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会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65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社会团体
分类号: C23
页数: 7
页码: 275-2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海造纸中党群的情况,介绍了社会团体的上海造纸工业同业公会,上海市造纸学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人事研究会以及教育研究会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上海造纸 党群 社会团体

内容

一、上海造纸工业同业公会
  30年代,进口纸张税率低,进口纸浆税率高,故国产纸张成本也高,产品滞销,甚至停工停产。民国24年(1935年)初,天章造纸厂负责人刘伯森邀集上海和浙江、江苏两省各机器造纸工厂的负责人共商对策,决议成立同业公会性质的华商造纸联合会,推定刘伯森为会长,利用造纸厂陈栩园为副会长,天章造纸厂刘季涵为干事。并决定向国民政府财政部提出提高洋纸税本的要求,以保护民族造纸工业的生存和发展。
  民国28年,上海13家造纸厂为应付汪伪政府征收纸张营业税,由竟成造纸厂王叔贤邀集各厂成立“春社”,以王叔贤为社长,王国贤、邵蓼士为副社长,每月以用餐方式集会汇邀税款。民国29年开始雇佣办事人员,正式对外工作。民国30年,“春社”改组为“上海特别市造纸同业公会”,王叔贤任理事长,王国贤、邵蓼士任理事。其主要任务是汇邀税款,负责向敌兴亚院申办原物料及被统制物资等事宜。民国33年,由于王叔贤本人企业售与日人,故辞去理事长之职,由金星造纸厂邵蓼士继任。
  民国35年3月30日,上海各造纸厂负责人聚会成立“上海造纸工业同业公会”,选举产生15名理事,金润庠当选为理事长。民国36年3月28日,上海造纸工业同业公会改组成立“第六区造纸同业公会”。参加的会员工厂有24家,出席代表54人,选举产生理事21人,金润庠仍当选为理事长。民国37年4月30日,改组成立“上海区机器造纸工业同业公会”,参加的会员工厂有32家,出席代表104人,选举产生理事25人,金润庠续任理事长。
  上海解放后,1949年10月22日,上海市工商联筹备会主任委员盛丕华聘请朱鸿仪、吴克明、刘仲融、戴焕堂、竺培农、陈承庆、姚润德等7人,为上海市造纸工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以朱鸿仪为主任委员,吴克明为第一副主任委员,刘仲融为第二副主任委员。同时,盛丕华又致函原上海区机器造纸工业同业公会办理移交事宜。同年11月开始进行会员工厂登记,到1950年底已达40家。1951年1月27日,上海市造纸工业同业公会正式宣告成立。
  1950年2月“二·六”轰炸后,造纸企业有的减产,有的停工,成本高,开支大,陷入困境,希望政府帮助。为此,造纸同业公会于同年4月15日和5月8日,先后2次向国家轻工业部反映上述情况。同年5月,政府工商部门立即及时向造纸企业订货,各厂工人也自动酌情减薪,与资方共渡难关,使资方逐步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当年各厂资方投入设备的资金达127万元。对此积极性同年11月上海造纸同业公会朱鸿仪、戴焕堂、陈承庆赴京参加全国纸张会议时,轻工业部副部长王新元在报告中进行了鼓励。
  1950年11月,为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造纸同业公会组织各厂资方参加爱国示威大游行。1951年7月,造纸同业公会又与上海市化学工会共同召开造纸行业劳资协商代表大会,商定增产节约捐献飞机支援前线的具体方案。同年8月8日,造纸同业公会成立上海造纸行业抗美援朝工作组,推选朱鸿仪为主任,戴焕堂、竺培农为副主任,负责贯彻执行方案事宜。经过劳资双方共同努力,最终提成捐献的金额相当于11架战斗机,还捐款10万余元,请市民政局统一办理优抚烈军属事宜。
  1952年1月19日,造纸同业公会在上海市工商联领导下,召开造纸行业全体资方大会,成立上海市工商界“五反”运动委员会造纸工业分会,推选朱鸿仪为主任,戴焕堂为副主任。1952年3月25日,造纸同业公会发动各厂资方人员,收听上海市市长陈毅关于开展“五反”运动动员报告的广播,组织讨论。各厂资方人员消除顾虑,纷纷表示,要在工人阶级监督下,争取主动,接受改造。“五反”结束时,被定为完全违法1户,严重违法10户,半违法、半守法16户,基本守法3户。违法所得应退金额555万元。
  1953年,江南造纸厂首先建立的增产节约委员会,有利于企业的监督改造、民主管理和生产发展。造纸同业公会请该厂资方人员在同业资方人员中介绍经验,促进造纸行业中的私营企业普遍建立增产节约委员会。
  1954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国家经委《关于有步骤地将十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本上改为公私合营的意见》。是年2月1日,江南造纸厂被批准合营后,造纸同业公会为推进造纸行业合营工作全面开展,开会请该厂介绍合营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使到会人员加深对于合营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同年7月,宏文造纸厂被批准合营后,在上海市工商联领导下,造纸同业公会于7月12日召开大会,研讨并提出按照工厂产品分批合营的具体方案,加快了合营的步伐。1955年10月,造纸行业中的私营企业全部实现公私合营。
