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纳西族、傣族的原始造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298
颗粒名称: 三、纳西族、傣族的原始造纸
分类号: TS75
页数: 17
页码: 36-52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纳西族白地纸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曼召寨的傣族造纸的制造流程、特色工艺及其在纳西族文化中的应用,白地纸作为东巴经书的主要用纸,具有白、厚、坚韧、抗蛀性强的特点,其制造过程包括原料处理、蒸煮、舂捣、捞纸等步骤,并采用了重抄法和独特的晒纸方法。
关键词: 手工造纸 云南 纳西族 傣族

内容

1.纳西族
  纳西族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中甸一带,至今保留着一种原始的图画文字,称为东巴文,其经典称为东巴经。据有关史籍记载,丽江的纳西族在元代就已有造纸业。近代以后,在大研镇、金安、黑水、三道湾等地都有土法造纸业,所造的纸有以构皮为原料的皮纸,也有以竹子为原料的竹纸,由于丽江和白族造纸中心鹤庆紧相靠接,历史上在造纸技术方面纳西族也受到白族的影响。
  中甸白地(即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被称为东巴文化的圣地。这里所造的写经纸在滇西北少数民族中很有名气,称为白地纸,这是东巴经中最重要的纸。1998年2月,我们对这里的传统白地纸技术进行了调查。
  制造白地纸的传人是当地的和志本东巴(东巴是民间对东巴教祭司的称呼),1926年出生。他说,白地纸仅他家制造,是从他的爷爷开始制造的,他爷爷是东巴,传给他舅舅和东恒大东巴,他舅舅又传给他,现在已有三代人,他家造到1957年时停止,1983年又恢复。到1992年,由于年迈,他自己没有造了。所以,这种滇西北有名的白地纸的历史可能只有150多年的时间。
  据和志本东巴介绍,制造白地纸的工艺过程如下:剥树皮—浸泡—蒸煮—舂捣—搅拌—捞纸—晒干。
  (1)剥树皮:用砍刀把原料树皮砍下,晒干,然后剥下皮,并把黑色外皮刮去。这种树皮他们称为构树,但待和志本东巴领笔者到这种树旁时,笔者却发现这与一般的构树根本不同,并且有毒,属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一类的植物(这就是白地纸不会虫蛀的原因),这是对野生造纸原料的利用。
  (2)浸泡:把晒干的白蓝色的构皮料放到村边的河里,在流水中浸泡2~3天,料泡软为止。
  (3)蒸煮:放入锅中约1公斤半重的料,在一口大铁锅中蒸煮,用柴烧大火蒸煮一天一夜,直到料变为黄色为止。在蒸煮时往往还加一点草木灰,可使料熟得更快些。每锅用柴350~400公斤。
  (4)舂捣:把纸料放入一个石研臼中,用木臼舂捣,约舂打半天,直到把纸料打成纤维状为止。
  (5)搅拌:把料放在木槽中,此时槽中盛水一半多,用木棍用力搅拌,此时料越搅拌越细。
  (6)捞纸:用竹帘把料从水中捞起,此时应十分小心,两手平稳捞起,否则纸不均匀,一般一张纸捞一次,但若捞得薄了,就再捞一次。
  (7)晒干:把捞出的纸扣放在木板上,每张纸只放在一块木板上,在阳光下自然晒干,半小时后用石头砑光纸面,纸晒干后,将自动脱下。
  其主要设备是:
  (1)木槽:长85厘米、宽35厘米、深50厘米,用一根很粗的木头凿出深槽。这是我们所见过的尺寸最小的木槽。
  (2)竹帘:长75厘米、宽36厘米,是自已做的。但我们调查时未见到,不知是竹帘还是竹篾所做。根据介绍,显然是一种类似于固定式纸帘的竹帘。
  (3)晒纸木板:长80厘米、宽40厘米。所造出的白地纸:长50厘米、宽33厘米,其厚度很像西藏的一些较厚的写经纸。
