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书写及书法、绘画用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35
颗粒名称: 二 书写及书法、绘画用纸
分类号: TS761.1
页数: 6
页码: 150-15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唐代造纸业发达,产纸区域遍布全国,其中浙江、江苏、江西、安徽、四川等地成为造纸业的重点区域。唐代内府大量征集各地纸张用于抄写典籍,其中益州麻纸为上乘之选,而宣纸也因其质地优良而备受推崇。除了文化用纸外,唐代人著书立说、学习、契约文书等也大量使用纸张。同时,书法家和画家对纸张的要求也很高,因此皮纸、麻纸等优质纸张得到广泛应用。在五代时期,杨凝式等书法家的作品也体现了纸张使用的多样性。总的来说,唐代造纸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也为后世造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造纸技术 绘画用纸 书法

内容

唐代所造各种纸主要用途是作书写文化用纸。仅以内府所藏各种图书,一律为纸本。《新唐书》卷57《艺文志·序》就此写道:“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713~741)。其著录者,五万三干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者,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鸣呼,可谓盛矣”。接下谈玄宗在开元年间“大明宫光顺门外、东都(洛阳)明福门外,皆创集贤书院,学士通籍出入。既而太府月给蜀郡麻纸五千番”,以抄内府所藏典籍①。同书卷47《百官志》载集贤殿书院有抄书手90人。王溥(922~982)《唐会要》(961)卷35更载逐年用纸量:“大中四年(850)二月,集贤书院奏:大中三年(849)正月一日以后至年终,写完贮库及填阙(缺)书籍三百六十五卷,计用小麻纸一万一千七百张”①。又卷65载“贞元三年(787)八月,秘书监刘太真奏准,贞元二年(786)八月勅当司权宜,停减诸色粮外,纸数内停减四万六千张。伏请于停减四万六千张内却供麻纸及书状藤纸一万张,添写经籍”。
  五代后晋人刘㫬(888~947)《旧唐书》(945)卷47《经籍志·序》说:“开元时,甲乙丙丁(经史子集)四部书,各为一部,置知书官八人分掌之。凡四部库书各一本(合抄,其本有正、有副),共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近12.6万卷),皆以益州麻纸写”。李林甫《唐六典》卷九亦称:“集贤〔书院〕所写,皆御本也。书有四部,分为四库。四库之书,两京(长安、洛阳)各二本,共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一卷,皆以益州麻纸写”。一般说,一部书要抄三份:正本、副本、贮本。抄好装订后,按经史子集四部置于甲乙丙丁四库之中,两京分别收藏。
  前述849年抄365卷书,需益州小麻纸近1.2万张,如抄12.6万卷再外加副本,其用纸就很大了。由此可见蜀纸产量之大。据元代人费著(约1303~1363)《蜀笺谱》(约1360)所载,“双流纸出于广都(四川华阳),每幅方尺许,品最小、用最广,而价亦最贱。双流实无有也,而以为名。盖隋炀帝(605~618年在位)始改广都为双流,疑纸名自隋始也,亦名小灰纸②。则四川除益州(成都)外,还有别处产纸。广都纸自隋时即有,疑为楮皮纸,因外层青皮未除尽、且纸幅小,又名小灰纸。价格便宜,而用途广。至于益都麻纸,则属上乘,品种很多。前述《国史补》所载麻面、屑末、滑石,当为本色纸;而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当为加工纸。集贤书院所用,为前一类纸。益州至迟在南北朝时已造纸,除麻纸外,也生产楮皮纸。唐内府还向各地征调大量藤纸,前引《唐会要》卷65载787年秘书监一次请调藤纸上万张,而李肇《翰林志》及李林甫《唐六典》又说皇帝用各色(青白黄)藤纸写诏令,可见用藤纸数量也相当之大。
  江南西道的宣州(今安徽境内)是个产纸地,《新唐书·地理志》载宣州贡纸,可见现在闻名的“宣纸”,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唐代。宣州下有宣城(州治所在)、南陵、泾县、秋浦、当涂等,但产区可能集中于泾县,因此处靠水,山上楮树较多。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云:
  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古时好拓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③。“宣纸”之名便由此而来,唐代时为好事书画者所用,可见质地之高。因摹拓书画用纸,要求纸质紧密、薄而透明,一般麻纸难以胜任。至于宣纸改以青檀皮为料,乃元明以后之事,可能唐代因砍伐过度,楮树逐渐少了。至于池州、歙州所产之纸,皮纸居多,而北方仍以麻纸为主。
