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糊窗纸、纸屏风、纸伞、纸风筝、纸衣、名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36
颗粒名称: 三 糊窗纸、纸屏风、纸伞、纸风筝、纸衣、名片
分类号: TS767
页数: 3
页码: 155-157
摘要: 本文介绍了唐代纸制品的广泛应用,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如纸扇、纸窗、纸甲、纸伞等,以及娱乐用品如纸鸢。其中,纸屏风轻便美观,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之物。此外,还提到了纸在军事上的应用,如用于放飞纸鸢传递信息或制作纸甲用于保护士兵。最后,介绍了纸衣的制作和普及情况,以及其在历史上的传承和应用。这些纸制品的普及不仅反映了唐代纸业的发达,也体现了古人智慧和创造力的卓越。
关键词: 唐代 纸制品 纸伞

内容

由于唐代各地纸廉价易得,除作书写、印刷材料外,日常生活用品也常以纸制成,除上述灯笼外,还包括纸扇、纸糊窗格、纸刺(名片)、纸鸢、纸甲、剪纸、宗教仪式用纸钱、纸衣、纸帐、纸伞、纸花、纸帽、纸棺等等,名目繁多,有些还有出土实物为证。这里拟逐一作简短介绍。古时较讲究的建筑物窗子,用木条制成图案形的窗格,再以丝绢糊上,既美观,又防风,后以纸糊窗。唐人冯贽《云仙杂记》卷二云:“杨炎在中书,后阁糊窗用桃花纸,涂以冰油,取其明甚”,又说:“段九章(字惠文)诗成,无纸,就窗裁故纸连缀用之”。杨炎(729~781),字南公,曾任中书舍人,德宗(780~804在位)即位,召为宰相。诗人白居易(772~846)《长庆集》(823)卷17《晚寝集诗》有“纸窗明觉晚,布被暖知春”之句,则内府和民间都以纸糊窗。
  其次要谈到纸屏风。早期屏风为木板,底下有座,板面髹漆作画,但较笨重。后出现以木框为架以绢帛为屏面的屏风,屏风面上亦可作画。造纸术发展后,屏面便以纸代帛,同样可饰以书画,既美观,又轻便①。为移动方便,又有折叠式屏风。唐诗人白居易一反时俗,在香炉峰下建草堂,内置白纸面屏风二个,称“素屏”,以养其浩然之气。他为此特写《素屏谣》内云:
  素屏素屏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吾不加一点一划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我必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步障银屏风。缀珠掐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素屏素屏,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尔。今木为骨兮纸为面,捨吾草堂欲何之?!。②
  此处所说“木为骨兮纸为面”,就是指纸面屏风。当然,像白乐天这样用白纸屏风还是少有的,人们总要在上面作书画来点缀。屏风用的纸应强度较高、幅面较大,由若干层纸糊裱成厚纸板,常用熟纸。纸制屏面不但价廉、轻便,而且破了以后极易修补,这是比用其他屏面材料优越的地方。屏面用纸以楮皮纸为好,唐代多用之。南北朝也可能有纸面屏风,但多用麻纸为面(图4-9)。
  南北朝时北方的纸伞,到唐代以后已于中原普及。杜佑(735~812)《通典·职官典》(801)载唐代以伞的颜色区分使用者的身份高下,看来是沿袭了北魏的制度。陶榖《清异录》云:江南〔人〕周则少贱,以造雨伞为业。……日造二伞货之。惟露雨连月,则道大亨,后生理微温。
  这是说,南唐时的周则出身贫寒,以造纸雨伞为业。由于阴雨连月,生意兴隆,生活好了些。因此可见这时江南民间用纸伞已极为普遍。
  隋唐五代时的纸鸢也在南北朝的基础上更为推广,成为儿童喜欢的玩具。诗人元稹(779~831)在《有鸟二十章》(810)中写道: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①
  这位唐代诗人所用文字不多,却将纸鸢形状及儿童牵放时的情景描述得如临其境,特别生动。像过去一样,这时纸鸢也用于军事目的。《新唐书》卷210《田悦传》载,魏博节度使田悦(751~784)于德宗建中二年(781)领兵反叛朝廷,与唐将张伾(约735~805)战于临洺(河北永年),张伾所部被围困,“伾急,以纸为风鸢,〔飞〕高百余丈,过悦营上。悦使善射者射之,不能及”②。这一次同样是将告急求援信通过纸鸢放出。
