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技术进步名纸迭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1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技术进步名纸迭出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6
页码: 114-1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代造纸技术显著进步,名纸迭出,包括机械水碓捣浆、匹纸出现、造纸悬浮剂深入研究、漂白浆制造等创新,优秀造纸人才涌现,促进了纸种的创新和名纸的出现。
关键词: 宋代 造纸技术 机械水碓

内容

一般造纸史专著,都把唐、宋的造纸称为极盛或全盛时期,这是有道理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宋代在造纸上所取得的成就,要远远地超过唐代,这主要表现在造纸技术的显著进步,纸种的不断创新及多种名纸的涌现等方面。
  一、造纸技术的显著进步,开创了机械水碓捣浆的新局面
  费著《蜀笺谱》记载:“府城南五里,有百花潭,支流为二,皆有桥焉。其一玉溪,其一薛涛。以纸为业者,家其旁。锦江水濯锦益鲜明,故谓之锦江。以浣花潭水造纸故佳,其亦水之宜也。江旁凿臼为碓,上下相接,凡造纸之物,必杵之使烂,涤之使洁,然后随其广、狭、长、短之制以造。”这里明确记载,用水碓捣料制浆,进行造纸。当然,水碓这种水利机械早已发明了。东汉桓潭《新论》中已提到“水碓”。《三国志·魏志·张既传》:“使治屋宅,作水碓。”《农政全书·水利》:“杜预(222—284年,编者注)作连机碓。”又引《晋书》云:“今人造作水轮,轮轴长可数尺,列贯横木,相交如滚枪之制。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之,即连机碓也。”水碓发明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用于舂米的。唐诗人岑参虽有“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的诗句,但并未指明用于捣纸料。薛涛有八十多首诗以及唐、宋、元诸代几十首咏薛涛笺诗,均未见“水碓捣纸”的情况。所以一些纸史专著提出,宋、元时期用水碓舂纸料,是有道理的。在此之前,是否已用水碓捣浆,有待进一步考证。水碓用于造纸,一是节省人力,二是保质保量,确实是造纸的一项创举。
  二、宋朝“匹纸”的出现,标志着造纸工具、操作技术的进步
  长幅巨纸所用纸帘、纸槽、烘干、技术管理四方面都要有大的进步。明人文震亨《长物志》卷七中说:宋朝的匹纸“长三丈至五丈”表明要抄造这样长幅巨纸,就必须事先造出“三丈至五丈”长的巨帘,和比纸帘还要长的抄纸槽,还要有与此相适应的烘干设备。抄造小纸,一人操帘即可,但要操“三丈至五丈”长的巨帘,就需要许多人协同动作,而且要达到协同动作,又要有统一的生产指挥。所以,能够抄造出长长的匹纸,这是整个造纸工艺系统的巨大进步。苏易简在《文房四谱》卷四中对此有过详细叙述,详见名纸“匹纸”。
  三、宋朝有关造纸悬浮剂的深入研究,标志着改进纸张质量的新工艺的成熟
  宋代普遍使用植物粘液作造纸悬浮剂,这是一个重大发展。南宋周密(1232~1308年)《癸辛杂识》记载:“凡撩纸,必用黄蜀葵梗叶,新捣,方可撩,无则不可以揭(纸)。如无黄葵,由用杨桃藤、槿叶、野葡萄皆可,但取其不粘(纸)也。”后世文献记载更多。弘治《徽州府志·物产志》:“乃取杨桃藤捣细,别用水桶浸挼,名曰滑水。倾槽间与白皮相和,搅打匀细,用帘抄成纸”。
  四、宋朝开始制造漂白浆
