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明代的铜活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80
颗粒名称: 二 明代的铜活字
分类号: TS805
页数: 4
页码: 414-417
摘要: 本文详细探讨了明代印刷中金属活字特别是铜活字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华氏家族是会通馆铜活字印刷的代表,其印刷技术在继承宋元活字印刷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现存文献和传本的分析,确认华燧所使用的活字材料应为铜合金,而非纯铜或纯锡。这种铜合金活字具有熔点低、硬度高、成本适中的优点,符合活字印刷技术的要求。华燧的铜活字印刷技术在明代达到高潮,为传统印刷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本文也指出金属活字印刷在文化传承和信息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理解明代印刷文化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印刷术 印刷技术

内容

明代印刷中以金属活字特别是铜活字印书,使传统印刷技术进入高潮。毫无疑问,这是在宋元泥活字、木活字和金属活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元早期锡活字是刺激明代金属活字发展的因素。金属活字除具有泥活字、木活字的技术优越性外,还因其坚固而不易变形,可反复使用,印刷大量书籍。唯一缺点是制造复杂、投资较多,但这个缺点已被其种种优点所抵消,从整体考虑还是金属活字代表印刷的方向。明代较早而成就较大的金属活字印刷集团为南直隶无锡(今江苏境内)华氏家族,而以华燧(1439~1513)的会通馆为代表。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八介绍了华氏一家用铜活字印书情况后,其事迹引起学者注意。
  华燧的最早传记为其友人邵宝写的《会通华君传》。邵宝(1460~1527)与华燧同乡,1484年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左佥都御史,他写道:
  会通君华氏讳燧,字文辉,无锡人。少于经史多涉猎,中岁好校阅同异,辄为辨证,手录成帙。遇老儒先生,即持以质焉。或广坐通衢,高诵不辍。既而为铜版锡字以继之,曰吾能会而通之矣,乃名其所为会通馆,人遂以会通称③。
  这是说华燧出身于读书世家,幼时涉猪猎经史,中年以后爱好校订诸书,予以辨证,勤于治学,遇到老学者则虚心请教,或坐在街上念书。后来便持续研究金属活字技术,能融会贯通,便以其堂所名为“会通馆”,开始刊印书籍,因而人们也称他为华会通。另一同时代人乔宇(1457~1524)亦有类似记载:“悉意编纂,于群书旨要必会而通之,人遂有会通子之称。
  复虑稿帙汗漫,乃范铜为板,镂锡为字,凡奇书艰得者皆翻印以行。所著《九经韵览》,包括经史殆尽①。”明清之际,华渚的《勾吴华氏本书》及其1905年存裕堂义庄木活字重刊本卷三十《会通公传》,取材于明人传记,内容大同小异,兹不赘述。
  图11-10明弘治八年(1495)无锡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
  《容斋随笔》,版框23×15.5cm,北京图书馆藏
  华燧是一位学者兼印刷家,他所印的活字版书可考者达15种②之多,其中11种现有传本。较早的是《宋诸臣奏议》150卷,刊于弘治三年(1490),有大字本及小字本两种,半页9行,行17字,书名前有“会通馆印正”五字。其次是《锦繍万花谷》共160卷,版式同前,书口有“弘治岁在阏逢摄提格”及“会通馆活字铜板印”字样。阏摄即甲,摄提格为寅,则此书印于弘治甲寅七年(1494)。关于华燧的活字用何种金属材料,这里要加以讨论。人们据文献所述自行理解,而古人用语又不符技术术语规范,因而出现不同意见。《中国版刻图录》(1961)作者定为“铜活字印本”③,这是正确的判断。但有人却认为“锡活字本”,将“范铜板锡字”及“范铜为板、镂锡为字”理解为将锡活字植于铜制印版上④,恐未必如此。钱存训认为铜活字材料应是合金,而非纯铜,“想系铜锡或铜铅合金”⑤。我们支持钱存训的意见,华燧及其同时代人所铸的活字应当是铜合金材料,而不是纯铜,更不是纯锡,今在这里补充论证这一观点。
