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纸伞、风筝的制造和使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15
颗粒名称: 三 纸伞、风筝的制造和使用
分类号: TS959.5;TS938.91
页数: 3
页码: 117-119
摘要: 本文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纸伞和纸鸢的制造与使用情况。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纸伞 风筝

内容

由于皮纸的制成,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造纸原料供应。一般说,皮纸能制成比麻纸更好的质量。社会上纸产量处于稳步增长的势头,才使人们有可能将纸从主要供书写用转移到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扩大其用途。纸在与简牍竞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并淘汰后者之后,下一个竞争对手是丝绢。丝绢好处很多,最大缺点是昂贵,因此有些用品包括书画还得用它。魏晋南北朝时在日用品方面是纸逐步取代丝绢的时代,纸向丝绢原来所占阵地发动猛烈进攻。因此我们看到这一时期出现了纸伞、纸鸢、纸花、剪纸、折纸、卫生纸等,其中前三种一直以丝绢为材料。过去贵族及巨富人家大便后,用粗丝绢擦拭,一般百姓自然用不起,现在大家都可以用手纸了,从此以后千年来世界各国至今还在通用。餐纸也取代了丝绢,用于宴席上。纸已悄悄渗入到日常生活各个方面。
  我们首先谈人们在雨天广泛使用的雨伞(图3-12),至迟从北魏(386~534)时起已经有了。伞旧称繖,其面原由绢制成,但雨天时不能防水。以纸作伞面,再刷以桐油,制成纸伞,不但便宜,而且防雨。陈元龙(1652~1736)《格致镜原》(1735)卷31引《玉屑》云:“前代士夫皆乘车而有盖,至元魏(北魏)之时,魏人以竹碎分,并[以]油纸造成伞,便于步行、骑马,伞自此始”②。纸雨伞的制成也标志防水纸的发明。魏收(503~572)《魏书》(554)卷69《裴延儁传》载,世宗宣武帝即位初(500),山胡“以妖惑众,假称帝号,服素衣,持白伞、白幡,率诸众于云台郊抗拒”。明人王圻(1536~1606在世)《三才图会》(1609)《器用十二卷》也说拓跋珪(371~409)建立的北魏(386~534)地区用纸雨伞。唐人杜佑(735~812)《通典·职官典》(801)更进一步说:“按晋代诸臣皆乘车有盖,无伞。元魏自代北(晋北)有中国,北俗便于骑,则伞盖施于骑耳。疑是后魏时制,亦古以帛为繖之遗事也。齐高[帝]始为之等差云。今天子用红、黄二等,而庶僚用青”。
  由此可见,北方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始有纸伞之制,脱胎于车盖,以其甚轻便、易于开启和折闭,特别适用于骑兵在雨天行军,因而一改汉人旧俗,将乘车用的盖小型化,帛面易以纸面(油纸),制成纸伞。从而不但适用于军旅之用,也成为庶民可以用的物品。北齐文宣帝高洋(529~559在位),鉴于上下皆用伞,乃建立等级,规定皇帝用红、黄色伞,而庶民、臣僚用蓝色伞。纸伞自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扩及到中原,唐宋以后遍及全国,以伞面颜色区分等级的制度也沿用下来了。
  其次说到风筝,古代以竹条扎成。纸扎风筝从南北朝时见之于文献记载,称为“纸鸢”。它像纸伞那样,与上述北齐统治者高洋有关。他在宫外建26丈高木台,名金凤台。《北史》(670)卷19《彭城王勰传》称,前魏皇室后裔“世哲从弟黄头,使与诸囚自金凤台各乘纸鸢以飞,黄头独能飞至紫陌乃坠。”①这是说,高洋推翻东魏、自立为帝时,对魏帝后裔进行迫害,令元黄头(拓跋黄头,魏帝之子)与囚犯们登上金凤台,再各乘纸鸢从台上跳下,意在用这种方法将其置于死地。但元黄头借纸鸢在空中滑翔很长一段距离后才降落下来,其着地点已靠近“紫陌”,即高洋的宫殿所在地区。当然,这不一定是一般的纸风筝,而很可能是特制的很大的风筝。这个历史故事具有某种残酷性,但也确实表明这很可能是世界上借纸鸢实现载人飞行的较早期的冒险实验。
  元黄头约在529年从26丈(87米)高的金凤台上跳入空中滑翔一段时间后落地,并没有死,后来高洋又另外指使人才将他杀死。纸鸢既可升空,便不是简单的玩具,它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其他实用目的。人们都认为纸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近代飞机出现前最早的升空装置之一,而早期机翼的设计可能也受到纸鸢的思想诱导。因此李约瑟博士认为拓跋黄头的这次纸鸢飞行在航空史中具有原则性意义,因为西方人在此千年后才由英国人巴顿·史密斯(BadenFletcherSmyth,1860~1937)于1894年成功实行了借风筝载人的飞行实验②。
  中国古代兵家早就认出纸鸢的军事价值,史载梁武帝下诏讨叛臣侯景(503~552),但侯景却连下梁数城,渡江攻到采石,进而围台城(今南京),太清三年(549)双方激战,被围困的城内梁军这时放出风筝向城外援军求援。唐人李亢《独异志》描述这一经过时写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侯景围台城,远不通问。简文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侯景谋臣谓景曰,此纸鸢所至,即以事述外,令左右善射者射之。”简文指肖纲(503~551),梁武帝之子,后即位为简文帝(550)。这是说将纸鸢用于军事目的,被围困在城内的守军将其放出,作为求援之用。司马光(1019~1086)《资治通鉴》(1084)卷162亦载,梁太清三年(549)“台城与援军信命久绝,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鸢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此处所载献策者是另一人,不管到底是谁,告急的纸鸢终于从城内飞出城外。纸鸢的发明是个纯技术发明,它除供儿童以及成年人玩耍外,还有不少实际用途,并包含一系列科学原理(图3-13)。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元龙
相关人物
魏收
相关人物
王圻
相关人物
拓跋珪
相关人物
杜佑
相关人物
高洋
相关人物
李约瑟
相关人物
巴顿·史密斯
相关人物
李亢
相关人物
司马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