  造白地纸的时间较短,从砍下料到出纸仅5天左右即可,是除傣族造纸外,生产纸的时间最短的纸张。但成本很高,每一锅仅得10张纸,是我们所见到的云南各民族中生产效益最低的一种纸。
  白地纸的特点是白、厚、坚韧、抗蛀性很强。其厚度是云南各民族所造的手工纸中最厚的一种纸,由于书写东巴经时使用坚硬的竹笔,所以纸宜厚些,太薄就容易划破。白地纸的坚韧性则与傣族的构皮纸相当,用力无法撕裂。可能由于砑光技术所限,这种纸的纸面不甚平滑。在东巴经中,这种纸常常还两面书写。
  在造纸技术方面,生产白地纸的一大特色就是重抄法,
  由于竹帘的帘纹较粗,抄纸时滤水速度快,纸浆容易分布不匀,所以抄纸时就采用了重抄法抄出厚纸,这种方法在技术上具有原始性。今天我们见到的纳西东巴写经都是厚硬如皮的纸张,《丽江府志》也说,丽江的纸 “粗厚包物最坚固 ”。
  更为重要的是,把抄出的每一张纸扣在一块木板上,接着在木板上自然晒干,这个步骤也具有独特性。因为通常的抄纸法是把抄出的湿纸再扣于湿纸上,然后一张张垒起。而东巴纸的这种抄纸晒纸法则有受浇纸法影响的痕迹,这显然是不同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的结果。东巴经纸的这种合而有抄纸法和浇纸法的造法在中国手工造纸中可谓独具特色,在造纸史上亦将具有重要地位。
  据和志本东巴介绍,白地纸除用作东巴写经外,中甸藏族的喇嘛寺也来买去作为写经书的纸,一些纳西族的有钱人也买去用为写字,写字用竹笔,以自制的油烟为墨。纳西族特别喜欢用白地纸作为契约,因为这种纸不会虫蛀,并且抗老化性能也很好。白地纸的韧性十分好,有一些纳西族的皮匠用来做鞋垫。
  在东巴仪式中,还大量用手工纸制成各种人物形象和器物形象,并饰以红、黄、黑、白、绿等色彩。我们在白水台时,看到和志本东巴用竹笔在白地纸上作有各种动物图案的东巴画,我们在民族博物馆还见到一种用手工纸绘制的东巴64甲子纸牌画,图案生动喜人,是纳西族文化中一种极有潜力的画种。总的来说,手工纸大量渗入纳西族的文化和宗教生活中。
  东巴教深受西藏宗教影响,在写经造纸方面也受到了西藏的影响,例如白地纸的原料采用的是一种瑞香科落叶灌木(当地人误以为是构皮),极类似于西藏墨脱等地藏族造纸原料——瑞香科狼毒草(不同在于,一为灌木,一为草本)。这种植物经过我们送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析,为瑞香科荛花。这种纸的厚度及制成东巴经后的外形规格也与藏纸完全相同(长近30厘米、宽近10厘米),但其采用纸帘抄纸则不同于藏族的浇纸法而类似于白族的抄纸法。所以纳西族造纸技术的来源是比较复杂的,今纳西语称纸为 “色丝”。
  用白地纸书写的东巴经典,卷帙浩繁,据20世纪40年代初的调查,总计约有5000多卷。说明白地纸对弘扬东巴教的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人洛克(J.F.Rock)在白水台时曾注意到当地东巴经所用的纸张,并在其著作《纳西族的生活与文化》中对这种奇特的纸张及其经典作了详实的介绍,其中谈到了白地纸的原料及其造法,这可能是对白地纸的首次介绍。
  丽江的大研镇在古代和近代也有造纸业。据丽江李氏宗谱记载,明代天启年间,丽江木土司曾请来在鹤庆松桂(即龙珠一带)造纸的江南籍师傅李先常,开始采用捞纸法抄纸。又据造纸村杨氏宗谱,清康熙年间,杨那、杨宝两兄弟由鹤庆迁居丽江狮子山下,与李先常的后裔互相传授造纸技术。①以上情况表明,丽江纳西族的造纸业曾受到鹤庆白族造纸业的深刻影响。根据有关民族学调查,近代丽江土法造纸的工艺如下:②
  (1)浸泡:把砍下的构树剥皮,放入水中浸泡若干天。
  (2)蒸煮:料浸泡后就放入大锅中,加上筛去炭碴的灶灰蒸煮。
  (3)舂捣:用木头或石块制成的脚碓把料捣细成浆。
  (4)加纸药:用野生的苣根汁作为纸药加入料中,使料浆悬浮并均匀地溶于水中。
