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遗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富阳泗洲宋代造纸遗址》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89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遗迹
分类号: K878
页数: 34
页码: 19-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富阳市宋代遗迹得情况。其中包括第3层下遗迹、第1b层下遗迹、第2层下遗迹等。
关键词: 富阳市 宋代 遗迹

内容

遗址的文化堆积层较薄,但遗迹分布较为丰富,各堆积层与各遗迹之间的叠压关系为:
  ①a→①b→L1、Z1、Z2、Z4、Z5、Z6、G缸4→②→Z3、Z7、C1~C9、G1~G11、F1~F4、Q1~Q3、L2、G缸1~G缸3、J1、J2、H1~H5、H7、H9→③→F5、J3、H6、H8、M8→生土。
  叠压在同一层位下的遗迹显然具有更密切的关系,有的可以看出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图3-1;彩版六~一〇)。以下按层位报告这些遗迹。
  第一节 第3层下遗迹
  第3层下的遗迹包括房址1座(F5)、水井1口(J3)、灰坑2个(H6、H8)、墓葬1座(M8)(图3-2)。这些遗迹零星散乱,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一)房址
  1处,编号F5。
  F5
  位于T5西北部,直接挖建在生土上。
  发现一排三个柱础,南北长约345厘米。三个柱础的走向为南北向,方向是北偏东约220。柱础平面不甚规则,柱础置于柱坑内,柱础坑深约15厘米。柱础均由规格不一的石块堆积而成,最南侧的柱础保存较为完整,略呈圆形,直径约100厘米。
  为保留2层下遗迹的完整性,其余部分未作清理,因此,F5的分布范围、规格形制等均不明,但是,从F1东部基础下的大型瓦砾堆积坑来看,该房址规模可能比较大。(彩版一一)
  (二)水井
  1口,编号J3。
  J3
  位于T4北隔梁内,直接挖建在生土上。
  由井圈和井身组成。井圈略呈方形,因挤压而变形,长220、宽200、高60厘米。井口呈圆形,井壁由大小不一的石块砌成,垒砌规整考究,西部微塌方。口外径110、口内径80、清理深度95厘米。(图3-3;彩版一二)
  井内填土为灰褐色,其内包含大量石块及少量青瓷、粗瓷残片,出土较多完整的长条砖。
  (三)灰坑
  2个,按发掘先后编号H6和H8,直接挖建在生土上。
  H6
  位于T2西北部。
  平面略呈椭圆形,坑壁略直,坑底略平。长径约67、短径约50、深约30厘米。(图3-4;彩版一三,1)
  上部填土为灰褐色,下部填土为黄褐色。其内出土6个可复原的瓶及少量青瓷残片。
  H8
  位于T4西北部。
  平面呈不规则形,底部呈弧形。南北长约80、东西宽约74、深约25厘米。(图3-5;彩版一三,2)
  填土为灰褐色土,其内夹杂少量草木灰,除一块石块外未见其他包含物。
  (四)墓葬
  1座,编号M8。
  M8
  位于T2中部,直接挖建在生土上。
  长方形砖室墓,方向189°,墓门设在南壁,东壁南部设有三个壁龛,顶部已塌,墓室西壁被破坏。墓室长257、残宽69、残深36厘米。两个壁龛宽7、深3厘米,一个壁龛宽15、深4厘米。用长条砖砌墓壁,未见铺地砖。墓门下部三层顺砌,其上为两块顺向侧砌及两块横向叠砌相交叉。从东壁残存的壁砖看,墓壁的砌法为三顺一丁。墓砖均为长条青砖,规格为26×10-4厘米。
  填土为黄褐色,未见任何随葬品。(图3-6;彩版一三,3)
  第二节 第2层下遗迹
