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宋代印发的纸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53
颗粒名称: 三 宋代印发的纸币
分类号: F820.2
页数: 2
页码: 373-37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宋代雕版印刷技术达到黄金时代,不仅广泛应用于书籍和版画的印刷,还用于发行纸币,替代金属货币,具有经济史上的重大意义。初由四川商人使用纸币,后由地方政府接管,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起开始印发“交子”,后在各地推广。南宋时,官方印发会子,促进商业发展。宋代纸币实物遗存稀少,但仍有交子雕版拓片和南宋会子库印版实物保存。1983年安徽东至县出土的南宋关子铜印板及铜官印,展示了宋代纸币的形制和印制技术,如朱墨相间的印文和简单的图案。这些遗存为我们了解宋代纸币的印制和流通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 宋代 雕版印刷 纸币

内容

宋代除用雕版印刷各种书籍和版画外,还用于印刷并发行纸币,以代替古代以来一直沿用的金属货币。纸币在宋代的发行和应用,在经济史中具有重大意义。宋代时由于工商业的发达和印刷术的繁荣,初由四川商人使用纸币,后由地方政府接管。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先由四川印发“交子”作为纸币,效果较好,后来推广全国。《宋史》卷一百八十一《食货志下三》云:“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詠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八户主之。”
  这种纸币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再发新币,一交相当一缗(为1000文),由当地十八户富商主持。后因不能兑现而发生争讼,天圣元年(1023)由地方政府接管。仁宗(1023~1063)时准奏设益州交子务,禁民私印纸币,此时印发125万余缗。此后在陕西、福建、浙江、两湖等地也发行交子或钱引,1011~1076年间65年内发行22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南宋后,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在杭州设行在会子务(纸币发行局),由官方印发会子,其面额有一贯、二贯、三贯(一贯为一干文),及二百、三百及五百文,通行于东南各省。此后在其他地区逐步流通纸币,本书第五章第三节已提到,此处不赘述。
  宋代虽印发大量纸币,但实物遗存甚少,只有北宋所印交子的雕版拓片及南宋行在会子库印版实物保存下来,版材为木或金属(铜)。钞面可能是套色印刷,因为宋人李攸(1101~1171在世)《宋朝事实》卷十五提到本朝四种会子时写道:
  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
  1983年,安徽东至县出土一套南宋景定五年(1264)制官府发行关子的铜印板及铜官印,共八件。票面印版长22.5厘米、宽13.5厘米,重1公斤,厚0.4厘米,上下有纹饰,横额字为“行在榷货务对桩金银见钱关子”,中间为“一贯文省”(图10-8),这是面价(每贯相当770文现钱),通用于各路州县。钞面背面印板为图案花纹①。由此可想见宋代纸币之形制,如印文朱墨相间,料想花纹图案应印以朱字。但此版图案较行在会子库发行的会子版面图案更为简单。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攸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南宋乡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