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64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工会
分类号: D412.6
页数: 7
页码: 264-2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海造纸中党群的情况,介绍了工会的组织演变,民主管理,劳动竞赛以及职工福利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上海造纸 党群 工会

内容

一、组织演变
  1.上级工会
  上海解放初期,造纸系统各厂工会属上海市化学工会领导。1954年后,归上海市轻工业工会领导。1960年起,改属所在区的市总工会办事处领导。1964年后,仍归上海市轻工业工会领导。
  “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篡夺工会领导权,把工会变成江青反革命集团倒行逆施的工具。“文化大革命”后,于1978年6月重新归上海市轻工业局工会领导。
  2.公司工会
  1964年,在上海市轻工业工会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建立上海市造纸工业公司工会工作组。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造反派”夺权,1968年和1972年先后两次召开所谓的“工代会”,成为“造反派”追随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工具。“文化大革命”后,随着局工会的重新恢复,造纸公司工会恢复了活动。
  1988年4月,上海造纸公司工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上海造纸公司工会委员会,成立上海造纸公司首届工会。1990年底,造纸系统有职工20169人,工会会员18740人,基层工会45个,工会小组1723个,工会专职干部79人,不脱产的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2910人。
  3.基层工会
  上海刚解放,造纸系统各厂在上海市化学工会领导下,纷纷组建工会筹备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再进行民主选举产生工厂委员会,正式成立工会。
  
  1949年,造纸系统正式成立工会的有3个工厂。最早的是江南造纸厂,该厂中共地下党员许嘉治等,早在该厂所在地—普陀区刚解放的第二天,即1949年5月27日,为了便于该厂中共地下党支部(尚未公开)领导职工展开工作,就发起成立“江南造纸厂职工联谊社”。同年7月在上海市化学工会领导下,将联谊社改组成立工会筹备会,许嘉治任主任委员,李伯强任副主任委员。同年11月,进行民主选举产生工厂委员会,许嘉治任主席,李伯强和何耀明任副主席,宣告成立首届工会。以后连续4年都是每年换届改选一次,许嘉治也都是连选连任工会主席。
  大中华造纸厂(现新华造纸厂)于1949年6月组建工会筹备会,同年12月正式成立工会,主席刘冠东。华孚新造纸厂(现朝晖造纸厂)也在同年12月正式成立工会。
  1950年正式成立工会的有10个造纸厂。天章造纸厂东厂(现利华造纸厂),中共地下党员张阿根、谢良海等,于1949年9月组建工会筹备会,1950年初正式成立工会。中国版纸公司(现中国版纸厂),于1949年由中共杨浦区委派出工作组到该厂组建工会筹备会,汪连生任主任委员。1950年,经选举由周德生(原该厂中共地下党员)任主席。天章造纸厂、勤工造纸厂(现红光造纸厂)、益中造纸厂(现前卫造纸厂)分别于1950年9月正式成立工会。宏文造纸厂、天丰造纸厂(现长虹纸浆厂)相继于1950年10月正式成立工会。勤丰、中和、神州、长江等4个造纸厂,也都在1950年正式成立工会。
  1951年后,国丰、宝山、万利等20个工厂都陆续成立工会。
  基层工会成立后,在上级工会和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结职工,开展一系列工作。上海解放初,保护工厂,恢复生产。1950年“二·六”轰炸后,团结资方,共渡难关。1951年在“抗美援朝”时,增产节约,支援前方。1952年“三反”、“五反”中,揭发不法资本家偷工减料,偷税漏税,在民主改革中检举反革命分子和坏人坏事;1953~1955年对私改造时,加强监督,拥护合营;1956~1966年,在参与民主管理、开展劳动竞赛、关心职工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夺权,基层工会成为他们紧跟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手中工具。“文化大革命”后,根据全国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和上海市第六次工代会的精神,造纸系统各厂工会在1978年进行了组织整顿,筹建了新的工会班子。1980年举行改选,产生新的工厂委员会,完成基层工会的重建工作,工会提高了战斗力,逐步走上正轨,发挥了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