  (5)捞纸:用细篾编成的纸帘捞出均匀的纸浆,纸帘长宽均1.5尺。
  (6)榨压:捞出的纸垒到一定的程度,即用压板和压水棍加上锤石,把水压干。
  (7)晒纸:把垒纸一张张揭开刷在晒墙上,干后揭下,造纸过程完成。
  上述纳西族土法造纸工艺纯然为抄纸法,不同于白地纸的造纸工艺,而与白族制造白绵纸的基本工艺接近,但步骤更简单一些,并且所用纸药也不相同。
  据云南省设计院的有关同志请北京造纸研究所鉴定,东巴写经还有采用清檀皮(与安徽径县造宣纸的原料相同)为纸料的,这一结论令人颇感意外。我们在丽江县东巴研究所调研时,有关研究人员告诉我们:今丽江大具乡恢复生产的东巴纸则采用一种被称为 “山绵树皮 ”的植物纤维为造纸原料,这种 “山绵树皮 ”是否就是白地纸所用的原料 ——瑞香科荛花?目前尚不清楚。据我们观察,大具乡生产的东巴纸与白地纸相似,韧性也很好,较白,并相当光滑,主要供丽江县东巴研究所书写东巴经用。
  过去丽江的羊见村也有造纸业,据介绍,是从鹤庆请来造纸师傅后才开始造的,所造的纸为构皮纸,比白地纸薄而柔软,羊见村直到建国初还有构皮造纸业。①
  据有关学者介绍,东巴象形文字约起源于唐、宋时期,今在纳西族地区仍保留有约10000多卷东巴经,全部是以尺寸相同的纳西族手工纸为载体,现分藏世界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并由于其独特的象形图画文字得到国际民族学界的广泛重视。东巴经在纳西语中叫 “森究鲁究 ”,意思是刻在木头或石头上的文字,可见,在纸还没有传入前,东巴字是用木或石头作为书写材料的。
  今天保留的东巴经最早的似乎是台湾李霖灿先生发现的清康熙七年的写本,其它都是乾隆年间及其以后的。清乾隆时期余庆远在《维西见闻录》中记载了纳西族的象形文:“有字迹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但清代以前应该已有纸质的东巴经,因为据笔者查找,元《一统志》记载了元代丽江已有了造纸业,而且清代的东巴经数量已相当可观,此前应有一段发韧期。
  2.傣族
  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州一带,傣族地区在元代时还尚无纸张传入,例如元李京《云南志略》说:“金齿白夷,记识无文字,刻木为约。”但明代中叶有些傣族地区已有造纸业的记载,如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和明《正德云南志》卷七中记载了景东有青纸,并说这种纸的颜色比其它地方的纸好。明天启《滇志》卷三记载:“景东青纸,青出于蓝,宜其多也。”并说“物货之靛与纸,以供本地绰绰然,省城亦亟称”。说明景东青纸的产量很大。清代《滇系》等文献也记载了景东的青纸。现在景东已是彝族自治县,但明、清时期仍是傣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例如雍正《云南通志》卷八记载景东府 “民多僰夷”。
  但这种景东青纸是否就是傣族所造,或是外来的汉族所造,则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景东府”说:“风俗:字用缅书,百夷不通汉书,惟用缅字,凡与其同类交易借贷等项,则以缅字书其期约,而刻其多寡也,数于竹上以为信,其行移官则译之而后通其意。”所以当时傣族可能还用“刻木为契”的方法记事。明初李思聪《百夷传》记载滇西傣族“小事刻竹木,大事作缅书,皆旁行为记”。今天傣族地区很多经书仍用贝叶(一种棕榈科的阔叶乔木树叶,学名为Borasusflabeliforeuis)来书写。在傣语中,纸称为 “嘎纳”,造纸则叫做 “嘎纳沙”。
  今傣族地区还保留有多处传统手工造纸业,如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曼勐养,孟混镇的曼召、曼贺等傣族村寨都有造纸业,并且全部是用构皮造纸,方法完全相同。
