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染潢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24
颗粒名称: 二 染潢技术
分类号: TS75
页数: 3
页码: 132-134
摘要: 本文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染潢技术,尤其是染黄纸的技术,这是当时对纸加工的一种重要技艺。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造纸工艺 染潢技术

内容

对纸加工的另一技艺是染色。将本色纸染成各种颜色后,首先增添其外观美感,然而色纸还往往有实用效果,改善其性能。应当说,纸的染色从汉代就已开始。东汉人刘熙(66~141在世)《释名》(约100)解释“潢”字时,就说此字乃染纸也。魏晋南北朝以后,继承了这种染潢技术,并使之发扬光大。这时最为流行的是黄色纸,称为染潢纸。用这类纸写成书本,再制成卷子,叫装潢。敦煌石室写经纸中有大量这类黄纸经卷,外观呈淡黄或黄色,以舌试之有苦味,以鼻嗅之有特殊香气。这类纸使用起来有下列效果:一是防蛀;二是遇有笔误,可用雌黄(As2S2)涂后改写,古人所谓“信笔雌黄”即意出于此,后人讹为“信口雌黄”;三是有庄重之感,按五行说,五行对应于五方、五色等,而黄居中央,为金的象征,故帝王着黄袍,黄纸写书表示神圣。据余嘉锡(1883~1955)先生的文献研究①,晋时染潢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写后潢,二是先潢后写。西晋文人陆云《陆士龙集》卷八《与兄平原(陆机)书》云:“前集兄文为二十卷,适讫十一,当潢之”。意思是说,陆云写信告诉其兄陆机,已收集并抄录陆机文集20卷中的11卷,应当加以染潢,这是讲先写后潢。《晋书》(635)卷36《刘卞传》载刘卞至洛阳,入太学试经,官吏“令写黄纸一鹿车。卞曰:刘汴非为人写黄纸者也。”这是讲先潢后写。晋中书令荀勖(220?~289)《上穆天子书叙》中说:“谨以二尺
  (48.2厘米)黄纸写上”,也讲先潢后写。
  我们再从出土古纸实物观之,先潢后写者居绝大多数。因为倘若先在白纸上写字,再以黄色染液染之,容易使染液中水分冲刷已事先写好的字迹,使其呆滞而不自然。同时,文人学士和一般人用白纸书就后,或者自己配染液染,或者至纸店染,两种作法对书写者都是费事的。他们宁愿从纸店买来现成的黄纸,再加以书写。但宫廷御用黄纸,则有可能将各地贡献的白纸由匠人临时染成,因配方固定,保证呈同一种黄色,而不致深浅有别。
  黄纸不单为士人所用,尤其为官府用以书写文书。前面提到桓玄于404年称帝后,诏令臣下以黄纸上表,不得再用简牍。《太平御览》卷605引北魏给事中崔鸿(460?~525)《前燕录》曰:“慕容儁三年(前燕元玺三年,354年),广义将军岷山公黄纸上表”,也是以黄纸当官方公文纸。东晋书法家二王也喜欢用黄纸写字。米芾(1050~1107)《书史》(1100)说:“王羲之《来戏帖》,黄麻纸,..后人复以雌黄涂盖”②。又说“王献之《十二月帖》,黄麻纸”。还谈到“李孝广收右军(王羲之)黄麻纸十余帖,一样连成卷,字老而逸,暮年书也”。
  关于染潢所用的染料,古代一直用黄柏(古称黄蘗)。东汉炼丹家魏伯阳(102~172在世)《周易参同契》(142)中有“若蘗染为黄兮,似蓝成绿组”之说,蘗即黄蘗。东晋炼丹家葛洪(284~363)《抱朴子》(约320)中也提到黄蘗染纸。此染料取自芸香料落叶乔木黄柏之干皮,呈黄色,味苦,气微香。中国最常用的是关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ce)和川黄柏(Phellodendrons achalinense),前者分布于华北、东北,后者分布于川、鄂、云、贵、浙、赣等省①。春夏时,选十年以上老树,剥取树皮,晒至半干,压平,刮净粗皮(栓皮)至出现黄色为止。洗净晒干,再碾成细粉。化学分析表明,黄柏皮内含生物碱,主要成分是小柏碱(Berber-ine,C20H19O5N)。小柏碱是黄柏的有效成分,它有一个与之互变异构的醛体(图3-24)。小柏碱色黄,味苦,棕榈碱也有同样性质,溶于水。小柏碱既是黄色植物性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可以入药。
  宋人赵希鹄《洞天清录集》说古代黄纸“染以黄蘗,取其辟蠹”,是完全正确的。用黄纸写字著书的风习,至南北朝时仍继续流行。北宋人庞元英(1030~1095在世)《谈薮》云:“司马消难(?~589)见朝士皆重学术,积经史。消难切慕之,乃卷黄纸,加之朱轴,诈为典籍,以矜僚友。尚书令济阳[人]江总(519~594)戏之曰‘黄纸〈五经〉,赤轴〈三史〉’。”这段故事是嘲笑不学无术的司马消难(字道融)为装作博学好书,竟将无字黄纸用红轴卷起堆放起来冒充经史典籍。从这个故事中可知,6世纪时三史五经仍习惯以黄纸书写。在魏晋南北朝时大量宗教用纸,尤其抄写佛经、道经,也常用黄纸,如斯坦因在敦煌所得北魏延昌四年(515)写经《胜鬘经疏》(S.0524)即用黄纸。用黄纸写经后来在隋唐时尤其盛行。
  后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第三十》有专门一节谈染潢及治书法:
  凡打纸欲生,生则坚厚,特宜入潢。凡潢纸灭白便是,不宜太深,深则年久色闇也。..[黄]蘗熟后,漉滓捣而煮之,布囊压讫。复捣而煮之,凡三捣三煮,添和纯汁者,其省四倍,又弥明净。写书,经夏然后入潢,缝不绽解。其新写者,须以熨斗缝缝熨而潢之。不尔,入则零落矣①。
  1964年,我们按《齐民要术》所述,取川黄柏煮液,作染麻纸实验,效果甚佳。色度深浅依染液浓度、染料含量而定。贾思勰主张只要用染液将被染纸的白色除去便成,不宜染得太深,因为这样染成的黄色纸存放越久,颜色越黄。我们依此将麻纸染成淡黄色,看起来更为美观,写出字后也不刺眼。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熙
相关人物
余嘉锡
相关人物
陆云
相关人物
陆机
相关人物
荀勖
相关人物
崔鸿
相关人物
米芾
相关人物
王羲之
相关人物
王献之
相关人物
李孝广
相关人物
赵希鹄
相关人物
庞元英
相关人物
司马消难
相关人物
斯坦因
相关人物
贾思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敦煌市
相关地名
洛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