  二、民主管理
  上海解放后,造纸系统广大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在工会的组织下,从劳资协商会议到增产节约委员会,从全厂职工大会到职工代表大会,从基层职代会到公司职代会,逐步树立起主人翁责任感,走上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道路。
  劳资协商会议上海解放初,造纸行业各私营企业普遍建立劳资协商会议,改变了原来资本家掌握全厂一切大权,职工根本无权参与管理的局面。在协商会议中,劳资双方,平等商讨,签订协议,实现两利。劳方有权监督资方完成国家的加工订货任务,有权提出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福利等。从而使职工在企业私营时期,初步踏上参与民主管理的实践之路。
  增产节约委员会1953年,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发布后,为贯彻对私改造精神,江南造纸厂在中共普陀区委领导下,建立了增产节约委员会,作为对私营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领导机构,负责对全厂生产和工作的领导,负责对私营企业改造的监督工作,参加的有党组织、工会、共青团、资本家、技术人员等方面代表。造纸系统的其他工厂,也都在各区中共区委的领导下,相继建立增产节约委员会,使职工在企业私营时期参与民主管理的道路上有了新的发展。
  全厂职工大会1955年,造纸系统的私营企业全部合营后,由于大部分都是数百人的中小型厂,所以每当厂内贯彻国家计划或重大工作时,一般都由工会主持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厂长作工作报告,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1966年前的10年中,这是此类企业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方式。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造纸系统中较早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是利华和中版两个党委厂以及江南造纸厂等。如1966年前,利华造纸厂举行过8届职代会,中国版纸厂举行过4届职代会。他们每届每年召开一至数次职代会,每次都由行政厂长、党委书记和工会主席分别作工作报告,中心议题是执行国家计划及其实现措施,如企业管理、劳动竞赛、政治工作等,由职工代表进行审议,作出决议,会后传达、贯彻、落实。对全面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起到了保证作用。这两个厂职代会的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造纸系统其他各厂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方向,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这几个厂的职代会均被迫中止。
  普及职代会制度1978年《国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发布后,造纸系统各厂恢复和建立职代会的工作进展很快。中国版纸厂于1979年2月召开第五届职代会,利华造纸厂于同年10月召开“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届职代会。其他原先未曾建立过职代会的32个单位,先后共选举产生职工代表1800多人,于1980年上半年全部召开了职代会。在这期间职代会开展得较好的单位有利华、江南、宏文、上浆、新安等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得力,并在企业管理、增产节约、职工福利、完成计划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984年《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发布后,1985年造纸工业公司工会召开了民主管理研讨会,1986年和1987年,公司工会又连续2年举办民主管理讲座,培训各厂民主管理干部,使各厂职代会在民主管理方面有新的发展和新的成果。利华和红光等厂的职代会主席团发扬民主,建立了领导与职工的对话会。上海复写纸厂职代会于1987年7月,三次反复审议奖金分配方案,领导发扬民主,组织专题对话,使分歧意见趋向一致。他们的经验得到局工会、市总工会和全国轻工业工会的肯定,并在简报中刊登。又如中国版纸厂制订了民主管理小组活动、职工代表管理、评议干部条例等几项规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职代会的民主管理工作。