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开展土纸生产三大革命(新)史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828
颗粒名称: 富阳开展土纸生产三大革命(新)史实
分类号: K295.5
页数: 15
页码: 129-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富阳开展土纸生产三大革命(新)史实,其中包括了三山公社开展土纸生产技术革新和所有制问题的调查报告、全县开展手工纸生产“三大革命(新)”情况、开展科学实验推进造纸技术革新等。
关键词: 富阳 土纸 革命

内容

三山公社开展土纸生产技术革新和所有制问题的调查报告
  富阳县三山公社位于富春江北岸。全社共有水田、旱地20172亩,3034户,11569人,正常劳动力4860人,土纸生产在该公社占着重要的地位,全社从事土纸生产的劳动力达1260人,占全部劳动力的25.92%,拥有坑边纸槽340厂,黄白纸槽48厂,一九五九年共生产坑边纸412吨,黄白纸170吨,土纸收入占全社(另有一个三合生产队系生产白棉纸等特种用纸,该队的农付业产值未计入内)农付业总收入20.9%,其中生产坑边纸的有11个生产队,土纸收入占11个队的农付业总收入10.18%;生产黄白纸的有3个队,土纸收入占3个队农付业总收入的62.29%。
  在全民性的技术革命运动中,三山公社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动群众,制成了一台日产一吨的木制造纸机,革掉了手工操纸的“命”,操纸的劳动效率比原来提高六倍。目前正在新建日产二吨的包装纸厂和日产一吨的文化纸厂各一个,要求在六月底全部投入生产。二个厂建成后,只要84个劳动力就能代替原来600人的手工操作(仅指操纸部分,下同)。机器操纸的实现,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生产力迅速发展,因而与现在的生产队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和分散的,小型的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上层建筑已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机器操纸的实现,要求兴建纸厂,集中生产,但是生产队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和原材料等的限制,无力兴办纸厂。如黄白纸地区的三个生产队,如果每队办一个纸厂,因受原料限制,设备能力只能发挥三分之一,且资金、技术力量等方面亦很缺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后由三个队合办一厂,这样,原料问题解决了,但是生产队仍感到力量小,如:(1)资金不足;(2)设备难搞,特别是电动机、烘缸等设备,是生产队所难以办到的;(3)缺乏技术力量和管理工厂的经验。基于以上情况,生产队的干部认为纸厂还是社办好。这些情况说明,造纸厂如不由公社兴办,必将阻碍土纸技术改造工作进一步进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机器代替手工操纸以后,节省出来的大批劳动力如果继续进行土纸生产,在原料不足的情况下,必然要与机器操纸争夺原料,影响造纸的生产。而在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和公社经济的迅速发展,劳动力愈来愈感到不足,今年仅社办工业就要增加工人530人,土纸技术改造后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如果未能有计划的,及时的安排,对全公社的生产和壮大社有经济等方面都是不利的。