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西畴县坪寨汉族的竹纸制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306
颗粒名称: 2.西畴县坪寨汉族的竹纸制造
分类号: TS75
页数: 2
页码: 68-69
摘要: 本文以文山州西畴县坪寨乡的竹纸制造为例,详细描述了汉族手工竹纸的制作流程,包括沤竹、捂料、舂碓、加纸药等步骤,并强调了其采用生料法的特点。
关键词: 竹纸制造 制作工艺 西畴县

内容

云南汉族的竹纸制造很多,例如武定县、富民县的竹纸,富源县老厂乡的拖竹纸都较有名,以下我们以文山州西畴县坪寨的竹纸制造为例进行介绍。
  坪寨是离西畴约40多公里的一个乡,这里有约3000多户人家,10000多人,其中造竹纸的人家有300多户,分布在各村寨中,我们主要调查了坪寨乡上新寨的竹纸制造。
  坪寨盛产各种竹子,有吊竹、水晶竹、苦竹、绵竹、大兰竹等。造纸的竹料生长3个月就砍。1998年5月我们去调查时,不巧也是农忙季节,未亲见造纸,只看到一些沤竹、捂料的工序,所以我们进行了询问调查,当地纸工告诉我们其造纸的步骤如下:
  (1)沤竹:把砍回来的竹料浸泡在池子中,在料上涂上石灰,一层料一层石灰地涂,100公斤料用10公斤石灰,泡半年的时间。
  (2)捂料:把料从池中取出,用草或巴蕉叶捂起,令其 “发汗 ”,即进行堆集发酵。约一个月的时间,再加入水泡6~7天。
  (3)舂碓:把料放到脚碓上舂,每2~3小时舂一次,约一天把料舂完。
  (4)加纸药:把料放入池中,加上泡了一天的纸药,100公斤料用9公斤滑药,纸药为仙人掌或藤子滑药。再加入清水,用竹棍搅拌均匀。
  以后抄纸、压榨、揭纸、刮纸、晒纸与麻栗坡银厂的瑶族造纸相同,技术上也是没有蒸煮过程的生料法。以后每20张纸为一刀叠起,每刀纸可卖0.4~0.5元。
  据调查,每80公斤竹料可抄造3000张纸,当地人过去写字都是用这种草纸,现在除祭祀用外,红、白事挂礼等民俗中还用这种纸。当地的苗族、壮族、汉族都买去作为祭祀的用品。据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记载,当地壮族称纸为“洒”。在壮族的三月三祭农节、六月六郎节等节日中都要烧去大量的草纸。当地每户汉族每年用于祭祀的草纸约有50刀,即1000张纸。
  以上是云南汉族手工纸的情况,至于云南生产机制纸,则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1922年,云南造纸厂(在昆明螺蛳湾)开始使用蒸汽机、冲料机、搅拌机等,引入了现代设备。1940年,云南的实业家缪云台、褚凤章等人再次发起筹建机制厂,定名为云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厂,设在海口中滩,主机系购买上海造纸厂生产的幅宽1092毫米的单网单缸造纸机,日厂50~60令,蒸球、打浆机等配套设备由省内自制,1941年10月正式投产,从此开始了云南机制纸的生产。

知识出处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入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术,从云南古代的手工纸开始,详细介绍了白族、彝族、纳西族、傣族、哈尼族、瑶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术及其特点。

阅读

相关人物

缪云台
相关人物
褚凤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麻栗坡银厂
相关机构
云南造纸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西畴县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武定县
相关地名
富民县
相关地名
富源县
相关地名
老厂乡
相关地名
西畴县
相关地名
绵竹市
相关地名
昆明市
相关地名
海口市
相关地名
中滩镇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