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五代十国、宋朝的造纸业(公元907—1279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16
颗粒名称: 第六章 五代十国、宋朝的造纸业(公元907—1279年)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5
页码: 113-1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代十国、宋朝造纸业蓬勃发展,技术进步显著,名纸迭出,纸钞出现,印刷术促进纸业发展,纸制品丰富多彩。
关键词: 五代十国 宋朝 造纸业

内容

第一节 五代十国、宋朝造纸业综述
  唐朝灭亡后,随即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的局面。公元907年,朱温灭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占有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此后相继出现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公元907~960)。同时,长江中下游和山西地区,先后出现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北汉,史称十国(公元891~979)。五代十国持续54年,因兵火战乱影响,致使全国造纸业形成无大作为的局面。但南唐建都金陵(南京),后主李煜(公元937~978)虽在政治上昏溃,但在艺术上却聪颖,爱好诗文、书画、纸张,名纸澄心堂纸值得称道。
  公元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公元927~976年)灭后周称帝,国号宋,先后削平南唐等割据势力,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定都开封,史称北宋。至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亡。次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建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赵昺祥兴二年(1279年)为元所灭,两宋共历十八帝,220年。
  北宋时造纸业进入繁盛时期。北宋建国以后的100年间,社会安定,生产有较大发展,广大农民开垦了大量农田,农业生产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随着农业的发展,工商业呈现空前的繁荣,手工业者有许多新创造。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火器的发明,都出现在北宋。为适应工商业的发展,宋代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当时称“交子”。工商业的繁荣,农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手工业的兴盛,成为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明显特点。著名的手工业诸如纺织、染色、制瓷、矿冶等各部门,无论是原料的采集,还是生产过程、产品种类和数量,都有显著进展。各业作坊规模之大,也超越了前代。造纸作为一种手工业,必然同其他手工业一样,进一步得到兴旺,造纸技术有显著的进步。
  随着印刷术的发达,官私造纸业发展很快,这已为史学家所重视。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就曾介绍说:“民间造纸业发展很快。造纸用的原料种类很多。川蜀用麻,北方用桑皮,沿海用苔,浙江用麦秆、稻秆、嫩竹、油藤。造纸技术也更加进步,各地还有多种方法加工制作的笺纸。纸张经过加粉、加蜡、染色、砑花,精造成精致的色笺,用以写字、作画。”北宋时发展起来的印刷业,到南宋时更为发达。官府、官员和民间书坊都从事雕版印刷,印刷的图书广为流传,印刷纸的制造逐渐在造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宋代,还出现了关于造纸方面的专著。上述诸方面充分表明,宋代也是我国古代造纸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
  第二节 技术进步 名纸迭出
  一般造纸史专著,都把唐、宋的造纸称为极盛或全盛时期,这是有道理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宋代在造纸上所取得的成就,要远远地超过唐代,这主要表现在造纸技术的显著进步,纸种的不断创新及多种名纸的涌现等方面。
  一、造纸技术的显著进步,开创了机械水碓捣浆的新局面
  费著《蜀笺谱》记载:“府城南五里,有百花潭,支流为二,皆有桥焉。其一玉溪,其一薛涛。以纸为业者,家其旁。锦江水濯锦益鲜明,故谓之锦江。以浣花潭水造纸故佳,其亦水之宜也。江旁凿臼为碓,上下相接,凡造纸之物,必杵之使烂,涤之使洁,然后随其广、狭、长、短之制以造。”这里明确记载,用水碓捣料制浆,进行造纸。当然,水碓这种水利机械早已发明了。东汉桓潭《新论》中已提到“水碓”。《三国志·魏志·张既传》:“使治屋宅,作水碓。”《农政全书·水利》:“杜预(222—284年,编者注)作连机碓。”又引《晋书》云:“今人造作水轮,轮轴长可数尺,列贯横木,相交如滚枪之制。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之,即连机碓也。”水碓发明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用于舂米的。唐诗人岑参虽有“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的诗句,但并未指明用于捣纸料。薛涛有八十多首诗以及唐、宋、元诸代几十首咏薛涛笺诗,均未见“水碓捣纸”的情况。所以一些纸史专著提出,宋、元时期用水碓舂纸料,是有道理的。在此之前,是否已用水碓捣浆,有待进一步考证。水碓用于造纸,一是节省人力,二是保质保量,确实是造纸的一项创举。