  北宋中晚期出现了白色的生纸,这关系到纸浆漂白工艺的掌握。查考《大百科全书·麻纺织史》记载:“在宋元时麻纺出现了半浸半晒、日晒夜收的漂麻纤维的方法。这种日光漂法,在宋末元初也为安徽徽州府歙纸所采用。《蕉窗九录》记载:“宋代有歙纸,今徽州府歙县,地名龙须者,纸出现其间,光滑莹白可爱。”元弘治《徽州府志》:“抄楮皮纸时,滑水倾槽内与白皮相和,搅打匀细,用帘抄成张。”明确指出抄造时,皮色已白。
  从画史考证,赵希鹄《洞天清录集》载:北宋米芾(1051~1107年)作画“纸不用胶矾,又不肯在绢上作一笔。”米芾用生纸作名画《潇湘白云图卷》,用水墨横点写烟峦云树,是代表作。其子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纸本(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集第三本,浙江美术学院图书馆存),图卷后有字幅,字幅上说:“此纸渗墨本不可作□仲谋勤请,不容辞,故为戏作,绍兴□□孟春健康□□官舍,友仁题,羊毫作字,此纸作画。”(注:口为模糊的字迹)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及纸幅,附米芾《春山瑞松图》,都可看到墨迹在纸上有些渗化,墨黑纸白。表示生纸已达到白色的程度。
  再结合我国韧皮纤维在安徽手工纸制造过程中,沿用日光漂法的实际,推测我国造纸工业的漂白,也出现在宋代中晚期。漂白技术的掌握,是宋代造纸技术重大发展。
  五、优秀造纸人才的涌现
  宋朝造纸技术的进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优秀造纸人才的涌现。匹纸的创制、大薰笼的发明等等,要靠造纸专家来实现,但留下姓氏的很少。宋代留下姓氏的造纸家有诸葛氏、颜万叔等人。清人叶德辉《书林清话》记载:“宋版《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嘉祐五年提举曾公亮等奉勒刊印。纸坚致莹洁,每页有篆文红印(“武侯之裔”),在纸背上的姓氏,似是造纸家印记,其姓为诸葛氏。”诸葛氏为安徽宣城人,所造之纸很精美。
  六、技术进步名纸迭出
  由于造纸技术的显著进步,促进了纸种的创新和名纸的出现。有些纸是唐代已有的,但有了改进,有些纸是新创的品种。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的《纸谱》说:“蜀中多以麻为纸,有玉屑、屑骨之号。江、浙间多以嫩竹为纸。北土以桑皮为纸。剡溪以藤为纸。海人以苔为纸。浙人以麦茎、稻杆为之者脆薄焉。以麦藁、油藤为之者尤佳。”南宋陈〓《负暄野录》下卷《论纸品》也说:“布缕为纸,今蜀笺犹多用之,其纸遇水滴则深作窠臼,然厚者乃尔,故薄而清莹者乃可贵。……今越之竹纸甲于他处,而藤乃独推杭(州)之清江,清江(纸)佳处在于坚滑而不留墨。新安玉版,色理极腻白,然纸性颇易软弱,今士大夫多糨而后用,既光且坚,用得其法,藏久亦不蒸蠹。又吴人取越竹,以梅天水淋,晾令稍干,反复捶之,使浮茸去尽,筋骨莹徹,……故吴笺近出,而遂与蜀户抗衡。”明代屠隆《纸墨笔砚笺·纸笺》又说:“宋纸:有澄心堂纸极佳,宋诸名公写字及李伯时(李公麟)画,多用此纸。……有歙纸,今徽州歙县地名龙须者,纸出其间,光滑莹白可爱。有黄白经笺,可揭开用之。有碧云春树笺、龙凤笺、团花笺、金花笺。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陶穀家藏数幅,长如匹练,名鄱阳白。有藤白纸、观音帘纸、鹄白纸、蚕茧纸、竹纸、大笺纸。有彩色粉笺,其色光滑。东坡、山谷(黄庭坚)多用之作画、写字”。
  在宋代史书及地方志中,也有产纸的记载。如《宋史·地理志》记载,徽州府贡白苎纸、池州红、白纸、成都府贡〓纸。淳熙《新安志》卷二《贡纸》条记载,宋代新安“贡表纸、麦光、白滑、冰翼纸。……熙宁中贡白滑纸千张……。元丰中贡……纸如熙宁……”又载,宋时新安“上供七色纸,岁百四十四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张”。弘治《徽州府志》的《物产志》还谈到:“宋时纸名则有所谓进劄、殿劄、玉版、观音、京帘、堂劄之类。”
