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畧卷之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略二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03731
颗粒名称: 朱子語畧卷之七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7
页码: 一百一至一百十六
摘要: 楊與立編次的朱子語略第七卷。
关键词: 程朱学派 理学 语录

内容

凡一百一十四條
  門人建安楊與立編次
  後生初學且看小學之書𨚗个是做人
  底様子
  古之為教者有小子之學有大人之學
  問小學大學之別先生曰小學是事如
  事君事父事兄處友等事大學是彂
  明此事之理
  教小兒只是說个大槩只眼前事或以
  洒掃應對之類作叚子亦可每疑曲
  禮衣毋撥足毋蹶將上堂聲必揚将
  入户視必下叶户等十韻處皆是古
  人教小兒語列女傳孟母又添兩句
  曰將入門問所存
  脩身之法小學俻矣義理精㣲近思録
  詳之
  小學多說郍恭敬處少說郍防禁處
  問今看大學如小學中有未曉處亦要
  理㑹先生云相𠔥看亦不妨
  問初學當讀何書曰六經語孟皆聖賢
  遺書皆當讀但初學且湏知緩急大
  學語孟是聖人為人切要處唯大學
  一書說古人為學大方玩味此書却
  讀語孟
  學問湏以大學為先次論語次孟子次
  中庸中庸工夫密䂓模大
  論孟中庸待大學通貫浃洽無可得看
  後方看乃佳
  先看大學次語孟次中庸果然下工夫
  句句字字涵泳切巳看得透徹一生
  受用不𥁞
  湏是将論語中庸大學道理来涵養
  大學中庸是說理之書
  大學中庸語孟四書道理粲然人只是
  不去看若理㑹得此四書何書不可
  讀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處也
  人自有合讀底書如大學語孟中庸等
  書豈可不讀讀此四書然後看詩書
  禮樂上古之書莫尊扵易中古後書
  莫大扵春秋然此兩書皆未易看
  子所雅言詩書執豐未始及易夫子常
  所教人只是如此仐人便先為一種
  玄妙之說
  先生一日問剛中平時讀何書岡中說
  看語孟荀楊荘老王通諸書先生云
  湏看語孟若荀楊乃誤人之書莊老
  乃壊人之書
  今且湏看孔孟程張四家文字方始講
  究得着實其它諸子不能無過差也
  先生曰熹少時讀四書甚辛苦諸公如
  今讀時又較易做土夫了四書謂大
  學中庸論語孟子
  大學語孟最是聖賢切要處
  聖人作个大學便要使人齊入聖賢之
  域
  外極規模之大内盡莭目之詳推至扵
  事事物物莫不𥁞其工夫此所以為
  聖賢之學
  問欲專一看書以何為先曰先讀大學
  可見古人為學首末次第
  大學是為學綱目先通大學立定綱領
  其它經書皆雜說在裏
  先生一日教其子看大學曰我平生精
  力𥁞在此書湏先通此方可讀他書
  也
  先生捐舘前一月以書遺廖子晦曰大
  學又脩得一畨簡易平實次第可以
  絕筆
  大學且逐章理㑹先讀本文念得次将
  章句来解本文又將或問来参章句
  既逐叚曉得却將来統㸔温尋過
  大學一書有正經有註觧有或問看来
  看去不用或問只㸔注解便了乆之
  又只㸔正經便了又乆之自有一部
  大學在我胷中而正經亦不用矣
  大學在明眀德一句湏常常提醒在這
  裏它日長進䖏在這裏
  大學只前面三句是綱領
  古之學者無它明徳新民求各止扵至
  善而巳矣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脩身眀眀德之事
  也齊家治國平天下新民之事也
  明眀德便是欲無一毫私欲新民便欲
  人扵事事物物上皆是當
  止扵至善巳也要止扵至善人也要止
  扵至善
  至善是十分恰好䖏不可過不可不及
  先生說大學次序曰致知格物是窮此
  理誠意正心修身是體此理齊家治
  國平天下是推此理要做三莭㸔
  自格物至脩身自淺以及深〓齊家至