  二、宋朝“匹纸”的出现,标志着造纸工具、操作技术的进步
  长幅巨纸所用纸帘、纸槽、烘干、技术管理四方面都要有大的进步。明人文震亨《长物志》卷七中说:宋朝的匹纸“长三丈至五丈”表明要抄造这样长幅巨纸,就必须事先造出“三丈至五丈”长的巨帘,和比纸帘还要长的抄纸槽,还要有与此相适应的烘干设备。抄造小纸,一人操帘即可,但要操“三丈至五丈”长的巨帘,就需要许多人协同动作,而且要达到协同动作,又要有统一的生产指挥。所以,能够抄造出长长的匹纸,这是整个造纸工艺系统的巨大进步。苏易简在《文房四谱》卷四中对此有过详细叙述,详见名纸“匹纸”。
  三、宋朝有关造纸悬浮剂的深入研究,标志着改进纸张质量的新工艺的成熟
  宋代普遍使用植物粘液作造纸悬浮剂,这是一个重大发展。南宋周密(1232~1308年)《癸辛杂识》记载:“凡撩纸,必用黄蜀葵梗叶,新捣,方可撩,无则不可以揭(纸)。如无黄葵,由用杨桃藤、槿叶、野葡萄皆可,但取其不粘(纸)也。”后世文献记载更多。弘治《徽州府志·物产志》:“乃取杨桃藤捣细,别用水桶浸挼,名曰滑水。倾槽间与白皮相和,搅打匀细,用帘抄成纸”。
  四、宋朝开始制造漂白浆
  北宋中晚期出现了白色的生纸,这关系到纸浆漂白工艺的掌握。查考《大百科全书·麻纺织史》记载:“在宋元时麻纺出现了半浸半晒、日晒夜收的漂麻纤维的方法。这种日光漂法,在宋末元初也为安徽徽州府歙纸所采用。《蕉窗九录》记载:“宋代有歙纸,今徽州府歙县,地名龙须者,纸出现其间,光滑莹白可爱。”元弘治《徽州府志》:“抄楮皮纸时,滑水倾槽内与白皮相和,搅打匀细,用帘抄成张。”明确指出抄造时,皮色已白。
  从画史考证,赵希鹄《洞天清录集》载:北宋米芾(1051~1107年)作画“纸不用胶矾,又不肯在绢上作一笔。”米芾用生纸作名画《潇湘白云图卷》,用水墨横点写烟峦云树,是代表作。其子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纸本(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集第三本,浙江美术学院图书馆存),图卷后有字幅,字幅上说:“此纸渗墨本不可作□仲谋勤请,不容辞,故为戏作,绍兴□□孟春健康□□官舍,友仁题,羊毫作字,此纸作画。”(注:口为模糊的字迹)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及纸幅,附米芾《春山瑞松图》,都可看到墨迹在纸上有些渗化,墨黑纸白。表示生纸已达到白色的程度。
  再结合我国韧皮纤维在安徽手工纸制造过程中,沿用日光漂法的实际,推测我国造纸工业的漂白,也出现在宋代中晚期。漂白技术的掌握,是宋代造纸技术重大发展。
  五、优秀造纸人才的涌现
  宋朝造纸技术的进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优秀造纸人才的涌现。匹纸的创制、大薰笼的发明等等,要靠造纸专家来实现,但留下姓氏的很少。宋代留下姓氏的造纸家有诸葛氏、颜万叔等人。清人叶德辉《书林清话》记载:“宋版《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嘉祐五年提举曾公亮等奉勒刊印。纸坚致莹洁,每页有篆文红印(“武侯之裔”),在纸背上的姓氏,似是造纸家印记,其姓为诸葛氏。”诸葛氏为安徽宣城人,所造之纸很精美。
  六、技术进步名纸迭出
  由于造纸技术的显著进步,促进了纸种的创新和名纸的出现。有些纸是唐代已有的,但有了改进,有些纸是新创的品种。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的《纸谱》说:“蜀中多以麻为纸,有玉屑、屑骨之号。江、浙间多以嫩竹为纸。北土以桑皮为纸。剡溪以藤为纸。海人以苔为纸。浙人以麦茎、稻杆为之者脆薄焉。以麦藁、油藤为之者尤佳。”南宋陈〓《负暄野录》下卷《论纸品》也说:“布缕为纸,今蜀笺犹多用之,其纸遇水滴则深作窠臼,然厚者乃尔,故薄而清莹者乃可贵。……今越之竹纸甲于他处,而藤乃独推杭(州)之清江,清江(纸)佳处在于坚滑而不留墨。新安玉版,色理极腻白,然纸性颇易软弱,今士大夫多糨而后用,既光且坚,用得其法,藏久亦不蒸蠹。又吴人取越竹,以梅天水淋,晾令稍干,反复捶之,使浮茸去尽,筋骨莹徹,……故吴笺近出,而遂与蜀户抗衡。”明代屠隆《纸墨笔砚笺·纸笺》又说:“宋纸:有澄心堂纸极佳,宋诸名公写字及李伯时(李公麟)画,多用此纸。……有歙纸,今徽州歙县地名龙须者,纸出其间,光滑莹白可爱。有黄白经笺,可揭开用之。有碧云春树笺、龙凤笺、团花笺、金花笺。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陶穀家藏数幅,长如匹练,名鄱阳白。有藤白纸、观音帘纸、鹄白纸、蚕茧纸、竹纸、大笺纸。有彩色粉笺,其色光滑。东坡、山谷(黄庭坚)多用之作画、写字”。
  在宋代史书及地方志中,也有产纸的记载。如《宋史·地理志》记载,徽州府贡白苎纸、池州红、白纸、成都府贡〓纸。淳熙《新安志》卷二《贡纸》条记载,宋代新安“贡表纸、麦光、白滑、冰翼纸。……熙宁中贡白滑纸千张……。元丰中贡……纸如熙宁……”又载,宋时新安“上供七色纸,岁百四十四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张”。弘治《徽州府志》的《物产志》还谈到:“宋时纸名则有所谓进劄、殿劄、玉版、观音、京帘、堂劄之类。”
  我们所以要不厌其烦地罗列文献史料,意在说明宋代纸种之多。据不完全统计,宋代产纸50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几种名纸,在本节中列专题介绍。对其他较有价值的史料作一简述。