由此可见,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就必将要带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即在土纸生产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同时,必须将分散的、落后的、小生产单位加以集中,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管理,积极地有计划地从队有制过渡到公社所有制,发展和壮大社有经济的力量,从而为公社范围内由生产队所有制过渡到公社所有制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山公社的调查情况说明,土纸生产由队所有制过渡到公社所有制,不仅必须而且已经具备条件;(一)通过土纸生产的技术革命运动,破除了操纸无法使用机器的迷信。原来有的人说:“若要革掉手工操,除非神仙李洞宾”;而现在则说:“共产党本领真大,群众力量赛神仙”,当前正在积极生产木制造纸机和建造纸厂的情况,充分表达了广大社员要求集中为较大规模的,用机器操纸的迫切愿望。(二)由于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生产门路越来越多,节约出来的劳动力可以从事其他各种付业生产,比手工抄纸将增加更多的收入。今年以来,三山公社为大工业服务的挑黄砂、打石子、运输等任务越来越大,现在仅投入挑黄砂的劳动力已有150余人。春联生产队组织40个劳动力挑黄砂增加收入达16000元,超过去年土纸收入的三倍左右。同时随着公社工业的迅速发展,社员收入也将不断增加。
  所有制的改造是符合积极壮大社有经济力量,继续发展生产队经济,和不使社员减少收入的原则的。经调查,所有制一经过渡后,今后生产队的土纸生产由出售成品改为出售原料(纸浆),节约下来的大批劳动力可以投入其他付业生产,因而生产队的经济将继续得到发展,社员收入将有更大的增加。下面几笔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五九年该社生产的坑边纸和黄白纸产量,如改出售原料计算,约等于485吨草浆,200吨竹浆,以每吨草浆160元,竹浆400元计算,总收入15.6万元,与出售成品的差额为9.8万元,即出售原料比出售成品减少40%的收入,其中坑边纸地区相差29%,黄白纸地区相差45%。但是,机器操纸可比手工操纸节约劳动力516人,除了一部分投入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外,抽调330人大搞付业、大办公社工业,将可大大地增加收入:(1)100人挑黄砂,一年收入12.5万元;(2)100人养猪4000头,以猪粪收入抵饲料成本,全年可增加收入14.4万元(所产小猪不计在内);(3)30人上山采集野生植物,估计全年可采集各种野生纤维、淀粉、药材等7000余担,增加收入达3.8万元;(4)100人参加大办公社工业,以每月工资20元计算,可以增加收入2.4万元。以上总计可增加收入33.1万元,超过出售纸浆与出售成品差额9.8万元的2.3倍。
  同时,土纸生产由公社经营以后,原材料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产量和质量将显著提高。过去由于劳动力不足,全社年产量约十万斤的箬壳都在山上烂掉,“五四”生产队在去年七、八月间削竹办料季节,因劳力忙于种田,在山上烂掉已削好的青竹达四万余斤。稻草的霉烂情况也较严重,利用率不高,据了解,如经过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劳动力,全年竹浆产量可以从190吨提高到210吨,草浆产量可以从1250吨提高到1600吨(一部分为稻草增产数量),因此,纸的产量将相应提高,黄白纸可从170吨提高到近200吨,坑边纸(改为包装纸)可从485吨提高到600吨以上。纸的质量也将显著提高。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认为三山公社的土纸生产从现在的生产队所有制有计划地过渡到公社所有制是可以的;这样过渡以后,“以粮为纲,粮畜并举,全面发展,综合平衡”的生产方针,将更加全面地得到贯彻,生产队的经济将进一步得到发展,社员收入将有更多的增长,同时公社工业的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社有经济的迅速壮大。