  从技术上分析,金属活字材料要求:(1)熔点较低,便于熔铸;(2)有足够硬度,不易变形;(3)生产成本较低。任何制活字的人都要考虑这三项要求,否则其活字便没有可用性。纯铜熔点较高(1083℃),可延可展,且价格昂贵,不切实用。锡的熔点虽低,也较便宜,但最大缺点是性软,易变形,不适于作活字。只有性能介于铜、锡之间又符合上述三项要求的材料才能作活字,这就是铜锡合金。如含铜70%、锡30%的镜铜(speculummetal),熔点低至755℃,硬度较高;铜锡对半的合金熔点为680℃,含铜60%、锡40%的合金熔点为725℃。就铜锡而言,含铜60~70%、锡30~40%的合金适于制活字。不论明代人用词如何,华燧的活字必须受这些硬性技术指标的制约,因之“范铜板锡字”应当理解为将铜锡合金铸成的活字植于铜制的印板之上,对“范铜为板、镂锡为字”亦应作如此理解,才能在技术上说得通。
  事实上,进士出身的南兵部尚书乔宇在这里用错了词,再依此判断活字材料,只能一错再错。金属活字必须铸造,岂能逐个镂刻?铜制印板由煅焊而成,岂能“范铜为板”?从此又联想到明以前的锡活字,也应原则上由锡合金铸成。中国自古即有铸钱、铸镜和铸印的传统,为铸活字提供了借鉴。所谓“铜钱”,并非以纯铜铸成,而是用铜合金,铜活字同样如此。所以将明代金属活字泛称为铜活字亦无不可,只是要记住除铜外还含其他金属,但将铜活字说成是锡活字则不可也。同理,朝鲜铜活字亦应含有铜以外的其他成分。如果在铜锡中混入少量铅,亦无不可。华燧本人所说的“活字铜板”实即铜活字版,确切说是铜合金活字版。
  关于铜活字铸造及排版、刷印技术,均未留下记载,但这些技术不难查出。现在分析起来,总应先作出木活字字模,置入泥砂中作成铸范,再将熔化的铜合金浇注于范内。毁范取出活字,加以修整。其次根据设计的版面大小,作出有边沿的铜盘,放上薄条作为行格,将活字植于行格中,加上夹条、空字等填空材材,即制成印版。刷印方法与雕版相同,但不宜用一般墨汁,要用含胶较多并加入其他药的特制墨才能印出字迹。从1490年所刊《宋诸臣奏议》观之,有些字迹不清,但后来印的书情况好转,说明已改善了着墨问题。
  华燧于弘治三年(1490)刊《宋诸臣奏议序》中说:“始燧之于是板也,以私便手录之烦,今以公行天下”,又说“燧生当文明之运,而活字铜板乐天之成”①。可见他铸铜活字当始于成化(1465~1487)末年,至弘治初已经印书,这次印了50部。除他之本族叔父辈的华珵(1438~1514)尚古斋也于弘治十五年(1502)印过《渭南文集》等书。华燧堂侄华坚兰雪堂用铜活字印书5种,其中正德十年(1515)刊《元氏长庆集》60卷,半页8行,行16字,书口有“兰雪堂”三字,各卷卷尾印“锡山兰雪堂华坚活字铜板”11字。他们出书均较华燧晚,显然是根据会通馆的技术刊印的。
  无锡除华氏家族外,安国(1481~1534)一家是另一活字印刷集团。据无锡《胶山安黄氏宗谱》(1922年木活字本)所述,安氏先祖本黄姓,洪武中(1368~1398)有苏州人黄茂入赘安明善家,改安姓,定居于无锡胶山,四传至安国,家渐殷富。安国字民泰,生于成化十七年(1481),善营商,又好藏书及旅行,著《四游记》、《游吟稿》。他先后出版十多种铜活字本书。其中较早的有《东光县志》6卷,载《胶山安黄氏宗谱》卷十四,无传本,刊于正德十六年(1521)。其次是《吴中水利通志》(图11-11)17卷,半页8行,行16字,书中有“锡山安国活字铜板印行”10字,刊于嘉靖三年(1524)。安国卒后,其第三子安如石也印过书。
  除无锡华、安二家铜活字印本之外,其他地方,如苏州、南京、常州和福建建阳等地在弘治、嘉靖和万历年(1503~1574)也出版一些铜治字本,其中著名的是嘉靖三十一年(1552)所刊《墨子》(图11-12)15卷,文字印以蓝墨,卷八尾印“嘉靖三十一年岁次壬子季夏之吉,芝城铜板活字”一行字。印书人为姚奎,芝城或为福建之地名。以上明版多藏于北京图书馆等处。明代用铜活字印过《百川学海》、《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等大部头著作,充分发挥活字的优越性,也为清代用活字印巨幅著作提供基础。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元
相关人物
叶德辉
相关人物
邵宝
相关人物
范铜
相关人物
于明
相关人物
钱存训
相关人物
尚古斋
相关人物
兰雪堂
相关人物
华燧晚
相关人物
黄茂
相关人物
安明善
相关人物
于嘉靖
相关人物
姚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无锡市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锡山区
相关地名
安国市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常州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建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