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皮纸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83
颗粒名称: 二、皮纸类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5
页码: 197-2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代时楮皮纸和桑皮纸仍占重要地位,用于书画、典籍等。浙、皖、赣、鄂等地盛产楮皮纸,尤以泾县宣纸最为著名。西南地区皮纸亦有所发展,用于各种用途。桑皮纸以北方河北为多产。皮纸在清代仍有发展,但后期逐渐衰落。
关键词: 造纸原料 皮纸类

内容

清代时楮皮纸和桑皮纸仍占重要地位,产量仅次于竹料纸。名家书画和珍贵典册图书,仍多选用优质皮纸。纯白细软的皮纸,强韧性和耐久性远胜于竹纸,清代早期的玉版纸、连四纸等名优产品,概为皮纸。直到中叶,竹纸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竹料天然漂白技术已告成熟,高级竹纸取代了历史上皮纸的玉版、连史的名称,成为皮料、竹料纸混用纸的名称。据谢崧梁在《今文房四谱》记载:用皮料连四纸裱成的摺纸、大卷纸,是最好的书写材料,受墨快慢,恰到好处。早期的荆川连纸,是由湖北的皮料连纸得名。所谓连四纸,就是比小幅纸放大四倍的纸总称。清代由于泾县宣纸大放光彩,广受书画家欢迎,于是一般皮纸已见逊色。杨钩在《草堂之灵》一书写道:“纸墨为书画之命根,……然佳纸既不易得,所用复多,以白料、重参为学术之常品,以棉料、生宣为学画之常品可也,胶矾熟纸最不可用;玉版、淳化虽非熟纸只可作书,不可作画,……”。这里所说的白料,就是白皮纸,重参就是加重的皮纸;棉料、生宣均是宣纸,玉版、淳化也是厚皮纸,淳化是代表宋代末用于印刷淳化阁帖所用的一种优质白皮纸。这里所说的皮纸均是楮皮纸。
  浙、皖、赣仍为纯白楮皮纸的重要产地,浙江的常山、开化楮皮纸,仍盛不衰。乾隆时开化皮纸质量极佳,乾隆帝最为赏识,清宫最名贵的殿版书(宫内专印的书),都选用开化皮纸印刷。1932年瑞典亲王来华访问时,参观故宫博物院,见到乾隆时用开化皮纸所印殿版书,非常赞赏,他说:“瑞典现代造纸颇为发达,纸质虽优,但工料之细,尚不及中国的开化纸,……瑞典纸在欧洲为第一,能印五色套版,欧洲人士谓中国纸不能印五色彩画,只能用颜色绘画,其实不然,本人在北平故宫博物院所见之殿版书,系用开化皮纸所印,其彩色图画,也完全用最白之开化纸印成,数百年不褪色,且鲜明如画,……”(《申报月刊》三卷三期)。开化纸是用楮皮和参皮(三桠皮)所制,细致洁白,非一般皮纸可比。自清代中期竹料连四(连史纸)盛行以后,由于价格较廉,开化纸逐被排挤。
  负有盛名的皖南徽州、池州、定州楮皮纸,明末清初虽曾一度衰落,但不久又恢复生产,清人赵廷辉有一首诗描述皖南纸乡的盛况:“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叠新墙,沿溪水碓无停息,一片春声撼夕阳。”道出了纸乡人民忙于营建水坝、水碓、焙纸墙发展生产的繁荣景象。到了清代后期,朝廷索取的“官派纸”任务有增无已,槽户不堪其苦,尤其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皖南地当要冲,两军长期进行拉锯战,槽户相继被毁,纸工逃亡殆尽。据泾县小岭《曹氏宗谱》载:“小岭人口,死亡大半,人相枕籍……”。以致到了清末,昔日盛产皮纸的渍溪、歙县、休宁、黟县、贵池等地,濒于绝产。据《徽州府志》载:“造纸之户沦亡……合郡乃绝无纸矣。”皖南纸业最后只幸存泾县一隅,成为一花独秀局面。
