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56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概述
分类号: TS7
页数: 3
页码: 18-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代中国为探求理想记事材料所经历的漫长历程,介绍了多种原始记事材料的种类及其在社会、宗教、统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突显了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伟大历史意义。
关键词: 造纸术 发明 记事材料

内容

中国古代人民,为探求理想的载文记事材料,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我国自古以来有许多史料的记载、大量的遗迹和出土文物,就是很好的证明。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在部落游牧狩猎时期,社会交往面很狭窄,人类互通信息只限于生活与生理的需要,人类最先使用的是自身的信息器官,如眼、耳、口、大脑等。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他们就通过语言、口耳相传,把知识和信息“印”在大脑里。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这种靠人类自身的记忆,与口耳相传的记事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便从“身内”走向“身外”直接到大自然中寻找记事与传递信息的条件,进而利用
  现成的材料,进行粗糙加工,或利用在物质生活需要中创造的材料作为记事之用。如我们在绪论中所说的那样,这些造纸术发明前的原始记事材料品种繁多,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简要归纳一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七类:
  (1)结扎类材料,即“结绳记事”时期所用的绳类,如麻绳、丝绳、草绳等。
  (2)镂刻类材料,是指用石刀、金属刀刻制记事符号、文字、图画等的记事材料,如石头(其中包括山岩、卵石)、金属、竹、木等。
  (3)压印类材料,主要指粘土制成的泥、陶器皿。
  (4)模铸类材料,主要指铸造铭文的各种金属器物,如钟、鼎、剑、刀等。
  (5)书写材料,是指用笔类书写工具沾以颜料、墨汁进行书写的材料,如竹、木、帛等。
  (6)绘画类材料,是指专门用来作图画的材料,如石片、木板、缣帛、麻布等。
  (7)织绣类材料,如麻、丝等。
  我们的祖先在探求记事材料上,曾经过几千年漫长的和巨大的努力,以适应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1)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需要。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就要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而要取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胜利,就需要相应地创造一些宣传方式,以相互鼓舞对生活需求的向往与斗争。例如原始人在山洞里的石壁上刻、画狩猎、捕鱼的图画。又如画在西班牙的亚勒泰米拉(Altamira)洞里的野牛,及在中国、非洲发现的岩画等都是有名的原始人遗迹。
  (2)原始宗教、迷信的需要。在我国古代,由于生产力非常低下,人类对自然现象尚没有科学的解释和指导,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然,便误以为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神灵在支配世界,主宰人生,为了表示虔诚,他们就寻找材料雕刻、绘画各种各样的偶像加以供奉,例如:中国和外国的一些远古民族,用天然木块和石头象征神仙,或者经过某些加工,这就是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所说“象征艺术的类型”。
  (3)阶级统治的需要。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阶级,出现了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巩固和加强对社会多数人的统治,就需要立法的记事材料刻、铸、书写条律、规定等条文,公诸于世,如用铸鼎、刻石、竹片等记事材料。
  (4)文化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继续提高,使人们对自然规律逐渐有所发现并积累了经验,从而需要总结记录实践认识的材料,需要通过教育与传授以积累这些认识,形成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活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而也产生了高层次的精神文明享受即文化生活的需要,都要有大量的理想记事材料以满足人类用于生活、文化与艺术创作活动的需要。
  发明造纸术以前记事材料有甲、骨、金、石、泥、陶、竹、木、帛,还有钟鼎、洗盂、兵器、信符、帝王策令、卜器、钱币、金印、权量之器等,均与记事材料有关。因此,可以概括地说:凡用作书写、镂刻、绘画等的东西,都能用作记事材料,研究造纸术发明前记事材料的涵义、种类及其作用,可以加深认识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伟大历史功绩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蔡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