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296
颗粒名称: 1.白族
分类号: TS75
页数: 14
页码: 17-30
摘要: 本文探讨了白族地区的造纸技术,特别以云南鹤庆县为例,介绍了白族造纸业的历史影响和工艺流程。通过实地考察,详细描述了白绵纸的制造过程,包括原料采集、浸泡、蒸料等工序。
关键词: 造纸技术 云南 白族

内容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文化比较发达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作为文化发达的标志之一的纸和造纸法很早就由内地传入了白族地区,并由当地白族人民结合自己的习俗造出了有本民族特色的纸张,补充和丰富了我国的造纸术内容,造纸技术还从白族地区影响到云南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并与缅甸、孟加拉等国家的造纸术都有一定的技术关系。对白族造纸技术的探讨,将有助于研究历史上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发展状况。
  云南鹤庆县是白族造纸业的中心,历史上它曾对云南很多少数民族的造纸业产生过重大影响,直到今天仍保留有传统工艺造纸法。至于鹤庆的造纸技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则是一个很难考究的问题,在大理州文管所保存的佛图塔出土的经卷中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残卷,卷末有“玄化寺内造镇”“造经施主三宝弟子某某某修”等字样,另一《大方广佛华严经》残卷上有“至正二十六年太岁丙”等字,所以,很可能元代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在鹤庆的玄化寺已成批制造经卷。今天大理地区发现的古代经卷一般都可肯定是构皮纸,但是否就是当时鹤庆生产的白绵纸,则尚无充分根据。
  由于鹤庆到清代才流传下来地方志,所以,见于地方志的鹤庆造纸业也迟至清代才开始有记载,如清《鹤庆州志·物产》记载,当时鹤庆生产“白纸、草纸、锡箔纸”。这与今天鹤庆手工纸的种类是一致的。民国9年(1920年)《鹤庆劝学所造报地志资料》(抄本)记载说:“鹤属工业大宗有草纸、绵纸二种,产地在灵地坡、龙珠、厚本阱等处,以竹麻、柘皮(即构皮)为原料,用途甚广,销迤西一带。每年生产草纸三千驮,绵纸一千余驮。”这是民国初鹤庆手工纸的生产情况。
  在工艺方面,1940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曾对鹤庆造纸业作过详细的调查。①1998年2月我们也对鹤庆六合与龙珠一带的土法造纸工艺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从笔者的实地考察来看,1940年国民政府的调查是非常认真的,可以说一丝不苟。以下笔者对调查结果详加介绍,试以还原白族古代的造纸技术。
  鹤庆土法造纸业大都集中于六合、龙珠等地,这些地方原料丰富,水质很好,主要生产白绵纸和竹纸等。
  白绵纸的产地主要是鹤庆六合乡一带的灵地、上木禾、地基蜜、松园、濞龙等白族村庄,而以灵地最多,全村300多户人家,有2/3以上的人家都在造白绵纸,以每户人家为一个造纸作坊单位。并且几乎一年四季都在造纸,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民国时期该村就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家抄纸,合作化以后就大大下降了,1981年后一度发展很快,但近来由于构皮价格上涨,已逐渐减少。
