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植字排版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26
颗粒名称: 三 植字排版技术
分类号: TS805
页数: 3
页码: 328-330
摘要: 本文详细描述了王祯的木活字制造及印刷技术,包括作盔嵌字法、造轮法、取字法以及作盔、安字、刷印法等步骤。
关键词: 印刷技术 王祯 木活字制造

内容

4.作盔嵌字法:于原写监韵各门字数,嵌于木盔内,用竹片行行夹住。摆满,用木㨝轻㨝之。〔字〕排于轮上,依前分作五声,用大字标记。本段讲活字版植字法,按原来写好的官韵韵书字数,刻在木板上,刻好、锯下并修整后,依前述字声分类法,按五声字韵将字置于转盘的字匣内,外面标出韵号“×韵第××板”,共24匣。排版时按字韵从转盘匣中取字,在木板框内以竹片为界行,在两个竹片之间植字,务令夹紧。摆满后,凡空隙处皆以木楔轻轻楔之,使字固定。因此排字工要懂音韵才能胜任。
  5.造轮法:用轻木造为大轮,其轮盘径可七尺,轮轴高可三尺许。用大木砧凿窍,上作横架,中贯轮轴,下有钻臼,立转轮盘,以圆竹笆铺之,上置活字。板面各依号数,上下相次铺摆。凡置轮两面,一轮置监韵板面,一轮置杂字板面。一人中坐,左右俱可推转摘字。盖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以转轮之法不劳力而坐致字数。取讫,又可铺还韵内,两得便也。这一段讲活字转盘的制造方法,转盘呈圆形,由轻木制成,直径7尺(215厘米),盘轴高3尺(92.2厘米)。底部厚重大木砧板上凿出五孔,中间的孔上置转盘轴,以轴支撑转盘。为使轴能带动转盘旋转,在转盘下的轴部要凿出窝槽,铺以圆竹片。大木砧板上其余四孔安上横支撑架,以固定轴座。转盘上分出小格,内装木活字。转盘上各格依其字的韵号,由内向外排开(图8-9)。植字时要准备两套活字转盘,一套转盘按官韵字号存活字,另一套转盘放一些杂字,包括不常见的冷僻字。植字工坐在两个转盘中间,左右都可推动转盘取字。因为让人去寻字难,而让字就人则易。用这种转盘方法不需费力就可捡到字。活字用完后,还可按字韵放还原处,排版、拆版两行其便。
  6.取字法:将原写监韵另写一册,编成字号,每面各行各字俱计号数,与轮上门类相同。一人执韵依号数喝字。一人于轮上原布轮字板内取摘字只,嵌于所印书板盔内。如有字韵内别无,随手令刊匠添补,疾得完备。这一段进一步说明从活字转盘上捡字的方法,把原来刻字迭字时所依据的官韵韵书稿再另抄一册,编成字号,每页每行各字都标字号,与转盘上各格内所存的该字字号相同。有时植字工记不住几万字的韵号,为提高捡字速度,可由另一人在旁边手持字韵书稿,按韵唱出字号,植字工听后即可推动转盘,按字号从格内取出所需活字(图8-10),植于所书的印版之内。因此,唱号人应当熟悉字韵手册中各字韵所在页数、行数及字的号数,而植字工应熟悉转盘内各格所标字韵号的所在位置,二人紧密配合,操作自然迅速。熟中生巧,经常实践便会熟练。
  这颇像我们今天查汉语拼音排列的字典那样,按每字拼音顺序很快查到所需的字。如对A,B,C.各部及部以下的字音再标以数码,按数码查字还要快。王祯所述方法确是科学的。其所以不用汉字部首及笔划存字、捡字,因操作缓慢、繁杂,字盘要更大,是显而易见的。但汉字发音有四声或五声问题,古代音韵学家已作了处理,用诗的形式编各韵的顺序,再标上号,更便记忆。文内反复提到的“监韵”,即元代通用的官韵,由礼部奏准,经国子监奉命刊行。最后,王祯指出,如植字过程中遇到现存韵书内没有的字,则由刻字工临时补刻。