  第2层下遗迹即造纸遗迹,可分成探方内遗迹和探沟内遗迹两部分,探方内遗迹即造纸作坊遗迹,而探沟内遗迹即这个“造纸厂”的“围墙”遗迹。(图3-7a)
  一探方内遗迹
  包括灶2个(Z3、Z7)、水池9个(C1~C9)、排水沟11条(G1~G11)、房址4座(F1~F4)、墙基3条(Q1~Q3)、道路1条(L2)、缸3个(G缸1~G缸3)、井2口(J1、J2)、灰坑7个(H1~H5、H7、H9)。这些遗迹相互关联,由一条古河道、一条横向贯穿遗址的水沟和两条纵向贯穿遗址的水沟组成的水网串联起来的,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的遗迹应该是对应造纸工艺流程的不同环节,主要遗迹均分布在水网附近。(图3-7b)
  因为无法将遗迹与流程一一对应,因此,下面仍按种类介绍遗迹情况。
  (一)灶
  共清理2处,编号Z7、Z3。
  Z7
  位于T7中部,南临G7、东临C3及G2,整体处于F3范围内,打破第3层及生土。
  平面略呈椭圆形。东西长径约540、南北短径约455、深约65厘米。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砌而成,现仅存底部。底部中心的几块石块垒砌较规整,似为火膛遗迹,其上堆满了倒塌的乱石。(图3-8;彩版一四、一五)
  填土为灰褐色,其内包含有大量的红烧瓦砾、炭粒及草木灰。近底部填土中包含有大量的红烧土及炭粒,其内采集到石灰颗粒。出土遗物较多,多为瓷器,有青瓷、青白瓷和黑釉瓷等,可辨窑口有铁店窑、遇林亭窑、景德镇窑等,可辨器形有碗、盏、灯盏、粉盒等。
  Z3
  位于T2西南部,北临Q1,打破第3层。
  仅存灶底残迹,红烧土残迹南北长约70、东西宽约42、残存烧土厚度约8厘米。(图3-9;彩版一六)
  (二)水池
  9个,按发掘先后顺序编号为C1~C9。
  C1
  位于T2中部,西部与G2相通,东南角与G5相连。打破第3层。
  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80、东西宽130、残深15厘米。四周用石块砌筑,南壁西部石块残缺。泥底,池底较平。东南角呈圆弧形向G5延伸。西壁残留有一块废弃的石碓头。(图3-10;彩版一七)
  池内填土为青灰色,土质疏松,含有大量瓷片,有青瓷、青白瓷和黑釉瓷等,器形包括碗、盘、盏等。
  C2
  位于T5西南部,坐落于F1最南部,东南角与G4相连,北临G6。打破第3层。
  平面略呈方形,长约175、宽125、残深约20厘米。东壁残留有石块砌筑的池壁。泥底,池底略平。(图3-11;彩版一八)
  池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疏松,其内出土少量青白瓷、黑釉瓷残片及粗瓷等。
  C3
  位于T3西部和T7东部,东临G2,西与G7相连,西侧为F3及Z7。打破第3层及生土。
  平面略呈梯形,长240、宽94~132、残深约50厘米。石块砌壁,垒砌规整考究,东壁南端破坏严重。池底平,池底为黄沙土。(图3-12;彩版一九)
  池内填土上部为灰褐色,土质疏松;近底处为青灰色,土质细密,黏性大。填土内夹杂大量瓦砾。池边发现少量石灰颗粒。出土大量青瓷、青白瓷、黑(酱)釉瓷和粗瓷残片,可辨窑口有景德镇窑等,器形有碗、盏、杯、钵、灯盏等。
  C4
  位于T2东北部,东南角与G5相连,水池的南壁同时作为水沟的北壁。打破第3层。
  仅残存东壁及南壁,东壁长317、南壁长432、残深约28厘米。池壁用大小不一的石块砌筑,泥底较平。(图3-13;彩版二〇,1)
  池内填土为青灰色,出土大量瓷片,有青瓷、黑釉瓷及粗瓷残片等,可辨窑口有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器形有碗、盏、罐等。
  C5
  位于T2中部,G2东侧,北临G5及C1。打破第3层。
  平面略呈梯形,长150、宽63~108、残深约10厘米。四周用石块砌筑,池壁不甚规整,损坏较为严重。泥底,底部略平。(图3-14;彩版二〇,2)
