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江西竹纸中心在铅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54
颗粒名称: 二、江西竹纸中心在铅山
分类号: TS7-092
页数: 5
页码: 152-1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朝江西铅山竹纸业发达,所产玉版纸、官柬纸等闻名,被指定为贡品。其生产技术受到福建影响,同时吸收了徽州等地的技术力量。明末毛晋定名毛边纸和毛太纸,使江西竹纸名声大噪,至今沿用其名。江西竹纸业的兴盛对当时的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江西省 竹纸 明朝

内容

明朝时期各地竹纸都有所发展,与福建相邻的江西,尤为发达,产纸遍及全省,然就产量而言,大多集中于赣闽交界各县,以广信府的铅山县为最著,成为江西省竹纸的中心地区。铅山产纸集中在紧邻福建崇安的石塘和陈坊等镇,河口镇是邻近两省竹纸销售和外运的重镇。这个地区被历史学家认为我国手工纸业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纸业中心。在明朝中期以后,造纸业生产盛况空前,纸乡地处山区,也是乱世中的安乐土,不但竹料资源丰富,柴草燃料不虞匮乏,而且有充足的水力资源,可供生产用水和水碓捣料动力,凡此均为发展造纸业提供了优越的天然条件。
  铅山的造纸作坊和槽户工匠,大都来自福建和皖南徽州,集中了技术力量和财力于此地,开发了这个地区纸业,这是江西铅山竹纸业得到兴旺发达的积极因素。据明万历《铅山县志》载:“铅山惟纸利,天下之所取足”,其意是说铅山竹纸业甲天下,足供全国所需,此语虽不免有些夸张,但亦可说明铅山竹纸业的盛况。又据康熙《上饶县志》卷十内载:“铅山石塘镇,万历二十八年纸厂槽户三千余户,每槽户帮工不下一、二十人,统计帮工达五、六万之多”。这里所说的:“槽户三千”、“帮工五、六万”等语,也难免有夸大之嫌,因为当时地处山区的一个乡镇,竟有造纸“帮工五、六万”之多,那末再加上老弱儿童居民人等,总人口必两倍于此,这个小乡镇有十多万人口,难以令人置信。总之,以上所述,可以说明铅山纸业的兴盛,不能因文献记载有某些失误而全盘否定。
  铅山所产的竹纸,以玉版纸、官柬纸等最为有名。这两种纸原为纯白皮纸名称,后用竹料制成,纸质较连史纸稍厚,与现代的海月纸相仿。这种纸在当时制浆工艺采用的天然漂白法尚在初试阶段,虽未达到以后出世连史纸的白度,但比其他竹纸为佳;还有不进行漂白的本色奏本纸、官堆纸、毛边纸等,质同而名异;关山纸或白关纸,即福建的贡川纸或京贡纸,都是半漂白的竹纸,这些比较优质的高级印刷和书写用纸,都为前代所少见。明代时铅山、玉山出产的玉版纸、官柬纸,都被指定为向朝廷进贡的佳品。明末嘉靖、万历年间,王宗沐(公元1523—1591年)编撰的《江西省大志》中列举了当时江西所产的玉版纸、奏本纸、竹料连七纸等28个重要纸品,大都是竹纸和皮纸。
  元明时颇负盛名的白篆纸(即白鹿纸),也是江西产的竹纸,原是世居江西贵溪县龙虎山道士张天师刻印道教经书、画符咒用的纸,有白、黄、绿三色。张天师是世袭道教教主,统治中国内地道教,龙虎山是道教圣地,为了宣扬道义,大量刻印道教经书及画符,所用的纸,不惜工本,在山中自设纸槽,命工匠精制竹纸。据《恒言录》引《至正直记》载:世传白鹿纸,乃龙虎山写篆(符)之纸,有碧、黄、白三者,而白者莹洁可爱,赵魏公(赵松雪)用以书画,阔幅而长者,称大白篆,后以白篆不雅,更名为白鹿纸。元明时许多书画家如王阴明、杨汝明、唐守礼等多用此纸挥毫。
  江西竹纸的品名虽很多,按其生产工艺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将竹料以石灰和草灰碱液进行沤腌和反复甑蒸、漂洗,其作法与福建的“熟料法”基本一致,是一种纤维较纯、杂质较少,白度较高的优质竹纸,如玉版纸、官柬纸、奏本纸等,大多集中于铅山、玉山等地生产。另一类是用石灰蒸料,但不进行漂白的“熟料”,多用以生产本色纸,统称表纸,有白表纸、黄表纸、其制法与毛边纸相仿,但其质粗而松软。轮古纸纸质最次,是未经石灰蒸料的“生料”竹纸。与福建交界的几个县如光泽、黎川、石城、瑞金等地,因接受福建的竹纸生产技术较早,多生产较优的表芯纸。内地各县多产黄表纸,纸质较次,多供包扎、火煝及迷信烧纸之用。清代竹纸中最负盛名的连史纸,在明代尚无此品名,连史纸原名“连四,”又称“连泗”至清代中期才称连史纸。通常所称的连七纸、连四纸都是优等