  平天下自内以及外
  外面事要推闡故齊家而後治國平天
  下裏面事要切巳愈小故先脩身正
  心誠意致知
  格物致知是求知所止誠意正心脩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求得所止物格
  知至是知所止意誠心正身脩家齊
  國治天下平是得其所止
  大學是聖門最初用工䖏格物又是大
  學最初用工䖏
  大學湏自格物入
  致知一章此是大學最初下手處若理
  㑹得透徹後面便容易
  先生既為道夫讀程子致知說復曰格
  物一章正火學之頭首宜湏熟復將
  程先生說更逐叚研究
  格物是夢覺𨵿格得来是覺格不得是
  夢誠意是善惡𨵿誠得来是善誠不
  得是惡過得此二𨵿上靣工夫却一
  節易如一節了到得平天下處尚有
  些工夫只為天下闊湏着如此㸃檢
  致知誠意此是大學一篇樞紐乃生死
  路頭人之所以與禽獸異處若過得
  這𨵿子其他事皆可為也
  論誠意曰過得此一𨵿方是人不是賊
  物未格知未至縱有善亦不過是不善
  中之善到得物格知至後或有不善
  亦只是善中未善處
  格物誠意其事似小然若打不透却是
  大病痛治國平天下規模𨿽大然若
  有未到處其病却小盖前面大本領
  已自正了
  正𡖖問大學傳正心脩身莫有淺深否
  先生曰正心是就心上說脩身是就
  應事接物上說
  大學正心章巳說盡了至脩身章又徔
  頭說起至齊家治國章又依前說教
  它治盖是要得莭莭去照顧
  大學諸傳有觧經䖏有只引經傳賛揚
  虔其意只是提起一事使人讀着常
  惺惺地
  陶安國問絜矩之道是廣其仁之用否
  曰此乃求仁工夫正要看力
  絜矩之說不在前數章却在治國平天
  下之後到這裏也是莭次成了方用
  得
  大學一書如行程識得行程便湏行始
  得若只讀得空殻子亦無益也
  且熟究一个大學作間架却以他書填
  補去如此看得一兩書占得分數多
  後却易為力
  先生曰熹自卄角讀論孟自後欲一本
  文字高似論盂者竟無之
  論語是門弟子所集故言語時有長長
  短短不類𠁅孟子疑自著之書故首
  尾文字一體無些小瑕疵若是門弟
  集則其人亦甚高不可謂軻死不傳
  語孟只是平鋪說去可以㳺心
  論語愈㸔着愈見得滋味出
  語孟讀着越見意思無窮今日讀得些
  意思明日讀又長得些意思
  語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經工夫多得效
  少
  問或人云公却不理㑹語孟却理㑹管
  子管子固不可不㸔只是未到他而
  今終身理㑹語孟斃而後巳猶未知
  做得徹不徹在
  論語孟子唯明道伊川二君子之言無
  弊
  南軒論語初成書時一切寫去與他說
  後得書言說得是都攺了孟子說不
  曽啇量
  先生曰熹所集注論語至扵訓詁皆子
  細者盖要人字字與熹着意㸔字字
  思索到莫要只作等閑㸔過了
  先生曰熹所解論孟和訓詁注在下面
  要人精粗本末字字咀嚼過此書熹
  自三十𡻕便下工到而今攺猶未了
  不是草草㸔者且㱕子細
  先生語呉仁父曰熹語孟集注添一字
  不得减一字不得又記曰不多一箇
  字不少一箇字
  憙那集注都詳俻只是要㸔無一字閑
  㸔注觧時不可遺了緊要字盖解中有
  極散緩者有緩急之間者有極緊要
  者熹下一字時直是稱輕等重方敢
  寫出
  集註乃集義之精髓
  或言論語集義只將程子之說為主如
  何曰不可只得以理為主
  集義中胡氏是致堂魯氏是文清公黄
  氏是黄舜祖晁氏是晁以道李氏是
  李光祖
  黄幹曰欲看論語精義不知如何㸔曰
  只是逐叚子細玩味公記得書否若
  記不得亦玩味不得
  先生說論語或問不湏㸔請問曰支離
  張二叟問論語或問曰是十五年前文
  字與今說不類欲脩工夫大後掉了
  論讀書之法擇之云𠹉作課程㸔論語
  日不得過一叚先生云明者可讀兩
  叚或三叚如此亦可以治躁心
  讀論語不要貪多每日只可㸔兩叚熟
  了自然見義理貫通若不如此㸔㸔
  是幾年也無長進
  先生問黄幹論語近讀得如何幹曰尚
  㸔未熟先生曰這也使急不得也不
  可慢功効不可急工夫不可慢
  先生問看論語了未廣云巳㸔一遍了