  其内仅见少量瓦砾。
  C6
  位于T5东南部,西临G4,北临G缸2和F1。
  仅存两块长方形石板并排构成的池底残迹,南北长146、东西总宽135、厚10厘米。石板四周开有边槽,边槽平面低于池底平面约3厘米,东侧宽13、西侧宽9、南侧宽10、北侧宽6厘米。石板面凹凸不平,石板边槽及中间夹缝中发现黑色物质,可能是粘连剂的残留物。这两块石板平铺在夯实的瓦砾堆积之上,西与G4紧紧相连,G4应为其附属排水设施。(图3-15;彩版二一)
  根据石板的结构,我们判断它应属于水槽的底部,其上四周原来应该设有挡板以便形成水槽。
  C7
  位于T19西北角,南临G8,东临C8。
  平面略呈椭圆形,南北长径225、东西短径205、深62厘米。池沿用上下两层石块堆砌而成,东部被挤压变形,现状略直,西部有残缺口,似为专门留下的开口。石砌部分高约13、宽22~40厘米,其下为灰白色土壁,坑壁光滑弧形内收。池底略平,铺砌少量石子。(图3-16;彩版二二)
  池外南侧发现由小石子及石块铺成的活动面,活动面延伸到G8北壁,此处较为坚实,应为人类长期活动踩踏所致。
  池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疏松,其内包含大量红烧瓦砾、炭粒及少量石灰颗粒。出土遗物多为陶瓦、粗瓷缸及钵残片,另有青瓷碗、白瓷罐、青白瓷盏及白釉褐彩盆等。
  C8
  位于T21南部,西临C7,南临G8。
  平面略呈梯形,口大底小。池口部内壁南侧长210、北侧长205、东侧长190、西侧长205厘米,深110厘米,底部略呈正方形,边长155厘米。石块砌壁,壁厚10~30厘米,垒砌规整,较为考究,共砌12层,池底平,用鹅卵石铺砌,大部分遭到破坏。(图3-17;彩版二三)
  池外南侧和东侧发现由小石子及石块铺成的活动面,活动面向南延伸到G8北壁,东侧的活动面向北延伸,活动面较为坚实,应为人类长期活动踩踏所致。
  池内填土可分3层:第1层为灰褐色土,两侧堆积浅,中间深,厚约90厘米,其内包含大量红烧瓦砾及少量竹炭,出土遗物为粗瓷缸、钵及壶残片;第2层为灰褐色土,两侧堆积浅,中间深,厚约15厘米,红色瓦砾明显变少,多为泥质灰陶瓦砾残块,炭灰增多,出土遗物多为粗瓷缸、钵及壶残片;第3层为青灰色土,较薄类似淤积土,两侧堆积深,中间浅,厚约5厘米,其内发现一块炭化的竹片,竹片长约6、厚2厘米。出土遗物多为粗瓷缸、钵及壶残片,另有青瓷、青白瓷残片及石器等。
  C9
  位于T6西南部,东临G9,北临G11。平面略呈椭圆形,长径约200、短径约175厘米。因未作解剖,深度及底部不明。表面残存很多乱石堆积,填土为灰褐色,出土少量青瓷和粗瓷。(图3-18;彩版二四)
  (三)水沟
  共清理11条,按发掘先后顺序编号为G1~G11,均打破第3层。
  G1
  位于T2西部正中及T6东部,东临J2和G缸1。
  平面略呈曲尺形,其北端略呈椭圆形,有大量石块堆积,至此残断,南部向东拐弯,并与G2相连,拐弯处沟内有G缸1,东部变宽,东端被G2西壁阻断。流向不明。沟底微弧。北部主沟残长约780、宽45~170厘米,拐弯部分长150、宽93厘米,沟深30厘米。主沟部分东侧残存石砌沟壁,西侧沟壁遭破坏。(图3-19;彩版二五)
  沟内填土为灰褐色,出土少量青瓷残片及粗瓷残片等,沟北部出土景祐元宝、元祐通宝、政和通宝各1枚。
  G2
  位于T1、T2、T3、T7、T8、T17、T20内。
  沟较长,为主水沟,南部略高,北部略低,由南向北穿过整个遗址,临近T20西壁处变宽。沟底平。清理总长约51.4米,外宽70~130、内宽30~125、残深25~47厘米。石砌沟壁。C3附近的西壁微变形,该处较宽,铺砌平整;F2附近的西壁呈弧形。
  F2附近的沟西侧有石子面,石子较为密集、坚实,西侧略高、东侧略低,可能为路面。(图3-20;彩版二六、二七)
