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旱滩坡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72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旱滩坡纸
分类号: TS7-092
页数: 5
页码: 292-2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通过对旱滩坡纸的分析,发现其工艺精湛,使用了涂布加工技术,展现了东汉晚期造纸技术的较高水平。而灞桥纸、扶风纸和居延纸则为纸的雏形,原料粗糙,加工简单,不适于书写。蔡伦总结了前人经验,改良原料和工艺,推动了造纸术的进步,对人类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 旱滩坡纸 分析 工艺

内容

1974年在甘肃省武威县旱滩坡地区,发掘了一具牛车,车棚上贴着写有文字的古纸,已残破不堪。考古工作者断定此为东汉晚期的遗物,比蔡伦献纸约晚几十年。
  对旱滩坡纸分析的结果是:纸较薄,厚度为0.07毫米,相当于现在一般机制原纸(40克/米2)。经光学显微镜检验,原料是麻类纤维,镜下可辨的有大麻纤维。以碘氯化锌溶液染色,纤维呈酒红色,有一部分呈黄色。纤维帚化度相当高,细胞已遭破坏,放大镜下观察,纤维交结匀细,大纤维束少见,纸面紧密,透眼少,因纸样裂成小碎片,看不清帘纹痕迹。在进一步化验中,还发现它不是一般的纸,而是单面涂布加工纸。涂层细而平,十分均匀,涂料颗粒也细而匀,在涂料中还有一种糊状物,与碘氯化锌染色呈黄色反应。涂层与纸基结合,可能由于年深日久,有的部位结合不十分紧密。如用解剖工具精心操作,可将涂层和纸基分离。进一步观察除去涂层后的纸基结构,纤维组织细腻,结合紧密,平滑度、匀度都较好,隐约可见帘痕。纤维长度多为4~
  5毫米左右,纸基厚度约0.04毫米(带涂层的纸厚度为0.07毫米),约相当于20~30克/米2的薄型纸。从这张纸片的结构和特性看,当时的工艺技术除了在洗、沤、舂、抄等工序上作到精工细作外,还采用了压榨、平面干燥等步骤,否则纸不可能如此平滑紧密。此外,从纤维较长和分散均匀的程度看,很可能使用了悬浮剂,因为纤维较长,匀度较难掌握,在设备和加工技巧上已达到一定的精度。手工抄20~30克/米2的薄型纸是很不容易的。在使用涂料上也不是简单的刷一层白粉,有迹象已经使用了胶料。由此,不能不对我们的祖先在1800多年前就创造了如此高超的工艺技术而感到自豪。
  旱滩坡纸及纤维如图9-17~9-19所示。
  通过对前面几种纸的分析鉴定,我们认为:“灞桥纸”不是纸,而是一些废旧麻絮、绳头、线头等散碎纤维的堆积物。扶风纸和居延纸,原料来自回收纺织下脚料和破布,粗略地经历了造纸二、三个基本工序,但加工简单,纸质粗糙,不适用于书写,更谈不上代替缣帛,因而可以称为纸的雏形。因此,有人就扶风纸发掘报道说:
  “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原始纸,人们用它来代替竹简、木简、缣帛等作为书写的主要材料”这是没有根据的。
  以蔡伦为代表的发,明家总结了漂絮以及雏形纸的经验,扩大原料(如树皮、鱼网等),改革工艺,创造性地生产出能够代替缣帛的纸。这一历史结论除有历代史书记载外,从旱滩坡纸的性状也可得到印证。
  古今中外许多重大发明创造往往不是突然出现的。中国的造纸术,在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行业和产品以前,就有了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这当然符合事物从渐变到突变的发展规律。关于纸的发明创造,究竟应该算在雏形纸的阶段还是算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较大规模生产的阶段,应该从它对推动社会进步所产生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来衡量。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集其大成,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提高到能用于书写的阶段,这才对人类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蔡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