  1998年3月我们主要调查了勐海县孟混镇曼召寨的傣族造纸,这个寨子约有100户人家,全部是傣族,其中有大约40户人家造纸,并且完全是中老年妇女进行。每张纸可卖4毛钱,一天可收入30~40元,收入是可观的。村中尚有甘蔗和茶叶等副业收入。曼召寨是我们所见到的造纸村中最富裕的村庄,年轻人几乎人人都有摩托。
  这里采用构皮造纸,原料过去来自于本村附近的山上,现在则主要买自山区的布朗族,爱尼人、拉祜族也来卖构皮。至于该村造纸的历史,村民也说不清楚,只说历史很长很长,是一代一代由妇女传下来的。
  1985年以前几乎曼召的家家户户都造纸,但近些年由于构皮少了,价较贵,造纸的人家也就少了。另外,1958年~1978年,由于政治原因,这里所造的纸被认为是迷信用纸,不允许造,曾中止了20年。
  我们在曼召的一个傣家造纸作坊中观察了全部造纸工序,其步骤如下:晒构树皮 —浸泡 —蒸煮 —洗涤 —捶打 —浇纸 —晒纸 —砑光。
  (1)砍下构树,然后剥下树皮,扎成一捆一捆的,在阳光下晒干。
  (2)浸泡:把构皮放入河中浸泡,约浸泡一天的时间,直到构皮发软为止。
  (3)蒸煮:把构皮料放入一个大铁锅中蒸煮,这是在一个小厨房内进行,蒸煮时加上草木灰,并用竹子搅拌,下燃大火,一夜的工夫,构皮料被烧烂。
  (4)洗涤:把纸料放入大河中洗,主要把草木灰洗干净,并把杂质和料筋除去。
  (5)捶打:把约2公斤的湿纸料放在木桩上,一人蹲着,用木槌双手锤打,约经过半小时,纸料捶成匀细的浆状,每捶打一次的浆,可抄出5张纸。
  (6)浇纸:把纱布帘平放入地坑中,取纸料放在纱布帘上,用手拌均匀,并轻轻拍打,使纸料在帘中悬浮得很均匀,并捡出渣子,然后连同纱布帘一起捞出纸张,大约每10分钟捞出一张。
  (7)晒纸:这时并不使湿纸堆叠起,而是直接把纱布帘上的纸连同纱布帘放到阳光下晾晒,一帘一纸地铺开晒,并随阳光的方向转动布帘。
  (8)砑光:纸晾晒得半干后,用小碗的碗沿在纸面上轻轻地磨,砑光纸面,每20分钟磨一次,共磨三次。
  (9)揭纸:纸晒一个多小时后就晒干了,这时纸面发白,就可以一张一张地用手揭下来,并叠好,就可以出售了。这时造纸过程完成。
  设备:
  (1)纸帘:用竹子围框,纱布作帘,长80厘米、宽70厘米,每户人家都备有上百个纸帘。
  (2)地坑:长宽各1.2米,深0.2米。
  (3)木桩:直径70厘米,高20厘米。
  (4)木锤:直径10厘米,中部挖槽装柄,造纸时需用两个木锤。
  在造纸过程,自始至终都是2~3名妇女在进行,各有不同的分工,一名妇女专门锤打,一名妇女专门捞纸,其它人可进行洗涤、晒纸、砑光等。每家每天可造纸80~100张,约消耗干构皮4公斤。由于冬季和春季的构皮多,所以造纸主要集中于冬季和春季。对构皮料的蒸煮与锤打的时间都很短,这很可能是由于西双版纳的气候很热,构树生长很快,构皮的质料很软所致。
  由于近几年寨子里户户都通了自来水,现在造纸都在自家的院子里进行,无论是洗涤还是抄纸都用自来水了,地坑也变成了水泥砌成的小浅坑。村民说,从野外造纸搬到家里造纸,这是数百年来造纸方面的最大变化,其它的一切如故。
  傣族所浇出的纸较厚,亦属“厚硬如皮”的纸张,纤维形态的交织也较差一点,但表面很光滑,并且韧性很强,用力无法撕裂这种纸。它也是云南各民族所造的纸中最洁白的一种,目测判断,白度高达80~90度。在笔者所见到的云南各民族的手工纸中,傣族的这种构皮纸是质量最佳的手工纸之一。甚至景洪造纸厂的机制纸技术人员也对这种傣族手工纸大加赞扬,认为优于一般的机制纸。
  曼召傣族的造纸过程极类似于西藏的藏族造纸过程。但所用原料不一样。并且傣族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纱布帘抄纸,这种纱布纸帘长约80厘米、宽约70厘米。四周用木片制成框架。由于直接用纸帘晾晒,一帘一纸,造纸时要准备数十个纸帘才行。用这种纸帘造纸,一天只能造数量很少的纸,效益相当低。据笔者观察,这种布纸帘的滤水性能不如一般的活动式竹帘的好。