  但是这是改变所有制的问题,仍然是有思想障碍和不少具体问题,应加以解决的。
  (一)加强宣传教育:消除部分干部和社员怕过渡的思想顾虑。从三山公社的情况来看,坑边纸地区由于土纸收入比重不大,而且其他生产收入又高于土纸生产收入,因此在所有制问题上暴露的问题较少,阻力不大,但黄白纸地区由于土纸收入比重很大,一般均占60%左右,且这些队的社员长期以来所谓“吃纸业饭”的。他们对土纸生产的所有制过渡问题,主要是怕收入减少,因此不愿意出售纸浆。如“五四”生产队党支部书记江德泉一方面拥护公社办纸厂,另方面又说:“公社纸厂原料可以用箬壳和旧棉花,我们仍然小笃笃好了”(意思即仍用手工操作)。因此,必须通过党的方针、政策和算帐对比教育,解决他们的疑虑。
  (二)解决一些必要的造纸设备,以加快建厂进度。目前坑边纸的生产可以不用烘缸,因为纸张厚,质量要求也较低;但用竹浆生产文化用纸,纸张较薄,质量要求高,需配置烘缸设备才能进行生产,要求有关部门协助解决。
  (三)全面规划,合理安排。根据各生产队的具体情况,对节约下来的劳动力进行全面规划,广找生产门路,合理安排各队的生产,继续发展生产队的经济,以便在土纸生产由队所有制过渡到公社所有制以后,使社员增加或不减少收入。
  註:上文录自杭州市人民委员会1960年4月派员来富阳调查土纸技术革新情况的汇报。刊于《杭州市经济工作简报》。
  全县开展手工纸生产“三大革命(新)”情况
  1962年,鉴于土纸市场需求量大,原料不足,生产工具古老,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等情况,中共富阳县委、县人委号召手工纸生产地区开展“原料、设备、品种”三大革命(新)。县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积极响应,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抓点做样,逐步推广,成效显著。
  广找造纸原料门路 充分利用代用品
  竹纸原料,以青竹(嫩毛竹)为主。草料纸(坑边纸)以稻草为主。皮纸以桑皮、楮皮为主。辅助材料,主要是石灰。正常年景,生产竹料纸的原料(即青竹)基本可以自给。按年产竹浆纸1.25万吨,年需青竹5万吨。
  青竹(即当年的嫩竹):富阳有毛竹山32万多亩,逢大年可削青竹5万吨左右,可满足造纸需要。小年只能削青竹2.5万吨—3万吨,缺料约1.5万吨—2.5万吨。1957年前,造纸缺料问题不突出。之后,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各方面对毛竹的需求量扩大,使青竹的采购量减少,造纸缺料的矛盾就突出起来。经研究解决途径:一是县内余缺调剂,龙羊、新登、青云产竹地区调剂给做纸地区,据1963年和1965年两年统计,调剂青竹2.06万吨,每年平均1.03万吨。但1970年以后,每年的调剂数仅维持在2000吨左右,一年缺口8000吨;二是向外县采购。1963—1966年的四年间,向临安、浦江、龙游等6县购入青竹料1.6万吨,每年平均4000吨,与此同时,每年还向建德、浦江购入小杂竹1000吨左右。1967年之后,发展到外省采购,地区扩大到福建的宁化、龙岩、沙县;江西的宜春、宜丰、铅山、永丰;和安徽省的广德、宣城、郎溪等地,每年购入的竹料在500吨左右。后因当地发展纸业,连续10年之久的采购渠道一下子被中断。三是发动群众面向当地搞代用品,综合利用多种原料做纸。1959年6月,新关乡骆村利用毛竹箬壳做纸成功;同年下半年礼源乡山基村利用山茅草做纸成功;1964年8、9月间新关村利用麦草做纸成功;1968年10月礼源乡里汪村,利用芦竹做纸成功(成浆率为18%)。大同公社砚口大队四十四厂纸槽,1965年利用毛竹壳50多万斤、玉米梗2万斤、芒杆6万斤、麦杆5000斤。特别是芒杆造纸成功,投入正常生产,解决了竹料严重不足的困难。1965年以后,代用料不断扩大,主要品种有嫩毛竹桠、毛竹箬壳、麦杆、稻草、芦竹、老篾黄、芒杆、香根草等10多个品种。据统计:六年来(到1974年止),全县利用各种代竹原料一亿六仟七百九十多万斤,占土纸总耗料的27%。
