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三省边防备览》论陕南竹纸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87
颗粒名称: 二 《三省边防备览》论陕南竹纸技术
分类号: TS75
页数: 4
页码: 259-2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严如煜在《三省边防备览》中详细描述了陕南道光年间造竹纸的全过程,从选择厂址、砍竹、沤制、洗料、打捆、浸灰浆、蒸煮到压榨、烘干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他特别强调了原料选择的重要性,并详细记录了造纸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设备规模。
关键词: 清代 陕南 竹纸技术

内容

清代人严如煜(1759~1826)的《三省边防备览》对陕南竹纸技术作了详细记载。严如煜字炳文,湖南溆浦人。嘉庆四年(1799)上书条陈,为朝廷所纳,补陕西洵阳县令,擢陕安道,他在陕西任职时,道光二年(1822)刊行《三省边防备览》14卷,道光十年(1830)再版。三省指川、陕、鄂,道光元年(1821)他奉命与三省官员查勘边境,历时半载,因将耳目所及与前著《三内风士杂志》及《边境道路考》合辑纂成此书,极有学术价值,所载多为其亲见史实。书中第十卷《山货》篇介绍了陕南洋县、定远及西乡等县造竹纸情况,因而反映了北方竹纸技术。他书中首先强调开槽造纸时选择厂址的必要性,接下谈及陕南造纸概况,指出只三县就有民间纸坊140~150家,“厂大者匠作雇工必得百数十人,少者亦得四、五十人”,已具有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规模,已如前面所引。很多记述为前人所未言及。作者写道:
  纸厂[于]定远(今镇巴)、西乡,[大]巴山[处]林甚多,厂择有树林、青石、近水处,方可开设。有树则有柴,有石方可烧灰,有水方能浸料。如树少、水远,则难作纸。只可就竹箐(jīng,细竹)开笋厂。笋厂于小、满后十日,采笋焙干发客。纸厂则于夏至前后十日内(六月十日至七月二日),砍取竹初解箨(脱笋壳)尚未分枝者。过此二十日,即老嫩不匀,不堪用。其竹名水竹,粗者如杯,细者如指。于此二十日内,将山场所有新竹一并砍取,名剁料①。
  水竹当为禾本科、竹亚科、箣竹属的水竹(Bambusabreviflora)(图6-20),可供造纸②,含纤维素63.42%。接下谈到造纸过程:
  于近厂处开一池,引水灌入。池深二、三尺,不拘大小,将竹尽数堆放池内,十日后方可用。其料须供一年之用,倘池小竹多,不能堆放,则于林深湿处堆放,有水则不坏,无水则间有坏者。从水内取出,剁作一尺四、五寸长(46~50公分),用木棍砸至扁碎,篾条捆缚成把。每捆围圆二尺六、七寸至三尺(86~100公分)不等。另开灰池,用石灰搅成灰浆,将笋捆置灰浆内蘸透,随蘸随剁,逐层堆砌如墙。候十余日,灰水吃透。去篾条,上大木甑。其甑用木拈成,竹篾箍紧。底径九尺(直径约3米),口径七尺(上口直径2.3米),高丈许(3.3米)。每甑可装竹料六、七百捆。蒸五、六日,昼夜不断火,甑旁开一水塘引活水,可灌可放。竹料蒸过后,入水塘,放水冲浸二、三日。候灰气泡净,竹料如麻皮,复入甑内,用〓水煮三日夜,以长铁钩捞起。仍入水塘淘一、二日,〓水淘净。每甑用黄豆五升,白米二斤,磨成水浆。将竹料加米浆拌匀,又入甑内再蒸七、八日,即成纸料。取下纸料,先下踏槽。其槽就地开成,数人赤脚细踏后,捞起下纸槽。槽亦开于地下,以二人持大竹棍搅极匀,然后用竹帘揭纸。帘之大小,就所作纸之大小、为定。竹帘一扇(shān)揭纸一层,逐层夹叠,叠至尺许厚,即紧压。候压至三寸许,则水压净。逐张揭起,,上焙墙焙干。其焙墙用竹片编成,大如墙壁,灰泥搪平,两扇对靠,中烧木柴,烤热焙纸。如[作]细白纸,每甑纸料入槽后,再以白米二升磨成汁搅入,揭纸即细紧。如作黄表纸,加姜黄末,即黄色。其纸大者名二则纸,其次名圆边纸、毛边纸、黄表纸。二则、圆边、毛边论捆,每捆五、六合,每合二百张。每甑之料,二则纸可作三十捆,圆边、毛边纸可作三十五、六捆。黄表纸论箱,每甑可作一百五、六十箱。染色之纸,须背运出山,于纸房内将整合之纸大小、裁齐,上蒸笼干蒸后,以胶矾水拖湿,晾干刷色。此造纸之法也”①(图6-21)。
  严如煜所描述的陕南道光年间造竹纸的过程,有些地方比科学家宋应星所述还要详细与具体,对生产有关的数据都作了交待,俨如现代人写的一份调查报告。其所反映的情况,句句属实,没有什么可挑剔之处,令人信服。这足以说明他在纸厂对生产全过程作了仔细观察。例如,他指出沤制后的竹要用刀剁成1.4~1.5尺长,再捶至扁碎,打捆时每捆粗2.6~3尺,楻桶底径9尺、顶径7尺,高10尺,可容600~700捆竹料;每锅竹料可造出30捆(3~3.6万张)二则纸。这对了解那时设备利用率和生产能力,都是重要的原始数据。在谈到捞出湿纸后叠积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压榨时,胡韫玉说堆至“丈余”,而宋应星说堆至“千万张”,都不准确,唯有严如煜讲“叠至尺许厚,即紧压。候压至三寸许,则水压净”,可谓独到的记录,而且还谈到了压缩率为33.3%。现将严如煜所述造纸过程分解如下:
  ①六、七月之际砍竹,打成小捆→②在池塘内对竹料沤制10天→③洗料→④将竹条断成1.4~1.5尺长小段,并捶碎,打成2.6~3尺粗的捆→⑤配石灰浆,将竹料浸透灰浆,再堆成墙,放置十多天→⑥将浸透石灰浆的竹料放蒸煮锅中,楻桶底径9尺、上口径7尺、高10尺,每次容600~700捆料。加水,锅下升火,蒸煮5~6昼夜。再歇火,放置一日→⑦竹料从锅内用长铁钩提出,在塘内用活水漂洗2~3日,塘内水可放可注→⑧再将竹料放入锅内,用〓水作第二次蒸煮,锅下升火三昼夜。此后歇火一日→⑨以长铁钩从锅内提出物料,趁热仍用塘内活水漂洗1~2日,将〓水洗净→⑩将竹料再放入锅内,加水,注入5升黄豆与2斤白米磨成的水浆,拌匀,再作第三次蒸煮,加火7~8日→11洗料→12将纸料放入低处的踏槽中,数人赤脚细踏成泥→13将纸料从踏槽中捞起,放入纸槽中,加清净水,由二人各持大竹棍搅极匀,配成纸浆→14以白米2升磨成汁,加入纸浆中,搅匀→15根据所要造纸的大小,以竹条编成纸帘,再配上木制帘床。持帘入槽捞纸,将水滤入槽中→16将捞有湿纸的纸帘提起,翻过来,使湿纸落于木板之上。如此一层层湿纸整齐叠起,至一尺高时,以压榨器压去水分,压至3寸厚时,静止过夜→17次日,焙纸工将上述半干半湿之纸逐张揭起,用毛刷摊放在焙墙上烘干。焙墙以竹片编成,大如墙壁,表面用石灰刷平,背面用泥沫平。二者相对而立形成夹巷,一头烧柴,烟气烤热墙面→18焙干后,将纸逐张揭下,整齐叠起→19叠起的纸大小裁齐,打包。每捆纸5~6合,每合200张。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卷还载有严如煜写的《纸厂詠》五言长诗,择录部分如下:
  1.洋州古龙亭,利赖蔡侯纸。
  2.二千余年来,遗法传乡里。
  3.新篁四五月,千亩束青紫。
  4.方塘甃砖石,尺竿浸药水。
  5.成泥奋铁鎚,缕缕成丝枲。
  6.精液凝瓶甑,急火沸鼎耳。
  7.幾回费淘漉,作意净渣滓。
  8.入槽揭小帘,玉版层层起。
  9.染绩增彩色,纵横生纹理。
  10.虽无茧绵坚,尚供管城使。
  11.驮负秦陇道,船运郧襄市。
  12.华阳大小、巴,厂屋簇蜂垒。
  13.匠作食其力,一厂百手指。
  14.物华天之宝,取精不嫌侈。
  15.温饱得所资,差足安流徙。
  16.况乃翦蒙茸,山径坦步履。
  17.行歌负贩人,丛绝伏莽子。
  18.熙穰听往来,不扰政斯美。
  19.嗟哉蔬笋味,甘脆殊脯胏。
  20.区区文房用,义不容奸宄。
  21.寄语山中牧,勿以劳胥史①。
  诗中用210个字概括了作者在陕南考察造纸生产的观感。第3句意思是四、五月间陕南山区的千亩竹林生机盎然,有待造纸。第10句讲虽然竹纸没有丝绢坚固,仍可挥毫书写。第11句说陕南竹纸通过陆路运往关中及甘肃一带,再通过水路运往湖北。第12~13句讲陕南(古属华阳)大小巴山一带纸厂林立,雇工劳动,一厂有50人之多。第15句讲这一带数万居民赖造纸为生,得以温饱,尚能接纳川鄂外省人来此就业。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我们现在拟将《天工开物》载福建造竹纸过程(下简称前者)与《三省边防备览》载陕南造竹纸过程(下简称后者)作一比较与评论。二者既有共同点,也有相异点,各有特色。相同点是都在六月砍竹并在池塘沤制,然沤竹时间不一,前者100天为时略长,后者10天为时较短。时间长可使脱胶彻底,但经济上不合算,一般说30天就可以了。二者沤竹后皆以石灰浆浸,堆放10天沃之,且均以石灰及草木灰液分别作两次蒸煮,这都是相同的。但前者石灰蒸煮8天,后者5~6天,前者草木灰蒸煮10天,后者3天。为使竹纸洁白,蒸煮时间宜长些,但也要有经济上的考虑,各纸厂可按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其余步骤差异较大。前者抄纸时向纸浆加杨桃藤粘液为纸药,是上策;后者不用植物粘液,而加淀粉液,乃过时的古法,还是加植物粘液好。前者焙纸用砖砌墙,后者以竹条编墙,抹以灰泥。前者坚固持久,后者传热速度快。前者两次蒸煮后,以水碓捣料,用自然力为动力;后者另加一道用淀粉液第三次蒸煮,但减少机械捣料工序,改用人工脚踩。二者各有千秋。只要造出好纸,不必用单一的生产模式,在一个造纸大国应当让不同技术手法各显其能。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严如煜
相关人物
宋应星
相关人物
胡韫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