  在宋代,各种色纸虽然很多,但尤重黄纸。朝廷规定,内府各馆阁官方文书、写本,均用黄纸。《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九:“嘉祐四年二月,置馆阁编定书籍官,别用黄纸印写正本,以防蠹败。”《麟台故事》卷二:“嘉祐四年置馆阁编定书籍官,其后又置编校官四人,以崇文总目收聚遗逸,刊正讹谬,而补写之。又以黄纸写别本,以防蠹败。至嘉祐六年,三馆秘阁上所写黄本书六千四百九十六卷,补白本书二千九百五十四卷。”《梦溪笔谈》卷一:“今三馆秘阁四处藏书,然同在崇文院。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嘉祐中,置编校官八员,杂讐四方书,给吏百人写之,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自是私家不敢辄藏。”《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一:“绍兴十四年诏诸军如有刻版书籍,并用黄纸印一帙,送秘书省。”足见黄纸的历史地位之高。
  宋时,除造纸家诸葛氏之外,还有一位制彩笺的能手颜方叔。《潜确类书》云:“宋颜方叔,创制诸色笺,有杏红、露桃红、天水碧、羽麟、山水、人物,亦有金缕五色描成者,士大夫珍之。”峡州夷陵纸也有特色,为文人所称颂。欧阳修(1007~1072年)《峡州河中纸说》载:“夷陵纸不甚精,然最耐久。余为县令时有孙文德者,本三司吏人也,尝劝余多藏峡纸,云其在省中见天下帐籍,惟峡州(纸)不朽损,信为然也,今河中府纸惟供公家及馆阁写官书尔。”还有一种五彩自然图纹流沙牋,也很精美,这在《文房四谱》中有详细记载:“亦有煮皂荚子膏并巴豆油,傅于水面,能点墨或丹青(颜料)其上,以姜揭之则散,以狸须拂头垢引之则聚。然后画之为人物,砑之为云霞及鸷鸟翎羽之状,繁缛可爱,以纸布其上而受采焉。必须虚窗幽室,明槃净水,澄神虑而制之,以臻其妙也。近有江表僧于内廷(皇宫)造而进之,御毫(笔)一洒,光彩焕发”。
  造纸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文化、科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引起宋代社会人士的关注,于是,出现了研究造纸的专著和类书,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是最重要的一部。全书共分五卷,其中《笔谱》两卷,《墨谱》、《纸谱》和《砚谱》各一卷,成书于雍熙三年(986年)。《纸谱》一卷分为“叙事”、“制造”、“杂说”、“辞赋”四部分,记述了纸的源流、名称、制作、加工、用途、特点等内容,史料大都翔实可靠,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陈〓的《负暄野录》和赵希鹄的《洞天清录》等书,都有论纸专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中国人名大辞典》在评论《洞天清录》时说:“援引考证,类皆确凿,为赏鉴家之指南。”米芾作为一代书画家,在研究书画的同时,也对许多纸种的特点加以分析,指出优劣,而写成《书史》和《评纸帖》二书,也是纸史研究的重要文献。另外,李昉梨等人撰写的千卷巨著类书《太平御览》、周密的《癸辛杂识》、钱易的《南部新书》、李石的《续博物志》、程棨的《三柳轩杂识》以及宋代的许多地方志和诗文集等,也穿插不少造纸史料,都可供今日探讨和研究之用。
  第三节 五代十国、宋朝名纸造纸术
  一、澄心堂纸
  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说:“南唐有澄心堂纸,细薄,光润,为一时之甲。”澄心堂纸名冠一时甲天下,可谓盛矣。
  澄心堂,南唐(938~975年)烈祖徐知诰(李昪)在金陵(南京)所居堂名,是他任节度使时所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援引《后山丛谈》文句,辨明澄心堂纸非起于后主李煜,远在李昪开国时就已抄造了。《七修类稿》云:“世以此纸为宋物,殊不知澄心堂乃南唐烈祖徐知诰燕居之名。《南畿志》作藏书处,误矣。宋时即误以为知诰之子元宗(李璟,璟亦作景)所造,《诗文发源》以为后主(李煜)所造,皆非也,故《后山丛谈》辨之。谅后山(陈师道)宋人,且尝见之,辨为烈祖所造无疑。欧阳公亦曰(如此)”。因此,澄心堂纸不是宋代才有,而是五代时的产物。纸因堂而得名,故称澄心堂纸。澄心堂纸极佳,在我国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时诗人在酬答唱和中,曾以高度评价。刘敞(字原父,1019~1068年)从宫中得澄心堂纸百枚后赋诗云:“当时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流落人间万无一,我从故府得百枚。”刘敞赠欧阳修(字永叔,1007~1062年)10枚,欧阳修于《居士集和刘原父澄心堂纸》诗中云:“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君从何处得此纸,纯坚莹腻卷百枚。”欧阳修又转赠梅尧臣(字圣俞,1002~1060年)2枚,梅于《宛陵集·依韵和永叔澄心纸答刘原父》中云:“怪其有纸不寄我,如此出语亦善谈。往年公(欧阳修)赠两大轴,于今爱惜不辄开。”于《宛陵集·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中又说:“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滕开。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现惊喜心徘徊。蜀笺脆蠹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哈。书言寄去当宝惜,慎勿乱与人剪裁。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于今已逾六十载,弃置大屋墙角堆。”诗人们得此纸如获至宝,惊喜若狂,往来吟和,纵情赞扬,足见此纸之佳。