  灵地村位于距六合乡10多公里的一座大山的山腰上,这是一个非常偏远的乡村,我们从龙珠走了一天的几乎荒无人烟的山路,路过的两个小村庄都有人家造纸,到达灵地村后,眼前突然出现极为众多的手工造纸作坊,这些作坊约有100多个,密密麻麻地分布于村边的一个水涧里,数百位白族男女纸工在忙碌着造纸,场面甚为壮观。
  我们主要考察了六合灵地村,但对木禾村、地基蜜村也进行了一些调查。这些地区太偏僻,外人极少进入,当地纸工对我们极为欢迎。在木禾村,为欢迎笔者,年轻的纸工们还马上杀了一只鸡。在灵地村,晚上住宿在64岁的高祖珍先生家,与这位对白绵纸极为熟悉的老纸工彻夜交谈。白天,我们直接参加了白绵纸的生产过程,边干边记。
  白绵纸的原料为构皮,构树是桑科乔木,表皮很滑嫩。纸工们告诉我们,制造白绵纸的构皮原料来自鹤庆中江镇及朵美一带,有栽培及野生两种。都是用马驮来的,约2.2元1公斤,向白族和彝族购买。构树在2~3龄即可砍伐其树皮,一般在春季、秋季或冬季砍伐,所以当地有春构、秋构、冬构几种称呼,每棵树的砍伐周期是两年。
  据我们的直接调查,白绵纸土法生产工艺流程为:
  浸泡 —加石灰 —蒸料 —去灰 —压榨 —二次蒸料 —洗涤 —冲碓—加药 —捞纸 —榨水 —揭炕 —裁齐。
  现将各工序分别详述于下:
  (1)浸泡:把捆束着的构皮原料打开,浸在清水中,3~5天之后,再捆成小把,然后再浸2~3天就打捞出水。一般冬季浸泡约20天,夏季11~12天,秋季只用8天。
  (2)加石灰:将构皮堆放在地上,然后用铁钩钩放进调好的石灰浆中,随即捞出放入蒸料锅(石头砌成的窑)中。石灰的碱化作用使构皮发软、脱皮。
  (3)蒸料:构皮装满蒸料锅后,加上清水,燃柴火蒸料,3~4天后,构皮在蒸料锅中呈现黄褐色,再从蒸料锅中捞出。
  (4)去灰:在大水池中用清水反复搓洗,把不干净的黄色外皮洗去,并除去大部分石灰。放入缸中,加满清水浸泡一天。用棍棒搅拌清洗后,把水放出,再换新水浸泡一天,如此反复达10余次,共20天之久,此时纸料中的石灰已完全洗去。
  (5)压榨:将纸料从蒸料锅中捞出,放到木榨上,用木头压榨,并用钢丝拉紧,一般要压榨一天一夜,以除去大部分水分。
  (6)抹灰:把灶灰均匀地拌在构皮上,一小块一小块地拌,并用稻草扎起,每500公斤料可扎出650捆左右。
  (7)二次蒸料:把纸料再放入蒸料锅中,顶上再盖上灶灰,加柴燃烧作第二次蒸料,3个昼夜后顶上的灶灰变为黄色,纸料则变成灰白色。
  (8)二次洗涤:将纸料搬出,放入水池或流水中洗,把灶灰洗去,并把料中污黑的杂质拣出来,然后用手扭干一些。此时纸料为长30厘米、直径10厘米的团状。
  (9)舂碓:把纸料从水池中拿出来,放到碓石上,分批用脚力舂碓,舂细为止,每团料舂15分钟左右。舂后纸料成为白色,每晚上约舂10团料。舂碓时需2人,1人舂碓,1人不断地翻料。
  (10)加药:经过冲碓后,纸料的纤维已经非常均匀,此时可放到捞槽中,加清水调稀,并把残余灶灰完全洗去,再加沙松树根汁作为纸药,每抄2把纸(700张)用5桶沙松树根。用木棍搅拌,约拌400~500次,把纸料完全搅细为止,搅拌时间约为1小时。并先在木凳上,有放上稻草,再铺一层废旧竹帘。
  (11)捞纸:让纤维均匀地分布于浆液内,把纸帘放于木架上,双手平抬,一端先沉入纸浆中,接着沉另一端,向内送,用手摇动一二下,再沉一端就立即抬起,以获得一边很厚的“纸头子”,然后用两手把纸帘平提起,再把帘上的湿纸扣在木板上。
  (12)榨水:湿纸堆放在木凳上,有一定高度后,放上木板,先用人力压榨,然后再用钢绳将木板绞紧,压一个昼夜的时间,使纸呈半干状态,此时纸被压为原厚度的1/3。
  (13)揭炕:榨水后用木板把纸抬到火炕旁,将纸一张张揭开,趁潮湿贴于炕墙上。50~100张贴一叠,若是冬天就烧大火烘烤,夏天则视情况,也可以不烤火,贴在院内墙上,太阳光自然晒干。
  (14)裁齐:烘干后,取下裁剪,造纸过程完成。
  六合造白绵纸的主要工具是:
  (1)竹帘:长宽各1.6尺,即0.53米,用很细的竹子织成,外面围竹框,竹框上有边柱,抄纸时可压紧纸帘。
  (2)木槽:长1.8米、上宽1.0米、下宽0.4米、高1.0米,用木板围成。
  (3)蒸料锅:用石头砌成,上直径2米,下直径1.5米。
