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白色松香胶及熬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奇妙的造纸术》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452
颗粒名称: 制备白色松香胶及熬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类号: TS753
页数: 3
页码: 123-1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白色松香胶的制备过程,包括熬胶、乳化和稀释三个步骤。熬胶时的设备设置、松香与纯碱的添加顺序及速度、反应温度的控制以及搅拌器的使用等注意事项。熬胶完成后,通过喷射乳化器进行乳化,并稀释至所需浓度。最后,乳液在沉淀池内静置沉淀后,送至贮存槽备用。
关键词: 调料 松香胶 熬胶过程

内容

白色松香胶由松香和纯碱(或烧碱)制成,其制备过程包括皂化(熬胶)、乳化和稀释三个步骤。
  熬胶通常是在熬胶锅内完成的。国产松香熬胶锅的容积一般为1立方米,每锅可熬制松香150~220千克。
  锅内设有可调速搅拌器,搅拌速度一般控制在200转/分钟,锅体下半部在总高三分之一处设有夹套,供通汽间接加热用。夹套外壁装有压力表,锅底装有放料阀门和排冷凝水阀门。在锅体上部设有宽约100毫米的冷却水套,供通入冷水用,使胶液上升到此处时降温,以防止胶液随同熬胶时产生的泡沫外溢。锅盖由薄铁板制成,一半固定,另一半则可以掀开,便于装料。放料口设于锅体底部,与放料阀门和放料管道相连接。制备白色松香胶时,放料管道又与过滤器和喷射乳化器相连接。打开放料阀门,即可将锅内松香胶放出,使其通过过滤器,进入喷射乳化器,得到乳化,流入乳化槽。
  熬胶时,先在熬胶锅内加相当于松香重量60%~75%的清水,开动搅拌器,并通汽加热,再加入约为松香重量4%16%的纯碱,待纯碱全部溶解后,在5~20分钟内,缓慢地将已砸成核桃大小的松香块加入锅内,在102~105℃温度下,熬制4~6小时,直至用棒挑起胶料时,胶料成透明片状流下,且没有气泡、块状、粒状物质,也不是成条连续往下流动,即为熬胶终点。另外,可取一小滴胶料,置于盛有80℃以上热水的玻璃容器中,用玻璃棒搅拌,如能迅速分散成均匀白色乳液,器底无残余的互相黏结的胶料沉淀物,分散的乳液又没有明显的云彩状物质,亦为熬胶终点。这时的胶料就是合乎质量要求的松香胶,其游离松香含量为15%~25%左右。
  熬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事先敲成3~5厘米大小的小块,大小要均匀,不能有过多的碎末,以免凝结成块,反应不均匀,松香块过大也反应不均匀,并延长熬胶时间。
  (2)松香加入的速度不要太快,否则将使锅内温度急剧下降,造成松香结块,延长熬胶时间。
  (3)通汽压力要视熬胶情况合理控制。增大气压,可相应的提高反应温度,使皂化反应速度加快。用纯碱皂化,如果反应温度过高,使反应过快,则会产生大量泡沫,锅内液面急剧上升,易造成锅内胶料外溢事故。所以熬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02~105℃之间为好。
  (4)合理使用搅拌器,使皂化反应充分。在熬胶初期,搅拌速度太快,会使反应速度加快,产生大量泡沫,造成胶料外溢事故;接近熬胶终点时,胶料色泽加深,细小泡沫减少,而所产生的是一些大的蒸汽泡,这时可加强搅拌。
  (5)纯碱最好分三次加入,开始加入1/3,中间加入1/3,后期加入1/3,这样熬制的胶料反应较均匀。
  松香胶熬好后,要立即进行乳化。乳化时,先将松香锅底部的放料阀门打开,使胶料通过过滤器(过滤篦子可用20~30目的铜网制成)除去大块夹生料和杂质,然后进入喷射乳化器,与5.89~6.87×105牛/平方米(6~7千克/平方厘米)表压蒸汽和温水(冷天用70~80℃,夏天用50~60℃的水)混合,借以充分分散松香胶颗粒,并将其送入事先盛有20~25℃清水的乳化槽。乳化槽内的清水量应稍多于乳化槽容积的1/3。喷射乳化结束后,可加冷水稀释乳化槽内的松香胶乳液,直至其浓度达到20~25克/升,并维持在40℃以下温度。同时开动乳化槽附设的搅拌装置或胶料循环泵,使乳液充分混合均匀,然后送到沉淀池内,任其静置沉淀8~12小时,再用泵送至贮存槽备用。
  喷射乳化器是由铜制或青铜制喷射管构成。
  在喷射管上部,设有联管节,用以连接安设胶料管和温水管的法兰盘。连接蒸汽管用的法兰盘和喷射嘴,则通过另一联管节,跟胶料管和温水管的两个法兰盘连接在一起。操作时,先打开温水阀门,然后通入蒸汽,再送胶料,胶料进入喷射乳化器后,即被温水稀释。由于蒸汽的抽吸作用,稀释胶料随即进入喷射管部分,此时胶料又受蒸汽的冲击作用,从而得到分散。

知识出处

奇妙的造纸术

《奇妙的造纸术》

出版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造纸工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造纸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便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了解造纸工业,普及造纸技术基础知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