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
唯一号: | 110120020230001039 |
颗粒名称: | 一 精工制浆和细帘抄纸技术 |
分类号: | TS74 |
页数: | 3 |
页码: | 162-164 |
摘要: | 本文介绍了隋唐时期的纸制品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纤维分散度更高,表面更平滑,且出现了薄纸,其中麻料薄纸厚度小于0.1毫米。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纸帘帘条直径逐渐变细,而纸帘高度、长度及总有效面积则逐代加大,纸张幅面也随之加大。唐代纸直高多为小型纸和中型纸,横长一般为36~55厘米,个别达到近1米。五代十国时期用纸尺寸参差不齐,质量也高低不齐。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造纸技术的演进,也与历代度量衡制度的演变有关。 |
关键词: | 造纸技术 制浆工艺 抄纸技术 |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