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元明时期造纸业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4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元明时期造纸业综述
分类号: TS7-092
页数: 12
页码: 138-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元明时期,造纸业得到良好发展。元朝统一全国,推动手工业和印刷术创新,促进了造纸业发展。南方印书业尤为兴旺,与造纸业发达密切相关。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版法,提高印刷效率,推动造纸业进步。
关键词: 造纸业 明代 元代 综述

内容

元明两朝,共经历了373年,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在客观上,对于造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综述如下。
  一、元朝(公元1271—1368年)造纸业综述
  从成吉思汗于公元1206年开始建立蒙古政权,到至元9年(公元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至元16年(公元1279年)灭了南宋,统一全中国为止,蒙古贵族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南攻中原,西征中亚及西欧,持续了70年之久。
  元朝统一了全中国,宣告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北方辽、金、女贞与南宋形成的南北对峙局面的结束,形成了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元朝统治使我国广大地区在中央政权直接控制下,进一步密切了各民族间的关系,这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经济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元初,工农业生产由于受到长期战争的破坏,政府积极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的措施,很快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着重概述与造纸业有关的手工业情况。
  (一)大办官手工业元政府很重视手工业生产,尽招天下能工巧匠,大办官手工业,先后设立了官手工业的局院300所以上。官手工业几乎包括所有门类,如毛织、丝绸、染色、造纸、印刷……。在官手工业作坊中工作的工匠杂役,约三四十万人,这些工匠的来源,最初主要是从战争俘虏中挑选。元朝在侵占全国战争的过程中,所俘虏和搜刮的工匠,动辄10万户计。这些工匠大都安排在元大都(北京)及其附近官手工业作坊。工匠在残酷的“匠户”制度束缚下,没有人身自由,子孙世袭。
  在官手工业作坊从事生产劳动的工匠中,江南各地的造纸工匠,为数不少,当时元大都南郊的白纸坊一带,是手工纸业生产的集中地区。
  全国空前规模的统一,扩大了手工业市场,促进了生产技术的交流和提高,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民间手工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据元代宫书《经世大典》载:当时的各项手工业“制作精巧,咸胜往昔”。
  元代社会对纸张的需求,随着疆域的扩大,农工商业以及印刷技术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消费量日益增加,特别是印刷技术的创新,以及纸钞的大量发行,直接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
  (二)印刷术的创新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
  元代印刷技术有新的创造发明,故印刷业大为发展,对于造纸业起到促进作用。元政府为了加强印刷出版业的管理和发展,先后在中央政府设立兴文署、广成局、国子监等编修和印书机构(《秘书鉴志》卷七)。当时全国已形成四大印书中心,北方的印书中心是元大都和平阳(山西临汾),早在金大宗8年6月(公元1130年),金政府就在燕京设立编修所,又在盛产麻纸地区的山西平阳设立经籍所,开始由官府自行印书,此后,燕京和平阳即成为北方的印书中心。在南方的两个印书中心,一在盛产竹纸的杭州和在福建的建宁府所属的建安、建阳两县最为有名;此外南方其他各路、府、州、县,如集庆、婺州、庐陵、眉山……都有颇具规模的印刷业,承印当地官府和私人的图书经籍。大德年间(公元1298—1307年),元政府在徽州利用当地盛产的楮皮纸,刻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大部头书籍许多万卷。民间以刻印书籍为专业的书坊很多,其数量远远超过官印书坊。在福建建安的麻沙镇和崇化镇,是元时私营书坊最集中的地方,所刻的书,行销全国。南方各地的印书业之所以比北方兴旺,主要原因是与当地造纸业的发达有密切关系。由于竹纸、皮纸产量丰富,名优产品亦多,就地取材,其价亦廉,故所印的书成本较低,因而发展很快。