  有人认为澄心堂纸的原纸是出自盛产楮皮纸的皖南歙州、池州地区,将原纸运往金陵进行加工成特优书画专用纸。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李主澄心堂为第一,其出为江南池、歙二郡,今世不复出精品,”此纸加工是朝廷特派剡道(官名)监造的。沈括《梦溪笔谈》说:“后主时监造澄心堂纸承御,系剡道其人。”米芾《书史》中对鉴别澄心堂纸的真伪时说:“古澄心堂(纸)水洗浸一日,明铺于车上,浆捶(即加工用的浆料——编者注)已去,纸无复性(复原)。而今池(州)纸特擣细无筋耳”。
  宋、元时,因澄心堂纸佳,文人墨客均喜用之。正如《蕉窗九录》所说:“有澄心堂纸极佳,宋诸名公写字及李伯时(李公麟)画,大都用此纸。”李伯时晚年号龙眠山人,时人称“宋画第一。”他多用澄心堂纸作画,其中一幅《山庄图》特意注“龙眠自画,则用澄心堂纸,”五代山水画家董源的传世名作《庐山图》、《夏山标木图》、宋代马和之《魏风葛履图》、郭子仪《单骑降虏图卷》、朱友仁《云山墨戏图》等,皆用澄心堂纸所画。还有不少名人佳作用澄心堂纸制作法帖、印书、著述均见其妙。
  上述艺术珍品所用澄心堂纸,大部分为五代真品,一小部分属后世仿制。澄心堂纸真品所以如此之好,关键在于原料和工艺。《江宁府志》载:“后主造澄心堂纸,甚为贵重”。沈括(1029~1093年)《梦溪笔谈》云:“后主时,监造澄心堂纸承御”。李昪创制澄心堂纸,必定亲自指挥,到后主李煜,又继承先君遗志进行监造,说明管理得当。在用料上,《江宁府志》说得比较明确:“盖此纸以桑皮为原料”。梅尧臣在《答宋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诗中曾有“寒溪浸楮”之句,说明除了用桑皮之外,还要用楮皮。在工艺上,更是关键一环。《江宁府志》说:“后主所置(制)者,工料特精……遂成上方珍品。”梅尧臣则有“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七七年来人不知”等工艺写实之句,它分别讲述了备料、舂料、抄造、干燥等制造澄心堂纸的工序和方法。所造之纸极有独特之处:纸质坚韧洁净,色泽玉白光润,帘纹极细,且隐有龙凤或银锭之状,极为美观。以上所述道出了澄心堂纸精妙之所在。
  澄心堂纸规格不一,纸幅较窄。
  到元朝时,四川、绍兴均有仿制者。《蜀笺谱》:“澄心纸,取李氏澄心堂样制也,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绝者。中等则名曰玉冰纸,最下者曰冷金笺,以供泛使。”
  二、匹纸
  匹纸,长达几丈的纸,状如疋练,故名。在我国古代,“匹”同“疋”是丝绸等织物的量词。《汉书·食货志下》:“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这与今日“疋”的长度不同。
  对于“匹纸”宋、明文献偶有记载。宋代陶穀《清异录》:“先君子蓄纸百幅,长如一,匹绢,谓之鄱阳百。”陶穀说他的父亲藏有“鄱阳白”纸100幅。屠隆《纸墨笔砚笺》:“宋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陶穀家藏数幅,长如匹练,名‘鄱阳白’。”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卷七:宋代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有彩色粉笺及藤白、鹄白、蚕茧等纸。陈师道(1053~1101年)《泥古录》:“李氏有古纸,长二丈许,光泽细腻,相传四世。”上述关于匹纸的记载表明,中国大约于10世纪20年代就已经有了匹纸,这说明宋代造纸技术和造纸工具比前代有很大提高和改良。
  这种匹纸,尚有传世样品,北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曾写真书和草书《千字文卷》,其中草书《千字文卷》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长达三丈有余,中无接缝,纸面朱地描以泥金云龙纹图案。南宋法常(1176~1239年)的《写生蔬果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明人沈固对此图作跋云:“纸色莹洁,一幅长三丈有咫,真宋物也”。
  抄造如此长幅匹纸,远远不是一般竹帘、普通纸槽一两个人所能胜任的,需要长长的竹帘、相应的纸槽,以及足够的人力才能办到。关于匹纸的抄造情况,可以从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的记载中得知:“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复有长者,可五十尺一幅。盖歙民数日理其楮,然后于长船中以浸之,数十夫举帘以抄之,傍(旁)一夫以鼓而节之,于是以大薰笼而焙之,不上于墙壁也。由是自首至尾,匀薄如一。”胡侍《珍珠船》中也有“宋间有一种纸,长丈余,就船抄之,世谓玺纸”的记载。这里所说的“船”是指狭长的纸槽。大薰笼究竟是怎样构造,未见资料记载。这是焙干纸张工具的一项改进。
  由此可知,匹纸产于“黟、歙间”歙,隋开皇九年(589年)为歙州,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徽州。黟,,秦置为黟县,唐属歙州,宋属徽州。到宋时,黟、歙均属徽州,即是说,匹纸产于宋代徽州。
  三、竹纸
  宋代竹纸发展很快,后期的市场上十之七八是竹纸,产量之多可以想见。就产区而言,有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七省。而竹纸最盛之地,当推浙江、四川,浙江会稽竹纸最为出名。
  第四章曾谈及晋时已于会稽首创竹纸,到唐时已有所发展。李肇《国史补》卷下:“纸则有越之剡藤,蜀之麻面,……韶之竹笺。”唐人段公路《北户杂录》也曾提到“竹膜纸”,说“睦州出之”。睦州属今浙江所辖。在宋代,江浙一带所产竹纸名冠天下。陈■《负暄野录》卷下:“今越之竹纸,甲于他处。”又说:“吴人取越竹,以梅天水淋,晾令干,反复捶之,便浮茸云尽,筋骨莹彻,是谓春膏,其色如蜡。如以佳墨作字,其光可鉴,故吴笺近出,而遂与蜀产抗衡。”南宋施宿等撰、陆游父子参与修订的《嘉泰会稽志》在谈到会稽竹纸时,认为有五个特点:“惟工书者独喜之:滑,一也;发墨色,二也;宜笔锋,三也;卷舒虽久,墨终不渝,四也;惟不蠹,五也”足见当时吴、越竹纸质量之佳。
