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著名的安徽泾县宣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83
颗粒名称: 三 著名的安徽泾县宣纸
分类号: TS75
页数: 4
页码: 249-2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宣纸是一种皮纸,主要原料为青檀树皮,产于安徽泾县,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泾县纸因洁白柔韧、平滑受墨而受文人墨客喜爱,清代时供作内府及官府用纸及上等书画用纸。最初泾县皮纸原料纯用青檀皮,后因产量增加,开始配入楮皮或稻草。配稻草虽降低成本,但影响纸的质量和寿命。
关键词: 安徽省 造纸技术 宣纸

内容

最后谈宣纸,因为它也是一种皮纸①。宣纸主要原料是榆科多年生木本植物青檀(Ptero-celtis tartarinowii)皮。宣纸应当象桑皮纸、瑞香皮纸那样,与楮皮纸制造方法完全一样。前面谈楮皮纸制造技术,实际上也代表所有皮纸共同的生产过程,只是原料不同而已。现在所谓的“宣纸”,明清时产于安徽宁国府的泾县(今芜湖地区)。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唐代,《新唐书·地理志》载宣州贡纸,而江南西道宣州辖泾县、南陵、宁国、当涂等县,州治在宣城。“宣纸”一名即导源于此。但唐代宣州贡纸,未必就是明清时泾县特产皮纸,因此明代人直呼其为“泾县纸”,看来更为确切。
  人们喜欢泾纸,好意地将其历史追溯得更早,甚至引当地传说,据称东汉蔡伦弟子孔丹来皖南以造纸为业,遂以青檀皮造纸②。但传说不是信史,是否真有孔丹其人史无记载,亦未有考古资料为证,最好还是不要将传说人物写入造纸史书中,以免造成误解。
  宣城一带造纸最早或可推至南朝,再往前的可能性不大,并不会因此降低泾县纸的身份。可靠记载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继善堂刻本《泾川小岭曹氏宗谱》引旧谱序(1778),载宋元之际有曹大三(约1255~1342)随人从宣城西的南陵县迁居泾县西乡小岭山区,以避兵火。因当时芜湖西南是宋、蒙军激战战场,1275年宋丞相贾似道(1213~1275)来此督师,大败而逃③。蒙军追击,附近百姓纷纷随宋军迁至各地。曹大三在南陵可能本已业纸,在泾县定居后,见小岭遍山盛产类似楮、桑的青檀树,附近又有洁净的泉水与溪水四季长流,遂与家人在此开槽造纸,此后世代相传。
  泾县纸坊昔日集中于县内的枫坑、大岭、小岭、曹溪及泥坑等地,操此业者多为曹姓,其次是翟姓。经历元代至明清时,泾县山区的青檀皮纸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泾县纸遂成为明清文人墨客的谈论对象。明末书画家文震亨(1585~1645)《长物志》(约1640)卷七论纸时,认为“泾县连四[纸]最佳”④。沈德符(1578~1642)《飞凫语略》(约1600)说:“此外,则泾县纸,粘之斋壁,阅岁亦堪入用。以灰气且尽,不复沁墨。往时吴中(苏州)文、沈诸公又喜用。”⑤可见书画家文徵明(1470~1559)及沈周(1427~1509)等人就喜欢泾县皮纸。明人沈德符使用了“泾县纸”这一名称,恰到好处。如今所谓“宣纸”者,本该称为“泾纸”或“泾县纸”,称“宣纸”实在并不恰当,乃清末及民国时人为之。不过既已叫开,只好如此。
  前引方以智(1611~1671)《物理小识》(1643)卷八也说:“今则棉[纸](皮纸)推兴国、泾县。”清乾隆时文人蒋士铨(1725~1785)咏泾县白鹿纸诗,认为泾县纸可与澄心堂纸及宣德纸相媲美:
  司马赠我泾上白,肌理腻滑藏骨筋。
  平浦江沵展睛雪,澄心、宣德堪为伦。
  蒋氏可谓一语言中,正如以下第四节所述,澄心堂纸→宣德纸→泾县纸之间有清晰可查的技术遗传关系,而泾县纸就因仿宣德纸时,其工艺乃得改进。另一位乾隆时人周嘉胄(1731~1795在世)《装潢志》也极力推崇泾县纸:“纸选泾县连四,……余装轴及卷册、碑帖,皆纯用连四”①。连四也许就是后来的“四尺”。泾纸洁白柔韧、平滑受墨,清代时供作内府及官府用纸及上等书画用纸。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1736~1795)时榜纸,即为泾县皮纸,高6.7尺,长丈余,较厚,称丈二匹纸。又四库馆所抄《四库全书》用纸,亦为泾纸。清末光绪十二年(1886)泾县皮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得金质奖章,因而已蜚声国外。