  根据我们的实地记录,一般50公斤构皮可生产10把纸(每把350张纸),每张纸约卖8分钱,一天可抄700~900张纸,扣除成本,一个纸工一天的收入不超过20元。近来,由于构皮成本不断增高,纸工们的收入已逐年下降。我们随处所见,都是纸工们焦虑的神色。
  从以上工序来看,白族土法制造白绵纸的工艺和陕西长安县土法造构皮纸的工艺过程①比较接近,只是一些具体操作方式有所不同,如鹤庆白族用木榨,长安县汉族用石榨;鹤庆用石碓,长安县用牛碾。纸药也很不相同,白族的纸药使用沙松树根汁是其一大特色。另外,具体的工艺流程也有相当的区
  别。但总的来看,其与内地的造纸仍然属于同一个技术体系。
  尽管生产白绵纸的村庄很多,但我们所见到的纸只有一种,规格都相同,仅有厚薄之间的差别,一般长约52厘米,宽约50厘米。其工序特点是,逐步剔除原料中的非纤维素杂质,而又避免原料的纤维损伤,从而获得优质的纸张。
  当地白族纸工告诉我们,过去还能制造花帘纸,就是迎光看纸时,可见各家的专用图案或名字的一种加工技术。这实际上就是水纹纸(或称为砑花纸)技术。
  白绵纸的特点是纸质匀细、洁白、轻盈柔软、绵韧、光滑利于运笔,脱墨吸水性强。白族民间除用作书写绘画外,也用于包裹或裱糊。由于白绵纸不易虫蛀,不变色,可长期保存,过去白族写契约一定要用白绵纸,云南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也多用白绵纸。日常生活中常常还用作扎纸花、剪鞋样、糊灯笼和糊窗子等。
  在民间艺术中(例如“吹吹腔”),还用白绵纸制成各种面具,如大花脸、大头娃娃等脸谱。小孩玩的不倒翁、蝴蝶等玩具也用白绵纸制成。由于白绵纸受风力强,白族民间娱乐的风筝更是一定要用鹤庆的白绵纸裱糊、彩绘。有的风筝制作精巧,彩绘工整,想象丰富,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和民族特色,在俗称“风城”的下关形成一种民间有影响力的风筝文化。总之,白绵纸很深地渗入到了白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
  鹤庆白绵纸比一般的构皮纸坚韧,纵横向拉力强,银行常用于捆扎钞票,捆钞票的白绵纸一般裁成10厘米宽,50~60厘米长。白绵纸吸水性和吸油性都很好,我们也经常见到昆明一些工厂常用鹤庆的白绵纸擦机器。
  云南各族人民也广泛使用鹤庆白绵纸。据调查,藏族、彝族可能还有傣族,其经书中都有用鹤庆白绵纸作为载体的。很多民族把白绵纸拿去写字、作为书画用纸等,在祭祀及民俗活动中使用得也很多。说白绵纸浓缩着云南各族人民的文化,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白绵纸比其它地方的构皮纸白(这大概是由于这一带地区水质较好的原因),并且相对较细薄,纸张的尺寸也较大,白绵纸的帘纹为直纹,过去的白绵纸,其帘纹也较细(现在竹帘大都来自四川,帘纹已不能作为鉴别纸产地的依据),有经验的纸工一眼就可分辨出白绵纸与其它地方构皮纸的区别。
  在云南各民族的手工纸中,鹤庆白绵纸的技艺水平是很高的,可以说是云南最驰名的纸张。科学史专家袁翰青先生曾列举了6种中国有名的手工纸,其中就有云南的皮纸,①即指鹤庆的白绵纸。白族人民精巧的技术终于为本民族的传统技术赢得了声誉。
  明代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构皮纸也称为“绵纸”,可见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常的称呼。然而,由于白族制造的构皮纸较白,其特征很明显。所以,鹤庆 “白绵纸 ”与一般的 “绵纸 ”又可区别开来。
  80年代以后,由于书画用纸很少了,白绵纸主要作为祭祀用的钱纸,对质量要求不高,此时在抄纸前则可掺入旧纸,即把旧纸舂细,放入捞槽中,与新的构皮纸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可抄纸,这道舂细工序一般是妇女做。当然,若对质量特别是纸的物理强度有要求,就不掺旧纸。