  元代印刷技术,主要是承袭前代雕版印刷法的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法,但元朝时又有创新发展。除胶泥活字外,又有人试制了锡活字,因锡字表面不易沉墨,印出字迹不很清晰,通行不广。元代有一著名学者王祯,于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奉旨到安徽旌德做县尹,在职6年,刻苦钻研印刷技术,在元成宗元贞3年至大德2年(公元1297—1298年),他发明制作了一套三万多个字的木活字,继之又发明按音韵分类编排木活字的“转轮排字盘”法,大大提高了印制效率,把印刷技术提高了一大步。他用这套新的印刷技术和设备,印刷他编写的《大德旌德县志》,全书6万多字,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印出了600册。王祯在元贞元年至大德四年(公元1295—1300年),撰写了一部巨著《农书》37卷,这是我国13世纪以前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经验总结。该书绘制了许多图样,可谓图文并茂,内容十分丰富,他发明的木活字和转轮排版系统均编入《农书》中,这是有关活字印刷韵轮排版技术的珍贵文献。他用盛产楮皮纸的旌德优质纸张大量刊印自己的著作,很受时人称颂。
  元代印刷术进步的又一个标志是套版印刷术的发明。1941年我国发现元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中兴路(湖北江陵一带)资福寺刻印《金刚经注解》的卷首“灵芝图”及经注,都用朱蓝二色在楮皮纸上套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木刻套印版本。1902年俄国柯斯洛夫(Koslov)探险队,在蒙古黑水城发现元代大德11年(公元1307年)刻印的医书《千金方》和历史书《刘志远传》等,还有一幅木刻画《倾城倾国图》。这些元代印刷的文物,现藏在前苏联图书馆。
  元代社会用纸,除大量用于刊印官府文书、图书和士大夫名人编著的一般经史书籍外,宗教界用纸也很多。元朝尊重佛教,特别是喇嘛教、道教,据至元28年统计,全国有寺院庙宇共42000余所,僧尼21万人(《元史》卷十六),如此众多的寺院,每逢年节例行的佛事、道场,各种宗教及祭祀活动,消费的纸张为数可观。此外佛教印制的藏经有七、八种,道教的道经是一部内容丰富又庞杂的巨著,伊斯兰教的教经有十余种,凡此宗教经书,都要大量印行,其消费纸张之多,可想而知。
  元代另一个消费纸张的重要方面是大量印发纸钞(钞票):太宗8年(公元1154年),有“交钞”;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中统宝钞”;至元24年(公元1287年),“至元宝钞”;至正10年(公元1350年),“至正宝钞”等四种纸钞。忽必烈即位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即印行“中统宝钞”,成为通行全国唯一合法货币。元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哥波罗的游记中说:“可汗每年制造可能付给世界一切帑藏之纸币无数,而不费一钱”。元代宝钞以“文”为单位,以“十”计数者四种,以“百”计数者三种,以“贯”计数者二种。古时一贯等于1000文铜钱。由于统治阶级日趋腐化,元末农民起义,军事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元朝廷大量印发无基金的纸币,竟达到“每日印造不可数计”的程度,其结果通货膨胀,以致“如今用一贯,才当往日一百”最后纸钞竟变成废纸。元朝在全国范围内一批批
  大量印发纸钞,每,年约3700万张以上,当然要消耗大量的优质皮纸,这些纸张主要由官纸厂制造。元朝用纸,偏重于刊印图书的一般纸品及高级名贵的书写用纸,除了徽州的优质皮纸继续生产外,其他如由拳藤纸、温州蠲纸等宋代名纸都停产,只有江西的清江纸和新兴的观音纸、白鹿纸是当时较优的书写绘画用纸。在绘画方面,元朝盛行纸底画,创造了疏旷水墨写意画风格,一反宋代艳丽工整的工笔画体裁。故其用纸,不如唐澄心堂纸的平滑、宋纸的捶炼,即使是前代人所弃的生纸,正好为元人发挥墨韵的工具。故元人作品,大部为未加工的粗生纸。元代著名书画家赵松雪(赵孟頫)、张伯雨、鲜于枢、李衎、王公望等多用这些纸作书绘画,他们有许多名画,留传于后世。