  7.作盔、安字、刷印法:用平直干板一块,量书面大小,四围作栏。右边空,侯摆满盔面,右边安置界栏,以木㨝㨝之。界行内字样,须要个个修理平正。先用刀削下诸样小竹片,以别器盛贮,如有低斜,随字形衬甃(tán)㨝之。至字体平稳,然后刷印之。又以棕刷顺界行竖直刷之,不可横刷。印纸亦用棕刷顺界行刷之。此用活字板之定法也。
  此处讲制木活字版、植字及刷印之法,刮平一干的木板,使其尺寸与印成的书页一致,板的四周加上木栏,其高低与活字高度相当。植字时从左向右,先以适当尺寸的细竹片垂直立于板框内,右边以木楔顶至边栏,使竹片不致活动,开始植字。摆满一行后,再在右边加另一竹片为界行,用同法以木楔顶至右边栏,因而版面左边总是空着。每行的活字块要个个修理平正,植于版上要平整。如发现活字块低斜不齐,则以事先装入别器内的各种形状的小竹片,根据字形随时垫补整齐。直到整版字排满,而各字皆平稳之后,才能上墨刷印。上墨后,铺上纸,对准版面,再用棕刷垂直按界行方向刷之,不可横刷。将纸放在印板上,也用棕刷沿界行方向垂直刷之。以上是木活字版印刷技术之定法。原文中“椶刷”,为棕刷之异体字,我们改为棕刷。
  王祯这篇经典论文最后一段其意甚明,可转引于下:“前任宣州旌德县尹时(1295~1298),方撰《农书》,因字数甚多(11万字),难于刊印。故用己意,命匠创活字,二年(1297~1298)而工毕,试印本县志,书约计六万余字,不一月而百部齐成,一如刊板,始知其可用。后二年(1300),予迁任信州永丰县〔尹〕,挈(携)而之官。是时《农书》方成,欲以活字嵌印。今知江西见行命工刊板,故且收贮以待别〔用〕。然古今此法未见所传,故编补于此,以待世之好事者,为印书省便之法,传于永久。本为《农书》而作,因附于后。”《农书》首简短《原序》尾题“皇庆癸丑三月望日,东鲁王祯书”,则写于皇庆二年三月十五日(1313年4月11日)。我们还认为,《农书》之所以印以雕板,因为书中有大量插图,有些插图从技术上看是十分重要的,不便活字印刷。如果王祯《农书》以活字印刷,今天我们可能看不到这些插图,插图著作制活字版在早期还有困难。我们还认为,王祯离开江西后,还会用他的木活字印别的书,但印了什么书便不得而知了。他此后的踪迹,有待进一步查考。
  从以上所引王祯论活字论文和我们的解说中,可以看出,他叙述了一整套木活字印刷技术工艺,而且身体力行,以此工艺出版了他的著作。在这项工艺中,王祯论述了木活字制造、排版、拆版、修版及刷印的方法,发展了按字韵刻字、存字及取字的方法,提高劳动工效。转盘装置的启用减轻了劳动,使匠人由来回走改为坐着捡字。他这套工艺每一工序都经周密构思,既简便又有效。因而他是木活字技术的一位卓越革新家和集大成者。由于宋代已有了木活字,不能认为这是由王祯发明的,像当今某些作品所主张的那样。
  王祯的贡献在于:第一,他对宋以来木活字技术某些环节作了改进,如双人唱和捡字法等,使过程操作迅速而简便。第二,活字转盘捡字法肯定是王祯发明的,这是一种省力而提高工效的机械捡字装置。由于以上二项,他使木活字技术更加完善。第三,他详述木活字全套技术,论证其优点,力主采用。他在总结、推广木活字印刷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第四,他的工作对后世木活字技术重新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还产生国际影响。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宣州区
相关地名
旌德县
相关地名
信州区
相关地名
永丰县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