  鹤庆白绵纸曾对云南手工纸有重大影响,清代和民国年间,云南很多地方都来学习,见于记载的如丽江、云县、云龙等县,灵地的老人对我们说,民国时漾濞县的一位县长也带多人来学过。
  有关同志曾报导了云龙老末从清代到现代一直生产白绵纸的情况,①据说,老末造绵纸始于清道光年间,当时有个姓袁的人,从鹤庆来此安家,就将造纸技术传入了老末,以后老末就成为当地有名的造纸村,一直到现在仍在用构树皮生产白绵纸,最多时一入一天可生产1500张~2000张,一般只在本乡内出售。
  在丽江县境内金沙江畔的金江白族乡也生产构皮纸,有意思的是,其中有一个村就叫产构村,可知这里的造纸原料是相当丰富的。
  鹤庆的竹纸主要是龙珠一带生产,龙珠村公所距松桂镇约8~9公里。经过极为崎岖的山路,到了一个小河边,就是村公所的所在地,一些白族纸工就在河两岸的小作坊中造纸。现在龙珠有100多户人家生产竹纸,分布于下登、上登、上营、河东、和头、军营等村庄。其中除军营村的祖先是汉族外(现在军营村也已白族化),其它全是白族村。
  造纸的原料,计有苦竹及山竹二种。山竹比较细,适于制造火纸、锡箔纸及贡钱纸等,造纸时较费工。苦竹较粗一点,质量也比较好,适于制造红青梅纸及包裹纸,造纸所用的竹,产于鹤庆马耳山(西山)及东山一带,全部是野生,是村民们去砍伐来的。
  龙珠造纸的历史已很久远,当地人说已有十多代人的历史,据当地的施家定(76岁)先生介绍,过去造的纸较小,在他爷爷年轻时(约1855~1860年),①从四川夹江请来了造纸师傅,对当地的造纸工艺进行了改进,以后就能造尺寸大的竹纸了。所以,龙珠白族的造纸技术曾受四川夹江造竹纸技术的影响。
  在龙珠期间,我们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向正在抄纸的白族纸工们学习,经过两天的考察,我们整理出龙珠的竹纸制造工序如下:
  浸泡—加石灰—蒸煮—洗涤—二次蒸煮—加碱—去碱—二次浸泡—冲碓—加药—捞纸—炕干—裁齐
  (1)浸泡:把砍伐来的竹料浸泡在水池中,浸泡时间为春季和夏季30天,冬季40天。
  (2)加石灰:把竹料捆成约30~40厘米的一束,涂上石灰桨,堆放15~20天,进行堆集发酵。
  (3)蒸煮:竹捆和石灰一起放入木制的蒸料锅中,加清水,燃火蒸煮,锅中的温度保持100℃左右,约蒸煮8~9天,使竹料碱化。
  (4)洗涤:蒸煮后从锅中取出竹料,在水池中用清水洗涤,一天内洗完。
  (5)二次蒸煮:竹料洗涤后,第二次装入蒸料锅中,加清水蒸煮。
  (6)加碱:蒸煮了二三天后,把大碱(Na2CO3)加进蒸料锅中,蒸料锅上用草覆盖,草上再加一层灰烬,继续蒸煮2~
  3天,共6~7天。
  (7)去碱:蒸煮的工序完成后,除去顶层的灰和草,然后把蒸料锅底部孔道打开,放出碱水,加清水,再放出,反复7~8次,基本上把碱质除去(80%以上)。
  (8)二次浸泡:加满清水,再浸泡这些除去碱质的原料,加柴燃烧,仅保持锅中温度略高于常温(约40度)就行,使其自然发酵,约15天后取出。
  (9)冲碓:把竹料放进舂碓上,用脚力舂,大约舂1个小时,料舂细为止,若要造的是黄色纸,此时加一点买来的嫩黄(民国时是加入土产的姜黄,可能有杀虫的作用)。
  (10)调合:把制成的纤维料放在捞槽中,用清水调合沙松树根汁作为纸药,用木棍搅拌均匀,并随时加添新料。
  (11)捞纸:此时用竹帘捞纸,捞纸时双手持竹帘,压紧竹帘的边柱,先左右平移(此处与白绵纸的向内送不同),晃动两次,再平抬起,拆下边柱后,取下纸帘,然后把纸扣在旁边的木凳上。
  (12)榨压:在湿纸上加木头,先用人力榨,榨至人力无法再紧的状态为止,以后再加钢丝铰紧,经过几小时,纸的厚度为原厚度的1/3,即可取出纸。
  (13)炕干:同制白绵纸步骤。
  龙珠造竹纸的工具是:
  (1)竹帘:长0.6米,宽0.3米,用约1毫米的细竹丝织成,上涂土漆,以前是自已制造,现在是买自浙江。
  (2)捞槽:长1.8米,上宽1.0米,下宽0.4米,用木板制成,与造白绵纸的捞槽完全相同。
  (3)蒸料锅:上直径2.6米,下直径2米,高2.3米,用一块块的木板围成。