  沟内上部填土为灰褐色,土质松软,沟底部填土为青黑色,应为淤积土,沟内堆积中发现炭粒、炭块及少量石灰颗粒。其内出土青瓷、白瓷、青白瓷残片及大量粗瓷片等。可辨窑口有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器形有碗、罐、炉等,另有祥符元宝1枚。
  G3
  位于T4西北部,东临C2,北临F1。打破生土。
  由东南流向西北,北部向西拐弯。西壁残存有一层长条砖铺砌的沟壁,砖的规格为19×8-4厘米。沟残长640、宽41~57、残深约8厘米。(图3-21;彩版二八)
  填土为灰黄色,仅出土少量青瓷及粗瓷残片等。
  G4
  位于T5的中部,坐落于F1最南部。西与C2连通,东临G缸2,北临G6,南临C6。
  整体呈“T”字形,泥底较平。西与C2相连,东部向南北两侧转弯,南与C6相连。西距C2约1米处用两块大石块垒砌,似为闸门,其中北侧石块为较大的砺石。沟东壁有长条砖垒砌的边,此处应为暗沟,因未做清理,具体情况不明。西段沟长425、宽25~34、残深约25厘米,东段沟长330、宽25、深20厘米。沟壁由石块砌成,垒砌规整。(图3-22;彩版二九、三〇)
  填土为灰褐色,其内出土大量黑(褐)釉瓷、青瓷、青白瓷及粗瓷残片等,器形有盏、缸、盆、罐等,另有石磨盘、石臼和青砖等,另有1枚开庆通宝铜钱。
  G5
  
  位于T2东北部,西与C1及G2相连,东与C4相通。
  由东向西流。石砌沟壁,破损严重。泥底较平。长8米,宽35、深22厘米。东南角外侧平铺三块长方砖,作用不明。(图3-23;彩版三一)
  沟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松软,内含大量青瓷、黑釉瓷和粗瓷残片。
  G6
  位于T5西南部,在F1最南部,南临C2及G4。
  为一条砖砌暗沟,西高东低,残长200、外宽32、内宽16、深15厘米。用宽8~14厘米的残砖铺底,用规格为24×8-4厘米的长条砖砌壁,沟壁存3层长条砖,平砖错缝垒砌。(图3-24;彩版三〇,3;彩版三二)
  沟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疏松,包含少量瓦砾。一块铺底残砖上刻写有草书铭文,铭文为“丙申七月内……道……邵子杨……至道二年……”。
  G7
  位于T7东南部,F3范围内,东临C3,北临Z7。
  由西向东流。主体由一块石条凿刻而成,呈凹槽状,做工考究。石槽长233、外宽31、内宽19、深15厘米。石槽东端连接长条砖,砖砌成喇叭状,两侧用规格为26×8-4厘米的长条砖顺向错缝平铺叠砌,残存2~3层,底部用宽14厘米的砖横向平铺而成,残长约35厘米。石槽西端用两块宽6厘米的长条残砖堵实。整个水沟呈西高东低状,其东端应与C3相连。
  石槽西侧有一堆石块堆积,似为某一设备的基础部分,平面略呈椭圆形,南北长约160、东西宽约120厘米。
  沟内填土为灰褐色,含有较多草木灰、炭灰及红烧土颗粒。(图3-25;彩版三三)
  G8
  位于T10、T15、T19、T20、T21内,南侧为L2,北临C7、C8,西段与G2、G9相通。打破生土。
  整体呈东西向,东高西低。在T10、T19、T20、T21内,清理长度为27米,宽125~170、深50~70厘米。T15内揭露长677、宽160~242、深40厘米,沟南壁为石块铺砌而成,北壁则为土壁,其内夹杂有石子及少量瓦砾。(图3-26;彩版三四、三五)
  沟内堆积有分层现象:上部褐色土,多为红烧瓦砾堆积,厚5~15厘米;其下为大石块堆积,厚约30厘米,应为某遗存的倒塌堆积;再下灰褐色土,多为瓦砾堆积,厚约5厘米。沟内石块下发现三堆呈黄褐色的土样(彩版三四,3),经过检验,其内含有竹子的硅酸体。沟北壁下部亦有同类土样发现。沟内北壁底部发现厚约10厘米的黄色痕迹(彩版三四,4),似为长期废水污染所致。出土遗物有铜钱天禧通宝、淳祐元宝和皇宋元宝各1枚,另有青瓷、青白瓷、白釉褐彩和褐釉瓷残片,粗瓷缸、灯残片等,瓦砾、大量的砖残块及石磨盘、石臼的残件。
  G9
