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承前启后的明代名纸宣德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91
颗粒名称: 一 承前启后的明代名纸宣德纸
分类号: TS75
页数: 4
页码: 269-272
摘要: 本段内容主要介绍了明清时期著名的加工纸——宣德纸。宣德纸制作原料为楮皮纤维,经过精细加工演变出多个品种,如素纸、五色纸、粉笺等,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珍贵性。其制造背景与当时国家经济繁荣和手工业发展密切相关,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宣德纸在明清造纸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既继承了前代技术精华,又有所创新,丰富了纸张种类和用途。
关键词: 明代 造纸技术 宣德纸

内容

前两节专谈本色纸的制造技术,本节则进而谈加工纸①。明清时期也在加工纸技术方面集历史之大成。已往朝代名著一时的加工纸,在这个时期多恢复了生产,一再仿制,而且还研制一些新品种加工纸。本节只着重介绍有代表性的品种,同时叙述明清作品中有关加工纸技术的记载。
  明初洪武年之后,进入永乐、宣德年间的“盛世”,国家经济实力提高,社会繁荣,因而出现了著名的宣德纸,这种纸有很多品种,制于宣德(1426~1435)年间,它与人们称道的宣德炉和宣德瓷齐名,可见这时手工业各部门都获得了均衡的长足发展。宣德年之后,至正统、景泰年间,宣德纸继续生产,多供内府御用及赏赐群臣。后从内府传出,遂为世人见重。明人沈德符(1578~1642)于万历年写的《飞凫语略》(约1600)内称:“宣德纸近年始从内府复出,亦非书画所需,正如宣和龙凤笺、金粟藏经纸,仅可装褫耳”②。此处所说“非书画所需”,不可理解为宣德纸不宜于写字、绘画。恰恰相反,它是高级书画纸,正如同宋代宣和年(1109~1120)的宣和龙凤笺和北宋金粟笺那样,是少见的名贵纸,不该用来写字,而仅可供作书画卷轴装潢作引首用。古人特别珍贵历史名贵纸张,见到之后爱不释手,不忍在上面写字作画,只裁一小条作书画引首。这就是沈德符当时的心情。
  方以智《物理小识》(1643)卷八谈到宣德纸时说,此纸纸角上有“‘宣德五年(1430)造素馨纸’印。有洒金笺、五色金粉[笺]、瓷青[笺]、蜡笺。……宣德[纸]陈清欵[者,乃]白楮皮[造],厚可揭三、四张,声和而有穰。”原书似乎脱字,今本断句多误,且未补脱字,我们已补上了。“宣德五年造素馨纸”,为纸上钤印印文,今本断为“印有洒金笺”,便不通了,“印”字应与上句连读。方以智是在列举名纸时谈到宣德纸及其种类的。陈清(1395~1460在世)为宣德年间的江西造纸高手。
  至清康、乾时仍可见宣德纸,继续受到珍爱。康熙帝近臣查慎行(1650~1727)《人海记》(约1713)卷下云:“宣德纸有贡笺,有绵料,边有‘宣德五年(1430)造素馨纸’印。又有白笺、洒金笺、五色粉笺、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瓷青纸,以[具]陈清欵第一。”查慎行还有咏宣德纸诗:
  小印分明宣德年,南唐、西蜀价争传。
  侬家自爱陈清欵,不取金花五色笺。
  “南唐”指五代南唐澄心堂纸,“西蜀”指唐代蜀笺。乾隆时邹炳泰(1745~1805在世)《午风堂丛谈》(1799)卷八讲得更加具体:
  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有贡笺,有绵料,式如榜纸,大小、万幅,可揭至三、四张。边有‘宣德五年造素馨纸’印。白笺坚厚如板,面面砑光如玉。[有]洒金笺、洒[金]五色粉笺、金光五色笺、五色大帘纸、瓷青纸,坚韧如缎素,可用书泥金。
  接下又加注说:“宣德纸陈清欵为第一”。可见乾隆时人有时将宣德纸简称为“宣纸”,如同将宣德炉简称为“宣炉”一样。我们不可将此简称“宣纸”与安徽泾县纸(后来也称“宣纸”)相混。乾隆时另一位大臣沈初(1736~1799)《西清笔记》(1795)卷二说:“泾县所进仿宣纸,以供内廷诸臣所用。匠人略加矾,若矾多,则涩滞难用。又每纸三层,拆而矾之,其正面滑润,中一层不中书”①。这是说清代泾县所进仿制的宣德纸,也可揭至三层,供在朝诸臣使用,而明代宣德贡笺则仅供内府御用(图6-24)。
  综上所述,宣德纸有薄纸,有厚纸,厚者可揭为三张;有素纸(白纸)、五色纸、粉笺、蜡笺、五色粉笺、洒金笺(在白纸上洒金)、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洒金五色粉笺和瓷青纸等十多个品种,大部分是加工纸。其中瓷青纸较厚,以靛蓝染成深蓝色,再经强力砑光,有时涂布蜡质,专在上面用泥金写字或作画。洒金五色粉笺是先将纸染成五色,再向上面洒以金粉或金片,然后再写字,五色包括红、绿、黄、粉红等色。金花五色笺是将纸染成五色,再在上面用泥金绘出花鸟、山水、草木、虫鱼、楼阁等图案,最后再写字。
  沈初《西清笔记》卷二还提到一种蓝黑色厚重加工纸,名“羊脑笺”:②羊脑笺以宣德瓷青纸为之,以羊脑和顶烟墨窨藏久之,取以涂纸,砑光成笺。黑如漆,明如镜,始宣德年间制。以写[泥]金,历久不坏,虫不能蚀。今[北京]内城惟一家犹得其法,他工匠不能作也。
