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卷轴装、经折装和旋风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28
颗粒名称: 一 卷轴装、经折装和旋风装
分类号: TS88
页数: 5
页码: 330-33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卷轴装、经折装和旋风装三种古代书籍装订形式。
关键词: 书籍装订 卷轴装 经折装

内容

通过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技术程序将书籍内容印在一张张纸上后,只是零散的书页,仍然处于半成品阶段,只有通过装订这道程序,才能最终成为印本书。从文献记载及现存实物观之,印本书的形制及装订方式经历过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至明清时达到较为固定的制度,也是印本书的最后装订形式。蒋元卿先生于《中国书籍装订术的发展》(1957)一文①中,对传统印本书的装订技术作了综合论述。
  从历史上看,最早的装订形式是卷轴装,唐代雕版书即多取这种形式,如1907年敦煌石室发现的唐咸通九年(868)刻本《金刚经》及同时代其他印刷品,都是卷轴装。北宋开宝四年(971)所刻《开宝藏》也是卷轴装。自然,篇幅小的单张印刷品是不需装订的。卷轴装导源于唐以前绢面及纸面写本书的形式,不同的是文字及图由雕版印刷而成,而非手写手绘。作卷轴装时,装订工将每张印页裁成同样高度,逐页用特制浆糊粘连成一长的横幅。卷尾处空页再加上卷轴,卷轴两端露出适当长度,卷轴以浆糊固定在卷尾空页纸上。作卷轴的通常用木料,有时再髹上朱漆,讲究的卷轴还可用玉、象牙等贵重材料,但民间读物多用木轴或漆木轴。
  上轴后,装粘在一起的整幅印刷品从左向右沿卷轴卷起,便成为书卷。最右一边即每卷起始处,再以纸或丝绢加护,以防磨损,叫做书标。每部篇幅较大的书由若干卷组成,每卷卷首还固以细绳(麻绳或丝绳),绳端加上用骨角等材料作成的别针。将每卷用绳捆好,最后用别针插入绳内,这样卷便不致松散。卷轴一端还可悬上书签,写明书名及卷次。再用布或绢将各卷包起,称为帙,一般5或10卷为一帙。每卷外面亦可贴上书签,同样标明书名及卷次。然后将各卷帙横放于书架之上(图8-11)。
  卷轴装每卷首印有书名及篇名,次行为作者姓名及其头衔,接下是书的正文,正文的注释则用双行小字。每行一般十几字至二十几字不等。卷尾有刻书人及年代,有时在书首亦印出。唐、五代雕版印刷品大多取这种形式,至北宋初仍继续沿用,如蜀刻《开宝藏》等即为卷轴装。当然,如果印刷品文字不多,用一块雕板即可印完,则这类读物取单页形式,便用不到卷轴装了。卷轴装印本书卷中,每张纸上印的文字通常有墨线界行,便于阅读和雕字,印纸的四周也有较粗的边线,读起来像是串在一起的竹木简牍那样。手写本卷子也取这种方式,而墨线界行称为乌丝栏。也有的刻本卷子用很细的线作界行,印出后乌丝栏不太明显,有时不用界行。
  卷轴装的读物每卷有时达几米至几十米长,看完后还要再卷回去,欲专门查看某一部分,也要卷来卷去,这样使用时很感不便。因而出现了另一种装订形式,将长卷印纸反复折成同样宽(约10厘米)的一叠,露在最外面的书首及书尾用厚纸板加以保护,纸板上糊以丝皮。后来还有用薄木板作封面,封面上标出书名及篇卷次。这样装订的书虽也用“卷”的术语,但外形已由圆柱体变成狭长立方体了,大约从唐末(9世纪中叶)便出现这种形式,经宋元一直持续到明清仍未消失。这种装订形式的演变与佛教有密切关系,很多雕版佛经都取这种形式,称为叶子,又称经折装或梵夹装。(图8-12)
  经折装很可能受到从印度传到中国的贝叶经形制的影响,或模仿装成贝叶经的外形。这从梵夹装术语的字面意义上也可以看得出。但贝叶经是在每片贝叶上穿二孔,再用绳扎结成一叠,每片贝叶还是单独成一叶的;而经折装则是将粘成一张的长纸经反复折叠后聚拢在一起的,无需再用穿绳了,因而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整个一部书由若干卷帙组成,叠起后外面用包以布或绢的函套置于一起,函套由厚纸板作成,因而可以横放在书架上,也可竖放。如果横放或平放,可用纸作书签插入书口上,标出书名及卷次。