  位于T6西部正中及T15东南部,整体呈南北向,南高北低,与G2略平行。打破生土。
  T6内的G9,西临G11及C9,东临F3,揭露长930、宽15~35、残深22厘米。沟壁用石块砌筑,南段石块已经无存,仅存泥坑,泥底略平。T15内的G9,北与G8贯通,揭露长560、宽30~55、深40~55厘米。沟壁用石块垒砌而成,铺砌较为规整。泥底较平。(图3-27;彩版三六)
  沟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疏松,包含大量青瓷残片、白瓷碗、酱釉瓷盏以及板瓦、抄手石砚、石臼等。
  G10
  位于T10东南部,西临F1。
  整体呈曲尺状,南段长145、宽30、深10厘米,东段长110、宽35、深15厘米。沟壁用规格为28×8-4.5厘米的长条砖顺向错缝平铺叠砌,南壁及西壁为单砖斜砌,沟底用规格为28×8-4.5厘米的长方砖横向平铺而成。(图3-28;彩版三七)
  沟内填土为红褐色,较致密、纯净,未发现任何遗物。
  G11
  位于T6西南端,东临C9。
  残长80、宽14、深15厘米。两侧沟壁用石块砌筑,泥底略平。(图3-29;彩版三八)
  填土为灰褐色,未见文化遗物。此沟保存下来的部分较短,作用不明。
  (四)房址
  共清理4座,按发掘先后顺序编号为F1~F4,均打破第3层。
  F1
  位于T5、T8、T9、T10、T19内,坐北朝南,方向174°。G4、G6在其最南侧,南临C2、C6和G缸2,北临L2和G8,东临G10和G缸5,西临G2。
  未见墙体,仅见由残存柱础及柱础坑构成的柱网结构。清理发现有23个柱础和9个柱础坑。柱础平面不甚规则,柱础坑平面均近方形,柱础置于柱础坑内,柱础坑深约15厘米。柱础均由规格不一的石块堆积而成。面阔15.8、进深12.17米,根据柱础和柱础坑的排列,可确定F1为三开间,三间面阔大致相等,西间略窄。清理所见平面较为平整。(图3-30;彩版三九、四〇、四一)
  F1东部尚残存石子铺砌的屋面,屋面下早期是一个大坑,现被瓦砾填满,上部经夯筑成为地面。
  F1屋外东北角残留G缸5,缸内土样经检测含有竹纤维等植物纤维,可能系盛放纸浆的缸。F1北部残存不规则石块铺成的活动面及石臼残件,推测该处可能为舂料场所。
  F1屋外西南侧残存密集的石子面,应为当时的生活面。
  Fl范围内出土有板瓦等建筑构件及石磨盘、石臼等。F1南侧G4、C2南侧的土层较为坚实,似为长期人类活动踩踏所致。
  根据密集的柱网结构,我们认为F1应该属于穿斗式结构的建筑,同时,因为未见墙体,推测它应为四周敞开式的建筑。
  F2
  位于T17内,方向1680。东临G2。
  残存东墙、西墙及两个柱础。东墙由大石条和小石块混筑而成,有包边迹象,空隙处填灰褐色土,垒砌较为坚实,宽约85厘米,清理长度约780厘米。东墙外侧(东侧)铺砌石子路面,路东侧为排水沟,路面较为规整。西墙破坏严重,由小石块垒砌而成,残长80、宽40厘米。东西宽约845厘米,开间、规格不明。屋内地面痕迹不甚明朗,清理所见平面较为平整。柱础形状不规则,柱坑平面均近方形,柱础置于柱坑内,柱础坑深约15厘米。柱础由规格不一的石块堆积而成。(图3-31;彩版三九、四二、四三、四四)
  F2内残存一堵空心墙墙基Q2。Q2方向为78°。为空心墙底部基础,两侧用石块包砌,包边较规整。残长510、外宽80、内宽40、残高25厘米。墙基东端残存有红烧土堆积,其间夹杂有较多炭粒,此处原来应设有灶。此墙应为火墙。墙内底部有瓦砾及长条砖等堆积。(图3-32;彩版四四,3;彩版四五)
  内部填土为灰褐色,土质疏松,出土有粗瓷壶等。
  F2南侧发现一处墙基,该墙基与东墙内壁处于同一条线上,并于Z7附近向西转折,墙基由石块垒砌而成,包边规整,南北长750、东西宽520、墙体厚约50厘米,墙基东侧发现板瓦构成的倒塌堆积,该墙基应该与F2存在密切关系。(参见图3-7)
  F3
  位于T6、T7内,方向1740。东临G2,北部为Z7残迹,西临G9,南临G1,东南侧为G7及C3。
