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印刷生产中的原材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1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印刷生产中的原材料
分类号: TS802
页数: 8
页码: 309-316
摘要: 本文聚焦于印刷生产中的关键原材料,包括刻雕版用的板材、印刷用墨的源流及制法以及印刷用纸的选择与应用。
关键词: 印刷技术 原材料 发展概况

内容

一 刻雕版用的板材
  在讨论中国传统印刷技术时,首先要从技术角度论述印刷生产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制雕版或木活字所用的木料、刷板用的墨和各种颜料、染料以及印刷品的物质载体纸。有了木料、着色剂和纸这三种主要原材料,才能通过一系列过程、运用各种工具最后生产出印刷品。古代对这些原材料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合要求的,不能用于印刷业生产中。
  先谈作印刷板或木活字的木材,多选取粗壮而挺拔的乔木,这样可以得到足够大的板面。木料的硬度要求适中,既易于下刀雕刻,又要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太软或太硬都不适宜。同时,木质宜细密均匀,纹理规则,没有或少有疤节。经刨平后,表面平滑,受墨性好。由于印刷业需要消耗大量雕版,所以制版用的树木还应当分布较广,能够充分供应,而且还不能过于昂贵,否则增加生产成本。显而易见,一些稀见的贵重树木,虽然品质良好,但因昂贵、难得,不适于在印刷中采用。考虑到所有这些技术经济条件后,古人通常选作制版或木活字的木材,为梓木(图8-1)、梨木和枣木等。
  看来梓木是广泛使用的板材,这从宋元以来刻本有关题记中,就可见到记载,宋以前也同样如此。例如宋乾道七年(1171)蔡梦弼的东塾刻本《史记集解索隐》卷二所附题记内称:“建谿蔡梦弼傅卿亲校刻梓于东塾。时乾道七[年]、月春王正、上日书。”①此题记年份为乾道七年正月初一日,即1171年2月7日,此处对月和日的写法有些独特。建谿即建溪,今福建建阳。因而此刻本用福建建阳的梓木制版,是毫无疑问的。淳祐十年(1224)江西上饶郡县刻本《朱文公订、门人蔡九峰书集传》卷二有吕遇龙《跋》云:“遂从考质,锓梓学宫”,也以梓木刻版②。
  而金初1140~1178年间所刻《赵城藏》中《阿毗昙毗婆娑论》卷三十一有题记称,万泉县荆村杨昌等人施梨树五十棵供雕版之用。1952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入藏北宋版画雕版二块,为河北巨鹿出土,其一为仕女像,板长59.1厘米、宽15.3厘米、厚2.3厘米;另一块为年画,人物较多,板长26.4厘米、宽13.8厘米、厚2.5厘米。这两块雕版均由枣木板材制成①。梓、梨、枣这三种树的木材在印刷业中用得如此普遍,于是“梓行”、“付梓”、“付之梨枣”等词便成了“出版”的同义语。不但过去在中国如此,在汉字文化圈中的日本、朝鲜和越南也是如此。
  梓木为紫葳科落叶乔木梓(Catalpaovata),高达6米余(图8-1),分布在中国东北南部至长江流域,日本也有分布。梓木多栽培为行道树或遮荫树,生长较快。此树木质较硬,纹理直,耐朽,除广泛用于制雕版外,还用来制棺木,称为“梓器”,皇帝用的棺材叫“梓宫”。梨木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梨(Pyrussinensis),梨属(Pyrus)分为中国梨及西洋梨两大类,中国梨(Pyrussinensis)原产于中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成为中国重要果树之一,分布较广,有若干品种。