  江西的皮纸业,康、乾之时亦有发展,玉山、铅山等县槽户急剧增加,品种繁多,如白榜纸、中夹纸、勘合纸、玉版纸、大开化纸、小开化纸、棉连七、棉连四、棉连三等皮纸。此外,萍乡在清末盛产一种雪花皮纸,据《江西农工商矿记略》载:“萍乡县……近有添雪花皮,其枝可为引火(线)纸之用,粗料有大表,炮料、老帘、小表各色,岁共出四万余但;细料有小黄、剔皮二项,价值最贵,岁出三百担;其次有湘表纸,岁出千担……”。
  湖北皮纸,盛产于兴国、麻城、房县、长杨、通山、采风、利川等地,尤以兴国、通山产量最多。据《康熙通志·湖北省》载:“皮纸兴国出多,按此楮皮纸也,……最薄者曰水皮纸,出通山,最薄亦可为引火线者,名曰引纸,亦出通山及武昌……”。
  西南各省楮皮纸,到了清代,尚有发展,广西的大瑶山地区及红水河流域,已发展十几个县生产纱纸(即楮皮纸),尤以桂西北的都安、马山、东蘭等县为最盛。光绪《广西通志》载:“皮纸、竹纸、桂林府各州县均出,穀树木名楮树,中白汁如乳,皮可为纸,土田州各司均出穀纸,以穀皮为之,故名。”“清末民初,桂西北各县共有二千余槽户,年产量约四万担,产品多数运销港粤。贵州皮纸以贵阳府所属各县为盛,光绪《贵州通志》载:“贵阳府定番,翁贵出穀纸,白韧如绵,俗称绵(棉)纸,文史多用之,或以棉纸制帐,厚者名夹纸,油之以为雨具……遵义府之棉纸,亦为特产,以出绥阳者为佳,厚白而坚韧。”四川皮纸产地亦广,据《四川省志》载:“楮纸,保宁、江油均产,夔州、雅州、嘉定及忠州、梁山均出蠲纸(楮纸)、竹纸”。云南皮纸以双抄纸为佳,据《云南通志》载:“滇南之徵江、〓江有精粉纸,甚粗小,仅作冥镪用,腾冲有双抄皮纸,较为精美。”湖南皮纸亦盛,据《湖南通志·长沙府志》载:“衡州、耒阳、彬州、兴宁均产皮纸,而浏阳皮纸机理尤细,与贵州所产相似,制书画屏障特佳。”
  以上所述,概属楮皮纸,说明在清代时仍有所发展。至于桑皮纸,在北方以河北多产,据直隶《顺德府志》载:“河北桑皮纸,自古擅长,今府下名纸,亦以桑皮为之。”迁安桑皮纸,到了清末,仍是桑皮纸主要产地之一,专业纸坊近百家,作为家庭副业的百余家,其原料桑皮来源,除本县外,还从邻县的卢龙、昌黎等地购入。据西人《谭氏报告书》(DecenealReports1902—1911)卷一载:”永平府最著名的工业,为迁安造纸业,该县人民以制造桑皮纸著称……这种纸多销于满洲供糊窗之用,曾有少数运往上海,但由于运输成本太高,不能与南纸竞争”。迁安纸由于产量大,桑皮供不应求,故有部分品种掺用从南方运来的废纸,《谭纸报告书》称:“秦皇岛为此项用途而输入的废纸数量:1909年195担,1910年188担,1911年76担。”
  山东桑皮纸继明代之后,仍有发展,多达十余县,青城、惠民、阳信等县在清乾隆时产量最盛,泰安在清中叶最发达。蒙阴为花生油产区,使用大量油篓,用桑皮纸糊油篓,故造纸亦盛,至清末境内尚有纸槽百余家。临朐盛产桑条,城西北龙家河两岸及纸坊镇一带,为纸业集中地。聊城地区是古代的东昌府,以产东昌纸(毛头纸、呈文纸等统称)著名。阳谷县鲁庄人民为纪念造纸祖师蔡伦功绩,很久以来,每年农历3月17日举行盛大的“蔡伦庙会”,传至今日。