  未见墙体,仅见由残存柱础构成的柱网结构,清理发现有6个柱础。柱础平面不甚规则,柱础置于柱坑内,柱础坑深约15厘米。柱础均由规格不一的石块堆积而成。南北宽约12米,东西长约8.77米。房内平面较为平整,其内南部发现两处烧结的红烧土堆积。(图3-33;彩版四六,1)
  根据南北向的柱础分布情况,我们认为该房址应该属于抬梁式建筑。
  F4
  位于T15东南角,方向178°。西临G9,北侧为石子铺砌的路面,路北为G8。
  仅清理出房址一角,北墙外侧较为平直,使用石块包边,垒砌规整。西墙紧邻G9东壁,亦为石块垒砌而成。墙内侧为相对平整的地面。北墙清理长度为155、宽45、残高22厘米,西墙清理长度为176、残高约12厘米。(彩版四六,2;彩版四七)
  (五)墙基
  共清理3堵。按发掘先后顺序编号为Q1~Q3,均打破第3层(Q2见F2有关描述)。
  Q1
  位于T1,方向为194°,南部与Z3相连。
  由石块铺砌而成,铺砌不甚规整,稍嫌凌乱。残长415、宽约150厘米。(图3-34;彩版四八,1)
  Q3
  位T15南部,方向为95°,东部与G9相连,北侧为石子铺砌的路面,路北为G8。
  墙体使用大石块垒砌而成,两侧规整,中间填灰褐色土。清理长约166、宽68、残高15~30厘米。(图3-35;彩版四八,2)
  (六)道路
  1条,编号L2。
  L2
  位于T10、T19、T20内,北与G8紧紧相连,南侧为F1、G2。
  整体走向为东西向,南侧有两处向南突出的平台,两台之间向北弧。清理长度为21米,宽45~270、厚约7厘米。用石块铺砌而成,铺砌较为规整、考究。路中心由大小基本相同的石块横铺,两侧则为竖铺。路的边缘经过特殊修理,南缘的石块斜砌,起到包边的作用,有利于排水。T10内L2的南缘除用石块斜砌外,其外侧还用规格为25×14-5厘米的长方砖包边。路东段有转弯,转弯处经过精细处理,保存较好;路西段破坏严重,保存稍差。(图3-36;彩版四九、五〇、五一)
  (七)陶缸
  共清理4口,按发掘先后顺序编号为G缸1~G缸3、G缸5。
  G缸1
  位于T2中部G1内,南临H1。打破第3层及生土。
  口底均为圆形,口部残。口径约84、底径40、残深46厘米,缸壁厚约4厘米。(图3-37;彩版五二,1)
  缸内填土为灰褐色,其内出土大量陶缸残片及少量青瓷残片等。
  G缸2
  位于T5中部,北临F1。打破第3层。
  口底均为圆形,口部残。口径约44、底径28、残深约37厘米,缸壁上部薄下部厚,厚约2~4厘米。(图3-38;彩版五二,2)
  缸内填土为灰褐色,出土物多为自身残片。
  G缸3
  位于T4东隔梁内。打破第3层及生土。
  口底均为圆形,口部残。口径约42、底径26、残深约17厘米,缸壁施米黄釉,壁厚2厘米。缸制作较为粗糙。
  缸内填土为灰褐色,含有少量红烧土颗粒及碎瓦砾。(图3-39;彩版五二,3)
  G缸5
  位于T10西北部。打破第3层及生土。
  口底均为圆形,口部残。残口径约85、底径38、残深约50厘米,缸壁厚3厘米。(图3-40;彩版五二,4)
  缸内填灰黑色土,土质松软,其内夹杂有石块、炭灰等。缸内壁粘附土样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云飞博士检测,发现其内包含有竹纤维和其他植物纤维。
  (八)水井
  共清理2口,按发掘先后顺序编号为J1、J2。均打破第3层及生土。
  J1
  位于T2北部正中,西距G2约80厘米。
  平面呈圆形,井壁由石块砌成,构筑规整考究。口径110、内径75、清理深225厘米。
  井口外有石子铺成的活动面,活动面较为坚实,应该是经过长期踩踏而成的。(图3-41;彩版五三,1~4)
  井内填土为灰褐色,其内包含大量石块,其中有一件废弃的石碓头。出土少量青瓷及粗瓷残片等,器形有碗、盆、盏、瓶、碟、缸等。
  J2
  位于T2西北部,西距G1约40厘米,东距G2约170厘米。