  草纸原料:主要是稻草。全县有水田面积33万亩,每亩平均产稻草350公斤计算,年产稻草11.5万吨,一年做坑边纸200万块计算需稻草3.5万吨,仅占稻草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供需矛盾不大。但因坑边纸主产区集中在沿富春江二岸平原区,在稻草的调剂中牵涉到运输和成本问题,因此,沿江的东梓、场口、东洲、灵桥、春江等坑边纸主产区,历史上有习惯到兰溪、建德、分水、诸暨等水路运输方便的地区买稻草,每年购入二、三百万公斤。后因各地自己造纸需要,采购渠道也逐渐减少。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单季稻改双季稻)各地稻草数量增多,做坑边纸所需的稻草原料供需基本平衡。
  皮纸原料:以桑皮为主。包括藤、麻纤维原料,县内资源少,全赖外地供应。1980年前,桑皮是二类物资,由省供销社分配调拨供应,每年向湖州、海宁调入桑皮200吨左右。随着皮纸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调入之数已远远跟不上生产的需要。因此,上里乡三合、五四两家纸厂,每年都要派人员到四川省的绵阳地区、贵州省的都匀地区、陕西省的安康地区采购藤、麻类原料,年购入数量均在500吨左右。
  开展科学实验 推进造纸技术革新
  手工纸生产地区,在进行原料、设备、品种“三大革命”。一开始,就曾遇有不少思想抵触。有的说:土纸技术改造“一无钱、二无机器、三无技术”,认为只有慢慢来。个别纸农还说:“自从唐宋元明清,蔡伦造纸是能人,若要革掉手工操纸,除非神仙李洞宾”。少数富裕纸家说:“纸改纸改,劳命伤财,到了将来,机器甩开,重新手来”。针对这些错误思想,县委、县人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要不要土纸技术”改造的的大讨论,紧紧以事实进行教育,组织生产队支部书记以上干部600余人次,到杭州参观华丰造纸厂和县内已实现半机械造纸的里山造纸厂、三山公社“土法上马”,奋战二十天制成了一台日产一吨的木制造纸机,革掉了手工操纸的“命”,操纸功效提高六倍,以及场口公社东梓大队用麻袋代替羊毛毯抄制坑边纸等现场。通过参观学习,使纸农解放了思想步鼓起干劲,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以“技改”为中心的手工纸技术革命的新高潮。
  把开展“土纸技术革新”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同时,县成立土纸技术革新办公室,组织专门班子加强对这项工作技术指导,使改革的每个项目,农民看得懂,学得会,办得到,推得开。对改革的几个主要项目,分别到新关乡兆吉村、砚口村、里山乡的国庆村和礼源乡的里汪村进行试点,在经群众过实践,一致肯定基础上,再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到1974年9月统计,全县安装打浆机94台、铁煏笼44条、蒸气锅58只,石煤锅炉6只、电碓110只,使一千多年来的手工造纸,改革为半机械化操作。
  试点情况,简述如下:
  打浆机 第一台打浆机由省手工业机械实验厂设计制造的,1963年5月在新关乡兆吉生产大队(村)安装试车成功。其效果:一是工效高,打浆机一个半小时能打干浆35.5公斤,等于原来二个人脚舂一天料的工作量。二是纸浆质量好,粉碎力强,打出来的浆料细而匀,成纸率比脚舂提高一个等级。三是能提高原料利用率,原来的水碓、脚碓舂不断、捣不烂的粗筋老料,过去丢掉或当柴烧。经过打浆机粉碎,就变成又细又匀的竹料,同量的竹料,机械打浆比人工舂料能提高利用率5%左右;四是减轻体力劳动。新关乡砚口村1964年一台打浆机投产一年,共打浆2075缸,可做卫生纸5138件,比原来人工脚舂料增加经济收入7342元。