  当时竹纸居于上品者为“姚黄”、“学士”和“邵公”大都以制纸
  者命名。《嘉泰会稽志》对此有明确记载:“然今独竹纸名天下,他方效之,莫能彷佛,遂掩藤纸矣。竹纸上品有三:日姚,黄日,,日学士邵公,三等皆佳。……自王荆公(王安石——编者注)好用小竹纸,比今邵公纸尤短小。士大夫翕然效之。建炎、绍兴以前,书简往来率多用焉。”上述三种“上品”竹纸,大概皆属书写诗词、信扎的小幅笺纸,从米芾《书史》可知这些纸的大体形制:“予尝捶越(州)竹(纸),光滑如金版,在由拳(纸)上,短截作轴入籍番覆,十日数十纸,学书作诗。”在工艺上,宋代竹纸大多无漂白工序,仍为原料本色。米芾在其《评纸帖》中说,在他50岁时(1100年)曾亲自捶打浙江竹纸,加工后命名为“金版纸”。“金版”之说表明,当时竹纸捶后为黄色。北宋初期的竹纸,除色黄之外,也有脆弱的缺欠。《文房四谱》说:“今江浙间有以嫩竹为纸,以作密书(信),无人敢折发之。盖随手即裂,不复粘也。”北宋蔡襄(1012~1067年)《文房杂评》也说:“吾尝禁所部不得辄用竹纸,至于狱讼未决,而案牍已零落,况可存之久远哉!”到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年间,竹纸工艺又有所革新,纸质较前细熟软韧了,于是官府公文案牍由楮纸而正式改用竹纸。周密《癸辛杂识》:“淳熙未始用竹纸。”而官员间私人书信,也喜用竹纸,称“手简”。陆游《老学庵笔记》:“淳熙未,朝士以小纸高四、五寸,阔尺余相往来,谓之手简。而纸肆作手简卖之,甚售。”30年后,苏州孙氏又把竹纸生产技艺提高一步。
  宋时,竹纸除用来书写之外,还大量用于印刷图书,出现了《大悲心陀罗尼经》、《波罗蜜经》等传世的精良竹纸刻本。宋时曾形成五个印书中心地:杭州、建阳、眉山、开封、平阳(山西临汾)。除开封、平阳二地不产竹纸外,其余三处都盛产竹纸。叶梦得《石标燕语》:“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这里透露出纸的产量的质地。宋代竹纸的发达,同印书密切相关。
  四、温州蠲纸
  蠲纸是一种始于唐而盛于宋的洁白坚滑的名纸,也是世界最早的“涂料纸”。唐时产于温州、临安等地。《正字通·虫部》释:“唐人以浆糊纸使莹滑,名曰蠲纸。”到了宋代,温州的蠲纸发展很快,由于不断改进工艺,而成为“此当第一”的名牌纸。宋人程棨《三柳轩杂识》:“温州作蠲纸,洁白坚滑,大略类高丽纸。东南出纸最多,此当为第一焉。由拳(纸)皆出其下,然所产少”。
  “蠲纸”之名来源有二:(1)因质地洁白而得名。在宋代,这种纸涂有胶矾粉浆,两面加工,打光,成为“双光白纸”为宋代最佳名纸。宋代赵与时《宾退录》载:“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猶洁也。”这里的“蠲”字,就是洁白之意,与“涓”相通。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蠲纸”,就是洁白莹滑的纸。因加工时“泽其浆粉,”故又称“蠲糨纸”。(2)因贡此纸被免去赋役,从而得名。《三柳轩杂识》记载:蠲纸,“至和以来方入贡,权贵求索者寝广,而纸产力已不能胜矣。吴越钱氏时贡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云。”这里“蠲”字又是蠲完减免之意。
  温州蠲纸或蠲糨纸,所有原料主要是桑皮。明代宋应星考查说:“永嘉(温州)蠲糨纸,亦桑穰造。”其加工过程,《温州府志》有详细记载:“造蠲纸,以糨粉和正面八朴硝,沸汤煎煮,候冷,药酽(糊浓厚)用之。先以纸过胶矾,晾干,以大笔刷药上纸两面,再候干,用蜡打如打碑,以粗布缚成块搭襄之”。粉糊就是米粉、面粉之类;“朴硝”即“皮硝”为硫酸钠的粗制品,化学成分为Na2SO4·10H2O。
  纸刷上粉糊再上,光。上光之法,不用砑磨,而用蜡打。其主要特点是:此纸两面洁白光滑,与高丽纸相似,又有波状花纹,所以有人称其为“衍波笺。”《正字通》载:“《文房(四)谱》有衍波笺,文似波,即蠲纸。”此纸宜书宜画,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极受士大夫喜爱。《清波别志》:“蠲纸,今出永嘉,士大夫喜其发越翰墨,争捐善价取之,殆与江南澄心堂纸等(价)”。后世有些地方曾仿造温州蠲纸。如临安(杭州)就曾下力仿造,但终不如温州蠲纸。
  五、谢公十色笺
  宋时,与薛涛笺相媲美的还有谢公笺。文献记载,蜀中有一位谢公,名师厚,创十色笺,名曰“谢公笺”亦称“谢公十色笺”。
  元代费著《蜀笺谱》载:“纸以人得名者,,有谢公,有薛涛。所谓谢公者,谢司封景初师厚,师厚创笺样以便尺书,俗因以为名。”又云:“谢公有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即十色也”。明代陈耀文《天中记》亦载谢公十色笺之事,说十色有九色皆与《蜀笺谱》所载相符,只有粉白一色不同。《天中记》成书晚于《蜀笺谱》,字句似乎引自《蜀笺谱》,“粉白”大概为“粉红”之误。
  但是,对于“十色笺”出自何人何地,在历史上又曾出现争议。《蕉窗九录》和《续博物志》认为十色笺为薛涛所制。《天中记》则说:“所云谢公者,富春谢司封”。其意是说谢公并非蜀人。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谢景初,宋人,字师厚,庆历(1041—1048年)进士,知馀姚县,有政绩,以屯甲郎致仕,博学能文,尤长于诗,黄庭坚其婿也。有宛陵集。谢师厚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卒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根据浙江富阳县志载,富阳产谢公十,色笺,考其造纸术是谢公所传。
  六、金粟藏经纸
  浙江海盐金粟山的金粟山藏经纸,又称“金粟笺”、“藏经纸”,是宋代名纸。金粟山下有金粟寺,三国时吴赤乌三年(240年)建,寺中曾藏有北宋时的大藏经纸,即金粟山藏经纸。