  平面呈圆形,井壁由石块砌成,构筑规整考究。口径100、内径65、清理深180厘米。(图3-42;彩版五三,5、6)
  井内填土为灰褐色,其内包含大量石块。出土少量青瓷、黑釉瓷及粗瓷残片等,器形有碗、盆、盏、瓶、碟、缸、钵、壶等。
  (九)灰坑
  共清理8个,按发掘先后顺序编号为H1~H5、H7、H9、H10。
  H1
  位于T2中部,北近G缸1。打破第3层及生土。
  平面不甚规则,略呈方形,长约93、宽约75、深38厘米。坑壁较直,修治不规整,坑底平。(图3-43;彩版五四,1)
  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内含瓦砾、石块、砖块等,出土有青瓷、黑釉瓷和粗瓷残片等,可辨器形有碗、盘、盏、瓶、钵等。
  H2
  位于T2东南部,在G2向南的延伸线上,东临H4及H5。打破第3层及生土。
  平面略呈圆形,坑壁弧内收,修治规整,坑底略平。直径约108、深54厘米。(图3-44;彩版五四,2)
  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含大量瓦砾及少量石块,出土少量青瓷碗底及粗瓷钵、缸残片等。
  H3
  位于T2西南部,延伸至探方南壁内。打破第3层及生土。
  平面呈椭圆形,坑壁规整、略斜直,坑底平。长径约99、短径约82、深25厘米。(图3-45;彩版五四,3)
  坑内填土为黄褐色,内含较多的砖块、瓦砾、石块等,出土少量青瓷及粗瓷残片等。
  H4
  位于T2东南部,西临H2、北临H5。打破第3层。
  平面略圆形,坑壁规整,坑底平。直径约50、深20厘米。(图3-46;彩版五四.4)
  填土为灰褐色,含瓦砾、石块及红烧土颗粒,出土零星的青瓷残片及陶片等。
  H5
  位于T2东南部,南临H2、H4。打破第3层及生土。
  平面略呈圆形,灰坑分上下两层,上层开口直径85厘米,下层开口低于上层开口约10厘米,直径约60厘米,下部深15厘米。坑壁不甚规整,坑底略平。坑壁土色为黄褐色。(图3-47;彩版五五,1)
  填土为灰褐色,含有较多瓦砾、砖块及石块,出土少量青瓷、黑釉瓷和粗瓷残片等。
  H7
  位于T2西北部,东临G2。打破第3层及生土。
  平面不规则,长约188、宽44~112、深约50厘米。坑壁不规整,坑底略平。(图3-48;彩版五五,2)
  填土为灰黄色,内含大量砾石,出土有青瓷盘、钵等。
  H9
  位于T5南部中间,打破第3层及生土。
  平面略呈椭圆形,底部略平,坑壁竖直。东西长径约148、南北短径约113、深约80厘米。(图3-49;彩版五五,3)
  填土为灰褐色,其内包含大量石子、瓦砾、砖块及少量红烧土、草木灰。出土少量遗物,釉色有青瓷、青白瓷、黑釉瓷等。可辨器形有碗、盏、瓶、壶等。
  H10
  位于T16东南部,打破第3层及生土。
  平面略呈圆形,坑壁为土壁,略呈斜坡状,底部为弧形。直径约245、深约50厘米。(图3-50;彩版五五,4)
  填土为褐色,南半部包含大量红烧瓦砾及红烧土,北半部较为纯净,坑底出土较多的草
  木灰及炭粒等。出土遗物较为单纯,多为粗瓷缸残片。
  二探沟内遗迹
  在发掘的24条探沟内,多条探沟内第2层下发现有遗迹现象(图3-51),其中以TG10、TG11、TG12、TG15、TG16、TG19、TG20、TG21和TG24内的遗迹最为重要,现概述如下:
  TG10东部、TG11最南端、TG12中部和TG16东北部的遗迹可以连成一体,整体为一堵东西向的墙基残体,编号Q4(彩版五六,1)。墙基使用规格不一的石块垒砌而成,包边不甚规整。清理总长10.43米,宽约45、残高约10厘米。TG10中部和TG16西北部还有一段垒砌规整的墙体,编号Q5,用石块垒砌而成,包边规整,墙内填灰褐色土(彩版五六,2)。清理长200、宽50厘米。Q5北侧还有石子和瓦片等铺砌的地面。(彩版五六,3)