  二、上海市造纸学会
  上海市造纸学会是上海制浆造纸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性团体。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造纸学会的组成部分。上海市造纸学会的前身是中国造纸学会华东分会,因行政机构变化,经1962年重新筹建,于1963年8月正式成立上海市造纸学会。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迫停止活动。1978年再度复会才重新开展活动。上海市造纸学会自1963年成立起至1990年,先后选举产生过6届理事会。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总结本年度工作和提出下年度计划,大会闭幕期间,由理事会处理一切工作。学会下设6个专业委员会(学术、国际交流、编辑、组织、科普、咨询),4个专业学组(制浆造纸、加工纸、设备、电气自动化),1个纸史小组和1个联络网(由各团体会员单位选派1名会员为学会联络员)。
  1.学会队伍
  学会成立初,有会员400人。会员主要来自上海市造纸工业公司及所属上海造纸研究所和各造纸工厂,轻工业部上海轻工设计院,上海造纸机械总厂及上海化纤浆粕厂等单位。1977年后,上海造纸系统及有关单位,新增的大批青年技术人员,具备一定学历和工作经历,为扩大视野、丰富知识而迫切要求参加学会。为满足他们的愿望,经学会理事会讨论,中国造纸学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协会同意,根据建立二级学会的精神,修改了学会章程中有关会员条件的内容,将暂不符合中国造纸学会会员条件,但符合上海造纸学会会员条件者及时接纳入会。1986年修改会员入会条件后的4年内,发展新会员409人。至1990年,个人会员已达1164人,团体会员63个,成为全国省市级造纸学会中拥有会员数量最多的一个单位。
  2.学术交流
  学术委员会根据为发展造纸生产、吸收科学技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宗旨,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年会,负责论文的征集和审稿,组织交流和评选,以及出版专辑等。参加者为全体会员及有关单位领导,并邀请上海市有关学会及各省市兄弟学会参加。至1989年共举办过6次学术年会。学术委员会还根据华东6省1市兄弟学会的共同决定,由上海牵线,轮流主办,恢复每年一次的“华东六省一市造纸技术交流会”。1985~1990年,先后在上海、江苏、福建、江西等地共举办6次交流会,起到了互通信息、交流经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强联系协作增进友谊的作用。
  学术委员会1985~1989年组织大型技术交流活动34次,参加者3600人次。
  国际交流委员会根据对外开放,搞活外向型经济,吸收国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新知识的精神,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的支持下,通过官方和民间渠道,积极开展涉外技术交流活动。1982年和1983年,接待了美、日、瑞典、加拿大等国的5个代表团,外宾19人,我方有251人次参加交流活动。1985~1988年,共接待82次涉外交流活动,参加者4900人次。1987年借国际纸展在上海举办之际,与世界各大公司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参加者涌跃。此外还组织出访活动。出席参加1987年在意大利举办的世界造纸印刷博览会、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木材化学学会第四届年会等。通过大量交流活动,使参与者了解当今世界造纸工业最新发展的趋势,意识到自身的差距,从而激发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个专业学组主要负责组织本专业有关课题的中小型研讨、交流活动。各专业学组每年活动三四次,4个专业学组每年共活动10次左右,1985~1988年,各专业学组共活动34次,参加者约3600人次。因上海造纸研究所是中国造纸学会加工纸委员会的主任单位,故加工纸学组的专业学术活动,一般都邀请全国30多个加工纸单位参加。
  3.出版《上海造纸》
  出版期刊《上海造纸》是学会的重点工作。也是学会下属编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编委每年召开2次会议,学习有关出版工作的文件,听取《上海造纸》编辑部工作汇报,提出指导性意见。《上海造纸》创刊于1970年2月,初期系打字印刷月刊,仅在上海市行业内赠阅,“文化大革命”后,改由上海造纸学会和上海造纸研究所共同主办,经上级批准,正式作为双月刊铅印本。1989年起改为季刊,向全国发行,每期总数为2500册。每年编为一卷,至1990年第4期为第21卷第4期(总第127期)。《上海造纸》的宗旨是学习、交流和传播先进经验及科技成果,特别是发挥上海地区造纸工业的特色,即草浆的蒸煮和筛选漂白,造纸助剂的研究应用,工业技术用纸的开发,加工纸技术的研究推广,以及造纸机械的更新换代。其稿源主要来自广大会员的积极投稿和各种学术活动发表的论文。
  4.科普教育