  羊脑笺是将厚重宣德纸涂以羊脑与墨的涂布纸,笔者见过这类纸,确如沈初所言,坚硬如板,表面漆黑(略带蓝)光亮,抗蛀,纸上用泥金写佛经,作梵夹装。由此可见,“宣德纸”不是一种纸,而是同时生产的一系列贡纸的总称。这套纸可供各种不同用途,原料由楮皮纤维制成,由白楮皮纸经加工后演变成这一系列纸。
  现在进而讨论制造宣德纸的历史背景、产地及其在明清造纸史中的地位。这些问题前人多未言及,我们只试作探讨。首先谈产地,我们认为宣德纸产于江西省,因为永乐年明政府于江西新建县西山始设官局监造内府御用纸,而这以前的洪武年间内府用纸似无固定基地供应。整个永乐年间(1403~1424)内府几乎全用江西楮皮纸,已成定式。紧接永乐之后便是宣德,毫无疑问仍以江西西山纸厂为纸的供应基地。以后一百多年一直如此,约至嘉靖、万历之际,改以江西广信府铅山县纸厂为新的生产基地,仍在同一省内。明成祖的皇孙朱瞻基(1398~1435)1425年即位后,改元宣德(1425~1435),仍承永乐时气势,很有作为。他再次派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是为第七次,航程比以前更远。
  宣宗整顿吏治,加强边防,发展经济,成为治平之世的君主。同时这位皇帝又多才多艺,善于书法和绘画,因而特别喜欢纸。与本朝以前皇帝不同,他是用纸的行家。宣德初年他已感到江西进纸质量仍不合理想,品种不多。这可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宣德二年(1427)御笔《三鼠图》(28.2×38.5公分)用纸中看得出来。此为白色皮纸,由江西所产。经我们检验,纤维细长,交织尚匀,但表面有起毛现象,纸质仍觉疏松不紧,与我们所见宋纸比较,相差一个层次,这类纸不适于作工笔设色画,必须改进。
  画家朱瞻基作为大明盛世的皇帝,下令全面提高内府用纸质量、增加品种,且以宫内所藏历代名纸为标本,要求依式制作,首先看准澄心堂纸及宋代各种加工纸。经过一段研制过程,纸上盖有“宣德五年(1430)造素馨纸”之类印章的宣德纸问世了,这应是其中的一种。
  纸上印有制造者姓名,其中带有陈清名欵的纸最好。我们料想,宣德年后的御用纸,包括后来铅山纸,也应继续以同一方法生产。
  真是无巧不成书,明人陆万垓在《江西省大志》卷八《楮书》中阐述的造楮皮纸全过程,实际上正反映宣德纸的制造过程。对此,我们已在本章第二节予以全面介绍,并作了评论。评论中从技术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在工艺流程的工序设置上有浪费现象,现在看来就可以理解了。宣德纸之所以领数百年风骚,正因其质量成为历史之最,因而制造过程复杂,只有皇家才有力量组织这种高级纸的生产。
  宣德纸实物至今仍可看到。我们前面已提到羊脑笺,除此,还有不少实例。乾隆年阮元(1764~1849),奉御旨鉴定内府所藏书画,著成《石渠随笔》(1793)。卷五写道:“明宣宗写生小幅,画有山石、植物,且有小鼠方吃荔子,欵题楷书‘宣德六年(1431)御笔’,赐太监吴诚中,钤‘武英殿宝’与”①。无疑用的是宣德纸。同书卷六载“董其昌(1555~1636)书画合璧册八对幅,右宣德笺,左宋笺,右水墨画,左行书”②。等等,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欲知宣德纸是何形制,看看明宣宗御笔书画便有答案。
  宣德纸上承唐宋造纸传统,下启本朝及清代造纸技术,有重大历史作用。乾隆年安徽泾县纸场仿制宣德纸,对提高泾县纸质量是有帮助的,同时对宣德纸工艺过程作了改进,排除了若干多余工序,加强生产中的经济核算,从而形成了在技术和经济上都较为合理的泾县纸工艺。从南唐澄心堂纸→宋代澄心堂纸→明代宣德纸→清代泾县纸这个发展谱系中,我们隐约可见这中间有一种技术传递过程。泾县纸在明清时才最终成型,从乾隆以后成为内府御用高级纸,而且也形成拥有许多品种的系列纸,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宣德纸的影响是清楚可见的。这可从明代宣德纸与清代泾县纸实物对比中看到二者间的近亲关系。宣德纸后来从历史舞台中退出,代之而起的便是泾县纸,技术火炬没有熄灭,只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从此传到彼。我们今天看到安徽泾县的宣纸,就感到它似乎就是过去的宣德纸。可以用“似曾相识”这个词来形容这种观感,因而宣德纸的历史作用也就不言自明了。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方以智
相关人物
邹炳泰
相关人物
薄能坚
相关人物
白笺坚
相关人物
朱瞻基
相关人物
陆万垓
相关人物
吴诚
相关人物
董其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景泰县
相关地名
北宋镇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南唐乡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泾县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大明镇
相关地名
铅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