  隋唐五代人著书立说及读书人学习、及公私契约文书、往来帐簿等,也用去很多纸。《旧唐书·经籍志》卷上载唐代人“凡四部之录四十五家,都管三千六十部,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这五万多卷书要在社会上抄写流通,为士人所用,其耗纸量可想而知。敦煌石室及新疆各地所出各种经史子集书残卷,大多写于隋唐时代。王重民(1907~1972)先生《敦煌古籍叙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详细介绍了这些写本内容,兹不赘述。佛教、道教所用各种写经数量更是惊人,只敦煌石室一处就有三、四万卷,绝大多数是唐人写本。
  如果说一般读物不一定用好纸书写,那么书法家和画家对纸的要求则是高的,因为他们需要在纸上从事艺术创造。此处有必要结合实物加以介绍。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初书法家冯承素(650~710年在世)临《兰亭叙》神龙本(705)用纸,表面平滑砑光,经检验为皮纸,制作精良,似为桑皮纸。大和三年(829)诗人杜牧(803~852)《张好好诗》,直高24.5、横长87厘米,为北方麻纸,表面虽有纤维束,但平滑。旧题欧阳询(557~641)《卜商帖》,为晚唐或五代摩本,纸白色,制作精良,用麻纸书写。至五代时,书法家杨凝式(873~954)《神仙起居法》手卷用纸,直高27、横长21.2厘米,为麻纸,但制作不精细①。字迹为草书,但用纸不佳令人费解(图4-5、6)。
  晋南北朝时纸本绘画出土及传世者都少,但唐以后逐渐增多,这与造纸技术的提高有关。20世纪初,新疆哈拉和卓古墓出土唐开元四年(716)户籍帐,纸的正面是户籍内容,有“柳中县高宁乡”等文字,但背面则有一幅画,可名为树下美人图,设色。1969年新疆吐鲁番县又出土唐代设色花鸟画,直高201、横长141厘米,高2米多,由数纸粘联而成,经我们化验为麻纸。纸呈白色,较厚,可分层揭开,粗帘条纹,表面平滑,涂布白粉,经砑光,是一种粉笺(图4-7)。传世的重要唐代设色纸本画是著名画家韩滉(723~787)的《五牛图》(图4-8),现作为国宝,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为现中国国内所藏最早的传世纸本名人绘画,直高21厘米,由五枚纸联接而成,每张纸上各画一牛,每牛姿态都不同。其中较大一枚纸为21×30.9厘米,表面平滑,由长纤维作匀均交织,纤维分散度高。1977年,我们借重新装裱之际,对此纸作了检验,检验结果为桑皮纸。表面似有一层硬皮层,可能是事先作了纸表施胶处理。
  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847)卷六还著录隋代大画家展子虔(约550~604)的绘画作品《法华变》用白麻纸①,但没有传世。可见隋唐时以展子虔、韩滉为代表的画家,继承晋代画家顾凯之的传统,带头以纸为作画材料。不过总的说,唐代在绘画领域内还是帛纸并用阶段,而书法界则基本使用纸,而少用帛。
  隋唐时的经史子集四部著作和宗教经典,都是先写在直高一样的一张张纸上,再粘联一起,或事先将各枚纸联起再写,再用木轴卷起成为卷子本,像魏晋南北朝时那样,这是书籍的主要形式。但我们也看到唐末至五代时另一形式,很像后来册叶装形式,将文字写在较厚纸上,双面书写,再折起来用线装在一起,与现在书籍形式一样,很便于翻检、阅读。
  由于原料来源扩大,产地增加,唐代纸生产成本比前代要低,纸价也下降。这可从斯坦因在20世纪初在敦煌一个寺院中发现的唐代(8世纪前后)帐簿中看出。此帐簿文字由法国汉学家沙畹(EdouardChavannes,1865~1918)加以考释。其中说:
  〔正月〕十四日,出钱一百文,买白纸二帖(帖别五十文),糊灯笼卅八个,并补贴灯笼用(no.971)……〔十一月〕十三日,……出钱六十文,买纸一帖,供文历用(no.970)……十二月一日,……出钱一百二十文,买纸二帖(帖别卅五文)、笔两管(管别十五文),抄文历用①。
  唐代不同时期和地点的物价变动幅度很大,此处只能从敦煌寺院帐簿本身所记作一比较。当时纸店所售纸有不同规格,每帖售价35文、50文及60文不等。大幅纸每帖可糊19个灯笼,剩余的还可补破灯笼。与笔相比,纸价是便宜的,而一般的毛笔当时是低值易耗品。建中元年(780)绢每匹3000文,以纸代绢糊灯笼当然省许多钱。这种纸买回后,还要涂上油才能使用。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莫盛于
相关人物
刘太真
相关人物
李林甫
相关人物
冯承素
相关人物
杨凝式
相关人物
杜牧
相关人物
欧阳询
相关人物
韩滉
相关人物
展子虔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益州
相关地名
宣州区
相关地名
南陵县
相关地名
泾县
相关地名
当涂县
相关地名
柳中县
相关地名
高宁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