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792
颗粒名称: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分类号: TS766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富阳素有“土纸之乡”之称,历史上皮纸、竹纸等手工纸品种繁多。皮纸以桑皮、藤皮为原料,历史悠久;竹纸则自东晋起便以嫩竹生产,南宋时期富阳竹纸中的元书纸更成为印书、公文和书法练习的上品。富阳纸品质优良,名扬天下,对古代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关键词: 手工造纸 历史渊源 富阳

内容

我国为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远在数千年之前,为世界纸业之发源地。而富阳,素有“土纸之乡”之称,在我国造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相传在汉明帝时代(公元58年~75年。下括号()内均为公元纪年),富阳就有造纸活动。这一说法虽尚未得到确凿证据,但这与我国造纸的历史溯渊于西汉时期相吻合。
  富阳传统所产的纸,都以手工制造,品类颇多,历来概论其全,统称为“富阳手工纸”。依其原材料分有皮料纸、竹料纸、草料纸(分别简称为皮纸、竹纸、草纸)三大类。
  皮纸
  富阳的造纸业,相传是从生产皮纸开始的。当时产有“藤边”(类似当今桑皮纸)。皮纸又称楮纸,以藤皮、楮皮、桑枝皮为原料造纸。清光绪(1906年)《富阳县志》载:“货之属——皮纸。以楮皮为之,西北乡造,为包裹银洋之用。桑皮纸以桑枝皮为之,西南乡造。”民国19年(1930年)《浙江之纸业》载:“蔡伦纸以木皮制造的称谷纸”。《石林燕话》:“所谓谷纸,亦即楮纸。”唐时号为“白藤纸即楮纸耳”。“澄心堂”纸也是楮树皮为原料制造的。由此可见,制造皮纸历史之远古。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时,剡溪一带,四、五百里盛产藤,取藤皮造纸,质地极佳。余杭由拳村也出好藤纸。由拳村,位于今余杭区南14公里处,距富阳市高桥镇铜岭村仅一公里之遥。纸乡相连,技术融通,为富阳纸农提供了良好学习条件。
  富阳历史上的皮纸主要品种有桃花纸、白皮纸、桑皮纸(以全桑皮为原料制造),草皮纸(用桑皮60%,稻草40%为原料制成)和以韧皮纤维原料制成的纸张为原纸,经柿漆或桐油加工后制成的油纸(防水纸)等5种。桃花纸主要用于裱糊纸屏、纸窗以及制作风筝和高档包装,亦可用于书画。白棉纸(又名绵纸、白皮纸)是以桑皮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白色薄型纸,因其纸质柔软如棉而又坚韧,故称白棉纸,古时以作书画为主。桑皮纸、草皮纸主要用于制作桑皮扇(杭州历史上著名工艺品“杭扇”中的黑纸扇,就是采用富阳桑皮纸制作而成的)和包装物品。油纸用于制雨伞、糊灯笼和盖物防水等。据民国17年(1928)统计资料记载:富阳产有桑皮纸6400件、草皮纸2916块,分别占全省同类产品的第一位。20世纪中期,富阳的皮纸主要产区在上里、城阳、新浦、松溪、南安、新义、新关等乡村,年产量为3000~5000担上下。1970年尚有上里三合村生产“长东洋”雨伞纸590件,绵纸(铁笔腊纸原纸)781件。之后代之而起的是机制白皮纸、滤油纸、打字腊纸原纸、引线少纸等。
  竹纸
  “竹纸”一词,最早见于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著的《洞天清泉》:“若二王真迹,多是会稽坚纹竹纸,盖东晋南渡后难得此纸,又右军父子多在会稽故也。”据此推测,在东晋时已有竹纸。