  在加工纸笺方面,除平江(苏州)吴笺外,在绍兴新兴的彩色粉笺、金银印花笺、黄笺、蜡笺、罗纹笺等也很有名。此外元朝内宫也设有加工纸作坊,有名的“明人殿纸”和“端木堂纸”都是宫廷用加工纸。据元人陶宗《辍耕录》载:“明仁殿纸与端木堂纸,略同,上有泥金隶书‘明仁堂’三字印”。明仁殿是元朝宫内的一个殿堂,今已不存。所以元代造纸业总的来说是有进步的,但受到蒙古人的政治和风尚的影响,多崇尚于朴素和实用,主要是从大众化的印书纸方面有所发展,这和专供才子佳人欣赏的南朝、唐、宋纸业的浮华风彩,截然不同。
  二、明朝(公元1368—1644年)造纸业综述
  元朝统治后期,在江南以汉族为主的农民起义之多,范围之广,史无前例,公元1368年在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领导下,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王朝。明朝统治276年,在这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新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因素,开始在各个行业中萌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元末,由于连年战争,许多地方工农业遭受严重破坏,如北方的山东、河北、河南一带,到处呈现“道路榛塞,人烟断绝”的荒凉景象,各地手工业大为衰落。明太祖朱元璋为恢复生产,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对各地来京朝贺的官员说:“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穷,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戒勉他们克己利人,扶正国本,以农为本。明朝统治者针对当时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衰落情况,采取了若干新的政策和措施,恢复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繁荣经济。
  (一)推行振兴农工商业的政策,促进生产的发展
  明朝政府对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特为重视,大力倡导,洪武初年,朱元璋下令,凡有田5—10亩,俱令种植桑、棉、麻各半亩,地方官不进行督促的要治罪,不种桑的须出绢一匹,不种棉的出麻布或棉布一匹。为鼓励农民种桑植棉、麻,明政府还把淮北的桑种二十石,分发给湖广各州郡种植。采取了这样比较进步的政策,不但振兴了农业经济,且为纺织业造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纤维原料。在明朝时期,我国北方和中南方地区,有许多地方均盛产桑皮纸,这是与当时明朝政府倡导种桑植麻政策分不开的。例如河北的迁安、滦州一带的桑皮纸,起源于明朝在该地屯军垦荒,植桑造田所播下的种子,而后开花结果(详见本章第三节)。河北其他地方也种桑造纸。山东有许多县在明代也大种桑树,生产桑皮纸,通称东昌纸、呈文纸,在北方都很有名。
  在元朝统治时期,所实施的“匠户”制度影响生产的发展。明朝政府为了发展工商业,采取的首要措施是解放生产力,消除元朝遗留下来的“工奴”(工匠)制度,恢复劳动者的人身自由,发挥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洪武19年(公元1386年),明朝政府下令把各地被划入“匠籍”的工匠,分为“轮班匠”制与“住坐匠”制两种,并执行“以银代役”制,规定不愿服役者,可以纳银代役,免赴京师服役。当时南方造纸业及其他手工业比北方发达,故工匠多出自南方。
  明政府为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实施了简约商税、裁减税务衙门,与此同时还规定:“自今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车丝帛之类皆勿税,罢天下收分竹木”之禁等措施。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争,各地造纸业都受到严重摧残,但很快就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是当时推行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所致。
  明朝手工业生产的纸品日益丰富,南方的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四川等省所生产的皮纸、竹纸,都成为“利市四方”商品,不但广销于国内,且远销海外,14世纪初郑和七下西洋,从事海上活动近30年,打开了中外物产交流,促进对外贸易,我国生产的纸张,成为出口土产的主要资源之一。造纸至明朝阶段,已达到全盛时期。