枣木为鼠李科落叶乔木枣(Ziziphusvugaris),也是中国原产植物(图8-2),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最多,品种也不少。用梨、枣木制雕版或木活字,都合乎技术要求,而枣木比梨木更硬些,用于刻版画、木活字和有插图的书。其他有类似品质的落叶乔木亦可使用,如蔷薇科落叶乔木杏(Prunusarmeniaca),也原产中国,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各地分布最广。松木、杨木虽然分布广、价廉易得,但因木质轻软,不适于制印板或活字,而且松柏科乔木因含树脂,也不适于印刷。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植物资源选用适当木材,有时也偶有选用桑科的榕(Ficusmicrocarpa),有时则以非木材材料制成印板,如铜板,这都属于例外场合。过去用传统方法所制木雕版,传世和出土者很多,可从中知道其所用木材。德格藏族地区刊刻藏文书籍的雕版,是用桦木科落叶乔木红桦(Betulaalbo-sinensis)为板材的,此木软硬适中。我们在天津杨柳青和北京筹备中的印刷博物馆看到过大量过去用过的雕版,其板材为枣木、梨木等,较少看到梓木,看来这是南方刻版用的板材。活字除以木为原材料外,还用胶泥、金属和瓷土等,将在适当地方提及,此处着重讨论板材。
  二 印刷用墨的源流及制法
  以木材制成雕版后,要借着色剂才能将版面文字或图画印在纸上。最普遍使用的着色剂是中国墨。用墨汁在纸上印成黑字,是古今中外所有印刷品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讨论印刷技术前,不能不对墨的历史及制造作一回顾。在印刷术发明前的写本阶段,纸、墨、砚、笔并称之为“文房四宝”,是每个读书人必须具备的书写工具。中国墨主要特色是呈现纯正黑色,有光泽,且永不褪色。这使它优于很多外国制造的墨,在世界上受到高度评价,且为一些国家所仿制。
  墨的主要成分炭黑(carbonblack),是含碳物质供氧不足时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轻质而疏松的黑色粉末。炭黑是无定形碳(amorphouscarbon),由许多细小的石墨(graphite)晶体组成,微观结构复杂。中国以炭黑制墨由来已久,最初是以炭黑与胶汁制成墨汁,在此基础上又制成固体墨块,用时蘸水在石砚上研,砚的出现是与固体墨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国家古代也用墨汁写字,但原料、制法与中国有别,此处不拟细述。
  就中国墨而言,据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1956)报道,河南安阳市殷墟出土的甲骨片上发现有些黑字或朱字,这类甲骨文盛行于武丁时期(前1324~前1266)。而对甲骨文所用黑字物料的显微化学分析表明,其成分为炭黑①,显然已进入用墨的史前期。西周(前1142~前771)、春秋(前770~前477)以来,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已为制墨提供了必要条件。1964年洛阳北窑附近有370处西周贵族墓葬被发掘后,考古学家发现其中有七件带墨书文字的器物,分别写在铜簋底部及铜戈、铅戈的基部,皆明显可辨②。铜簋底部墨书铭文为“白懋父”。白同伯,懋或作髦,经考证此即率成周八师征“东夷”的康叔之子康伯髦,则此器物年代为西周初康王(前1078~前1054)时期。其他墨书文字的戈、戟也是西周早期遗物。用墨写在金属器物上的文字经历三千多年后仍保存完好,足见中国墨的品质之高。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约前369~前286)《庄子》(约前290)《外篇·田子方第廿一》称:“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③。