  皮纸。,铅山所产的官柬纸,就是后来的海月纸、连史纸的雏形,奏本纸也是后来毛边纸的前身。关于毛边纸和毛太(泰)纸名称的由来,有一段历史可考,它是由明末著名印书家兼藏书家毛晋所命名。略述如下:江苏常熟虞山人毛晋(毛风苞,公元1599—1659年),于明崇祯11—13年间(公元1638—1640年),曾重新刻印十三经十七史,每年需要大量纸张,除皮纸外,多数采用江西产的竹纸,而且是专门生产的产品。按印书的需要,定制厚薄两种纸张,厚的定名为“毛边纸”,薄的定名为“毛太(泰)纸”。他模仿宋纸规格,指定纸带黄褐色,纸质须坚韧。此事详载于常熟和昭文两《县志》中,当时《常昭合志》载:“……藏书数万卷,重雕十三经十七史,古今百家,及从未梓印之书,天下购善本书者,心望走隐湖毛氏。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泰,至今尤沿用其名不绝……”。毛氏把奏本纸改称毛边纸,从明末至今将近400年,毛边纸之名,深入人心,尽人皆知。至于毛太纸,到民国时代上海中华书局刊印《四部备要》一书时,特由上海一些纸厂定制以机器仿造竹料毛太纸,取名曰“赛宋纸”,后又造出特厚毛边纸,称为“加重毛边纸”,简称“重边”。那些较厚而纸质较毛边稍次的称毛鹿纸。由此可知,竹纸中大众化产品的“三毛”——毛边、毛太、毛鹿等纸品名称的由来,是与印书家毛晋有密切关系。从明及清,印书纸多用毛边纸,《古书用纸》称:“清乾隆以后印书用纸,除太史连纸、棉纸(皮纸)外,有一大部分是用毛边纸印的”,“太史连纸(即皮料连史纸),清康熙以后印书,采用这种纸亦多,如《武英殿聚珍版丛纸》,就曾采用此纸”。按太史连纸是指修史用的连史,后来将“连四”改称“连史”也因此而得名。初期的连史纸,纸质很细,但纸色尚未及纯白。
  关于江西竹纸生产工艺技术,据郑之侨的乾隆《铅山县志》和蒋继沐的《广信府志拾遗》,两书都有相同的记载,虽比较简略,但均指明其要点,就是采用石灰和草木灰碱进行“二次蒸料法”,又用黄豆乳汁浸渍发酵,反复漂洗,作工相当精细。书中对石塘镇表纸的制法,记述如下:
  “石塘人善作表纸,捣竹为之,竹笋三月发生,四月立夏后五日,剥其壳作蓬纸(烧纸),以竹丝置池内,浸以石灰为浆,数日取丝连浆,上竹楻锅煮烂经宿,水漂净之,复将稿灰(草木灰碱)淋濫水上,楻锅煮烂,复水漂净之,始用豆汁濫注一大桶,楻一层,竹丝则一层,并濫过三、五日始取出为之。白表纸加藤纸药(粘液),黄表纸则用姜黄(染色),细舂筛末,称定分量,每槽四人,扶头(抄纸工)一人,舂碓一人,检料一人,烘干一人,每日出纸八把”。
  上项记载的竹纸制作方法,基本与福建及其他各地一致,都是先将竹料沤腌多日,并槌碎成为竹丝,然后分别用石灰和草灰碱水煮熟,反复漂洗。所不同的是:剥去竹壳(即竹皮),另行处理,用以抄造粗劣烧纸,而只以“竹肉”制成竹丝,用以制造好纸;此外,石塘采用豆汁浸淋已煮过的竹丝,促进生物发酵作用。当时有些地方用米浆或人尿发酵,但这种采用粮食作发酵剂的作法,施行者不多,关于高级竹浆的精制技术,具有代表性的是崇祯年间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有较详细论述。见本章第八节。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天师
相关人物
赵松雪
相关人物
王阴明
相关人物
杨汝明
相关人物
唐守礼
相关人物
毛风苞
相关人物
王宗沐
相关人物
宋应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上海中华书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石塘镇
相关地名
河口镇
相关地名
徽州区
相关地名
贡川镇
相关地名
玉山县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
黎川县
相关地名
石城县
相关地名
瑞金市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常熟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