  (二)造纸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明代手工业的主要特点,第一是大办门类比较齐全的官办手工业作坊,比元代更胜一筹,工业门类繁多。在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已发展到62个行业,百工杂艺,无所不包,其中官办造纸业是重要行业之一。官办手工业的工匠,多由上述的“轮班匠”(轮流制)和“住坐匠”(固定制)承担。洪武20年(公元1387年)轮班工匠就有232089人。第二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表现在手工作坊的大量雇工,商品经济大有发展,工商业城市的兴起等等。官办和民办各行业中都显露出不同程度新的生产方式苗头,具有封建社会末期经济特征。在南方地区,已经形成五个手工业中心,如苏州、杭州的丝织业,松江的棉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瓷器业,铅山的造纸业。当时从农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除大量从事个体手工业“百工杂作”外,在官营和民营手工业作坊中,还出现了更多的雇佣工人。在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在苏州的织机坊、染坊里的工人各有数千人,景德镇瓷业达数万人,铅山造纸业不下五、六万人。官办造纸厂组织规模庞大,全部为雇用工匠,分工细密,具有初期资本主义的性质。必须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手工业作坊由官营向民营转变有关。明初已出现了私营雇工的大手工业作坊与较大规模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并存的局面。特别是在嘉靖、隆庆、万历近100年期间,是商品货币关系划时代的发展阶段,小生产者的分化较为显著,富裕手工业者和商人向生产投资的趋势日益增多,私营大手工业作坊不断涌现,造纸业处在这样时代背景下,也得到了相应地发展,出现了较大的作坊。生产规模大,分工细,渗透着商品货币关系,完成了由官营大作坊向民营大作坊的转变。
  明朝造纸业是当时比较重要的手工行业之一,涌现出大批造纸作坊(通称槽户),分布全国各地。有的以家庭为单位,设有若干个纸槽,雇佣许多工人,与一般的一户一纸槽完全由家庭成员自行劳动的家庭副业显然不同。福建的建阳、顺昌,浙江的常山、开化、余杭,江西的铅山,安徽的歙县、休宁、贵池,四川的眉山、夹江等素称纸业繁盛之区,尤为显著。特别突出的是铅山的石塘、陈坊等镇,万历28年(公元1600年),当地的“纸厂槽户不下三千余户,每户帮工不下一、二十人……。”(康熙《上饶县志》卷十)。造纸生产工艺过程比较复杂,工序繁多,生产周期长,从原料的砍伐、沤腌、蒸煮、漂洗、舂捣、抄纸、焙干等整个过程,细分有几十道工序,正如赵之谦编清道光《江西通志》(卷四十九)载广信府纸业称:“片纸非容易,措于七十二”。造纸作坊内部须有明细分工,各司其事,据《铅山县志·食货志》载:“每槽四人,扶头一人,舂碓一人,检择一个,焙干一人。”根据生产规模,雇佣工人的这种生产方式和劳动组织,显非一般家庭副业可以比拟。所以说:“铅山惟纸利,天下之所取足”,说明当时铅山造纸业的盛况。
  这种从农业转化到手工业的劳动者日益增多,各个手工业部门的分工日益细密的情况,已标志着手工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加强,近代一些学者研究结果指出:“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叶,也就是从明嘉靖到万历年间是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萌芽最显著的阶段,”“中国封建社会商品货币关系划时代的发展阶段”。从当时造纸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情况看,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随着造纸业的发展,向社会提供的商品越多,越促进商业交易的兴盛,因而商品货币的关系愈趋发达,这是客观经济发展的规律。明代造纸业大作坊的生产,其所需的原料,大都是从产地贩运而来,例如《江西通志》中谈到广信府纸业时:“构皮出自湖广,竹丝产于徽州、浙江”这些原材料都是由各地远道贩运过来的商品;甚
  至造纸作坊的雇工,,也是具有初期“劳动商品化”的资本主义性质。至于造纸作坊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各方面提供需要。明末,常熟著名的印书家(出版商)毛晋所用的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无边,薄者曰毛太”(《小石山房丛书》);“福建顺昌居民以纸为业,其竹纸行至京都……行之天下”(《嘉庆顺昌县志》卷一):“……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田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明嘉靖王世懋《闽都疏》)。综上所述,可见明朝造纸业从原料、成品以至劳工等均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由于生产发展不平衡,经济比较富裕和社会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则发展较快,反之,大部分农村穷乡僻壤,多数还停留在一家一口槽的家庭副业原始生产方式。这样两种经济并存,比以往各朝代更具有比较明显的封建社会末期的经济特征。