宋元君即宋国(前858~前477)统治者宋元公,名佐(前530~前516年在位),这里说的是他的臣僚舐笔和墨作画的事,发生于公元前6世纪。“和墨”中的“和”字,应作动词解,意思是调和墨,而不是研墨,因而此处所说的墨,仍有可能是墨汁,即炭黑粉末与胶水调和而成的黑色液体。春秋、战国以来的文献,一般是用墨写在缣帛和简牍上,这类实物时有出土。但是用墨块或是用墨汁书写,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才能判断。
  显而易见,从使用角度看,墨块比墨汁更易于保存和携带,但其制造过程也更复杂。从技术上分析,墨块显然是在制造墨汁原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关键的步骤是获得均匀而细小的炭黑颗粒。炭黑是制取墨汁和墨块的主要原料。先秦时的墨块近年来曾有出土,并不像过去所认为的那样晚,如1975~1976年湖北云梦的睡虎地古墓群中便发现有圆柱形墨块①,其年代相当于战国末至秦(前4~前3世纪)。
  这项考古发现有力地说明,至迟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战国时代,书写时就已用了固体墨。西汉以后,南北所造的墨块多有出土,如1973年山西浑源西汉墓中发现墨丸及有墨迹的石砚②。同年湖北江陵凤凰山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墓葬中出土毛笔及有墨迹的石砚③。1983年广州象岗山西汉墓更出土圆饼状固体墨,数量多达4385枚,墓主为第二代南越王赵昧(约前162~前122)④。
  有趣的是,1953年河北望都发现的西汉墓,墓室壁画上还绘有在主薄面前摆着写字用的砚和墨块⑤。西汉时从南到北广泛以固体墨写字,现已有了足够物证。因西汉已有了纸,因此从这时起除在帛、简上以墨挥毫外,还在纸上写字。这类实物近年来也在西北出土,如1986年甘肃天水市郊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地图上用墨线条绘出山川、道路等。该墓葬年代为西汉初文帝、景帝时期(前179~前141)⑥因而这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有墨迹的纸(图1-19)。
  在汉代政府官制中有专门掌管笔、纸、墨的官员,如《后汉书》卷三十六《百官志》载守宫令“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又尚书右丞“假署印绶及纸笔墨诸财用库藏”。汉人应劭(140~206)《汉官仪》(197)更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此处量词以“枚”计,说明是固体墨块,而隃糜墨是隃糜(今陕西千阳)所产之墨。以其质量优良,后世诗文便时而以“隃糜”指墨,如同以楮指纸那样。
  中国古代烧制炭黑、制墨原料主要有两种。一是树木,尤其是松木;二是油脂,特别是桐油。汉、唐以来多以松木烧成松烟炭黑制墨,即所谓松烟墨⑦。三国魏人曹植(192~224)的乐府诗《长歌行》云:
  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
  古人感鸟迹,文字有改刊。
  此处明确指出,墨由青松烟所制成。而汉代有名的隃糜墨,实际上是由隃糜县终南山所生长的松木为原料。宋代人晁贯之(字季一,1050~1120在世)在其有关制墨的重要著作《墨经》(约1100)中谈到历代墨原料时写道:
  汉贵扶风隃糜终南山之松,..晋贵九江庐山之松,..唐则易州、潞州之松,上党松心尤见贵。唐后则宣州黄山、歙州黟山松、罗山之松。....今(宋代)兖州泰山、徂徕山、岛山、峰山..池州九华山及宣歙诸山皆产松之所。