  金粟山藏经纸的特点质厚、内外皆蜡,无纹理,为硬黄、硬白类纸,且幅幅纸背均有印记。清代海盐张燕昌为此著《金粟笺说》,以记其妙。文云:“《金粟寺志》:藏经茧纸硬黄,笔法精妙,其墨黝泽如漆,每幅有小红印曰‘金粟山藏经纸’计六百函,宋熙宁十年丁巳写造大藏赐紫思恭志,今仅存百幅”;“秀水蒋春雨藏黄色藏经纸,有书府藏用朱记”。董穀《续澉水志》:大悲阁内贮大藏经两函,万余卷也,其字卷卷相同,殆类一手所书,……间有元丰年度,五百年前物矣,其纸内外皆蜡,无纹理,与倭国纸相类造,法至今不传,想即所谓白麻纸也。海盐县《图经》,金粟寺有藏经千轴,用硬黄茧纸,内外皆蜡磨光莹,以红丝阑界之。经上的印记有红黑两种,但大多为红色。印文也不同,有些印是监造、摺染人姓名,有些是造纸者的名印,后者多为红色印文,如“金粟山藏经纸”、“法喜藏经”、“秀州精严寺净土院大藏经纸”等。藏经纸的制造方法见唐蜡纸。
  在谈到藏经纸的规格时,《金粟笺说》载:“案吾邑藏经有金粟、法喜两种,敬失殆尽……又案金粟、法喜,造纸大小相同;度以宋三司布帛尺,高一尺七寸有奇,长三尺三寸,质量同茧纸兼硬黄法也。”金粟山藏经纸,名重一时,其实以外还有不少藏经纸也很好。张燕昌在《金粟笺说》中谈到,除“金粟”、“法喜”之外,还收集到几幅《大般若经》,末后注“大宋至和二年岁次乙未五月十五日起首募缘写造”字样。这种纸比金粟山和法喜寺的纸稍短小一些,但纸质洁白光莹,不在其下。这些名纸一般都是较厚,由双层或几层制成,所以很难见到帘纹,这就是“无纹理”的原因。
  因金粟山等藏经纸规格特殊,后世文人常有改制者。海盐县《图经》说:金粟山藏经纸“后好事者剥取为装潢之用,称为宋笺”。因为这种纸是几层湿纸抄在一起,故常被人剥开使用。明人文震亨(1585~1645年)在《长物志》中所说“宋有黄、白藏经纸,可揭开用”就是这个意思。揭开的金粟山藏经纸一般都用作书画做装潢。就连清高宗弘历也这样做过,极有雅趣。其奥妙何在?清人周嘉胄在《装潢志》中,深有体会地说:“余装卷以金粟纸、白芨糊,折边永不脱,极雅致”。
  七、椒纸
  “椒纸”这一名称,见于清人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六,文云:“淳熙三年四月十七日,秦玉桢等奏闻:《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书,多为蠹鱼伤牍,未敢备进上览。奉敕用枣木、椒纸,各造十部。四年九月进览。”推测,椒纸可能是用花椒籽或树皮煮汁加工过的,具有防蛀性能的纸。
  据有关史书记载,宋时传至清代的《埤雅》和《史记表传》二书,因系椒纸所印,数百年间“无一蠹伤虫蛀之处”。足见,椒纸防虫性能极佳。
  八、砑花纸
  砑花纸在唐代就有了。如前章所述的鱼子笺,就是砑花纸,又名吴纸。到了宋代,砑花纸有很大发展,文献多有记载。《蜀笺谱》:“凡造纸之物,必杵之使烂,涤之使洁,然后随其广狭长短之制以造,砑则为布纹,为绮绫,为人物花木,为虫鸟鼎彝,虽多变,亦因时之宜,”又说:“仿姑苏作杂色粉纸,而假苏笺多罗纹,惟纸骨柔滑耳。”《读博物志》:“蜀中之……纸,近年皆废,惟余十色绫纹纸尚存。”可知,唐时的成都,宋时的苏州产砑花纸。
  唐、五代的砑花纸现在很难看到实物了,但宋代却有传世之品,可供今人鉴赏。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李过中(976~983年)的《同年帖》上有波浪纹。北宋米芾(1050~1109年)的《韩马帖》(33×33厘米)纸面上砑有云纹楼阁。宋末李衎(1245~1320年)的《墨竹图》(29×87厘米),纸面呈现飞雁、游鱼图纹、间配“溪月”和“雁飞鱼沉”隶篆字体,构成一种“月明溪静,鱼雁传情”的高雅意境。上面再绘一枝婀娜多姿的墨竹,观赏之余令人陶醉于艺术美感之中。
  砑花纸由于图纹变化无穷,为时人所重,所以,其制作方法则多有载述。苏易简《文房四谱》介绍说:“然逐幅于文版之上砑之,则隐起花木麟鸾,千状万态。”《清异录》亦谈:“姚该〓子侄善造五色笺,光紧精华,砑纸板上乃沉香(木)刻山水林木、折技花果、狮风虫鱼、寿星八仙、钟鼎文,幅幅不同,纹缕奇细,号砑光小本。”陈继儒《泥古录》载:“宋颜方叔创制诸色笺,有杏红、露桃红、天水碧,俱砑为花竹麟羽、山林人物,精妙如画。”综上所述,宋代砑花纸比唐代进步,原纸有多种颜色,砑压后具有图案与文字。
  九、其他名纸——新安皮纸等
  宋朝楮、桑、藤等皮纸也多为后起之秀的新安皮纸所取代。
  徽州宋时称新安,辖境包括歙县、绩溪、休字、黟县等。这里有许多技艺高超的造纸工匠。新安的名纸有原抄纸和加工纸。原抄名纸有麦光纸、白滑纸、冰翼纸、凝霜纸等;加工名纸有碧云春树笺、三色印边龙风笺、印金团花笺、三色金花笺及正反双面打蜡的黄白藏经纸等。《新安志》说,新安纸之所以好,与其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有关,“大抵新安之水,清澈见底,利以沤楮,故纸之成,振之为玉雪……。”因此,后来居上的新安纸,就其质地来说,与前期的澄心堂纸、馀杭由拳纸、温州蠲纸和当代的福建古田纸可相媲美。
  苏轼曾赞:“麦光铺几净无瑕”吴俶的“碧云春树挥毫久”,王令的“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等等,都热情洋溢的赞美新安纸。蔡襄在《文房杂评》中也说:“歙州渍溪纸,乃澄心堂遗物,唯有新色,鲜明过之。今世纸多出南方,如鸟田、古田、由拳、温州、惠州皆知名,拟之绩溪,曾不得及其门墙耳”。因为新安纸品质优良,北宋朝廷所需的公文用纸,大多是从新安征用的。据《新安志》载,每年上贡七种文件用纸,总数约有一百四十五万张之多。另外还要供应学士院纸、存槽纸、盐钞纸、茶宁纸等,称为“官纸”,也是非常精美的。南宋以后,公文书牍都改用新安楮纸做的“劄劄子”,以取耐久。因此,宋代的新安徽州是手工造纸史上重要基地,上继澄心堂纸的遗业,下开泾县宣纸的根基,成为后来宣纸的发源地。宋代除了藤纸、楮纸、桑皮纸以外,还有广东海南岛等地所产的槟榔皮纸。《花木考》载:“槟榔纸类木皮而薄,莹滑、色微绿,宋时入贡以书表。”总之,宋代的竹纸、皮纸居于重要地位,不仅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造纸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第四节 纸钞的出现——纸张高贵用途的新纪元
  到宋代,由于造纸业的繁荣和印刷术的发达,在货币的制造和使用上经历了一场变革,即由过去的铸造金属货币变为发行印刷的纸币。
