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造纸术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251
颗粒名称: 二 造纸术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分类号: TS75
页数: 5
页码: 546-550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历史悠久,通过多条陆上通道实现。中国纸和造纸术在汉代后逐渐传入印度,但具体传入时间和经过尚待研究。在5世纪时,印度北部仍无本可写,佛经靠师徒口授。唐代以后,中印交通和人员往来增加,印度人接触纸的机会增多,梵文中出现了“纸”字,但该词来自波斯语和阿拉伯语,最终可能与汉语的“穀纸”有关。
关键词: 印度 造纸术 文化交流

内容

印度学者戈代(PKGode)①和中国学者季羡林②对中国造纸术在印度的传播作过研究,本节利用了他们的成果。据《史记》(前91)卷九十五《大宛列传》所载,公元前138年汉武帝遣张骞(约前173~前114)通使西域,从而打通中国与中亚、西亚以至欧洲的陆上贸易通道,即丝绸之路。张骞在中亚大夏国(Bactria)看到蜀布和邛来竹杖,据说是从身毒(读作捐毒,juan-du)贩得,身毒即印度(Sindhu)。大夏在今阿富汗境内,与身毒相通,张骞由此判断从中国西南必有一条通往印度的陆上商路,奏请武帝打通此路。武帝所派官员畏于路险未能通之,但民间商贩却沿此路贩运丝绸等商品而无阻。
  这说明至迟在公元前2世纪汉初时,中印之间就有了直接的经济往来。事实表明,有好几条路上通路可从中国到达印度:一是新疆线,从甘肃经新疆到罽宾即克什米尔(Kashmir),再向东南行,至印度西北部;二是云南线,从云南经缅甸到今孟加拉国和印度东北部;三是西藏线,从西藏穿过喜马拉雅山山口到尼泊尔,再南行至印度北部。反之,从印度到中国也是如此。不管哪条通路,都是相当艰险的,但商人、僧人和使者等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都不畏艰险,在中印物质文化交流史中作出可贵的贡献。商人贩运丝绸时,也同时贩运中国的纸,考古发掘证明沿贩运丝绸的通路各地点在出土丝绸时,也有古纸出土。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那样,丝绸之路也是纸张之路。
  上述中印间三条陆上通道中,第一条新疆线即经新疆到克什米尔、再至印度西北,相对说较易行,古时人通常走这条路线。实际上这是亚欧东西向丝绸之路大干线的一条支线,从新疆境外分向东南,直通南亚印度次大陆。佛教就是沿此线于西汉末传入中国的,《三国志》(290)卷三十引鱼豢(220~290在世)《魏略》(约285)曰:“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豆者其人也。”③浮屠、复豆为佛(Budha)之别译,浮屠经即佛经。大月氏(读作大肉支,Darouzhi)为葱岭以西的中亚大国,与印度相接,首先受佛教影响。这说明佛教最初通过大月氏人传入中国④。
  至东汉明帝(58~75)时,佛教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并得到统治者提倡。《后汉书》卷七十二《楚王刘英传》载,明帝之弟楚王刘英于永平八年(65)“为浮屠斋戒祭祀。”据梁代僧人慧皎(497~554)《高僧传初集》(519)卷一所载,永平七年(64)汉明帝更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诸人使天竺(印度)寻访佛法,十年(67)携中天竺僧人摄摩腾(KasiapaMatanga)及竺法兰(Dharmaraksha)至洛阳,译出《四十二章经》等佛典,其居处即城西有名的白马寺,为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因而东汉时中印文化交流比西汉更密切,双方互访的人也更多。来华的印度僧人和商人自当用纸书写,而纸也与丝绢一起输入到印度。
  造纸术传入印度的时间和经过,尚有待深入研究,因为迄今为止只有一些旁证材料可资参考,还没有找到有关的直接证据。个别作者说印度早在公元前327年就已造出质量相当好的纸,我们在本书第一章第四节已指出,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400~411年在印度求法的东晋高僧法显于《佛国记》中写道:“从波罗捺国(Baranasi)东行,还到巴连弗邑(Pātaliputra)。法显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诸国皆师师口传,无本可写,是以远步,乃至中天竺。于此摩诃衍僧伽蓝得一部律,是《摩诃僧祗众律》..亦皆师师口相传授,不书之于文字。……故法显住此三年(405~407),学梵书、梵语,写律。”①
  这就是说,5世纪时印度北部迦尸国(Kǎsǐ)都城波罗奈的寺院仍无本可写,佛经靠师徒口授。法显不得不由此至东北部摩揭提国(Magadha)都城(今比哈尔邦境内)巴连弗邑,在摩诃衍僧寺院得到一部用贝多罗树叶写的戒律。看来这里贝叶经数量也不多,仍“师师口相传授,不书之于文字”,当然更谈不上以纸书写了。从晋代至唐代,赴印度求法的中国僧人,带回国内的梵文佛典多是贝叶经,没有纸本。