  宋代制松烟遍及南北各地,取诸山之松为原料,甚至包括东北辽州辽阳山之松。之所以用松木,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树脂,即松香和松节油,可作成优质炭黑,而且具有香味。含松脂多的松,最适于烧松烟。中国南北各地常用的都是松科常绿乔木中的各种松,如白松或华山松(Pinus armandi)、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马尾松或青松(Pinus massoniana)、红松或海松、果松(Pinus koraiensis),其中的红松主要产于东北。以油脂为原料烧成油烟炭黑,制成油烟墨,一般是从宋代起发展起来的。烧制方法与所用设备与松烟墨不尽相同。因唐宋以来印刷业多用松烟墨刷印,所以我们此处着重叙述松烟墨,而略去油烟墨。
  松烟墨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便于大规模制造,在宋代宣州黄山、歙州黟山的松墨著名于世,由于这一带还产纸,因而成了印刷业的一个中心。关于烧松烟的设备及技术,晁贯之《墨经》也作了介绍,其中谈到立式及卧式两种烧窑,而宋以前多用立窑。立式窑高1丈余,窑膛腹宽口小,灶面上不设烟突,只在窑上盖一大瓮,大瓮上再连叠五个大小相差的瓮。从下向上共置五瓮,越往上的瓮越小,一个套一个。上面瓮在底部有开孔与下面的瓮相连通,接缝处以泥密封。将松木放入窑膛内点燃,气流和松烟向上沿各瓮流动,可适当控制气流量,冷却的松烟颗粒滞留于各瓮之中。
  整个立式窑造成缺氧的不完全燃烧气氛,气流经六个瓮上升时似乎经过一些挡板,同时受到冷却作用。当每瓮内积有厚厚一层松烟后停火,冷定时以鸡毛扫取炭黑。最上一瓮内炭黑最细,质量最好,再往下则颗粒相对粗些,最下一瓮近火者内中炭黑颗粒最大,可制次等墨或作黑颜料。用这种方法可对炭黑作分级,最上粒细者作上等墨,下面瓮内粒较粗者用于印刷。用这种方法烧取松烟,设备操作容易,但因烟道较短,炭黑微粒易散逸,同时设备生产率不高,不能得到大量炭黑。
  宋以后代之而发展起来的是卧式烧松烟窑。前述《墨经》接着介绍“今用卧窑”,在山岗上根据地势高低筑起斜坡式卧式窑,总长达100尺、脊高3尺、宽5尺,由若干节烟室接成,内设一些挡板。灶膛(即燃烧室)在整个窑的最低处,灶口一尺见方,松木由此处放入。灶膛与烟室间有咽口相通,二尺见方,烟气以下沿烟道逐步上升,经各节烟室到达尾部。松木每次从窑底部灶口加入3~5枚点燃,根据燃烧情况再续入松木,如此连续烧制七昼夜称为“一会,”自然冷却后,进入窑内扫取松烟。近火的一节烟室炭黑粒度大、质量低,越向上的各节内炭黑粒度越小、质量越高,此即远火者佳。用此法对炭黑等级作出分类。美国考古化学家温特(JohnWinter)对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Fre
  rGal
  ery)所藏中国元代画上的松烟墨作了扫描电子显微分析,证实其中炭黑颗粒为0.1μ以下,已达到近代炭黑粒度水平①。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朱墨》中介绍烧取松烟的卧式窑,在结构原理上是与宋人描述的卧窑一致的。书中指出,当时制墨原料用松烟占9/10,油烟只占1/10。烟窑也根据地形从低处向高处建起,以竹条作成圆顶棚屋,形状像船上的雨篷,逐节接连成十多丈长,像宋代一样总长100尺。其内外及各节接口处以纸与席子糊固,竹棚下接地处盖上泥土,里面砌砖作成挡板,但要留出烟道。还规定“隔位数节,小孔出烟”,即每隔数节便在顶部留一小孔出烟。这种结构设计是合理而科学的,圆顶雨篷结构可减少气流阻力,使之均匀散热及流动,隔一段距离开小孔通气可控制气流量及流动速度,使气流速度逐节下降,有利于粒度大小不同的炭黑分级沉降。