  最初所造泾县皮纸原料纯用青檀皮,因纸的产量逐年猛增,砍伐无度,造成山区青檀林面积越来越小,原料供应短缺。后来便向其中配入一些楮皮或沙田稻草,以减少檀皮消耗量,又可降低生产成本。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就提倡用这种办法。根据宋氏意见,配入的稻草不宜超过30%,否则影响纸的质量。因而清代宣纸,尤其清末者,实际上成了皮料与稻草的混料纸。然纸场产品标明“净皮”或“净料”者,仍是纯料皮纸,价钱较高。从历史经验和造纸学观点看,我们认为向青檀皮中配稻草不如配楮皮、桑皮或麻料好,或干脆以楮皮代之,因稻草属短纤维,会减少纸的寿命和强度。前述乾隆年《四库全书》写本所用宣纸,今己出现点点黄斑,即因配有稻草所引起,而代以楮、桑或麻料,便不致出现这种现象。如配稻草超过50%或更多,便不再是本来意义下的泾县皮纸了,实际上成了草纸,质量会明显下降,但价格便宜。泾县各纸坊重信用,纸料配比不同均标不同名称。
  关于泾县皮纸制造技术,明清人作品中较少提及。光绪九年(1883)日本人楢原陈政(旧姓井上)化名陈明,冒充华人潜入泾县产纸区探查纸的制造秘诀,写成《清国制纸取调巡回日记》②。据载,当时大岭、小岭3000户曹姓,多业纸,雇百人以上的大厂有7~8家,以冬青科野生灌木毛冬青(Ilexpubescens)的浸出液为纸药。日记篇幅较长,但似未讲到技术要领,或许另有专题报告。至1923年,泾县文人胡韫玉(1879~1947)著有《纸说》,收入其《朴学斋丛刊》卷四。
  胡韫玉《纸说》谈到泾县纸制造时写道:
  纸之制造,首在于料。料用楮皮或[青]檀皮,必生于山石崎岖、倾仄之间者,方为佳料。冬腊之际,居人斫其树之四枝,断而蒸之。脱其皮,漂以溪水,和以石灰,自十余日至二十余日不等。皮质溶解,取出以碓舂之。碓激以水,其轮自转,人伺其旁。俟其融,再漂再舂凡三、四次,去渣存液。取杨枝藤汁冲之,入槽搅匀。用细竹帘两人共舁捞之。一捞单层,再捞双层,三捞三层,垒至丈许而榨之。榨干,粘于火埴,随熨随揭,承之风日之处,而纸成矣③。
  文内载所用纸药“杨枝藤”,当为杨桃藤,或刊印之误造成。这段记载大体上勾画了造纸过程的轮廓,但与明人陆万垓对江西楮皮纸制造的记述相比,仍嫌过于简略,而且漏记一些技术工序。例如谈到皮料经沤制、灰沃之后,便直接以水碓捣细,显然这中间还应有灰液蒸煮及随之而来的洗涤两道工序,而没有提及。在捣料前对皮料的日光漂白过程也没有指出。有的地方所述,恐不够准确,如说“垒至丈许而榨之”,便大有疑问。实际上垒至这样高,是不可能压榨的,此尺寸应缩小三倍才近乎实际。
  关于制厚纸的方法,胡氏讲,“一捞单层,再捞双层,三捞三层”,意思是说,用同一纸帘从纸浆中捞一次即成单层纸,连续捞二、三次就成双层、三层厚纸。表面看来,似乎说得通,而实际上纸工并不这样操作。因为这样劳动,要浪费很多时间,也造成从纸帘滤水的困难。自古以来造厚纸有两个方法,一是单抄重(zhòng)捞,即将纸帘深插入纸槽,带出较多纸浆,一次捞出厚纸;二是单抄双晒,一次捞出湿纸,层层垒起,烘纸时,将两张或三张湿纸揭起,干后即成厚纸。第二种方法最为普遍,前人称厚纸可分层揭开,即为此理。照胡氏所述方法造纸,厚纸是不可能分层揭开的。
  泾县纸在清末时成为大宗出口商品,引起中外人士的喜爱,人们对其制造技术存有一种好奇之心,外国纸商也一心想仿制,前述楢原陈政的泾县之行便含有这层意义。又加上此纸在国内评比中居于首位,于是当地槽户以为自己垄断一种特殊技术,对外人严格保密,父子相传,造成一种神秘之感。更有人说那里有一种特殊的水或纸药,因而才能造出好纸,结果弄得玄之又玄,以至在纸坊设有保镖,生怕外人进入。其实泾县纸制造技术并无任何神秘或特殊之处,像明清其余皮纸一样,其制造过程早在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及万历廿五(1597)年分别由陆容和陆万垓透彻地记述,而其原料配比于明崇祯十年(1637)由宋应星所披露。只要将楮皮代之以青檀皮,则泾县纸的制造过程不难理解。
  我们前面对明代江西及浙皖造皮纸过程作了比较后指出,“最理想而又最经济的生产方案是介于江西与浙江—安徽之间的折衷处理方式,或将后两省使用的各步骤辅以较为精细的操作”。而实际上这正是泾县皮纸厂所采用的生产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泾县纸场是在吸取了当地和全国其他地方造皮纸技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造纸生产格局的。后来者居上,终于登上皮纸的最高宝座地位。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泾县纸是对徽州和广信府贡纸的改进