  先生曰太快若如此看只是理㑹文
  義不見得它深長底意味
  先生問林恭甫㸔論語至何䖏曰至述
  而先生曰莫要恁地快這箇使急性
  不得湏是緩緩理㑹
  先生問胡兄論語讀得多少對曰兩曰
  只雜㸔中庸等先生曰恁地如何㑹
  長進㸔此一書且湏專一書
  子充問學先生曰聖人教人只是箇
  論語魏漢諸儒只是訓詁論語湏玩
  味今人讀書傷快湏是熟讀方得
  王子充問讀書未見得切見之事方切
  先生曰不然論語一教人學便是孝
  弟求仁便戒人巧言令色便是三省
  可謂甚切
  門荅問鲁子聞得底話顏子未必與
  間顏子閒得底話子貢未必與閒今
  𨚫合在論語一書後世學者豈不幸
  事但患自家不去用心
  今讀論語湏是朝夕在念立如參前在
  如𠋣𢖍
  大抵學而萹數章皆以忠信為本而後
  濟之以學
  看鄊黨一篇湏是想它恂恂是如何誾
  誾是如何不可一衮看
  鄊黨一篇乃聖人動容周旋皆中禮䖏
  孔子說話無不子細磨𥟀合縫〓水不
  漏
  孟子之書明白親切無甚可疑者只要
  日日熟讀
  孟子書大故分暁也不用觧但熟讀
  孟子句句的確有必然之效
  孟子說得叚叚痛切如檢死人相似必
  有箇致命痕
  孟子許多論氣只在集議所生者一句
  上
  孟子激彂人說放心良心諸䖏說得人
  都汗流
  着意讀孟子四端之類切要䖏其他論
  事處且緩不妨
  子思做中庸之書大叚周宻不易得
  游楊吕俠諸先生觧中庸只說它所見
  一面道理𨚫不将聖人言語折衷所
  以多失
  游楊諸公觧中庸引書語皆失本意
  游開問中庸編集得如何先生曰便是
  難說縁前輩諸公說㝵多了其間儘
  有差舛䖏
  問中庸曰中庸只是一箇道理以其不
  偏不𠋣故謂之中以其不詫異可常
  行故謂之庸
  問中庸如何是不可能曰只是說中庸
  之難行也急些子便是過慢些子便
  不及
  李閎祖書問致中和之說更欲先生着
  一語以明之極其中則心無不正而
  天地之心亦無不正極其和則氣無
  不順而天地之氣亦無不順先生答
  云看得甚精章句巳攺定多如所論
  楊至之問中含二義有未彂之中有随
  時之中曰中庸一書本只是随時之
  中然其所以有随時之中者是縁有
  那未彂之中在裏
  問中與誠如何曰中是道理之模様誠
  是道理之實䖏中即誠矣
  又問智仁勇扵誠何如曰智仁勇是做
  底事誠寔行此三者都要實
  中庸一篇始只是一中間却事事有末
  後却復結帰扵一
  程子曰中庸始合為一理中散為萬事
  末復合為一理始合為一理者指天
  命之謂性一句末復合為一理者指
  無聲無臭言
  中庸自首章以下多是對說将来不知
  它古人如何做得這様文字呵是恁
  地齊整
  論中庸曰他古人觧做得這様物事四
  散收拾將来及併合聚則便有箇次
  序如此其次序又直如此縝宻
  問論語不及中庸曰只是一理若㸔得
  透方知無異只是論語零碎
  古書多至後面便不分曉語孟亦然
  㸔論孟亦湏𠔥看大學及詩書諸經諸
  史皆不可不讀
  先㸔語孟中庸更㸔一經却㸔史方易
  㸔先㸔史記史記與左傳相包次㸔
  左傳次㸔通鑑有餘力則㸔全史
  朱子語畧卷之七

知识出处

朱子语略二十卷

《朱子语略二十卷》

出版地:温州

朱子语略二十卷,(宋)杨与立辑,明弘治四年(1491)南京国子监刻本,8册全。本书为二级甲等古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五六三,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书半叶九行十五字,上下黑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卷端题“门人建安杨与立编次”,卷五、十、十五卷末有牌记,题“弘治四年春南京國子監重刊”。《朱子语略》为朱熹门人杨与立收集朱熹弟子门人笔记删选而成,全书二十卷,约编成于南宋嘉定庚辰辛巳间(1220-1221)。

阅读

相关人物

楊與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