该厂七届八次职代会围绕全厂经济承包目标,充分发扬民主,代表们认真审议,分级承包,提出合理建议共120条。经全厂职工努力,使各项承包指标全面超额完成。1987年,造纸系统各厂职代会也都围绕本厂的经济承包目标,充分发扬民主,共提议案864条,推动造纸行业经济承包的指标全部得以实现。1988年,造纸公司工会总结了这期间各厂职代会发挥的4个作用。一是支持作用。支持行政工作,将厂长工作的难点作为职代会工作的重点。树立行政指挥系统的权威。二是维护作用。维护职工的权益,全面考虑国家和个人、眼前和长远利益。三是监督作用。通过评议干部,鼓励干部守职尽责,使领导使用干部得到监督,密切干群关系。四是参谋作用。审议企业的重大决策,参政议政,集全厂职工的智慧,共商大计。各厂职代会发挥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工作,已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公司职代会1987年,上海造纸公司由行政性公司改为企业性公司,为改善管理体制,推进民主建设,于1988年4月召开了上海造纸公司首届职工代表大会。至1990年4月,先后召开过4次大会,每次大会的中心内容,都是审议公司经理的行政工作报告。此外还审议了公司职代会、干部聘用、职工教育、思想政治等工作条例,以及经济承包考核、劳动争议调解、安全生产奖惩、房屋分配、工资调整、文明单位标准等重大工作。又评议了公司5位领导和12位中层干部,选举建立了生产经营、干部评议、生活福利、规章制度、提案处理等5个民主管理委员会。职代会闭会期间,长公司工会作为公司职代会的工作机构,组织各民主管理委员会对代表提案和大会决议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反馈。这期间,对于调动和发挥2万多名造纸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造纸系统的深化改革和振兴发展,职代会的民主管理起了较好的强化作用。
  三、劳动竞赛
  上海解放后,造纸职工在工会组织下,根据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开展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劳动竞赛,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国家增产纸张,为社会贡献财富。
  1.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增产节约活动
  从1950年开始,在恢复生产克服困难时期,造纸职工为完成国家订货任务,为响应“抗美援朝”号召,积极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增产节约活动。通过技术革新,还涌现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江南造纸厂机修车间机械技术员计浩然,先是在造纸机上创造总循环润滑装置,既节省机油,又使造纸机每分钟出纸的速度,从200英尺提高到250英尺,每月可增产打字纸20吨;后又自造轧竹机,为生产以竹浆代替木浆制造高级纸张创造了条件,以“竹”代“木”可降低成本30%。还有改进切布机除尘设备,改善操作工劳动条件等革新。由于增产节约成绩显著,计浩然光荣地成为上海造纸行业的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该厂造纸车间生产工人宋玉坤在造纸机上创造用毛布将一、二道压榨套在一起,工人沈金生在造纸机上创造用一块小毛布带纸。这两项革新,使造纸机在制造打字纸等薄型纸张时,能减少断纸,降低损耗,宋与沈都被评为市级先进生产者。江南造纸厂通过增产节约,完成“抗美援朝”的捐献金额,相等于3架战斗机。造纸系统各厂通过增产节约,完成“抗美援朝”的捐献金额,相等于11架战斗机。1950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的有江南造纸厂的陈家丰和刘训立。1953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的有中国版纸厂的沈金喜和奚龙根等。
  2.开展以增产节约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
