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州儒學増田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不系舟渔集十五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0396
颗粒名称: 平陽州儒學増田記
分类号: I21
页数: 2
摘要: 陳高所著以敘事為主的記文之《平陽州儒學増田記》。
关键词: 文集

内容

凡學校之經用師弟子有廩膳士之貧者有養春秋釋奠有簠簋
  俎豆之實苟嵗之所入無以為出則庶事闕遺師生曠業而學校
  廢矣平陽舊為縣贍學之田素寡後陞州更設教授贠厥費倍昔
  而田弗加多嵗所收數以石計者不過三百二丁奉祭之贏教官
  祿且弗給是故訓導之師恒虛其席而弦誦之聲未之嘗聞前後
  之職教及守土者雖或病之而其力不足以為至正十九年天臺
  陳鑒翁來為教授慨然以興起學校為己任越明年春南臺監察
  禦史易普刺金孔汭行郡閩廣取道於溫三月之吉適臨是州乃
  蒞學官虔謁於先聖先師遂登講堂慰勞多士宣佈徳意環列觀
  視罔不欣肅因覩學師缺贠生徒稀鮮乃詢其故鑒翁具以膳廩
  空匱告二公惕然曰崇學尊教實我國家盛典而勉厲作興之豈
  非吾職所當先乎乃言於副元帥周嗣徳曰自我入茲境民若不
  知有干戈焉者子之保守撫綏茲土厥功茂矣然當海內用武之
  日我民得以安居無事必須庠序之教使之明人倫而知禮節匪
  為治之急務歟州之有學蓋以教民而田弗充於贍士教奚由興
  盍圖之元帥曰諾爰撥在官之田若干畝歸諸學且籍其入專為
  師弟子廩膳費而俾來征記於餘餘唯學校育才之地凡子弟來
  遊於是者將以漸摩乎理義之訓涵泳乎道徳之源少則習夫洒
  掃應對進退之節長則業夫脩已治人之術始之為士終之為聖
  賢其所以為教而學者閎大如此則其養而食之也庸可缺乎而
  凡師弟子之食其食者得不思夫為教之本與夫為學之道乎異
  時吾見禮樂之教行俊秀之才成居則有以孝親而悌長出則有
  以化民而善俗是則増田之功有補於學者豈小乎哉葢非禦史
  之賢無以成其美非元帥之賢無以拓其規陳君之志由是而獲
  遂然則書之以昭示久逺夫孰曰不宜至正二十年秋七月望記

知识出处

不系舟渔集十五卷

《不系舟渔集十五卷》

出版地:温州

元陈高撰。高字子上,温州平阳人。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未三年,辄自免去。平阳陷,弃妻子往来闽、浙间,自号“不系舟渔者”。明洪武初,苏伯衡访其遗集,厘定成编,题曰《子上存稿》。此本题《不系舟渔集》,不知何人所改,文格颇雅洁。诗惟七言古体不擅场,绝句亦不甚经意。其五言古体,源出陶潜;近体律诗,格从杜甫。面目稍别,而神思不远,亦元季之铮铮者矣。

阅读

相关人物

陳高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