  阅读时,将每卷取来逐叶翻动,很快能查到所需要看的部分,不像卷轴装那样卷来卷去,使用方便。每一卷或册的书页翻开时,很像今日的手风琴那样,因而查书时也像操作手风琴似的。阅到中途停止,可放一书签在书页上,下次可继续阅读。传世宋代刻福州开元寺1112~1172年刻《毗庐大藏》、福州东禅寺1116~1117年刻《崇宁万寿大藏》及平江(今苏州)1231~1321年所刻《碛砂藏》等及元明以来刻本佛经,多取经折装形式。后世一些碑帖拓本也如此。刘国钧先生①用图解描述了各种装订形式,对读者有启发。
  前已指出,经折装是为克服卷轴装在阅书时将长卷书页卷来卷去之不便而发展起来的,但使用时这两种装订形式也各有短长。卷轴装虽不便迅速翻捡到所需查阅的文字,也不便于上架,但因所有书页皆卷在一起,外面又有护封面,因而书页不易磨损,只是纸张长期处于卷曲状态。敦煌石室出土纸本卷轴书籍的现状表明,这种装订形式的书寿命较长,千年后仍能保持完好。魏晋南北朝写本卷子,有时还可用其背面印制雕版印刷品,笔者即曾见过这类实物,正面是写本文字,背面是印刷文字。说明卷轴装足可保护纸的强度,令重上印板。
  反之,经折装的纸无论正面或反面均有折缝裸出外面,每页纸长期处于折曲状态,经常翻动书页时,折曲处易于断裂。这时需用薄纸在断裂处的背面用浆糊糊起以加固,仍可继续使用。如果很多页折缝处都断裂,势必要逐页面都要用薄纸加固。这种经折装对单面书写或印刷的书籍来说,可在纸背面裂缝处裱糊薄纸,而对双面书写或印刷的书而言,则不可以用经折装形式。
  为了使书页易于翻捡,而又防止其折裂,唐代(9世纪中叶)时又出现了另一种书籍装订形式,即所谓旋风装。因唐、宋以来这类实物少见,人们一度认为旋风装是对经折装的一种单纯改进,即整卷书仍是由若干单页纸粘连成的长纸,按经折装方式折叠起来,再用一张厚纸作封面,其宽度为每个折页的二倍,将厚纸一半用浆糊糊在书的首页,另一半粘在书尾页,因而将书页背面包起。阅读时仍象经折装那样翻动书页,从头到尾来回翻阅书页,翻飞状态有如旋风(图8-13)。过去有不少著作①②都是这样理解旋风装的,而且还绘出示意图。按这样理解旋风装,恐不一定符合实际,因为有文字的纸的正面折缝仍裸出在外,还是不能避免断裂,又由于纸的背面已被包入封面内部,虽受到保护,但当正面折缝断裂时,便难以在背面再糊以薄纸裱修,而经折装的书两面折缝都外裸,易于在背面裱修,所以按上述理解旋风装的形制,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尽管还不能完全排除有这种装订形式的可能性,可是没有足够的实物与文献证据支持这种看法。
  宋人张邦基(1090~1166在世)《墨庄漫录》(1131)卷三云:“..吴彩鸾善书小字,尝书《唐韵》鬻之。....今世所传《唐韵》,犹有回旋风叶,字画清劲,人家往往有之。”吴彩鸾是唐代炼丹修道的女性,嫁给书生文箫后,靠写孙愐《唐韵》在市上售出而维持生活。故宫博物院藏旧题吴彩鸾写《刊谬补缺切韵》卷,即张邦基所说的实物。1973年笔者检验其用纸为麻料白蜡笺,纸较厚,双面书写,每纸直高26厘米、横长48厘米,作卷轴装,每卷由四五张纸构成,以一长的厚纸为底,以每张字纸右边空白处逐张向左糊于底纸上,像鱼鳞那样相错排列。再以木轴置于卷首,向卷尾卷去。打开卷后,可逐页翻动并阅读各页双面文字,来回翻动书页有如旋风(图8-14)。我们当时就觉得这种卷轴装订形式很独特,但没有意识到这是文献上所说的旋风装。
  后来其他作者③再次观看,从书籍装订角度确认为旋风装实物,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显然,旋风装是从卷轴装演变的,外观具有卷轴装形式,但开卷后每页又有经折装便于来回翻阅的优点,又因每页没被折叠,又防止书页断裂的缺点。毫无疑问,这种旋风装是对卷轴装的改进,因每页双面有字,比一般卷轴装容字量大,又避免卷来卷去的不便,但也具有卷轴装的缺点,因纸较厚,使每张纸均呈卷曲状态,常用时纸边易折曲,而每卷又较厚,阅读时要用手或镇尺按平卷曲的书页,仍觉不便。旋风装书籍现只见写本实物,雕版印刷品是否亦曾用此方式装订,尚不得而知。书籍形制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圆筒形向扁平形发展,既便装订、阅读,又便携带、存放,因而旋风装到宋代便被另外一种装订形式所取代。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蒋元卿
相关人物
刘国钧
相关人物
张邦基
相关人物
吴彩鸾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故宫博物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江县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