  从1954年开始,经过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宣传教育,在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对私改造迅速推进的形势鼓舞下,造纸职工为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为尽量满足市场需要,热情奔放地投入以增产节约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1954年2月,江南造纸厂作为在造纸系统中首批首家厂被政府批准公私合营后,该厂党支部立即领导工会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不仅在主要生产部门—造纸车间和制浆车间的早、中、晚三班之间开展班组竞赛,而且在备料车间和完成车间的各个工种之间开展个人竞赛。通过竞赛,生产部门班班超产,辅助部门也不甘落后。为保证超产后的原料供应,前道工序的备料车间,开展了拣选原料的竞赛。通过竞赛,拣料女工每人每日的产量,从40~50公斤,提高到144~156.5公斤。为了保证超产后的成品出厂,又在后道工序的完成车间开展了拣选成纸的竞赛。通过竞赛,选纸女工每人每日的产量,从60~80令,提高到100令以上。通过竞赛,全厂各道工序之间你追我赶,既相互推动促进,又相互衔接平衡,保证生产流程正常运转,保证国家计划超额完成。该厂私方人员詹守成看到全厂职工如此高昂的劳动热情不禁感叹地说:“我真正看到了工人的力量”。在此期间,由于国家投资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提高,也由于职工热情的高涨,劳动竞赛的开展,该厂生产飞速发展,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1954年的产量为3647吨,利润为8761元;1957年产量已上升为9736吨,利润也上升为94.4万元。1954~1962年,造纸系统又涌现出155名上海市劳动模范以及4名全国劳动模范(江南造纸厂的计浩然,中国版纸厂的奚龙根,中和造纸厂的吴德明,纸品复制厂的范公桥)。1956年,计浩然和吴德明等全国劳模应邀赴京参加全国及轻工业先进代表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3.开展以“五好”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
  1963年开始,为贯彻学习大庆油田和解放军政治工作的经验,开展以五好(政治思想好、完成任务好、遵守纪律好、经常学习好、团结互助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首先,各厂普遍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请老干部、老工人讲四史(行业史、工厂史、家史和个人史),然后开展以“办五好工厂”和“做五好工人”为目标的竞赛活动。到年底,中国版纸厂和勤工造纸厂被评为“五好工厂”,中标纸品厂财务科和勤工造纸厂行政科被评为“五好科室”,勤工造纸厂辅助车间、万利造纸厂矿棉车间和大沣造纸厂造纸车间被评为“五好车间”,还评出了一批“五好工人”。大沣厂造纸车间于轻工系统“五好”代表大会上介绍了他们在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竞赛中振奋挥发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成绩。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五好”竞赛就此中止。
  4.开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多样形式的劳动竞赛
  1980年造纸系统各厂工会重建工作完成,重点抓了全行业85台造纸机“创一类机台”的竞赛,开始时以加强设备管理,减少设备事故,提高运转时间,保证完成计划为目标。到年底,有7台造纸机获得优胜。后来竞赛内容逐步增多,至1985年发展为“创优质、争高产、保安全机台竞赛”,成为行业各类竞赛中的主项,对全面完成生产任务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1985年,在广提合理化建议的活动中,各厂共有1722名职工提出建议共1791条,经采纳实施,各厂当年直接获益的也不少。天章记录纸厂当年创收12.71万元。华丽铜版纸厂工程师张文美(女)所提5条建议中的一条,利用普通干酪素生产特号铜版纸,经采纳实施,当年直接创收7.2万元,张文美也因此荣获上海市女工创造发明双献活动巾帼奖。同年,江明造纸厂把一般化的班组赛,具体深化为造纸、打浆、切纸、包装、检验各工种的攻关赛,实现了行政提出的“增产创利翻一番”的目标,创造了该厂年产2000吨的历史最高记录。1986年,轻工系统开展“金虎、银虎奖”、五比(比完成任务、民主管理、班组建设、安全生产、关心职工生活)竞赛,造纸系统各厂都积极投入。年终评比,中版、新华、江明、机配、华丽、宝山、华伦等7个单位获奖。1987年,围绕经济承包,从增收节支、增产增收、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合理化建议5个方面开展竞赛。通过竞赛,造纸系统全年创收713万元,节浆574吨,共提合理化建议1842条,比较突出的单位有长征造纸厂,工会发动“人人把关,节约用浆”竞赛,用浆量从每吨纸超标30公斤,降到低于标准10公斤,全年节浆33.5吨。上海纸浆厂的小发电,竞赛前运行不正常,竞赛后提出目标为全年发电40万度,年底实现64万度,为上年的36倍,创收