  铁煏弄 第一条铁煏弄是省手管局设计,杭州胜利锅炉厂制造,于1963年7月在新关乡砚口村安装试烧成功。效果:一是省柴火。铁煏弄晒(煏)纸每件卫生纸耗柴20公斤,比土煏弄晒纸耗柴40公斤,节省50%。二是晒出来的纸质量好、无疤点、无破裂、光滑平直。三是节省劳动力,一条铁煏弄能抵六条土煏弄功效,两班制生产只要两人烧煏,4人砍柴,比6条土煏12个人砍柴、烧煏节省6个劳动力。这个村1964年一条铁煏弄投产一年,共晒纸8100件,比土煏节省柴火162吨,增加经济收入4285元。
  蒸气锅 第一只蒸气锅的设计、制造单位与铁焙弄同。于1963年7、8月间在新关乡砚口村安装的一次试烧成功。其效果是:一是省柴火,皮镬煮—镬竹料(新竹1万公斤),需烧柴1500公斤,蒸气锅只要烧400公斤毛柴,在同样季节同等数量的情况下,每煮一镬竹料可省燃料1100公斤。二是工效高,劳力省。皮镬煮白料(文化纸料),要3天3夜,需要4、5个劳动力。煮一镬黄料(卫生纸料),要6天6夜,需要9个劳动力,蒸气锅煮一镬料只要6—8小时,一人烧炉,一人摇水泵,只要2个劳动力。三是质量好,蒸气锅煮料是气和水一齐渗透,满汤满水的煮,煮熟的料质量好,色光白,能提高纸的质量。这个村1964年一只蒸气锅投产一年,共煮料82镬,比老式皮镬节省柴火9万公斤,增加经济收入1795元。
  电煏弄、电煮锅 这两项设备是由全国劳动模范、杭州锅炉厂厂长兼总工程师陈有生,七次来富阳调查研究后设计,并由杭州锅炉厂制造的,于1962年11月14日安装在里山乡国庆村试用成功。其制造原理和试用效果基本与铁煏弄、蒸气锅相同。后因耗电量太大(煮一镬料要400多度电),成本高用不起,经研究后,杭州锅炉厂于1963年9月间,又派技术员和工人到里山,把原来的电煏弄、电煮锅改装成为烧柴的铁煏弄、蒸气锅。
  阴廊日晒纸 就是把原来要到煏弄的焙璧上去焙(烘)干的湿卫生纸,改为用竹干廊起来自然晾干,称作阴廊纸。或者把湿纸直接利用阳光晒干,称作日晒纸。先晾干后日晒,纸张缩性小而平直、质量好,这个革新项目是在1969年礼源乡里汪村首先试搞成功的,基本上革除了卫生纸干燥过程中的用柴、用煤关。按全年生产20万件卫生纸计算,全县一年可节约柴0.8万吨。
  还有轧竹机、压榨机、电舂碓、烧煤改良焙弄、石煤煮料等等项目,在土纸生产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还推广吊帘操纸,能提高操纸工效三分之一,最多时全县吊帘达到500多张。
  以上是土纸技改的第一阶段,采取土洋结合,土中求洋的办法,着重解决手工造纸中的煮料、舂料、烘干的3个薄弱环节,达到土法腌料、洋法煮料、土法洗料、洋法打浆、土法操纸、洋法晒纸。尽管设备革新,操作简化,但产品质量仍保持手工土纸的传统特色。
  1973年起,富阳土纸技术改造进入第二阶段,探索机械化造纸。1973年5月,富阳县土产公司派技术人员到永昌乡何云造纸厂蹲点,帮助该厂用元网造机制坑边纸试制成功,日产坑边纸200多块。同年12月新义乡虎尾坞造纸厂试产机制卫生纸成功,日产量达60个双件。试产成功的两类纸,只要原料搭配合理,操作过程精细,它既是机制纸,但仍能保持土纸的一定特色。它也是富阳土纸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操作的一个转折点。1974年县组织造纸地区干部和造纸厂工人到广东省罗定县参观小型造纸厂如何办厂的经验后,礼源乡在三个月内建成汪村、方村、黄泥潭三个造纸厂,当时正在富阳召开的全国土纸座谈会议上,现场介绍了他们的办厂经验。会后,全县小型造纸厂蓬勃发展。在1974年12家纸厂的基础上,1975年发展到103家,1979年发展到177家。1980年发展到228家,其中做卫生纸的有100个厂,做坑边纸的有66个厂。做其他纸的有62个厂。1980年生产机制坑边纸107.6万块,占坑边纸总产量的70%,机制双卫生纸8860吨,占双卫生纸总产量的65.6%。机制纸比重大大增加。