  金属币转变为纸币,经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动向,早在汉武帝时就已经显露出来。《稗史类编》:“轩辕臣始以布帛为楮币,汉武帝改制皮币,唐宪宗始置(制)关子时呼为飞钱,宋孝宗改制会子,元世祖改名交钞。”汉武帝首创“白鹿皮币”这比使用金属钱币轻便多了。到唐时,根据古时符契剖合之理,通,行“飞钱”之法。所谓“飞钱”实际上类似后世的汇票。“飞钱”使用起来极为便当,逐步发展成为纸币。真正使用纸币,是从北宋初期的四川开始的。当时通行的纸币称为“交子”。据《宋史》等文献记载,宋太宗雍熙年间曾与辽发生战事,战后,四川地方官署,停止铸币数月,民间通货不足用,从而促进了纸币“交子”的产生和流通。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益州商民王昌懿等人,自行印发纸币“交子”。《文献通考·钱币》载:“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货易。富人十六户主之,其后富人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寇瑊尝守蜀,乞禁交子。薛田为转运使,议废交子则贸易不便,请官为置务,禁民私造。诏从其请,置交子务于益州。”这样,想废“交子”未成,倒促使“交子”合法化了。说明当时使用纸币已势在必行,符合人民的愿望。于是,官府专门设置了印制和管理钱币的机构交子务,负责发行纸币,据李攸《宋朝事实》载,益州民间私人所发行的纸币,分为单色和彩色二种,均为印制品。大观三年(1107年),改“交子务”为“钱引务”,特铸造六颗彩色印记,即“敕”、“大料例”、“年限”、“背印”、“青面”、“红圈”。六颗印都饰以各种花纹图案,其中“红圈”、“背印”、二印刻以“金鸡捧敕”、“令欢万岁藤”、“诸葛武侯木牛流马”等故事性图画。纸币上盖上这些印记,便成为彩色纸币。
  接着,又发行“会子”、“关子”等彩色纸币。绍兴三十年(1160年)钱瑞临任临安知府,“建言楮币以行,累月合支官钱,造会子流传,输官亦许用之”。但是,“会子”流行后,又常常造成严重的“壅滞”现象,致使“物价踊甚”。权臣贾似道秦清朝廷改用“关子”。由“交子”改为“会子,”继而又改为“关子,”说明当时纸币贬值极为严重。纸币贬值的原因主要是朝廷政治腐败,国库空虚,只得靠发行纸币维持残局,加之伪造假币日多,等等。
  第五节 印刷术的发明促进纸业大发展
  隋唐时期,文化繁荣,读书识字的人增多,单靠抄写书本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了,因此,在隋末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宋代的雕版印刷业已经相当发达,官刻、私刻大量历书、经书等方面的书籍。宋仁庆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升(?~约1051年)发明了更为进步的印刷方法,即活字印刷术。毕升用泥活字印刷,由于泥活字易破损,致使这种先进的印刷术没有很快推广。在13世纪以前,雕版印刷仍占主要地位,后来元代发明木活字、明代发明铜活字,使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日趋完善。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实际上,印刷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造纸业的发展。史称唐宋为造纸术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与印刷术的大量用纸有直接关系。
  印刷术的发明和造纸业的发展,使宋代印书业更加兴旺。《郡书考索·后集》卷二十六载:景德二年五月戊申,宋真宗到国子监视察书库,当问到藏书数量时,祭酒邢昺对皇帝说:“国初不到四千卷,今日已增到十万多卷,经史正义皆备。40年间,藏书增加了20多倍,速度之快是惊人的。同时出现了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四川眉山等刻书中心,成就空前。据了解,目前外国较著名的大图书馆几乎都藏有中国宋版图书。
  宋版图书历来为中外学者所称道。有一套宋版西汉书,是宋真宗时刻印的,到乾隆年间已历800年,仍崭新如初。乾隆皇帝见后题云:“雕镌纸墨,并极精妙,实为宋本之冠。”卡特在《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中说:“现存最伟大、最优美的绘画,都是宋代传流到今的作品。”还说:“它们常为雕印艺术最完美的标本,在技术上是空前绝后的。”所说宋版书的“精妙”与“完美”,主要体现在下面五点:
  宋版书大多装帧精致。宋代徐度《欲扫编》说,南部王仲至所藏四万三千卷书,必取其紧慢厚薄适中的良纸装潢为册,有些还要用“涓素背之”。周密《癸辛杂识》推崇说:廖群玉九经本最佳,“其装褫以泥金为签”。藏书者不惜以丝绢、泥金等昂贵材料用以装裱,书册自然精致、美观。
  宋版书纸墨精良。至正二年仲冬三日,赵吴兴在《文选》二十三卷后作跋云:“霜月如雪,夜读阮嗣宋咏怀诗,九咽皆作清冷气,而是书玉楮银钩,若与镫月相映,助我清吟之兴不浅。”董其昌也作跋说:“至于纸质如玉,墨光如漆,无不各臻其妙,在北刊本中亦为上品。”乾隆皇帝也说:宋版《汉书》、《杜诗》“鼎足海内者也,纸润如玉”。有些书是用椒纸印刷的,长久保存完好无蛀。
  宋版书注意“板”与“纸”的巧妙结合。《考槃余事》云:“宋书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格外单边,问多讳字,用墨稀薄,虽着水湿燥无湮迹。开卷一种书香,自生异味。”这就使所印之书整洁、清晰,恰到好处。
  宋版书字体俊美,镂刻字体多仿书法大师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等人,其墨迹呈现出质朴、挺秀的风格,成为后世刻书的范本。
  孙从添在《藏书记要》中赞叹说:宋刻本“字画……古劲而雅,墨气香淡,纸色苍润,展卷便有惊人之处,所谓墨香纸润、秀雅古劲,宋刻之妙尽之矣。”宋版《资治通鉴考异》一书,乾隆皇帝题云:“是书字体浑穆,具颜、柳笔意”。从而,使读者久阅不忍释卷。