  西藏的藏族和广西大瑶山的瑶族也使用固定式纱布帘抄纸,藏族、广西瑶族和云南傣族用的都是浇纸法,这种方法也广泛见于国外的尼泊尔和印度,其渊源关系目前我们仍然无法确知。虽然这种固定式的布纸帘和晒纸技术与纸史专家潘吉星先生在《中国造纸技术史稿》中推测的中国汉晋时代的纸帘与晒纸技术是完全相同的。但笔者却认为傣族造纸不可能来自于云南的白族或内地的汉族,①因为傣族直到明代才出现造纸术,而中国内地却从未有关于使用过浇纸技术的任何线索。实际上,当地傣族称这种纸为 “缅纸 ”(如同当地傣族称佛寺为 “缅寺 ”),所以,这种技术很可能是随小乘佛教从国外传入傣族地区的。
  傣族造纸的另一个特点是地坑式的抄纸,这种抄纸方式也见于中国西藏和不丹,是一种很原始的造纸法,说明傣族造纸与西藏及印巴次大陆一些地区的造纸法应有共同的来源。
  一般来说,傣族所造的纸,因其步骤简单,我们认为是一 种 “原始造纸 ”,但傣族造纸却以最简单的步骤实现了较高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又是一种很 “先进 ”的手工造纸方法。
  曼召造的构皮纸在傣族地区有很高的声誉,景洪、勐腊的各个缅寺的和尚都来买曼召的纸,泰国和缅甸的和尚也来买这种绵纸,用于经书的书写。除此而外,傣族扎孔明灯还专用这种坚韧的皮纸(《滇海虞衡志》记载了一种“气煞风灯”,可能就是指傣族的孔明灯),一个孔明灯要扎去近百张构皮纸,灯糊成一个大球状,直径达10多米,使其冉冉升空。每年傣族的泼水节,各地均燃放孔明灯。
  构皮纸还大量用于民间的祭祀活动中,例如作为祭祀用的剪纸。傣族姑娘外出用的纸伞就是用这种坚韧的皮纸制成,多数是把纸张粘在伞骨上而成,并涂以鲜艳的色彩。据有关报导,泰国清迈的泰族也有相同的纸伞。
  曼勐养的造纸业亦很发达,规模较大,所造的纸主要供附近有名的勐海大佛寺作为写经纸用。
  云南耿马县孟定的傣族也保留有手工造纸,原料也是桑科构皮(楮皮),这种构皮纸在民国时期的《新篡云南通志》卷一四二中已有记载,其中说 “镇雄及镇康、孟定坝摆夷,亦能用构皮造一种大白纸,较外国牛皮纸尤韧,力撕不破 ”。孟定的造纸村在县城以东的芒团寨,据云南考古工作者邱宣充、吴学明两位先生调查,其造纸工艺的流程是:
  浸泡 —拌草木灰 —蒸煮 —再拌草木灰 —再蒸煮 —洗涤 —捣浆—抄纸 —晒纸 —砑光 —揭纸。①
  1991年2月,笔者赴临沧调查时,专访了吴学明先生,吴先生也向笔者提供了孟定傣族造纸的有关情况。以下我们从造纸技术的角度把邱、吴两先生的调查材料重新整理如下:
  (1)浸泡:把构皮放在河中浸泡一天的时间。由于是流水,所以浸泡的时间可以短一些。
  (2)拌草木灰:拌草木灰,这是为了使构皮碱化。
  (3)蒸煮:在铁锅中蒸煮7~8个小时。
  (4)再拌草木灰:取出纸料再拌一次草木灰。这是为了强化构皮的碱化过程。
  (5)二次蒸煮:再蒸煮约4个小时,此时皮料糜烂成絮状,即可捞出。全部蒸煮时间仅为12个小时。
  (6)洗涤:捞出纸料后,进行洗涤,以漂去杂质,此时纸料成洁净湿润的构皮料。
  (7)捶打:把纸料放到一较大而平整的鹅卵石上,用木槌反复捶打,每次捶打纸料约1~2公斤,约捶半个小时,直至纸料柔软,入水完全可以散开为止。
  (8)抄纸:把纸料放入纸槽中,用抄纸的竹帘开始抄纸,并用手指不断搅动纸浆,使其均匀分布于竹帘上。
  (9)晒干:把此纸帘放到阳光下,使其自然晒干。
  (10)砑光:待纸成半干状态时,用瓷碗的碗口在纸面上抹,以砑光纸面。
  (11)揭纸:纸晒干后,用一根木刮从上到下将纸揭离布帘,整个造纸过程即完成。
  孟定的造纸,无论是浸泡还是蒸煮的时间都很短,这也是构皮的质量比较好所致。值得注意的是,所用的纸帘也是纱布纸帘,四周用竹片制成框架,这与勐海县曼召傣族的纱布纸帘是完全一致的。以上方法与孟混傣族的造纸方法极为相似,仅拌草木灰和蒸煮的工序多增加了一道步骤,其它步骤完全相同。说明这种造纸方式虽然出现在两个相距数百公里的傣族地区,但也有共同的来源。