  为使工程技术人员跟上迅速发展的形势,学会科普委员会与上海造纸职工大学共同举办工程师进修班,1983~1990年已办10期,参加进修人员近300人,都能有所得益。为此还组织各方专家,编写教材,传播最新的技术知识。并为适应外事活动需要,与造纸职大共同举办专业英语进修班,数十名学员进修一年后,基本上能在各单位外事活动中发挥一定作用。
  为提高生产骨干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科普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教材并举办技术骨干培训班。1981~1990年已举办10期,有400多人参加。所编写的教材有工艺、设备和加工纸,经试用后印刷发行,被中国造纸学会选定并推荐给各兄弟学会作为职工教育的教材,因此发行量已达3.7万册。
  5.科技咨询学会的咨询委员会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咨询服务,每年可获有偿咨询费数万元。学会的纸史小组对上海地区的造纸历史进行研究讨论,编写了解放前上海造纸发展史和加工纸发展史,已在《上海造纸》上陆续刊载。
  学会举行不定期的联络员会议,通报学会近况和听取广大科技人员对学会的要求和意见。
  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上海市造纸工业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于1986年1月24日正式成立。是上海市造纸工业公司党委领导下,从事本系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群众性团体,有团体会员34个,并作为团体会员参加上海市轻工业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研究会的领导机构是理事会,每年换届一次,至1991年1月已是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会下设秘书组和党的建设、思想教育、民主管理、企业改革、青年工作、人才开发等若干专业学组,各厂成立研究分会,车间设研究小组,在整个造纸系统形成一个以政工干部为主要骨干的研究和信息网络。研究会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总结本年度工作和部署下年度计划,并发布论文,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以及理事会换届等,至1991年共开过5次年会。此外,研究会以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为主题,先后组织大型研讨会活动19次,征集和发布论文704篇,评选优秀论文54篇,表彰先进集体13个次,先进个人28人次。
  1986年以“推行厂长负责制,理顺党政工三者关系”、以及“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为主题,先后5次组织有各基层党政工领导和宣传干部参加的大型研讨活动,还举行两次关于“当代青年的追求”和“班组工作新信息”的研讨成果发布会。1986年研究会共征集各种论文150余篇,其中在研究会召开的各种会上发布的论文70余篇,还选择了20篇由造纸系统青年撰写的反映当前青年特点和要求的小论文,铅印成题名为《思索与追求》的小册子,分发至行业的每个团小组。研究会又结合各次研究活动,以及配合各项中心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有关人员参观学习上海制药六厂、上海溶剂厂等单位实行厂长负责制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约请上海社科院、市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举办《上海经济发展战略》、《1986年市场形势透视》等7次大型讲座。通过上述活动,对于造纸系统政工干部的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打开思路,为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办法,开创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1986年12月收到各类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52篇,其中在1987年2月第一届年会上发布的有20篇,经评选获一等奖者10篇,二等奖者10篇。
  1987年以“深入贯彻三个条例、全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和“加强班组建设、提高职工素
  质”为主题,研究会组织了2次大型研讨活动。民主管理和青年工作两学组,也根据实施厂长负责制的要求,分别组织了“吸引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和“在深化改革中发挥青年积极作用”为主题的研讨活动。1987年在各种研讨会上发布的论文有30余篇,其中中国版纸厂的《造就一批复合型的政工干部》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新华造纸厂的《实行党政中层干部互换》和《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营活动中去》等4篇论文分别被市与局的政工研究会采用。1987年是造纸系统全面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一年,在1986年更新观念的基础上,1987年侧重研讨实施方案。