  宋版书有些品类小巧玲珑。南宋书坊也常常以刻小本书著称。小本称为“巾箱本”。“巾箱”是古时装头巾、文件的小箧,因书型特小,可装入巾箱,便于携带,故名。南宋戴埴《鼠璞》:“今之刻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萧钧),手写《五经》,置巾箱中。……诸王从而效之。今巾箱刻本无所不备。”所谓“无所不备”极言巾箱本版式多样,品种繁多。有长四寸、宽三寸的,如《尚书》等,;有长三寸一分、宽二寸的,如《〈纂图周礼)郑注》等;有的长三寸半、宽二寸半的,如京本《礼记》。“巾箱本”就是后来所说的“袖珍本”。清、民国年间多效仿之。如乾隆十三年姚培谍所刻刊的《世说》八卷,长仅一寸八分,宽一寸一分。
  另外,宋版书大都接近于原本,也是为世人所重的原因之一。
  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也大大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实际上,印刷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造纸业的发展,史称唐、宋为造纸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与印刷术的大量用纸有直接关系。唐宋之际,书肆日多,如雨后春笋。书肆如此之多,不是偶然的,是印刷术、造纸术双重发展的明证。
  第六节 丰富多彩的纸制品
  宋代的纸制品更为丰富,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这一时期造纸业高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品种数量都远远地超过前代,下面一一列述之。
  一、纸衣
  宋时,不论僧俗均有穿纸衣者。可能是信仰所支配。或因贫穷,或因求雅,或因纸衣可以挡风御寒。有的军队在特殊的环境中也糊纸为衣,称为“纸甲”,取其轻便。或为应付时急,无布时用以蔽体。
  《文房四谱》记载制作纸衣之法:“亦尝闻造纸衣法,每一百幅(纸)用胡桃乳香煮之,不尔,蒸之亦妙。如蒸之,则恒洒乳香水,令热熟,阴干。用箭杆横卷而顺蹙之(制成皱纸),然后糊之即可”。
  宋元时,“衣纸衣”,往往还被视为一种风雅趣事,成为诗人吟咏的题材。
  二、纸帐
  唐时已有,至宋代更为盛行,于是出现了许多“纸帐诗词”。描写使用纸帐的惬意、舒适,记叙了纸帐的温暖得体。《调燮类编》介绍了纸帐的制作方法,“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糊,以线缝缀,然后,以稀疏的布帛为顶,取其透气,纸帐上常常要画梅花,蝴蝶等花卉昆虫作为装饰。”古代文献除了谈到纸帐制作,还谈到纸帐修理。周履靖《群物奇制》云:“纸帐旧而毛起者,将破,用黄蜀梗五、七根槌碎,水浸刷之,则如新。或用木槿斜叶,捣水刷之亦妙。”
  三、纸被
  宋时,文人学士、黎民百姓中有盖纸被之风。因纸被具有价廉、保暖、洁白、柔软的特点,故可用。
  四、纸冠
  纸冠亦称纸弁、楮弁,这是宋人仿效道士装饰而制成的纸帽子。陆游生活于南宋战乱时,爱国伤时,隐居林泉,自甘淡泊,与世无争,服戴楮冠、用纸被、写的是楮胶、竹纸,可谓“与纸为侣”了。
  五、纸枕
  苏易简在《纸谱》中介绍了“摄生者”枕纸枕以养生的道理,指出:“若如是,则脑血不减,神光愈盛矣”。
  六、纸牌
  纸牌始于唐,到宋时更为流行。南宋时,流行一种纸牌“扇儿牌”,一副牌有32扇(张),当时杭州已有专门出售纸牌的扇牌铺。
  七、纸鸢
  宋时,人们用五彩纸扎成纸鸢(风筝),开展游艺活动。宋代的纸鸢比唐时高出一筹,多一种音响装置,发出悦耳鸣声。
  八、纸瓦
  洪适《盘洲集》有许多咏纸瓦诗。如《枕上晓作》诗:“竹响风成阵,窗明雪已花,柴扇冷冻犬,纸瓦啄饥鸦”;《病中绝句》:“一夜雨声鸣纸瓦,听成飞雪打船窗”;《睡觉》诗:“寻思断梦瞢腾,渐见天窗纸瓦明”。熊正文注:以上可见宋时纸瓦,以油纸为瓦,故有防水性也。
  九、纸炮
  宋时,许多火器都离不开纸,如纸炮、火箭、火枪等。宋代纸炮当时叫作“霹雳炮”。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诚斋集·海鳅赋》中,介绍了“霹雳炮”的制作方法:用纸卷成管了,里边装入火药和石灰,再加引爆装置。“霹雳炮”爆炸后,石灰进发,可以迷伤人、马的眼睛。
  十、纸冥器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曾谈到唐、宋时制作纸冥器用于丧礼、祭祀等活动的情形。五代时,周世宗柴荣去世发丧之日,百官举行路祭,翰林院以黄白纸做纸钱。

附注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 2.朱绍候:《中国古代史中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3.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纸谱》 4.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万有文库第1集719种 5.宋·米芾:《书史》百川学海第32册(宋·左圭编) 6.钟明:《中国书法简史》,河北美术出版社,1983年 7.宋·陈思:《书小史》美术丛书第20册 8.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9.胡韫玉:《宣纸说》朴学斋丛书第二集 10.《辞海·艺术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11.清·安岐:《墨缘汇观》,上海广雅书局,民国九年 12.陈大川:《中国造纸术盛衰史》,台北中外出版社,1979年 13.《元和郡县志》、《温州府志》、《富阳县志》,浙江图书馆古籍部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