  (三)设立宝钞司官办造纸印钞局大量印发宝钞
  据文献记载,我国由朝廷官办造纸厂的情况,最早始自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482年),在江宁(南京)设有“纸官署”,为齐高帝造纸。明朝于洪武7年(公元1374年),为了制造和印发纸钞,下令于南京设立宝钞提举司。宝钞提举司下设抄纸局和印钞局,是造纸和印钞的机构。明代纸钞用桑皮制造,形制较为讲究,每张竖长1尺,横8寸,横额印有楷书“大明通行宝钞”,印面中间写明“贯”数,下面有贯钱图案,左右分别印叠篆字“大明宝钞”“天下通行”再下印有“钞法禁例”,上下加盖户部印章,四周作花,纹栏边。见图,7-1。
  还有一种用于盐、茶及其他货物交易的票据,称为“交引”,由茶盐司印发,故当时用纸数量很大,官纸局供不应求,各地纸商纷纷索取承造此种票据用纸,据《明会典》卷一九五载:“洪武二十六年规定,由各省供给150万张,以应急需要”。
  明代纸钞,因伪造者多,真伪难辨,加以纸钞贬值,到了嘉靖年间,钞一贯只抵银三厘,由于纸钞政策之失败,影响财政。在宣德4年,明政府想法打通难关,但无济于事,纸钞制度从此逐渐消声匿迹。明末时曾有人坚持恢复使用纸币,但未能实现。
  (四)普遍推行活字印刷使纸的消费日益增加
  明朝的印书业进一步发展,故纸张的消费大为增加,纸业的生产和技术水平亦大为提高,两者互相促进。明代印刷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活字版的普遍流行使用,自11世纪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以后,到了明朝已历时四、五百年,活字印刷术不断发展、改进,有木活字、铜活字、锡活字等取代了最初的胶泥活字,印刷效率和质量更胜一筹。
  明孝宗弘治初年间(公元1488—1504年)无锡华燧首创用铜活字大量印书,风行一时,他所用的铜活字印制的《宋诸臣奏议》(公元1490年)和《容斋五记》(公元1495年)等书,被视为现存最早的铜活字珍版本。明代由于铜活字印刷的推广使用,加以造纸业的发达,印书出版业更形兴盛,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官办和民办的印书坊,承印各种书籍,其数量远胜于前代。
  16世纪末,万历年间的彩色套印进一步得到发展,甚至出现了彩色印刷画册,自称为“十竹斋主人”的多才多艺杰出文人胡正言(字曰从,公元1581—1671年),他不仅以诗、书、画三绝见长,且是造纸家。他的家乡是安徽有名产纸区之一的休宁,他本人精于造纸、制墨和印刷,据清道光《徽州府志·方伎》中说他“以行医为业,又能造佳纸墨,刻印绘画,无不精湛”。17世纪20年代,他在套印版的基础上,综合发挥他的特长,创造了“短版*”和“拱木”的印刷新技术,把木刻画的彩印提到一个崭新水平。胡正言用自制的徽纸、徽墨,自画自印,潜心制作,在熹宗天启7年(公元1627年)印制出版了与《介子园》齐名的《十竹斋画谱》,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又出版了彩色的《十竹斋笺谱》,这是当时饾版印刷的代表作。他首创的这套印刷方法,就是今日所称的“木刻水印”法,不仅用多色套印,还用雕版压出各色云彩,流水、花纹、叶脉等凸纹,因此他印出的画,神韵生动,色彩逼真,颜色深浅浓淡与原画完全一样,最能突出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是艺术上的空前杰作。出版以后,收藏家视为珍品,当时有名的书画家杨龙友曾赞叹曰:“曰从巧心妙手,超越前代,千古一人哉!”
  《十竹斋笺谱》是我国木刻水印术之代表杰作,藏本至今罕见,1934年鲁迅、郑振铎先生根据通县王孝慈藏本为基础,又于淮上收得第二部,将第一部缺页一一补齐,终成完秩,以上优宣纸委托北京荣宝斋重印。郑振铎在读笺谱再版序言中写道:“中国木刻画始见于公元868年,较欧洲早五百四十余年,彩色木刻画,则创于(明朝)16世纪末流行于世,至17世纪则大行发达,……饾版、拱花之术相继发明,……雅丽精敏,旷古无伦,与当时之绘画作风血脉相通,《十竹斋笺谱》尤集其大成……”。造纸业为了适应当时的印刷业的发展和书画艺术的要求,也不断有新的品种和优质产品供应,如浙江、安徽等地的皮纸、江西、福建的竹纸都大有进步,达到鼎盛时期。

附注

*饾版——木刻水印的旧称。因为是由若干块版拼凑而成,有如饾饤,故名饾版。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