根据“厂长全面负责,党委保证监督、职工民主管理”的要求,组织厂长、书记、工会主席深入研讨各自职责的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施细则。并去南京晨光机器厂、常州柴油机厂、上海钢铁二厂等6个先进单位参观学习,统一了认识,制订了体现造纸行业特点的《贯彻三个条例的暂行规定》。其中对于“厂长决策”、“干部聘任”、“协调党政工三者关系”等重大问题的工作程序,做了明确规定,为实行厂长负责制提供了实施依据,起到了推进作用。1987年下半年,中国版纸厂和新华造纸厂试行车间主任兼任车间党支部书记,并酝酿将党委工作机构中属于行政部门的职能划归行政系统的方案,为深化企业改革,实行党政分开,作了切实的准备工作。1988年2月召开第二届年会时,评选出1987年度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6人,并以“企业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和“党政分开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征集与发布论文25篇,经评选获一等奖者5篇,二等奖者7篇,三等奖者13篇。
  1988年是造纸系统深化企业改革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公司本身和所属30多个企业全部实行了经理、厂长全面负责制,确立了经理、厂长在企业的中心地位,全面负责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因此研究会根据党政共同关注的热点,适时地组织力量调查分析,有准备地在1988年6月,以“党政分开后,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组织各厂书记参加;同年10月,以“厂长如何实施两个文明一起抓”为主题,组织各厂厂长参加;同年12月,以“宣传干部如何当好厂长、书记助手”为主题,组织各厂宣传于部参加的三次大型研讨会,发布论文30余篇。各厂研究分会,也在相关的研讨活动中发布论文100多篇。其中中国版纸厂厂长《关于厂长全面负责企业工作》、松江纸浆厂书记《关于正确处理厂长、书记关系》、宏文造纸厂宣传干部《关于让群众也走上思想政治工作舞台》等论文,为大家所欢迎。还有中国版纸厂的《党员每月做五件事》、江南造纸厂的《党员自评手册》、利华造纸厂的《抓好党员发展工作》、长征造纸厂的《办好业余党校》、上海纸浆厂的《过好党内民主生活》等论文,丰富和推广了党建工作的经验。在1989年2月召开的第三届年会上,又评选出1988年度的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14人。
  1989年,以“优化企业小气候”、“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主题,先后组织了3次大型研讨活动,全年征集论文200多篇。其中30多篇在公司研讨会上发布,17篇在局以上政工研究会以及报刊、电台发表。1989年初,造纸行业面对原料涨价、资金匮乏、能源紧缺、市场疲软等前所未有的严竣形势,为稳定人心、振奋精神、同舟共济、走出困境,于3月上旬,研究会组织造纸系统160多位厂级干部参加的以“优化小气候”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发布论文22篇,经过认真研讨,一致认识到:优化企业小气候的关键是领导班子,重点是党员队伍,基础是职工群众。会后,各厂都发动职工为“振兴上海造纸”出谋献策,并提出各具特点的“优化目标”和行动口号。中国版纸厂提出了“为中版腾飞作贡献,领导做表率,党员当模范,职工尽职守”的号召,开展“潜力在哪里”的讨论。通过共同努力,全年增收86.8万元,超额完成承包利润1330万元。造纸公司党政领导也都强调“打好团体赛”,狠抓党的建设,为调动2万造纸职工的积极性,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不乱,到年底,终于越过政治动乱和生产难关,超额完成上交6058.5万元的承包任务。
  1989年下半年,在以“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研讨活动中统一了“政治核心”与“生产中心”相辅相成,的认识,企业党政领导形成合力,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向,行动上同步。研究会还集中组织部分力量,成立专题研究组,精心研究一些专题。1989年6月动乱平息后,专门集中一周时间,编写了5篇宣讲材料,在7月初印发至30多个基层单位,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专题组还主动配合征集“四十周年国庆”讲演稿40多篇,参与组织演讲比赛,为激励职工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90年造纸政工研究会被评为上海市轻工业局1989年度先进集体。
  1990年,以“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群关系”、“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职工社会主义信念”为主题,先后组织大型活动6次,征集论文112篇,其中有2篇为全国轻工系统、5篇为市工业系统、11篇为轻工系统的政工研究会所采用,75篇为公司各种文集采用,公司研究会还出版了4期理论刊物《务实》。1991年召开的第五届年会上评选出1990年度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8人,优秀论文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