  浙江桑皮纸,自古称盛,但到了清代,见于文献记录者甚少,东阳县古以产鱼卵纸闻名,但久已不产。据《东阳县志》载:“寻常所用皮纸,大者名呈文纸、棉纸,大抵皆用桑皮、笋壳制成”。此外桐芦、富阳用桑皮混合草浆抄成大幅皮纸,用以加工成防水的桐油纸。
  远在西陲的新疆、西藏,自中原造纸术传到当地后,1000多年来纸业有所发展,所用原料就地取材,多用桑、麻及其他原料。新疆自古产桑、麻,故史书有“闾阎相望,桑床翳野”之句。据乾隆37年(1772年)刊行的《围疆志》载:“回纸有黑、白二种,以桑皮、棉皮絮合作成,粗厚坚韧,小不盈尺,用石子磨光,方堪书写”。又咸丰6年刊印《新疆图志》中谈到造纸说:“咸丰中,和阗始蒸桑皮造纸,韧厚而少光洁,乌鲁木齐、吐鲁蕃略变其法,杂用棉絮或楮皮、麦杆揉合为之,纸身大抵皆粗率,不可以为书……”。由此可知新疆也出产桑皮、楮皮等纸料,但产品质量不佳,直到清末,有的产品,仍“不可以为书”。20世纪初,西人斯坦因(A·Stein)在和阗考古时,曾看见当时仍用桑皮造纸。从新疆于清代生产的《可兰经》用纸观察,其原料亦为桑皮,纸面涂布淀粉,经过磨光加工。
  西藏造纸起源于唐代,到了清代亦有发展。嘉庆9年(1804)江苏金山人周蔼联随驻藏大臣驻节西藏时写有《竺国记游》一书,内有“……藏纸似茧(纸)而坚韧过之,有广至三、四丈者,余曾购一幅,约长一丈二、三尺,纹理坚致如高丽纸,携至成都,为奴子斯为火所焠,可惜也,……藏纸即藏经纸也。彼地有草一种,叶如槐,花如红花,以其根浸捣浇造,如造皮纸法,常用不禁,坚白而厚,宽长三、四丈者,惟前后藏达赖、班禅可以写经,有私造私售者,亦犯重辟(重罪)云”。这种究系何种皮料制造,该文献没有说明。如此巨幅藏纸,是采用古代所行的“浇纸法”制成。20世纪初,美国亨特博士(D·Hunter)曾到西藏考察,在甘孜摄了一张藏民在溪中浇纸的照片,刊于他所著《古代造纸工艺史》,这是我国“浇纸法”唯一实物图片。据斯坦因在和阗发现8世纪的藏文佛经写本用纸,经化验证明是瑞香科植物雁树皮纤维所制。日本植物学者考察,认为喜马拉雅山麓,自然生长的三桠皮甚多,藏人用以造纸。此外西藏高原怒江上游,生长一种多年生豆科常绿灌木,藏语译音“冬麻”其韧皮纤维良好,藏人多用以造纸。西藏皮料种类颇多,独不见有楮,、桑等原料。西藏造纸业见之于书、诗文献极少,光绪年间,黄沛翘编《西藏图考》卷三中载录了乾隆时人查礼(1716—1763)所写的五言《藏纸诗》,对于藏纸的品质有所品评,特录如下:
  锦城学书人,据笔每惆怅。熟意黄教方,
  特出新奇样。臼捣拓皮浆,帘漾金精穰。
  取材经丈长,宽约二尺放。质坚宛茧练,
  色白旋浏亮。涩喜受渝糜,明勿染尘障。
  题句意图适,作画兴当畅。裁之可弥窗,
  缀之甘为帐。何异高丽楮,洋牋亦复让。
  诗中对藏纸的评价很高,认为成都竹纸,下笔为难,而西藏皮纸,幅大质优,坚韧洁白,作书绘画,随意挥毫,既可糊窗,又可作纸帐,美妙之处,当不让于高丽纸和洋纸。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崧梁
相关人物
杨钩
相关人物
赵廷辉
相关人物
蔡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