  8.9万余元。在此期间,造纸系统女工开展了适合女工特点的双增双节竞赛25项,创收19万元。1988年,上述竞赛又发展成为造纸系统各厂工会之间的“五比五好”(比完成任务好、民主管理好、班组建设好、安全生产好、关心职工生活好)竞赛,三五、松江、天章、中版、利华等5个单位获得优胜。1989年,各厂自行开展一系列竞赛。利华造纸厂的一条龙竞赛降低了进口浆配比,新华造纸厂提高草浆用量10%,长江造纸厂每吨纸节浆40公斤,三五纸厂提高产品质量,大幅度降低涂料单耗。全行业全年创收317万元。1990年,开展各类竞赛83项,仅1~7月统计,创收192万元。
  四、职工福利
  在企业私营、公私合营、国营时期,工会为关心职工生活福利,做过许多工作。
  企业私营时期,工会从代表劳方利益的地位出发,通过劳资协商会议,向资方提出合理要求,为职工谋取福利。江南造纸厂工会,在该厂生产有所发展,资方获利明显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劳资协商以及双方努力,扩大医疗设施,增设疗养室,开办托儿所、理发室,创办职工子弟小学,免费招收职工子女入学。其他各厂也都通过劳资协商,改善了食堂、浴室、厕所、集体宿舍等各种职工生活设施。
  企业公私合营时期,行政方面一般都能主动改善或解决职工生活设施问题。工会在此期间,对职工生活的关心内容逐步转向文化生活。如江南造纸厂合营后,在党支部重视和工会努力下,建立了俱乐部,组织职工在业余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各种戏剧、棋类、球类等文娱体育活动。该厂戏剧组经常到本行业和外单位演出,足球队在沪西地区,篮球和乒乓队在造纸行业都有一定的声誉。其他各厂也都有自己组织的剧组或球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合营企业全部改为国营企业,但工会工作因“造反派”夺权而被迫停止。“文化大革命”后,这项工作才重新列入工会工作的议事日程。
  1.协助行政,改善职工生活设施
  为贯彻“上海市中小型企业生活设施会议”的精神,1985~1987年,工会配合行政开展了生活设施“创一流、争全优、办好事”活动,经过3年努力,解决了生活设施“缺、挤、差”状况,达到全优标准的有4个单位,达到一流水平的有39项,达到最低标准的有40项。造纸机械配件厂原来没有浴室、食堂,上厕所要走出厂门。由于行政重视,工会配合,措施落实,成为生活设施全优企业。
  2.职工之家
  中华全国总工会作出“关于整顿工会基层组织,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决定后,在各厂党组织重视、行政支持和工会努力下,1985~1987年,造纸系统35个基层工会全都建成了“职工之家”。经上级工会考核验收全部合格。中国版纸厂获市级“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华丽铜版纸厂、宝山造纸厂、造纸机械配件厂获局级“先进职工之家”称号。各厂都为职工活动提供了场所,丰富了文娱生活,大批工会干部被评为“职工之友”18位工会专职于部获局级
  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58名工会兼职干部获局级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3.退管会
  1986年,有35个厂的工会协助行政建立了退管会,使7365名退休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服务工作进一步得到落实。对70岁以上老人定期进行体检,实行在就近厂洗澡,举办首届退休职工文艺会演,在双增双节活动中,发动退休职工献计献策42条,采纳实施20条,获得经济效益47628元。积极开办第三产业,靠退休职工自力创收经费来源。
  4.文体活动
  1987年2月,造纸公司工会举办迎春联谊会,近3000人参加。同年10月,又举办“十月文艺歌会”各厂参加会演的节目80多个,约2000人观看。还举办了足球、篮球、乒乓球、棋类、桥牌等多种比赛,推动行业体育活动的开展。同年,在局二届职工运动会中,造纸公司获局“职工体育优秀组织单位”奖,获金牌4块(国际象棋男子个人、江南厂乒乓队在团体B组、宏文厂足球队、厂级领导男子跳远等4个项目获第一名)。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据1987年统计,有247名被评为局级读书活动积极分子,长征造纸厂被评为市级读书活动先进单位。1989年,造纸系统举办了文艺会演和首届职工运动会,获局“1989年文艺博览会优秀单位”和“优秀组织者”奖。1990年5月,举办“造纸系统群众性歌咏会”有20个单位600
  名职工登台演出。还举办行业赛诗会与造纸公司首届艺术节,以陶冶职工情,操,丰富业余生活,增强企业凝聚力。
  5.职工休养
  造纸公司工会,先后在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富阳和福建的邵武等地,开辟了职工休养点,到1989年,据统计已组织造纸系统各级先进职工8185人次进行了短期休养。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