  1985年后,乡镇机械造纸厂异军突起,发展到274个,生产的箱纸板、瓦楞纸、有光纸、牛皮纸等机制产量达到34.8万吨,占土纸总产量的78.85%。由于机械造纸的发展,纸张产品的转变,脱离了“土”的本色。因此,1980年后原纸厂生产的各种纸已属于机械造纸性质,称“机制纸”,不属于土纸范畴。
  提高纸品质量 探索开发新品种
  “站在纸槽头,看到天安门”。通过土纸会议精神(开展三大革命)贯彻,特别是看到当年卫生纸滞销积压的现状,大部分生产队都下定决心,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土纸质量,多产文化纸来满足市场需要。常绿、大同、礼源、渔山、里山等地,过去白料做黄纸,会后白料全部做白纸,并且利用部分黄料改做白纸。过去“过山料”习惯做晒坯,会后大部分青竹料运活坯赶回来做白纸。有的还通过化学漂白掺入代用品也做了白纸。一九六五年毛竹生长是小年,全县只削了三千四百万公斤青竹,但文化纸年产量达到28475吨,创解放后竹纸最高产量。湘溪公社和山大队(村),从来没有做过文化用纸,克服种种困难,21厂纸槽全部改做文化纸,到年底共生产元书纸164件,超额完成了国家分配任务。常绿公社双溪大队(村),64—65年共削青竹238.6万斤,二年共做元书纸3191件,每万斤竹料做文化纸13件18刀。礼源公社一年来利用黄料掺入毛竹箬壳,经过化学漂白,做了7000件出口元书纸,4000多件内销元书纸,与此同时,各地还进一步加强生产管理努力提高土纸质量。如大源公社前进大队,过去在大溪坑里办料,水质不好,做出来的元书都是4—5级,通过宣传教育,按照等级要求定工分,纸农就把料运到三里路外的塔堰头泉水潭去洗料。精工细作,土纸质量大大提高。全年生产元书纸1395件,平均价达到31.2元,接近三级水平。卫生纸质量,全年一级占16.2%,二级占78%,三级占5.8%,消灭了四级卫生纸。
  坑边纸由于质量差,会前县特产公司有30多万块低档坑边纸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场口公社贫下中农代表会议讨论时说:坑边纸质量不好,主要是:“叠草一堆头、抖草一遍头、腌草一日头、翻料二次头、踏料半天头、洗料留渣头、纸筋满槽头、做纸无浪头、扦纸搭糊头、笃纸少张头、卖纸六级头、运到上海打回头。”这十二个头字生动说明了土纸生产上只顾挣工分,不顾质量的严重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县人委又召开了全县坑边纸生产会议。组织到会干部学习毛主席有关著作,组织参观大青公社方家井五队,利用矮杆稻草做出一、二级坑边纸的经验。会后,各地狠抓坑边纸质量,取得了立竿见影效果,如大源公社胜利大队第五生产队,采取措施:第一,请有抄纸经验操纸师父把关,每天到纸槽头检查:一查料洗得清不清,二查抄纸浪头打得匀不匀,三查扦纸有没有破张,四查晒纸、收纸、笃纸是否整齐。第二,调整工分定额,做到质量与工分挂钩,有效地促进了坑边纸质量的提高。平均售价会后比会前提高三分之一。
  在抓手工纸生产质量的同时,各地槽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品种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1978年,中共富阳县委、县革委会在大同公社朱家门召开全县手工纸生产会议,会上分析了市场形势,提出了手工纸品种要拓展,要创新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会后大同公社的朱家门,兆吉、庄家三大队,积极响应县委、县革委会号召,努力寻找发展山区经济的突破口。其时,下放当地的杭州书画社的裱画师父汤金标与朱家门大队党支部书记朱关尧等人谈及由于书画事业开始复苏,市场宣纸十分紧缺,建议当地生产土纸的竹浆料试制仿宣纸,供浙江美院裱画之用。此建议得到大队党支部赞成,立即派支部书记朱关尧去杭州与浙江美院联系。