  东晋南北朝时期(317~581年),富阳就开始用嫩竹为原料生产土纸,自古名“竹纸”。唐代(618~927),富阳所产上细黄白状纸,为纸中精品。至宋代(960~1279年),富阳的竹纸生产显著发展,当时生产的“元书、井纸、赤亭纸”,以制作精良,品质精粹,光滑不壳,洁白莹润,而被誉为“三大名纸”。成为朝庭“锦夹奏章”和科举试卷上品用纸,行销全国,名扬天下。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八《咸淳临安志》卷五十八均有富阳有元书、井纸、赤亭纸的记载。时有“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之说。宋代“谢公笺”是北宋时期谢景初(富阳高桥谢墓村人,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在富阳以生产赤亭纸的原料创笺样以便尺书,纸张光滑坚韧、莹润如玉、纸纹细密、耐水串漫、一度与唐代“薛涛笺”齐名。明代文学家陈耀文在他的《天中记》一书中记载:“纸以人得名者,有谢公、薛涛二人”。
  竹纸中的名品元书纸,始于南宋隆兴乾迈年间(1163~1173年)。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市区)后,当时的最高学府国之监要印刷大量的监本书籍,以供学子研读。由于战乱及交通限制需就近生产印书用纸。富阳为京师临安近郊,历史上又以产纸闻名,于是命令时任富阳知县李扶在富阳督造印书纸。李扶是福建建州人,他的家乡产竹纸,因而由他雇请建州抄纸师父来富阳传授竹纸制造技术。在建州抄纸师父的传、帮、带的实践中,富阳纸农终于造出了竹纸中的上上佳品“元书纸”,时称“建纸”。
  元书纸除印书外,还用于官府起草公文和国子监生练习书法。“元”“原”二字相近,故名元书纸。另据民间传说:宋朝有个吏部大臣叫谢富春,在吏部行文中,一次用富阳“赤亭纸(元书纸的前称)”给皇上写奏章,工折呈上后,皇帝见奏章字迹清楚,纸质洁白,受弹有音,闻有清香,便召谢臣,问其故?谢奏曰:此乃富阳赤亭文书,用竹浆而造。皇上见此纸优于当时朝庭用的“绵藤纸”。经亲试,落笔粗细有如,不渗不破、书写流畅,当即传旨谢臣,可作朝庭御用文书。谢公接旨后召集吏部官员,研究确定了纸的规格和质量要求,指定富阳生产,作为贡品奉献朝庭。此后皇帝每年正月初一到天坛庙祭,写祭文专用此纸。鉴于正月初一庙祭(又称元祭)此纸专为“元祭”文书所用,故纸名叫“元书纸”。
  清光绪《富阳县志》载:“竹纸出南乡,以毛竹、石竹二者为之,有元书六千五百圹,纸昌山、高白、时元、中元、海放、段放、长边、鹿鸣、粗高、花笺、裱心等。名不胜举,为邑中生产第一大宗”。
  草纸
  富阳草纸,当地俗称毛纸,又称坑边纸。为富阳传统手工纸的后起之秀。据传起源于明代,盛于清代。在明代建文年间(1396~1940年),宵井村(今属富春街道大青片区)农民,运用竹浆造纸原理,开始用稻草作原料,生产出坑边纸。这后,草纸生产传遍富阳新登的产粮区。每年农民在忙完粮食(水稻为主)生产后,就腌草做纸,成为粮产区的主要副业。以稻草为主要原料,境内南北各乡,均有生产,历有近600年历史。草纸中的小坑边纸,曾长期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素为富阳的大宗土特产品。在明末清初,富阳江北(今富春街道大青片区)陆光浩等农民曾生产出高档草纸,当时称作靛样毛纸(一说靛样纸)不仅闻名遐迩,而且远销日本,被人们称为飘洋过海必用之纸。据说靛样纸在日本用作海上航运帐本之用,具有落水不化,字迹不退的特点。日本乃一岛国,又是台风、地震频频之地,籍纸以防不测之虞,也属科学,或许这正是“飘洋过海必用之纸”之意。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富阳新建村作为传统手工造纸的重要产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书从手工造纸的渊源与发展、产区分布、品种规格、工艺工具、原料产量、价格成本等多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富阳新建村手工造纸的技艺与文化。同时,介绍了当地品牌纸品与有贡献人物,以及土纸生产的技术革新与书画纸的新发展。最后,探讨了富阳手工造纸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阅读

相关人物

范文澜
相关人物
赵希鹄
相关人物
陈耀文
相关人物
谢富春
相关人物
李扶
相关人物
陆光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富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