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
唯一号: | 110120020230001226 |
颗粒名称: | 二 朝鲜纸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
分类号: | TS75 |
页数: | 3 |
页码: | 497-499 |
摘要: | 本文详细探讨了朝鲜半岛造纸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李朝时期造纸技术的总结性发展。文章指出,李朝时期朝鲜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术特点,如厚重、坚实、滑泽,赢得了广泛赞誉,并在明清时期在中国广泛流传。通过对比中国和朝鲜的造纸技术,文章揭示了朝鲜纸的形成传统及其与中国造纸技术的异同。朝鲜纸的特点在于其厚度、原料选择、纤维长度以及抄纸帘的结构,这些都与中国的造纸技术有所区别,但同样源于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传承与变异。此外,文章还提及了朝鲜纸在历史上的应用,如用于书写、绘画以及制作书籍等。通过深入研究朝鲜纸史,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朝鲜半岛的文化和技术发展,还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造纸技术对世界的影响。 |
关键词: | 造纸技术 朝鲜半岛 高句丽 |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