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种名贵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63
颗粒名称: 一、各种名贵笺
分类号: TS7-092
页数: 3
页码: 172-1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代宣德年间,宫笺制作技艺达到高峰,有洒金笺、磁青笺、羊脑笺、素馨笺等多种,各具特色,质地精美。这些宫笺的制造得益于皇室支持、技术革新和雄厚资源。相比之下,民间纸厂难以比拟,故宫笺尤为珍贵。
关键词: 明代 名贵笺 造纸

内容

1.宣德细密洒金笺
  这种宫笺,专供用泥金描绘成各种图案,画册。在宣德年间,各种宫笺都用优质桑皮原纸加工,品种中很多质量好的产品。如用五色皮纸以泥金描绘成各种图案的细密洒金笺、五色粉笺、印泥五色花笺、五色大帘纸等。苏州纸坊亦有人仿制宫笺,称为吴中无纹洒金笺。据明人文震享《长物志》卷七中论述各地所产名纸时说:“国朝连七、观音奏本、榜纸俱不佳,惟大内用细密洒金五色粉笺,坚厚如板,面砑光如玉,有印金花五色笺,有青纸如缎素,俱可宝。近吴中洒金笺纸、松江淡笺,俱不耐久,泾县连四最佳”。这里所说的青纸,在唐宋时是一种青藤纸,据传是道教举行斋醮仪式时用此纸书写奉献天神的奏章祝文,已形成一种文体,故称“青词”。明代道教盛行,嘉靖帝朱厚熜更是迷信斋醮,经常设坛祈祷,诸权臣为迎合这个昏庸皇帝的爱好,争以青纸写青词祝文。严嵩善于写青词,当上了宰相,故朝野有“青词宰相”之称。明宫官纸局所制的青纸,其原料仍用桑皮或藤皮加工制作。
  2.宣德磁青笺
  此种宫笺是桑皮纸用靛兰染料加工,染成深青色,经过砑光制成。宣德5年(公元1430年),此种宫笺生产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磁青笺的颜色,恰与明代有名的瓷窑烧成的青花瓷器相似,故名为磁青纸笺。宣宗帝评为“古色古香,光如缎玉,坚韧可宝”。据说其中尤以陈青为第一,可用金银泥写佛经,非常名贵,后来民间也纷起仿造,大多用作书籍及书画册封面,美观清雅。
  3.宣德羊脑笺
  此种宫笺是在磁青笺纸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制成,具有苦味防蛀功能,表面呈黑色缎纹,条理清晰,更为十分名贵。直至清代仍在盛行。据乾隆时人沈初(公元1735年生)的《西青笔记》载,关于羊脑笺的制法,“……羊脑笺以宣德磁青(纸)为之,以羊脑和顶烟(松烟)窑藏久之,取以涂纸,砑光及砑成缎纹而成笺。黑如漆,明如镜,始自明宣德年间,以泥金写经,历久不坏,虫不能蛀,今内城惟一家犹传其法”。从这段记载,可知羊脑笺的由来及其加工所用的涂料和方法,并说明从宣德5年至清乾隆年间长达300余年之久,在北京陆续生产,为宫廷所用,极为名贵之品。
  4.宣德素馨纸
  宣德时期所创制的宫笺,除各种富丽豪华的花笺外,亦有洁白质朴的桑皮纸,经过加工砑光称为白笺或镜面笺。又有一种在抄纸时用特制的粗帘抄造,纸面现出帘纹,称罗纹笺。这些素白笺的质地都很精美,曾被宣德帝题评:“坚厚如板,两面砑光,如玉洁白”。其中仿古法制造的气色淡雅朴质的古笺,染成松花月白等淡色,砑成凹凸花纹图案,宣宗命名为“素馨笺”,亦极名贵。方以智在《通雅》中说:“宣德五年造素馨纸,印有桑皮者砑光,有矾光者可书”。
  5.金龙纹笺明永乐后期,宫中官纸局制造了一种专供皇帝诏书或重要文书用的纸称为金龙纹笺,亦属佳品。
  从以上所列的几种宫笺,可知明代加工纸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其主要原因:一是皇室的重视和支持;二是总结吸收以前各朝代的技术经验,加以革新提高;三是宫廷办的纸厂,财力、人力、物力等都很雄厚,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故能作出良好成绩。凡此条件,民间纸厂难以比拟。彩图5为明天启六年萝轩变古笺。彩图6为明代飞仙笺。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文震享
相关人物
朱厚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吴中区
相关地名
泾县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