  《天工开物》没有谈到卧式烟窑高度、宽度及灶口尺寸,但应当大体上与宋代卧窑相同,从插图看,灶口尺寸画得过大,应是一尺见方的小口,否则松木便因窑内空气(氧)过多而完全燃烧。宋应星还指出,松木砍伐前,要在树根开一小洞让松脂流出、点燃,则整个树干内松脂因受热都流出(图8-3),因为据说只要有一点松香没有流净,所成之墨最后总有研不开的滓子。按松香为黄色晶体,内含松香酸(abieticacid)及松香酸酐(abieticanhydride)约80%,在窑内不完全燃烧后可以转变成炭黑的,不一定要事先除去,后来甚至有人直接从松香制炭黑。使墨中减少硬滓,主要应控制炭黑的粒度,因而宋应星提出松烟窑低层头部灶口处放入截成小段的松木,点燃,则松节逐节上升,直到尾部。烧数日(约七日)后停火,冷定入窑扫刮松烟。远火处末尾两节内收集的松烟称为“清烟”,是粒度最小的优质炭黑,近灶口的头两节内收集的叫“烟子”,可卖给印书坊家印书,是粒度大些的次等炭黑,仍要研细使用,其余当黑颜料用。头、尾之间中部各节内的松烟叫“混烟”,粒度及质量介于精粗之间,可作一般的墨,或与烟灰子掺合印书用。
  烧取炭黑后,如欲制固体墨,还要将它与胶水及其他添加剂混合,再捣细、成型,经一系列步骤后,才能得到墨丸或墨锭。南北朝人贾思勰《齐民要术》(约538)在《笔墨第九十一》有合墨法,其中写道:
  好的纯净烟子捣好,用细绢筛,在缸里筛掉草屑和细砂、尘土。这东西极轻极细,不应当敞着筛,恐怕飞着失掉,不可不留意。每一斤墨烟用五两最好的胶,浸在梣皮汁里面。(梣皮是江南樊鸡木的树皮,这树皮浸的水有绿颜色,可以稀释胶,又可以使墨的颜色更好)。可以加鸡蛋白五个,又用真朱砂一两、麝香一两,另外整治、细筛,混合均匀。下到铁臼里,宁可干而坚硬些,不宜于过分湿。捣三万杵,杵数越多越好。合墨的时令不要过二月、九月,太暖会腐败发臭;太冷,软软的难得干,见风见太阳,都会粉碎。
  以上是石声汉(1807~1971)博士提供的译文,而贾思勰的原文如下:
  合墨法:好醇烟,捣讫,以细绢筛,于缸内筛去草莽,若细沙尘埃。此物至轻微,不宜露筛,喜失飞去,不可不慎。墨〓(墨烟)一斤,以好胶五两,浸梣皮汁中。梣,江南樊鸡木皮也,其皮入水绿也,解胶,又益墨色。可下鸡子白五颗。亦以真朱砂一两、麝香一两,别治、细筛,都合调。下铁臼中,宁刚,不宜泽。捣三万杵,杵多益善。合墨不得过二月、九月,温时败臭,寒则准干潼溶,见风见日解碎①。
  这段话是有关制墨技术的重要早期记载,其中规定每1斤松烟炭黑要与5两动物胶配合,则炭黑与胶的重量比为100∶31,即每100斤墨汁含碳黑67~77%及动物胶23~33%。在历史上一度长期采用这一配比,此后胶量时而上升,时而减少,总的说两者重量比为100∶30~50。贾思勰的合墨方中含有炭黑、动物胶、梣皮汁、鸡蛋白、朱砂及麝香共六种药,动物胶是炭黑分散介质及墨的成型剂,其余三种为添加剂。麝香是鹿科牡麝(Moschus moschiferus)腹部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为上等香料。它放在墨中使其产生香味,又有抗菌防腐作用。梣皮又称秦皮,为木犀科梣树(Fraxinus bungeana)之树皮,学名小叶白蜡树,同科又有黄枥白蜡树(Fraxinus rh ynchophylla),其树皮呈灰褐或灰黑色,水浸液呈黄碧色,有抑菌作用,还可调和墨色。朱砂(HgS)为朱红色,亦为助色剂,使墨迹黑中略带朱光。
  《齐民要术》原文称“亦以真朱砂一两”,有的作者将“真朱砂”理解为真珠粉即海中珍珠粉,恐不确切,因为珍珠粉在墨中不起作用,后世诸墨配方中也不加此,故“真朱砂”应指纯正的朱砂,后世配方中常有此物作为助色剂。鸡蛋白主要含蛋白质,可改善胶液对炭黑粒子的润湿性能,使炭黑在胶液中分散性提高。故明代人沈继孙(1350~1410在世)《墨法集要·用药)(1398)列举墨中各添加剂作用时指出:“麝香、鸡子青引湿,榴皮、藤黄减黑,秦皮书色不脱,..银硃、金箔助色发艳。”②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后来添加剂种类越来越多,使成分很复杂,功能更多,构成中国墨另一特色。