  孟定芒团所造的构皮纸,主要是用于书写傣文的佛教经书,有折叠式和装订式两种,临沧一带的缅寺多用此地出产的绵纸书写经文,而质量较次的绵纸则用于各种包装。
  镇康县的傣族也有造纸业,所造的纸为构皮纸,这在民国时期的《新篡云南通志》卷一四二“工业考”中有记载,据有关民族调查及历史记载,镇康纸的造法与孟定傣族的构皮纸完全相同,现在这种镇康纸仍有生产。
  今在云南傣族地区还保留有数万卷傣文经卷,有些经卷纸质很厚,和耿马、孟混造的纸完全相同,有些经卷纸质则薄而细致,和白族的白绵纸十分相似,是否直接使用了白绵纸,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傣族造纸很可能起源于中晚明时期。有的傣文书,例如《论傣族诗歌》,据说是明洪武年间的著作,但由于该书中有大量的现代内容,所以不能根据此书的用纸来证明明初傣族已造纸或使用纸。
  建国初,景洪流沙河一带也用竹子造纸。完全是手工纸制造,因为是在傣族地区的造纸,并涉及到传统手工纸向机制纸的转化,我们对此也大体上介绍一下。
  据景洪造纸厂厂长郑柏乡和老纸工白良海介绍:当年流沙河造竹纸,是从墨江、思茅一带学来的造竹纸技术,完全是手工纸制造,步骤是:
  (1)浸泡:把半年生的嫩竹子砍下,拌上灰,在水池中浸泡一个月左右。
  (2)切割:用马拉的切草机把浸泡好的竹料切成 1寸长的纸料。
  (3)蒸煮:把料放在大铁桶中,加入大碱,用柴火燃烧,共蒸煮 2天。
  (4)碾压:用马拉碾子或两头水牛拉的石碾子把竹料碾细,约碾一天的时间。
  (5)抄纸:把竹料放入木槽中,加清水搅拌,用从四川买来的活动式竹帘抄纸,抄纸时加入当地人创新的滑藤汁作为纸药。
  (6)压榨:把抄好的湿纸垒好,用人力在木榨上压榨,把湿纸榨干。
  (7)炕干:在炕墙上用火炕干。
  流沙河的纸工一天能抄40~50刀纸,每刀为20张,即一天可抄1000张纸左右,所造的纸有卫生纸及文化用纸等。若要求高的文化用纸则用龙须草为原料制造,纸质很精良,但成本很贵。这些纸均在西双版纳州内出售。
  1965年后,景洪造纸厂对流沙河的手工造纸进行技术改造,引入现代造纸设备,使手工纸变为了机制纸。但1968年后该厂把澜沧江边上的竹子砍光了,出现了资源危机,近年来,由于该厂的排污量过大,被国家关闭,工人已无收入,面临着危机。而此时,傣族地区的其它手工纸工人却收入很高,出现兴旺发达的景象。在这个事例中,传统的手工纸似乎战胜了机制纸。

附注

①《丽江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 ②《丽江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 ①《丽江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 ①笔者在《白族的科学与文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曾根据原料相同,推测傣族造纸与白族造纸的渊源相同。这是错误的,在此顺带更正。 ①邱宣充、吴学明:《孟定傣族的原始造纸》,《云南文物》,第13期。

知识出处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入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术,从云南古代的手工纸开始,详细介绍了白族、彝族、纳西族、傣族、哈尼族、瑶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术及其特点。

阅读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