  唐代以后,中印交通和科学文化交流以及人员往来有了新的发展,印度人接触纸的机会比以前大为增加,因而7世纪时梵文中出现了“纸”字。671~695年赴印度的唐僧义净(635~713)在其所著《梵语千字文》中载有kākali一词,指的是纸,由此演变成现代印地语中的kāgad及乌尔都文中的kāgaz,从而使这种新型书写材料与从前的bhūrja(树皮)及patra(贝叶)区别开来。但kakali这个词不是梵文固有名词,而是个外来词,它表示与波斯语kāgaz及阿拉伯语kāgad有同一语源,后二者均指纸。德国汉学家夏德(FriedrichHirth,1845~1927)认为这些词最终来自汉语中的“穀纸”,古音读作kok-dz',即楮纸②。美籍德裔汉学家劳弗(BertholdLaufer,1894~1934)注意到古回鹘文中称纸为kagas③,可能是波斯-阿拉伯文及梵文词的源头,因为所有这些地区接触的纸最初都经由新疆贩运过去的。上述两种理论都说明kāgaz,kāgad及kākali的词源来自中国国内不同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对纸的称呼。
  在义净以前,于628~643年赴印度的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646)中,没有关于印度用纸及以纸抄写佛经的任何记载,只提到以贝多罗叶书经,说明7世纪前半叶印度境内还很少有进口的纸。但从7世纪后半叶起,即义净旅居印度时(671~693)起,不但梵文中有了纸字,而且还有用纸的记载。义净于《南海寄归内法传》(约689)卷二指出:“必用故纸,可弃厕中。既洗净了,方以右手牵其下衣。”卷四又说:“造泥制底及拓模泥像,或印绢、纸随处供养”。季羡林认为前一条用纸的事不一定全说的是印度,“但是最后一条说的是印度却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下文还有‘西方法俗莫不以此为业’。”④这是说当时印度法俗以模制泥佛像,再将泥像捺印在绢或纸上,以资供奉。倘若不能供应相当数量的纸,是不能完成此事的。
  在印度自行造纸以前,所需的纸由中国新疆经克什米尔运至印度西北部,再转运至内地。也可能由中亚、西亚经克什米尔输入,因为阿拉伯地区已先于印度于751年从中国引进造纸术而设厂造纸。第十二章已指出,新疆地区早在晋-十六国(304-439)时已能就地造纸,此时出入于这里的中亚-西亚人和印度人已用上纸,沿丝绸之路各地出土的纸本文书上写有吐火罗(Tokhara)、粟特(Sogdian)、叙利亚和印度梵文等不同文字,就是证明。用梵文写的纸本文书不晚于9~10世纪,说明新疆地区有印度商人和僧人的足迹。造纸术由新疆经克什米尔传入印度的可能性一直是存在的。我们已注意到印度纸的形制、造纸法和抄纸设备与新疆、西藏的很类似,因而造纸法还有可能由西藏经尼泊尔传入印度。
  本书第十四章第一节指出,650年西藏开始造纸,原料为破麻布、瑞香科狼毒根及灯台树皮等,7~8世纪以后造纸获得进一步发展。西藏与尼泊尔只有一山之隔,吐蕃王朝强盛时期(629~797)与尼泊尔有密切交往,造纸术有可能在该时期从西藏传入尼泊尔,再经尼泊尔传入印度。尼泊尔以瑞香科白瑞香(Daphnecannabiana)为原料借织纹纸模抄纸①,显然受到西藏的影响。从这里我们看到,造纸术传入印度是经过好几个途径的,也正是纸贩运到印度所经过的途径。印度人长期习惯于以贝叶书写佛经,纸输入后必有一段与贝叶竞争和纸与贝叶并用的过渡阶段。印度境内从11世纪末至12世纪起纸写本逐渐增加②,到13世纪以后德里苏丹国(DelhiSultanate,1206~1526)时期,造纸业有了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的纸写本传世者较多。因此印度境内造纸或可追溯到7世纪后半叶至8世纪前半叶之际。最初的纸厂设在北方和西北,尤其克什米尔和旁遮普,后来在南方也建立了造纸作坊。
  造纸术传到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时间,大体说应与印度同时或更晚些。至迟在13~14世纪,孟加拉造纸业已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明初时,随三宝太监郑和(1371~1435)奉敕下西洋的马欢(1410~1470在世),于其所著《瀛涯胜览》(1451)中讲到榜葛刺(Bengal,孟加拉)纸时写道:“一样白纸,亦是树皮所造,光滑细腻如鹿皮一般”。同时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1375~1440在世)《西洋番国志》(1434)亦载榜葛刺产“一等白纸,光滑细腻如鹿皮,亦有是树皮所造。”①这里所说的树皮,指的是瑞香科、桑科韧皮纤维,因黄省曾(1505~1580在世)《西洋朝贡典录》(约1520)在《榜葛刺国》条内论其土产时说“有桑皮纸”②。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戈代
相关人物
季羡林
相关人物
张骞
相关人物
夏德
相关人物
郑和
相关人物
马欢
相关人物
巩珍
相关人物
黄省曾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