  据宋人欧阳修《五代史记》所载,后唐庆宗(923~925在位)时,任毫州刺史的李邺(920~950在世)更制成在空中作响的纸风筝。他将小竹笛置于风筝头部,“使风入竹,如鸣筝”③。从而又使纸鸢有了音响效果,“风筝”一词即由此而来。《全唐诗》第九函第七册收有高骈(819~887)的《风筝》诗: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可见在李邺之前的唐末,已有了具有音响效果的纸鸢和“风筝”之名了。
  关于以纸作衣服的事例,见唐人陆长源(709~757在世)《辨疑志》,书中说:
  大历(766~779)中,有一僧称为苦行,不衣缯、布〓之类,常衣纸衣,时人呼为纸衣禅师。
  纸衣一般由较厚而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或染色或本色。将其揉绉,相当耐折,穿纸衣还可防风寒,而且透气性好。宋以后更为普及,甚至在今天日本还有人以纸为衣者,显然传自中国。如用多层硬纸板,还可制成护甲,供士兵作战护体用。《新唐书》卷113《徐商传》称,唐宣宗时徐商(847~894在世)领兵与突厥作战时,“置备征军凡千人,襞纸为铠,劲矢不能洞”。朝鲜学者李圭景(1788~1863?)更称:“南唐(937~957)李方为纸铠,聚乡里义土号白甲军。围师屡为所败。……以薄纸重重作数十叠,一过又一过,至数十叠,则矢凡之力亦已尽矣。虽欲透,亦无奈何①。当飞矢在空中行进一定距离后,其势已弱,纸甲便收以柔克刚之效。既令近战,也有护体作用。纸甲最大优点是轻巧、制作容易,又便宜,因此宋、明时仍在使用。
  现时世界各国人员交往中广泛使用的纸制名片(英文为visitingcard,法文为cartedevisite)是中国发明的,但人们很少知道其起源。中国古代没有纸以前,拜访时通报姓名用竹木片,叫“名刺”,上面有姓名、籍贯、官职。宋人孔平仲(约1042~1120年在世)《谈苑》(约1085)卷四云:“古者未有纸,削竹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名刺,后以纸书,故谓之‘名纸’。”至迟从南北朝已有用厚纸板作成者,仍称名刺,或名纸、名帖,至隋唐时已相当普及。
  唐人元稹(779~831)《长庆集》卷23《重酬乐天诗》有诗曰:“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即指纸制名片。一般宽二、三寸,有红、白二色。诗中所说黄叔度应是东汉的黄宪(75~122)。《后汉书》卷83《黄宪传》称,黄宪字叔度,才高而德崇。又,唐时姑苏(今苏州)有人建小池塘,自比镜湖,而镜湖又称陂湖,为东汉永和五年(140)会稽太守马臻于会稽、山阴(今浙江)交界处所建大型蓄水工程。元稹诗中引用此二典,意在讽刺当时一些不自量力的人,有的以名片炫耀,自比东汉的黄宪,如同以姑苏池塘比作东汉镜湖那样。后世有人也常以名片自夸,才气、名声不大,名片却作得很精致,而且自吹自擂一番。
  唐代长安街市上有专门为人制作纸制名刺的商店,生意相当兴隆。五代后周时人王仁裕(880~956)《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载,“长安有平康坊,..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前述孔平仲《谈苑》卷五还说,唐代李德裕(787~850)于武宗(841~846在位)时任宰相期间,很讲排场,人们到他那里要呈上门状通报,同意后才能见到:“唐李德裕为相,极其贵盛,人之加礼,改具衔,侯起居之状,谓之门状”,门状实亦即名片。名片于唐代传到日本,直到今天日本语仍用“名刺”(めいし,meishi)这个汉字称呼名片,虽然发音不同。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冯贽
相关人物
杨炎
相关人物
白居易
相关人物
元稹
相关人物
孔平仲
相关人物
王仁裕
相关人物
李德裕
相关人物
于武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毫州
相关地名
新发朝鲜民族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