  我们所以要不厌其烦地罗列文献史料,意在说明宋代纸种之多。据不完全统计,宋代产纸50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几种名纸,在本节中列专题介绍。对其他较有价值的史料作一简述。
  在宋代,各种色纸虽然很多,但尤重黄纸。朝廷规定,内府各馆阁官方文书、写本,均用黄纸。《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九:“嘉祐四年二月,置馆阁编定书籍官,别用黄纸印写正本,以防蠹败。”《麟台故事》卷二:“嘉祐四年置馆阁编定书籍官,其后又置编校官四人,以崇文总目收聚遗逸,刊正讹谬,而补写之。又以黄纸写别本,以防蠹败。至嘉祐六年,三馆秘阁上所写黄本书六千四百九十六卷,补白本书二千九百五十四卷。”《梦溪笔谈》卷一:“今三馆秘阁四处藏书,然同在崇文院。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嘉祐中,置编校官八员,杂讐四方书,给吏百人写之,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自是私家不敢辄藏。”《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一:“绍兴十四年诏诸军如有刻版书籍,并用黄纸印一帙,送秘书省。”足见黄纸的历史地位之高。
  宋时,除造纸家诸葛氏之外,还有一位制彩笺的能手颜方叔。《潜确类书》云:“宋颜方叔,创制诸色笺,有杏红、露桃红、天水碧、羽麟、山水、人物,亦有金缕五色描成者,士大夫珍之。”峡州夷陵纸也有特色,为文人所称颂。欧阳修(1007~1072年)《峡州河中纸说》载:“夷陵纸不甚精,然最耐久。余为县令时有孙文德者,本三司吏人也,尝劝余多藏峡纸,云其在省中见天下帐籍,惟峡州(纸)不朽损,信为然也,今河中府纸惟供公家及馆阁写官书尔。”还有一种五彩自然图纹流沙牋,也很精美,这在《文房四谱》中有详细记载:“亦有煮皂荚子膏并巴豆油,傅于水面,能点墨或丹青(颜料)其上,以姜揭之则散,以狸须拂头垢引之则聚。然后画之为人物,砑之为云霞及鸷鸟翎羽之状,繁缛可爱,以纸布其上而受采焉。必须虚窗幽室,明槃净水,澄神虑而制之,以臻其妙也。近有江表僧于内廷(皇宫)造而进之,御毫(笔)一洒,光彩焕发”。
  造纸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文化、科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引起宋代社会人士的关注,于是,出现了研究造纸的专著和类书,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是最重要的一部。全书共分五卷,其中《笔谱》两卷,《墨谱》、《纸谱》和《砚谱》各一卷,成书于雍熙三年(986年)。《纸谱》一卷分为“叙事”、“制造”、“杂说”、“辞赋”四部分,记述了纸的源流、名称、制作、加工、用途、特点等内容,史料大都翔实可靠,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陈〓的《负暄野录》和赵希鹄的《洞天清录》等书,都有论纸专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中国人名大辞典》在评论《洞天清录》时说:“援引考证,类皆确凿,为赏鉴家之指南。”米芾作为一代书画家,在研究书画的同时,也对许多纸种的特点加以分析,指出优劣,而写成《书史》和《评纸帖》二书,也是纸史研究的重要文献。另外,李昉梨等人撰写的千卷巨著类书《太平御览》、周密的《癸辛杂识》、钱易的《南部新书》、李石的《续博物志》、程棨的《三柳轩杂识》以及宋代的许多地方志和诗文集等,也穿插不少造纸史料,都可供今日探讨和研究之用。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