  品种。其成功秘诀在于,吸收了宣德纸制造中精工细作的优点,而又克服了不计时日与工本的缺点,因而制订出在技术与经济上均称合理的生产方案。这样的生产方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当有下列的轮廓:
  ①每年春、夏之际砍青檀技条,去掉技桠及叶子,剥下檀皮,再扎成小捆→②放入锅内用清水蒸煮四个时辰→③取出檀皮并进行捶打,扯成细丝,青皮纷纷脱落,务使其除去→
  ④将皮料扎成捆,在池塘中沤制半月左右→⑤再将皮料捆起,以石灰浆浸之,堆置一个月,使灰汁浸透皮料→⑥将浸有石灰浆的皮料成捆地放入锅中蒸煮→⑦煮后取出,放河水中漂洗,边洗边用脚踩动,以除去杂质→⑧将洗后的皮料摊放在河边或山坡上,任烈日暴晒或雨淋,为时三至六个月,实行自然漂白,随时翻动→⑨将漂白后的料取回,水洗,仔细剔除白料上的有色物及其余杂物→⑩将物料以水碓反复捣细成泥,边捣边翻动,使所有皮料捣匀→11捣后物料放布袋内,在河内漂洗,边洗边揉动→12洗净的白料放入纸槽中,注入山间泉水,搅匀,制成纸浆→13向纸浆中加入杨桃藤、毛冬青等植物粘液,作为纸药,搅匀→14举起纸帘向纸槽中捞纸,根据纸的大小,或二人或四人或更多人同时举帘操作→15湿纸捞出并滤水后,在案板上层层叠在一起→16将叠在一起的湿纸用木制压榨器压榨去水,静置过夜→17将压去水份的半干纸逐张揭下,用毛刷摊放在火墙上烘干→18烘干后,从墙上取下纸,逐张堆齐,切平四边,盖印、打包,以百张为一刀。
  以上所述各步骤是不可少的,每个步骤又包括若干工序。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步骤可重复运用,如捣后发现仍有未分散的纤维束,则重行舂捣,直到捣细为止。为控制纸料白度,入槽前始终注意除去白皮外层青皮,必要时有专人仔细从事这项工作,同时强化蒸煮过程,延长蒸煮时间,或在锅内已浸有石灰浆的皮料上再淋入滚烫的草木灰水。传统泾县纸即以此法最终制成。不难看出,消耗时间最多的步骤是自然漂白,因这不是靠人力而是靠自然力来实现的,于是成为制约生产周期的限制因素。之所以需要这道工序,是因为以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蒸煮剂,化学作用不够强烈,不足以使纤维更洁白、柔软、细腻。因之清末时改用西方或日本所用的苛性碱和漂白粉,生产时间明显缩短,不过以传统方式生产纸的过程亦同时保留。以上所述仅为纯皮料纸生产过程,如果再配入稻草,则处理稻草还要有一套生产工序,但较为简单,此不赘述,因为在本书第五章第一节已有所提及。
  在中国历史中,看来只有宣德纸和泾县纸产区形成综合造纸体系,用近代话说就是纸业托拉斯或联合企业,不但成品纸品种、规格齐全,而且能自制形制不同的纸帘,具有各种帘纹其中包括水纹;除本色纸外,当地还产不同颜色的色纸及各种各样的艺术加工纸。正如同江西景德镇是中国的陶瓷基地那样,安徽泾县成了中国最大的造纸基地,从清代起直到今日仍是如此。
  泾县纸的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不同名目取自不同分类。以尺幅大小而分,有四尺(69×138,单位公分,下同)、五尺(84×153)、六尺(97×180)、八尺(124×284)、丈二(145×367.5)及丈六(193.2×503.7),丈六为巨幅纸。按原料配比,则有净皮、绵料、半皮等名。按加工分类,有生宣、熟宣、云母、虎皮、雨雪、冷金和色宣等名。以厚度分,有单层、双夹、三层之名。以帘纹形制分,有罗纹、龟纹、阔帘、窄帘之别。还有的沿用古名,如金榜、潞王、白鹿属高级书画纸,卷帘、连四、公单为书写纸,千张、火纸为竹料纸,下包、高帘为草纸。将不同分类结合起来,又构成一些名目。如四尺宣,便可细分为四尺单、四尺夹及四尺三层,还可分为净尺四尺、绵料四尺及半皮四尺,更可分为虎皮四尺、雨雪四尺、冷金四尺等,如果再考虑到颜色,则有红四尺、黄四尺、青四尺和绿四尺等。统计起来品种名目以百计,适于各种不同用途,可谓集皮纸之大成。应当有一部《泾纸谱》或《宣纸谱》之类的著作出现,以系统介绍这类品种。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曹大三
相关人物
文震亨
相关人物
沈德符
相关人物
文徵明
相关人物
方以智
相关人物
周嘉胄
相关人物
宋应星
相关人物
胡韫玉
相关人物
陆万垓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相关机构
泾县皮纸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安徽
相关地名
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