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桑皮纸、楮皮纸和藤纸的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13
颗粒名称: 一 桑皮纸、楮皮纸和藤纸的生产
分类号: TS75
页数: 3
页码: 113-115
摘要: 本文详细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桑皮纸、楮皮纸和藤纸的生产情况。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桑皮纸 生产情况

内容

造麻纸原料破布来自普通百姓用过的衣服及其他麻制品,如麻袋、麻绳、麻鞋等。为适应造纸的需要,城市兴起一种行业从事废品回收,将破布等收集起来再卖给纸坊。但魏晋南北朝时因造纸生产猛烈发展,对破布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缓解以破布为造纸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从这一时期起不断开拓造纸新原料,结果用木本韧皮纤维造成楮皮纸、桑皮纸和藤皮纸等(图3-9,10),有时还将树皮纤维与麻类混合制浆造纸。虽然文献说东汉已造出楮皮纸,但出土实物少见,皮纸从魏晋南北朝起才见有出土实物。桑树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种植,桑叶用于养蚕。后来发现其枝条嫩皮剥下来经沤制、蒸煮后,再经舂捣等工序处理,也可制成皮纸。北宋人苏易简(958~996)《文房四谱》(986)卷四《纸谱》云:“雷孔璋曾孙穆之,犹有张华(232~300)与祖雷焕(230~290年在世)书,所书乃桑根皮[纸]也”①。此处“根”字或系衍文,或属误字,因为从技术上判断,桑枝茎皮可造纸,而根皮则不可用,则“桑根皮”当为“桑枝皮”之误笔。
  中国境内桑树多为桑科的木本植物真桑(Morus alba)及其变种,如小叶桑(Morus acidosa)、堐桑(Morus mongolica)等,主要产于江浙、川陕、鲁冀等省②。凡养蚕之处多有桑树,以其韧皮造纸,又增加了这种植物的经济价值,而过去桑枝则只用于烧柴。1901年威斯纳检验新疆罗布淖尔出土的3~5世纪魏晋公牋残纸,发现其中有用桑皮造成的,但纸浆中还掺杂了破布纤维。我们对这一时期出土古纸的化验,也发现有桑皮纸。如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第169号墓中出土高昌建昌四年(558)、十六年(576)字纸即桑皮纸,薄而平滑,白色,纤维匀细、交织情况好,有帘纹,直高残,横长42.6厘米③。我们也偶而检验到麻与皮料的混合料纸。用混合原料造纸,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既可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原料来源,又可兼收各种纤维原料之所长。这是魏晋南北朝时在造纸原料配合上的新突破,开后世混料纸之先河。
  比桑皮纸更古老的楮皮纸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如果说东汉楮纸首先从黄河流域的中州地区(首先是今河南洛阳)发端,那么到魏晋南北朝时,造楮皮纸技术随着晋室南渡及工匠南迁,而迅速扩及到长江流域的南方广大地区,再逐步转移到华南粤江三角洲(今广州)一带,一直到今越南北部。三国时吴国人陆玑(字元恪,210~279在世)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约245)中写道:
  榖,幽州人谓之榖桑,或曰楮桑;荆(今湖北)、扬(今江苏扬州)、交(交州,今越南北部)、广(今广州)谓之榖。中州人(今河南)谓之楮桑。..今江南人绩(织)其皮以为布,又捣以为纸,谓之榖皮纸①。
  注意,此处所说三国时吴人陆玑(ji)与西晋时吴人陆机不可混为一人,实际上他们是两代人。陆玑注释《毛诗》时,列举产楮皮纸的地区荆州、扬州、交州、广州都属孙吴政权(222~280)控制的范围,他作为吴人对这些地区是相当熟悉的,其记载可信性很大。从记载中可见,因麻料供应不足,不但以楮代麻造纸,还以楮代麻织布。宋人唐慎微(1056~1163)《证类本草》(1108)卷12引魏晋时成书的医学著作《名医别录》(3世纪)云:“楮,此即今构树也。...南人呼穀纸亦为楮纸,武陵(今湖南境内)人作穀皮衣,又甚坚好尔”②。这里指的是以楮皮纤维造纸,在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于南方,包括今湖南、湖北。楮或穀今称为构(Broussonetiapapyrifera),为桑科木本植物,是良好的造纸原料。