  同时组织生产、供销人员到安徽泾县小岭红星纸厂去参观学习。回来后,大队党支部立即召开支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先开二厂样板槽,在生产“四六屏”纸基础上,加以改良试制“宣纸”,但安徽宣纸以青檀皮为主原料,富阳没有这种皮料,怎么办?经开会研究讨论,大家意见“就地取材,改革创新”。以竹浆为主料,桑皮为辅料,经多次反复试制,终于造出了第一张仿宣纸。后派人送样品到“浙江美院”试用。经试用合格后,投入批量生产。与此同时,大同公社兆吉生产大队、庄家大队也派出人员,分别通过各自渠道,去安徽有关宣纸厂参观学习,回来后也各自开槽投产。
  1980年,富阳第一家大同宣纸厂挂牌,傅尚公任厂长,由二厂槽增至八厂槽,年产仿宣纸120万张。紧接着兆吉、庄家二大队也相继开办宣纸厂,三个大队连成一片成为富阳宣纸(书画纸)生产的创始基地。
  1988年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正式通知富阳有关领导部门:凡富阳生产的“仿宣纸”、“富阳宣纸”定名为“书画纸”。
  1979年开始开发生产的书画纸,为富阳传统纸业生产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国内市场对“书画纸”的大量需求和国外市场的开拓,富阳书画纸生产向周边乡镇延伸。灵桥公社外沙大队蒋放年原在营销仿宣纸(即书画纸)过程中,洞察到这张纸潜在特色和优势,萌发了自己创业(办厂)的念头。1983年春筹办富阳古籍宣纸厂,开始二厂槽,七、八个工人,晒纸是土煏弄,自己用耐火砖砌墙,用水泥、黄泥、石灰涂面,后因煏弄经常裂缝,去新关乡觃口大队纸厂参观取经。觃口大队造纸厂晒纸是铁煏弄,每件卫生纸烧柴20公斤,比土煏弄节约柴火50%,晒出来的纸无疤点,无破裂,光滑平直。一条铁煏弄能抵三条土煏弄,节省劳力50%。参观取经回来后着手改建铁煏弄。晒纸聘请有晒纸经验的师父来操作,晒出来的纸张,既柔软又挺刮,具有宣纸特色。生产稳定后经工商局登记注册,取名为“富阳古籍宣纸厂”。1985年至1987年宣纸销路好,蒋放年又添设备,增加二厂槽,工人增至20多人。1999年开始,蒋放年设想到富阳镇附近创建“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经富阳市有关领导同意,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富阳古籍宣纸厂迁到“文化村”造纸。到2005年,这个厂已有21厂槽,造纸工人达60多人,年产古籍宣纸250吨—300吨,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古籍印刷纸生产基地。
  发展到2005年底,富阳生产书画纸的厂家有;富阳市富春江宣纸厂(今杭州富春江宣纸有限公司)、富阳市大同宣纸厂、富阳市鹳山宣纸厂、富阳市兆吉宣纸厂、富阳古藉宣纸厂(今华宝斋集团富阳市古藉宣纸厂)等20多家造宣纸企业,开槽164厂,年产宣纸2190吨,计产值达1549万元。
  富阳书画纸(即宣纸),是富阳传统手工造纸中的后起之秀。她的创新和发展,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纸文化作出了新的贡献。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富阳新建村作为传统手工造纸的重要产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书从手工造纸的渊源与发展、产区分布、品种规格、工艺工具、原料产量、价格成本等多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富阳新建村手工造纸的技艺与文化。同时,介绍了当地品牌纸品与有贡献人物,以及土纸生产的技术革新与书画纸的新发展。最后,探讨了富阳手工造纸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阅读

相关地名

富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