渺乎其浩蕩而已耳而不知所以髙所以深所以浩蕩也則雖
  欲強措一詞而不可得也繼而憤悱奮勵虛此之心逆彼之志則
  所以髙所以深所以浩蕩始若髣髴有以僅見其一二然而不能
  盡也夫然後撡翰染墨勉強於措辭而卑淺庸陋其不見笑於能
  言之士無幾矣奚可謂之文哉年齒日長視今所為猶前日也尚
  複能進乎思欲大肆吾力於其中而未有暇焉者辟吾之於文猶
  見周道之坦夷而不能由之又安能至耶若髙者烏足以論文今足
  下之文已至矣而足下之才冝不止此於是而又峻其峯道其流
  揚其波以求至乎髙深浩蕩之域豈易量也哉勉之勉之相去無
  百里舟行不日可到一來慰我岑寂否髙再拜
  與索珠僉院書
  自國家用兵以來內外之臣有能提卒總戎出竒制勝以為王室
  之幹城四郊之保障者葢不多見而同年之中乃得閣下以忠義
  之質奮英武之略整肅師旅征討叛逆其聲威赫然震動為朝廷
  之所倚眷逺近之所稱誇使當世之人知夫為將帥者必說詩書
  而敦禮樂不専出於猛夫悍卒也其為吾黨之光榮何如哉髙雖
  駑庸臥病田裏處土遐僻聞之喜躍中夜不寐私心自念若得如
  閣下者數十人布列海內則賊何患不滅而太平豈難致哉然竊
  有所進焉古之良將能臣以功名終始者有出人之志而不自用
  有葢世之勳而不自矜事上則翼翼小心處已則惴惴然如有失
  此所以勒銘於鼎彛而流聲於竹帛也閣下勉之期望之深故輒
  陳鄙悃伏惟亮察不宣
  上達秘卿書
  六月四日陳髙謹再拜奉書於先生閣下夫物有以類相感者固
  不待同居狎處而後通也而人之相孚又奚俟於交靣接目然後
  心合而可以言哉髙耳閣下之名服閣下之徳而立閣下之下風
  有年於茲矣雖未嘗一交靣接目而心固已知必合矣又得以未
  見顔色而辭其言乎髙嘗以為文章之氣與世變上下而亦有係
  夫上之人與夫作者之為之倡也故有世道方盛而文章不振者
  非世之然也倡之者無其人也非無其人也有其人而不為文章
  之司命或為文章之司命又循常習故而莫之變焉此文氣所以
  日卑下而其勢固不能以振起也凡今世之為進士以取科第者
  工蟲篆之辭飾粉黛之語緝陳言誇記問鬬侈靡寖寖焉競趨于
  萎薾頽墮潰敗腐爛之鄉而莫知其所止以今海宇混一際古所
  未有太和冲厚之氣融融焉熈熈焉而君上方觀人文以化成天
  下當此之世其盛矣乎而文章之氣獨爾卑下何歟然則世之盛
  也若此而文氣之不振也若此非無其人為之倡歟為文章司命
  者尚得以逃其責哉天下之好尚視上之趨而何如耳又況於祿
  位之存焉者乎今如是焉則進而得祿與位不如是焉則退而黜
  伏人亦孰不樂為此去為彼耶設有以太史公賈生董仲舒司馬
  相如劉向班固之文而試於今其有不見退黜者乎其能見拔濯
  而採擇者乎否也十數年前進士之文章猶時時有渾朴敦龎
  之氣亦其一時諸老儒先知所以造就之故也假設其轉而試於
  今亦必藐焉不為主文衡者之所屑顧矣嗚呼世之盛而文之卑
  文章司命者之憂也髙之不才而病此也葢久然往往出己意以
  語人則見嗤笑耳詆譏耳甚者憎怒而唾罵耳雖不能不隨俗所
  習以幹於時而求升鬥以為貧而養之計然其志不見信於人亦
  何足以恤而使盛世之文卑弱不振豈不亦可悲乎每欲持此而
  吐之於主文章之司命者顧以身處防賤姓字無聞言不足為人
  所信又恐所好不與我投只取嗤笑詆譏憎怒而唾罵焉而已是
  以噤而不敢發諸口而今始為一宣佈之也伏惟閣下抱雋才負
  實學擢於巍科躋於膴仕其文章其節操其政事當世孰可與比
  者而其名譽昭聞日久言而人信之唱而人和之而今嵗執文章
  司命之柄者又在於閣下故髙敢以其說進焉以為非閣下則髙
  之言不能售非髙則亦無有能以此為閣下言者髙非有所私便
  也特以悲世之盛而文之卑懷其情而不容以自嘿耳夫朝廷以
  文章取士其立法之意至善也其取人之道至悉也其貴之文章
  司命者至深且重也是故問之疑以觀其明理質之義以究其通
  經試之賦以考其博物習之詔誥表章以視其代言獻納之方策
  之時務以明其政事設施非徒以革前代之弊也將以求真才之
  用也其得人與否則皆寄二三主司焉任茲責者苟能執其公不
  私其見要其文皆必要其實則亦庶乎可以得人矣若徒以抽黃
  對白之為工柔筋弱骨之為美綴舊聞習成說之為華則前代之
  獘猶在耳若是則小子後生口乳臭齒齠齓者舉能為之而由以
  進而豪傑之士抱磊碕負竒屈者惡從以得哉今試能變更積獘
  使所試之文必欲其理明而辭確議論有餘格律髙古曲雅而精
  深一切屏去浮華偶儷之習如是焉而取反是焉則退而黜若此
  則非豪傑之士不克進而小子後生不能以售決也作養當代之
  人才振起當代之文氣一變而之古也豈不美哉髙也性質頑鈍
  學疎而文卑俛俛焉驅逐於鄉貢進士之班列者於今秋為再矣其
  得失是有命焉髙之愚尚何敢望焉區區之懐誠願盛世之文氣
  一變而之古於吾身親得見之則雖退伏田野黯黯然終其身無
  複聲光之聞於人亦且慊然以無恨矣或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居下而思出其位無乃非所言而言寧免獲戾於君子乎髙竊
  以為不然夫不可謀者政也若文則吾志之所好而天下之公器
  耳又況閣下之志與吾同者哉必且不吾罪而唯吾聴矣冒凟尊
  嚴下情不勝悚栗惶恐之至伏惟亮察不宣

知识出处

不系舟渔集十五卷

《不系舟渔集十五卷》

出版地:温州

元陈高撰。高字子上,温州平阳人。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未三年,辄自免去。平阳陷,弃妻子往来闽、浙间,自号“不系舟渔者”。明洪武初,苏伯衡访其遗集,厘定成编,题曰《子上存稿》。此本题《不系舟渔集》,不知何人所改,文格颇雅洁。诗惟七言古体不擅场,绝句亦不甚经意。其五言古体,源出陶潜;近体律诗,格从杜甫。面目稍别,而神思不远,亦元季之铮铮者矣。

阅读

相关人物

陳高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