  其实北方也同样造楮皮纸,甚至对楮树栽培种植。后魏农学家贾思勰(xié)《齐民要术》(约538)有专门一篇介绍种植楮。贾思勰(473~554在世)曾任高阳(今山东境内)太守,书中反映6世纪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在其书卷五《种穀楮第四十八》详述楮树种植和收割技术:
  楮宜涧谷间种之,地欲极良。秋上楮子熟时多收[种],净淘,曝令燥。耕地令熟,二月耧耩之,..明年正月初,附地芟(shān)杀(贴近地面割下),放火烧之。一岁即没人,三年便中斫。斫法,十二月为上,四月次之。..指地卖者,省功而利少;煮剥卖皮者,虽劳而利大;自能造纸,其利又多。种二十亩者,岁斫十亩,三年一遍(循环)。岁收绢百匹③。
  这说明至迟在6世纪已有专为造纸目的而种植楮的农业专业户和城内收购楮皮的“楮行”。贾思勰指出,如果种楮者“自行造纸,其利又多”。1973年我们检验了敦煌千佛洞土地庙出土的北魏兴安三年(454)《大悲如来告疏》用纸,就是楮皮纸。1972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高昌(531~640)时期的夫妻合葬墓,年代为建昌四年(558)及延昌十六年(576),妻死后合葬于夫墓。墓有三张皮纸,最大者高14、宽42.6厘米,白色,较薄,经我们化验为桑皮纸。按高昌一直养蚕种桑,能生产质量相当好的桑皮纸,可与中原媲美。
  从晋代开始,在今浙江嵊县南曹娥江上游的剡溪一带更开创用野生藤皮造纸。这一带盛产藤本植物,而剡溪水清又适于造纸,历史上名噪一时的“剡藤纸”便发源于此。后来在其他产藤地区也接着造出藤纸。有关史料见唐初人虞世南(558~638)《北堂书钞》(630)卷104引东晋人范宁(339~401)在浙江任地方官时对属下发布的命令:“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可见东晋时浙江藤纸被视为良纸,而由范宁予以推广。此处“土纸”不可理解为后世所说的草纸,而是东晋时浙江当地出的一种较次的麻纸。“藤角纸”肯定指藤皮纸。“角”字作何解释呢?有人认为藤角即藤、穀(或楮),盖角、穀为同音相转①。不能排除有这种可能性。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藤角纸单指藤皮纸。其所以加角字,因古时公文以一封为一角,纸一张亦称一角。如《全唐诗》卷22载段成式(803~863)《与温飞卿(即温庭筠)云蓝纸绝句》序云,“予有杂牋数角,..藤纸为封”。“杂牋数角”即杂纸数张,无怪乎苏易简引范宁那段话后对藤角纸加注曰:“古谓纸为幡,亦谓之幅,盖取缣帛之义也。自隋唐以降,乃谓之枚。”可见角、枚、张等字都是纸的量词,无其他含义。晋代藤纸一直延续到唐宋,后被竹纸淘汰。
  据调查,嵊县产青藤、紫藤、葛藤、蛟藤等。以造纸原料植物分布而言,浙江特产的有防己科多枝藤本植物青藤(Coc-culustrilobus),其韧皮纤维可造纸(图3-11)。其次是豆科木本紫藤(Wisteriasinensis),还有豆科缠绕性落叶灌木山藤(Wiste-riabrachybotrys)等。藤纸的发明,显然是在已知藤皮纤维可代替麻作成纺织品后才完成的。由此,古人看来从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科学规律:凡可用于纺织目的一切植物纤维都可用于造纸。这是造纸技术史中,中国人给全世界提供的一条重要技术思路。显然,这条规律是将造麻纸的经验加以引申而总结出来的。从晋代以来,中国人一直按此规律行事,所以虽然用量逐代增加,但从未发生过原料供应危机。在欧洲,直到18世纪在造纸生产领域内还没有达到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的这一认识,他们仍然只是单一生产麻纸。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苏易简
相关人物
张华
相关人物
雷焕
相关人物
陆玑
相关人物
唐慎微
相关人物
贾思勰
相关人物
虞世南
相关人物
范宁
相关人物
段成式
相关人物
温庭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吐鲁番市
相关地名
高昌区
相关地名
建昌县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
洛阳市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扬州市
相关地名
荆州市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