  四、人事研究会
  上海造纸公司干部人事工作研究会,成立于1988年12月,是由上海造纸公司所属单位的干部人事部门工作者和分管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自愿参加的专门从事研究干部人事工作的群众性团体组织,受公司党委和公司经理室领导。并作为团体会员加入上海市轻工系统干部人事工作研究会,成为其在造纸系统分会。研究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主要内容为通过和修改会章,选举和换届理事会,讨论和修改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与工作计划,发布论文,交流经验,表彰先进等。理事会是大会闭会期间的执行机构,下设秘书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至1991年1月,共召开过3届年会,更迭过3届理事会。在1991年召开的年会上,评选出1990年度的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6人,优秀论文10篇。
  研究会以“研究植根于实践,成果服务于实践”为指导思想,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会员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而总结经验,撰写论文。1988~1990年,先后发布论文56篇,其中16篇获轻工系统干部人事工作研究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和鼓励奖14篇)。还汇编了3本论文集。第一本的主要内容是研讨干部考核工作,第二本的主要内容是研讨后备干部的选拔工作,第三本的内容较为广泛,有调查研究,有工作方法,有基础管理等共15篇,经评选,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鼓励奖5篇。
  研究会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指导干部人事工作,依靠并组织造纸系统干部人事工作者,编制了《上海造纸公司干部人事工作标准化管理规定》。把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反复发生的事情,制定成规则,可以依照一定的标准,一定的程序,一定的规章进行操作,可以提高办事效率,还可以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严格按章办事的习惯。并有利于新老干部人事工作者的业务交接,改变老手移交工作时,对新手需要言传身带比较费时费事的传统方法,新手接受工作时只需稍经指点,即能较快地根据规定,独立操作。《规定》的初稿共有6个方面内容,有干部聘用规定、干部考核管理规定、后备干部管理规定、干部调配管理规定和干部档案管理规定。准备经过实施及修改后,作为今后培训基层单位干部人事工作者的教材。
  研究会重视后备干部的选拔工作,在造纸系统广泛深入地发动有关各方,编制完成可供选拔后备干部参考的《情景模拟100例》一书。情景模拟的测试方法,是国外广泛采用的一种测试人才潜能的方法。1989年,造纸公司干部科应用这种方法,对37名干部进行潜能测试,发现了不少人才。为使各基层单位都能掌握这种方法,研究会于1990年提出编制“情景模拟100例”的设想,以便适用于造纸系统大中小各种类型工厂的各个层次、各种类别干部进行潜能测试。研究会向造纸系统各基层单位以及造纸公司各职能部门广泛征集案例,有237人提供250篇案例,由编写小组选编成《情景模拟100例》一书。为造纸系统从公司到基层的干部人事部门,测试人才潜能,发现优秀人才提供了可以实际操作的参考工具书。
  五、教育研究会
  上海造纸公司职工教育研究会,于1988年8月召开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至1991年1月,共召开过4次年会,成立过4届理事会。下设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材教法、德育教育、工人技师等5个专题组。
  1988年,研究会征集论文20篇,在局以上有关会议及刊物发表的有6篇,在全国造纸职工教育会议获奖的有1篇。在1989年第二届年会上评选出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18人。
  1989年征集论文126篇,出版《上海造纸公司职工教育简报》16期和《上海造纸公司职工教育论文集》第三辑,有不少论文在局以上有关会议或刊物、电台发表及获奖。研究会还协助造纸公司教育部门制订1989~1990年的职工教育规划,起草《上海造纸公司职工教育条例》及奖惩条例,技工等级培训规定,技师考评细则等。
  1990年召开研讨会9次,征集论文98篇,在局以上有关会议发表及获奖的有32篇,为全国造纸职工教育研究会编辑《造纸职工教育》2期和《华东造纸职工教育通讯》1期。完成近45万字的《造纸工人岗位规范》的编写出版工作以及举办工人岗位培训专题研修班。在1991年1月召开的第四届年会上评选出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10人,优秀论文获奖7篇。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