  TG19内亦发现墙基遗迹,编号Q6,该墙基由石块及夯土堆积组成,方向1110。清理长18.57米,宽120、残高54厘米。下部用规格不一的石块垒砌,其上用较为纯净的土堆筑,墙体经过夯筑,较为坚实。解剖发现其南边有用青砖包边的现象,青砖平铺,规格不一。探沟西端有一堆石块堆积,从其平面形态看似乎为一口井的井圈部分,因未作清理,性质不明。(图3-51;彩版五七)
  TG20内发现类似墙基的遗迹,共两处,间距约380厘米,用石块铺砌而成。东侧一堵宽约40厘米;西侧一堵宽约25厘米,其西侧为石子铺就的地面。(彩版五八,1)
  TG21西部也发现石子铺砌的地面。TG24内发现古河道的南岸,T2南部发现古河道的北岸(彩版五九)。河道宽7.8米,深不明。因中部有一条灌渠,可看到河道南岸,河内堆积未作清理。但是,从工程队在探沟西侧挖开的坑壁上可以看出,河道深达1米以上,下部为鹅卵石堆积,中部堆积较厚,两侧堆积较薄。
  另外,我们在T11南侧的道路界线沟内发现了一段石砌墙基Q7,南北长约15、东西宽约5厘米,垒砌较为规整,应为墙基的包边残迹。从石块垒砌方向可看出其为南北向。(彩版五八,2)
  这些遗迹可以围成一体,构成这个造纸遗址的“界墙”和“界河”。
  第三节 第1b层下遗迹
  1b层下的的遗迹包括道路(L1)、灶(Z1、Z2、Z4、Z5、Z6)和缸(G缸4)。其中五个灶紧密相连,关系密切。(图3-52)
  (一)道路
  共清理1条,编号L1。
  L1
  位于T5、T10、T21、T18内,叠压在2层上。方向为1920。
  由石块铺砌而成,路南段(T5内)铺砌的石子较为密集,北段(T18内)则较为松散,T10内路面表现不甚明朗,路南端残断。路基较为坚实,中部略微隆起,路面不甚平整。清理残长约43.45米,宽约80~200厘米。(彩版六〇)
  (二)灶
  共清理5个,编号Z1、Z2、Z4~Z6,均打破2层。五个灶距离较近,特别是Z4~Z6紧紧相连,似为同一整体。(彩版六一)
  Z1
  位于T4东北部。
  仅存灶底残迹,红烧土残迹南北长约60、东西宽约32、残存深度约10厘米。底部有明显烧结痕迹,烧结厚度约5厘米。从残迹观察,其火门应开在东南侧。(图3-53;彩版六一,1、2)
  Z2
  位于T5东南部,北临L1。
  仅残存少量痕迹,其东北部为砖块堆积,西南部为红烧土堆积,未见明显烧结痕迹,红烧土较为松散。东西略呈圆形,直径长约62、残深约14厘米,红烧土厚约3厘米。(图3-54;彩版六一,3)
  Z4
  位于T4北隔梁内,北临C2,东临Z5。
  仅存灶底残迹,红烧土残迹南北长约45、东西宽约33、残存深度约5厘米。底部有明显烧结痕迹,烧结厚度约3厘米。(图3-55;彩版六二,1)
  Z5
  位于T4北隔梁内,西临Z4,北临C2,东临Z6。
  仅存灶底残迹,红烧土残迹平面略成圆形,四周隆起,中部下凹。直径60、残存深度约8厘米。底部有明显烧结痕迹,烧结厚度约4厘米。(图3-56;彩版六二,2)
  Z6
  位于T4北隔梁内,北临G4,西临Z5。
  仅存灶底残迹,红烧土残迹南北长约45、东西宽约35、残存深度约7厘米。底部有明显烧结痕迹,烧结厚度约5厘米。(图3-57;彩版六二,3)
  (三)陶缸
  共清理1口,编号G缸4。
  G缸4
  位于T2东部,部分延伸到东壁内,打破2层。
  口底均为圆形,口部残,曲壁内收,平底。口径约90、底径45、残深约54厘米。缸壁施米黄釉,壁厚4厘米。(图3-58;彩版六二,4)
  缸内填土为灰褐色,其内包含较多瓦砾、石块及少量青瓷、粗瓷残片。

知识出处

富阳泗洲宋代造纸遗址

《富阳泗洲宋代造纸遗址》

出版者:文物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富阳泗洲宋代造纸遗址得情况。其中包括概述、地层堆积、遗迹、出土遗物、结语、附表、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富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