  (4)脚碓:一边为木头,一边为石头,长约2米。
  以上白族制造竹纸的工艺与四川夹江制造竹纸的工艺①比较,总的来说技术较接近,只是一些细节有差异,如加碱方法不同,二次浸泡和冲碓的方法也有区别,说明白族对内地的造纸工艺有一定改进。从基本流程来看,龙珠造竹纸方法与明代《天工开物》的造竹纸的方法很相近,说明这是明代以前中国造纸技术的遗制。
  在云南各民族生产的竹纸中,龙珠的竹纸的质量是我们所见到的最好的手工竹纸。其匀细、光洁、柔软皆属上乘。一些龙珠的老纸工告诉我们,过去龙珠生产的竹纸最驰名的是水红纸和红青梅纸,适于书写用,远销西南各省,民国时还作为报纸用纸。现在由于受机制纸的冲击,龙珠的竹纸基本上只作祭祀用的钱纸和卫生纸了。但也有一小部分是用于白族民间写对联,这种纸,使用胶水(牛皮胶)脱胶一次,晒干后,写字就不阴了。为了使纸张透明,还可以在纸上着蜡,这种纸旧时可用于临摹。
  由于龙珠所造出的竹纸质量好,民国时建水和漾濞都派人来龙珠学过造竹纸的方法,而建国时怒江傈僳族曾有20多人来学习。据记载,丽江的手工造纸也受到这一带地区的影响。另外,50年代昆明的云丰造纸厂、大理的洱滨造纸厂以及鹤庆造纸厂建厂时都来请龙珠人去帮助建厂。所以,龙珠白族的造纸业为云南各民族的造纸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调查,民国时期和建国初,鹤庆还有稻草纸的制造,这也是中国传统造纸原料之一。鹤庆制造稻草纸的方法是:蒸料—洗涤—脚碓舂细—抄纸—烤纸—切边。据介绍抄纸的方法与白绵纸很相像,炕干亦完全同于白绵纸,这种纸称为剪草本色纸,但其详细的生产情况目前已不清楚了。稻草纸的坚韧性很差,可能是其被迅速淘汰的原因。
  以上鹤庆造纸工艺,据国民政府1940年的调查报告说,200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而据我们的调查,民国时期和现在相比竹纸制造工艺没有变化,但白绵纸的工艺则稍有不同。总的说来,技术是相当稳定的。
  20世纪50年代以前,鹤庆的白族还生产朱红纸(一种构皮浆和竹浆混合的纸)、麻壳纸(也是一种构皮纸)和茶票纸(一种尺寸较大的白绵纸)。
  现在,鹤庆的手工造纸面临着资源的挑战,由于蒸料过程要消耗大量的木柴,对林业资源有很大的破坏,山上树木减少很快;造纸使用的原料构树多是野生的,再生性差,原料越来越少;纸药使用沙松树根对林业也是有影响的。所以,造纸的成本必然越来越高,若不找到新的方法,将很快面临危机。

知识出处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入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术,从云南古代的手工纸开始,详细介绍了白族、彝族、纳西族、傣族、哈尼族、瑶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术及其特点。

阅读

相关人物

高祖珍
相关人物
袁翰青
相关人物
宋应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大理白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
清水县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长安县
相关地名
昆明市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丽江市
相关地名
云龙区
相关地名
灵地镇
相关地名
松桂镇
相关地名
上营乡
相关地名
西山区
相关地名
东山区
相关地名
夹江县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建水县
相关地名
漾濞彝族自治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