  在合墨前,还要对炭黑粒度进行分类,以确定由不同粒度炭黑所作成的墨的等级。古代除根据在松烟窑不同部位扫取炭黑以定其粒度及质量等级外,还用水选法,即根据在水中悬浮情况分类,粒细而比重轻者上浮,粒大而比重大者下沉。例如《天工开物·朱墨》说“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精悫(粗)。”由于印刷业主要用墨汁,而不是将固体墨化成汁,所以我们不拟赘述固体墨制法。
  古代印书绝大多数场合都是以墨印成黑字或图,但偶尔也印成红色及蓝色。红色墨汁以银朱(40%)及红丹(60%)为原料,银朱成分(HgS)与朱砂或辰砂同,但都是人造硫化汞,由硫与汞直接烧炼而成。红丹或铅丹(Pb3O4)由铅加工而成,二者都呈红色,但红丹较便宜。它们按四六成配比后,研成细粉,经过筛;再将兰科草本白芨(Bletilla striata)块茎取来,洗净,以水煮,因其中含30%淀粉,且含粘液质,故水煮液呈粘性,经过滤,与红丹、银朱粉混合,配成红色液汁用于印书,字迹呈鲜红色。
  蓝色墨汁主要用蓝靛,将蓝类植物茎叶在桶内发酵,再以石炭水处理而得。这类植物有蓼科蓼蓝(Polgonum tinctorium)、十字花科茶蓝(Isatins tinctoria)、爵床科马蓝(Strobilanthes flaccidifolius)及豆科吴蓝(Indigofera tinctoria)等。一般在六七月割蓝,放窖或桶内水浸七天,经发酵浸出蓝液。每石蓝液放入5升石灰粉,搅动,蓝靛很快结成,静止后沉于底。缸内沉靛的蓝靛处理后,成为最好的蓝染料,称为“标缸”,用于染丝绢。制造蓝靛时,将漂在上面部分取出晒干,称为“靛花”,其价钱比标缸便宜,因而用于印刷。着色剂的色调浓淡,根据需要临时调剂,没有固定规定,如果是用墨,当然不宜用淡墨。
  三 印刷用纸
  最后,简单谈一下印书所用的纸。我们知道,满足印刷技术需要的纸,应当表面尽可能的平滑受墨、纤维素少,有足够的白度、紧密度和适中的厚度。纸最好是柔韧的薄纸,不应硬涩而过厚。尽管西汉以来中国已生产了用于书写的纸,但到南北朝(5~6世纪)时,才能制造出适合印刷用的纸。以厚度而言,南北朝时有了适合印刷的0.10~0.15毫米厚的纸,0.10毫米以下者时而发现,而汉代纸一般说较厚,表面平滑度不高,不适于印刷。隋唐、五代时的纸比南北朝的更为精良。我们从对出土唐、五代印本佛经、佛像用纸的检验观之,绝大多数用的是白麻纸和黄麻纸,黄麻纸是以黄柏汁染成的。有少量皮纸(桑皮纸、楮皮纸)和竹纸亦用于印刷。印刷用纸都较柔韧,表面相对平滑受墨。因出土唐、五代印刷品多数刊印于西北,其用纸亦为当地所造,因此还不能反映出内地造纸水平。
  宋以后,中原麻纸渐少,而印刷多用皮纸及竹纸。皮纸薄而柔韧、平滑受墨,最适合印书之用,还用于印制纸币及商业票据。竹纸是唐末至五代在南方兴起的,至宋以后产量迅速增加,质量也有所改进,但总的说,白度较低,多呈淡黄色。南宋至元以后,白度有改善。竹纸的最大优点是价格低廉,很多面向大众的读物多以竹纸印刷。古代的纸因产地、规格、用料加工及用途等不同而有许多名目,从造纸学角度观之,无非麻纸、皮纸、竹纸及混合原料纸有限的几种,不必为这些繁多的纸名所困惑。
  印刷书籍因用纸量相当大,一般说不一定非用佳纸,特别是私营作坊,为降低生产成本并相应降低书价,以图尽速在市场上流通,多用普通的纸及较廉价的纸印书。这同书法家和画家要求用好纸挥毫的情况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由政府出面刻印的官刻本,如五代及宋的国子监本,因有雄厚资金及人力为后盾,常用好纸、佳墨印书,刻工及校对也相当严谨,这是属于代表国家印刷水平的读物。有的个人有一定经济实力,出版有限数目的印刷品作为纪念或分赠亲友,有时也用好纸。关于历代造纸技术及产纸情况,本书第二至六章已详加论述。本节不再重复。当然,印刷用纸与一般用纸不同,其技术要求,我们将在以下有关章节中讨论,特别在第十章第四节对宋元版刻用纸作专门讨论。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